网络的利弊(精选5篇)

最典型的流通路径就是在计算机联网或是网上活动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专业术语,逐渐演变成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以互联网为媒介,其中涉及到如:软件、硬盘、鼠标、CPU、浏览器、域名、服务器、IP等等专业名词。

1.2突出个人语言风格

网络是一个展现个人风格的平台。在这个虚拟的、主观臆想的空间里,网民们完全不用顾及旁人的感受和看法,而可以尽情发泄各种情绪、恶搞,坦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就是在这样一个无需章法的交流过程中,出现了文字的符号化、谐音化、缩写化、混用化、图像化等等,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汉语表达。

1.3英语教育的升温

2网络语言的利弊

2.1网络语言的好处

(1)丰富汉语表达。中国的母语不可能一成不变。时代的进步也会在语言中体现出来,同理,汉语也要与时俱进。

(2)网络语言促进我们与国际接轨。国际、国内有很多专业术语,在国与国、人与人的交流之中,形成了通用的、约定俗成的表达形势。作为常识,我们必须要了解。例如,NBA是NationalBasketballAssociation(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简称等。

(3)网络语言可以提高交流效率。信息社会什么都讲效率。网络语言运用于某些工作领域可以提高人们的交流效率,增进同事之间的情感。这些图片和表情就可以很具体地向对方表明你当时的忙碌状态。

凡是都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网络语言方便快捷的同时,还应该看清网络语言给我们带来的弊端和负面影响。

2.2网络语言的弊端

(2)网络语言会加深年轻一代与长辈之间的代沟。不同年代的人之间原本就存在代沟,网络语言将会深化交流代沟。并且,年轻人与长辈之间会越来越缺乏交流。例如,一位60后的语文老师读一位90后学生的作文会读不懂,不是文笔不通,也不是字迹太潦草,究其原因,原来通篇都用了网络语言:MM(妹妹)、DD(弟弟)、GG(哥哥)、坑爹(坑人)、你丫(你呀)、PK(对决)、恐龙(长得很丑的女子)、青蛙(长得很丑的男子)等等。还有很多变异字,如,槑(读成“梅”,意思是遇到了很窘迫的事情,但是当事人却表现得比呆子还要呆);囧(读成“窘”,意思是遇到了很窘迫很糟糕的事情);嫑(读成“表”,意思就是“不要”);巭(读成“布”,是对武林高手的简称)。

(3)网络语言会毁坏下一代的汉语言结构。中国的母语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汉语的发展还没有来得及与时俱进,其语言结构就已经被网络语言摧毁了。这一现象对中国的下一代影响巨大。他们一出生,就已经不再受到纯正的汉语环境的熏陶。取而代之的是随处盛行的网络语言。诸如,886(拜拜喽),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1314(一生一世),+U(加油),偶(我)、表(不要)、米(没)、虾米(什么)、B4(鄙视)、女纸(女子)、是滴(是的)……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并且它本身就属于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潮流的发展,80后、90后,以及00后的人们,在紧张压抑的社会氛围中寻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以此获得放松和解脱。中国是一个诗经的国度,神话传说的国度,谚语的国度,这些传统文化都是以纯正的汉语为载体的,而网络语言绝对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和力度。

3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网络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网络语言会成为社会潮流的主体语言。我们无法避免网络语言的盛行,唯有正确面待,用作为中国人的文化道德和文化尊严来鞭策自己。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词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那才是真正的可悲。

一方面,我们面对网络语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杜绝那些不健康的、恶俗的内容,吸纳那些健康的、生动的、活跃的、有趣的、意味新奇的内容来以此弥补汉语在表达上的不足之处。还可以兼容并蓄地将那些符合汉语字词规范的网络语言接收并使之进入主流语言的规范之中。汉语言协会有必要尽快将网络中新创的词汇收录到《现代汉语大词典》当中,使录入的这一部分网络语言真正在权威上理论上得到承认和更新。

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方向出了问题,所以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模式就出现了偏差,而且是越来越偏离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师们在进行一种作家式培养教育,从小学时候就开始训练,运用的都是四平八稳的、中规中矩的讲解与练习。这种现象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流,使得语文教学强加给我们的下一代的是一种在课堂上很压抑的语言习惯,而且这种语言习惯随着学生智商、年龄、情商的增长会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这个时候,年轻人就会寻求语言上的突破、创新、展现个性、树立风格。网络语言,首当其冲地就成为他们寻求解脱的最好的语体。不管是语文老师,还是其它科目的老师,在课堂上要多下些功夫,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尽最大努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抛开应试的枷锁,提高学生对汉语的热爱,树立下一代的人对汉语言纯正的维护。

参考文献

[1]周润健.网络语言:年轻人中流行的文字游戏[J].经济参考报,2004,12,6.

[2]邝霞.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J].语文建设,2000(10).

这些网络语言,有的用数个英语字母代表其含义,如“GG”、“MM”分别指男性和女性;有的是谐音指意,如“886”指“拜拜喽”,“94”是指“就是”等;有的用图片代表自己的心情或其表情,如“:)”表示高兴,“:(”表示忧伤;还有其他的,如“表”含不要的意思,“菜鸟”指初出茅庐的人……这真是千奇百怪,举不胜数。

网络语言的兴起,有利于人们信息传输更为方便快捷。由于简化了语言符号,对于那些打字生疏的人,真是受益非浅。

但是,初出茅庐的人不懂得网络语言的含义,是他们有语言障碍,甚至使他们无法沟通,而且,有部分网络语言是粗言秽语,如“BT”指的是“变态”等,这在人们纯洁的心灵上,抹下了黑色的斑痕。因此,网络语言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关键词】网络传播传统媒体信息新闻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摆脱了时空限制。与传统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不同,网络媒介的新闻信息可以实时更新,摆脱了版面印刷和定点播出的传统模式,提升了传播的时效性。

2、海量存储,资源无限。互联网庞大的数据库使信息储存几乎没有容量限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323万个,网页数量达到336亿个,而且还处在不断增长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量还将会继续增长。

3、手段丰富,增强了传播效果,受众能够更好地接受信息。数字技术将多媒体轻松带入互联网空间,各种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不同组合让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传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组合,让事件变得形象具体。同时,受众也有了更多途径去了解事件。多媒体让网络传播摆脱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手法,使网络新闻具有了新的活力。

4、受众明显分化,呈现出“小众化”趋势。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让大众传播逐渐走向小众化、个性化。受众在网络世界中逐步摆脱了过去被动、消极的角色,变成了具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体。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选择信息、信息,不再受传统媒体单向性的制约。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信息,“个性化”、“小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5、交互性,传受双方平等的交流成为现实。互联网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同时具有和交流的功能。它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各种交流模式,而且可以用来交替的“说”和“听”,实现传受双方的互动。这种不断从传统大众模式向现代私人通信模式的转变,密切了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受众可以同时就许多不同的话题发表意见。

二、网络传播带来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互联网像空气和水一样影响人们的生活。

(一)网络传播的有利影响

1、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开创了新的信息接受方式。网络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首先,在传播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网络传播集多媒体于一身,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使得传播者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也使受众受益,受众可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不同的选择,改进了传播效果。

2、为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空间。在以报刊为主的时代,约翰弥尔顿曾指出报纸应该成为“观点的自由市场”。网络的普及为思想文化的流通和文化融合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各种网络社区里,受众可以对各种话题发表见解。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尤其是文化的多元化,人们需要一个交流平台以整合各类见解,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

(二)网络传播显现的弊端

在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1、可信度较差,假新闻泛滥,影响了媒介的公信力。网络新闻的低门槛,使一些记者单纯追求轰动效应或速度,热衷于报道一些缺少事实依据或尚未证实的独家新闻,使得网络信息的整体可信度不高,对网络新闻的规范管理已迫在眉睫。

2、淡漠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网络把个人和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密切了人们间的交往,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但是在这个依赖网络连接而成的“地球村”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被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所取代,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日益淡漠。

3、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成长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网络传播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也就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信息内容庞杂,、暴力等不良信息充斥其间,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①杜俊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2)

②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

③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一、网络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概念是由HenriHolec(1981)正式提出的。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自主学习源于人本主义,并随着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新教学理念,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也是目前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学者Little(1991)、Benson&Voller(1997)、Cotterall&Crabe(1999)等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我国对此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二、网络自主学习与翻译教学

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知识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革新是全面的,它的应用对实践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用网络教育促进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目标。

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来,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完全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网络自主学习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扩大课程资源范围与资源共享,同时带来学生方式的革命:网络自主学习有利于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习者运用各种资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和方法。

早在本世纪初,学者们就呼吁翻译教学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译教育的信息化,以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人们对多媒体教室网络、计算机辅助技术、语料库等在翻译教学的应用做了有益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翻译课程中广泛采用成为翻译课程的发展趋势之一。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电脑与网络已成为现代译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手段。网络信息资源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助这种资源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翻译困难,从而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网络已成为译者不可或缺的帮手。

然而我国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学与教方式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还不够,尤其是翻译教学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要改变目前翻译教学的落后现状,就应在这一方面进行大力研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优化教学资源、优化发展学生综合翻译能力、有效指导翻译自主学习,即通过网络及网络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充分利用与有效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三、传统翻译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利弊

(一)传统翻译课堂教学利弊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之所以仍有许多学生愿意花钱去上新东方学校而不是在家里自主学习,之所以还有学生去参加英语培训班学习,就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情感因素的影响,Kmshen认为各种情感因素,如缺乏动机,自尊心不强、焦虑等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心理障碍,从而阻碍学习,教师可以鼓励缺乏自信的学生并使其进步,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注意交易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并将授课与育人相结合等等,这些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和人性化因素是机器所不具备的。转贴于

(二)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利弊

翻译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少,实践机会少等诸多不利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将成为提高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研究成为翻译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顺应翻译学科发展的实际,顺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顺应学生对提高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的现实需求,在翻译教学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种能支撑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网络辅助翻译课程集成了大量的翻译教学资源和设计了较丰富的翻译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自主开展翻译学习,实现因材施教。网络为学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记忆功能,避免重复的翻译工作,并通过网络的平行文本进行比照,弥补了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缺陷,降低了汉译英的难度,消除了学生惯有的为难情绪,增加译文的地道性;还可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在传统的翻译练习模式下,很多学生是为老师作翻译,不认真阅读原文、译文粗制滥造,马虎了事:在网络学习下的翻译练习,练习译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网络上,扩大了读者群,学生潜意识中有把练习做得更好的冲动,因此,质量意识逐步地得到了提高。

但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处在虚拟的世界中,学生易出现焦躁、迷茫与失落等情绪,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不能持之以恒地参加网上学习交流活动,在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帮助和指导,缺乏人际交流,学习者难以进行错误分析,也不利于教书育人。

网络自主学习的培养在中国传统说教式教学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主流环境中,是一个挑战。对学生而言,网络学习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途径,但同时又没了依靠。少了竞争,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是一个考验,同时也对翻译教师提出了考验。

Abstract:“thenetworktalksopenly”isaseedpatternwhichNantongUniversity“theheart-to-hearttalkroom”grows,isonekindtoadapt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ewwaywhich,thenewmethodthetimefastdevelopmentandtheinformationhighspeedprogressproduces.“thenetworktalkedopenly”causesconversationbothsidestojumpouttheconversationtime,enabledtheheart-to-hearttalktobepossibletospeakfreely.Thisarticleattempts“talksopenlythroughrightthenetwork”theadvantageandtheshortcominganalysis,thusisright“thenetworktotalkopenly”intheuniversity“theheart-to-hearttalkroom”thedevelopmentcertainpromotioneffect.

关键词:网络谈心心理咨询优势局限

Keyword:Networkheart-to-hearttalkPsychologicalconsultationSuperiorityLimitation

作者简介:刘佳昕,1986年12月29日,女,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大学,职称: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公民教育

“网络谈心”是高校以网络为载体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但随着“网络谈心”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居心叵测的人通过“网络谈心”来蒙骗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当代其利弊,更好、更快地对“网络谈心”在高校“谈心屋”中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一、“网络谈心”的内涵

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网络谈心”的确切定义。美国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协会(NBCC)将网络心理咨询定义为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或网络视频等设备进行远距离的同步、实时或异步、非实时互动的过程[1]。有学者认为,“网络谈心”是通过网络为载体,专业心理辅导老师采用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网络视频、网络语音等手段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过程[2]。“网络谈心”的任务和目的,是以正确的理论基础、高尚的精神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二、“网络谈心”的优势

“网络谈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的快捷性和广泛性上,还表现在匿名性、安全性,省力性等方面。

第四,“网络谈心”具有可以反复整理、阅读的特性。“网络谈心”采用文字聊天形式,有存档记录,可供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反复多次阅读,有助于其整理和分析问题。

三、“网络谈心”的局限

“网络谈心”也有自身特有的局限。

第一、信息的不完整性。“网络谈心”安全性和匿名性的特征使学生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同时也带来一部分的虚假信息。通过文字形式或者E-mail进行沟通,缺乏对来访学生的行为观察,造成心理辅导老师的“误诊”。

第二、咨询环境的复杂性。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性,常常会出现掉线、病毒入侵等问题,可能使咨询中断[4]。

第三、技术水平、网络环境等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网络谈心”需要心理老师与来访学生都具备良好的上网条件,还要有一定网络知识和电脑水平。另外,由于网络是公开的,网络黑客不断传播病毒、盗取数据、破坏网站,一旦被他们窃取了许多保密信息,后果将不堪设想[5]。

第四、后期回访的艰难性。有些学生带有明显的试探性和不确定性,网络又存在本身的虚拟性,造成心理辅导老师在第一次心理咨询后难以再联系到他们。

四、总结

“网络谈心”是互联网时代涌现出来的针对学生心理咨询的新模式,为高校心理咨询打开了新的局面。其既具有独特的优势,又有其特有的劣势。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充分发挥其优势,尽量避免和改进其劣势,帮助来访大学生优化个性、发展能力,让其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健全的人格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成奇.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7,(5).

[2]郑晓明.试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上心理咨询的必要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3]李雪平.网上心理咨询的优势与不足[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

THE END
1.谈谈线上教育存在的优势4、节约成本:在线教育平台可以不限地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优秀教师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节省传统教育中必须支付的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用等。5、互动协作性更强:通过互联网,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得到扩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6、快速及时学习:在线教育平台的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1235096005731409&wfr=spider&for=pc
2.数字化学习的利与弊【题目】数字化学习的利与弊 【数字】590 【内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阅读的影响 001电子书对学习的好处 电子设备让学习资源无限 电子设备减轻书包负重,间接的保护了孩子的脊椎 电子书减少储存压力 002电子书对学习的坏处 缺少了吸引人注意的封面 版本更新换代快 https://www.jianshu.com/p/20363554489e
3.第七章数字化学习的利与弊电子文本超连接让任何学生,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学习到可汗学院以千计的免费课程。 电子书的劣势: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对素质文本的阅读理解程度低于印刷文本原因是地衣数字文本缺少纸质文本具体的固定的物理,界标纸质文本,就像有路标的景观,而数字文本好比海洋——我们都知道在大海中航行更加困难。第二相比,数字阅读某,纸质阅https://www.meipian.cn/1ayscs6m
4.新东方智慧课堂平板教学利与弊新东方智慧课堂平板教学利与弊举报 平板电脑 新东方 6人讨论7746次围观 关注问题 写回答 讨论回答 (6) honda198314 智能教育平板教学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功能,例如在线视频、电子书、游戏等,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其次,智能教育平板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自动推荐更https://wap.zol.com.cn/ask/x_25130157.html
5.小盒课堂的利与弊小盒课堂的利与弊 您好,小盒课堂可以让孩子们获得在线学习的机会,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学习的空间。优点是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人学习风格、节奏和内容来调整,还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缺点是孩子不能同时与老师交流,也不能接受传统教育体系的学习。https://wenda.so.com/q/1684545923215351
6.2024年茂名高州高考文化课辅导利与弊>top5利与弊排名一览2024年茂名高州高考文化课辅导利与弊>top5利与弊排名一览 茂名高州高考文化课辅导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茂名高州高考文化课辅导精炼高效的时间安排:艺考生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专业课程的准备上,因此,文化课的学习时间相对较短。文化课机构通常会根据艺考生的特点,进行时间安排的高度紧凑性,以在有限的时间https://www.dz31hao.com/edu/Article-zhoubaba-137863.html
7.网络作文之网络学习利与弊英语作文.doc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网络学习的利与弊英语作文【篇一:网络教学利弊的英语作文】 a couple of years ago, individuals can only take courses at real schools. in other words, only when they go out to schools by themselves will they have lessons which they want to have.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with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15/6055043210003213.shtm
8.《国际学校的利与弊》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当当鲲鹏坦途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国际学校的利与弊》。最新《国际学校的利与弊》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国际学校的利与弊》,就上当当鲲鹏坦途图书专营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67916388.html
9.大学生网络社交调查报告(精选10篇)二、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网络社交的发展只是整个网络文化发展的冰山一角。正像许多事物一样,网络社交的“双刃剑”效应也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随着春节期间网上觅友人数的增多,其负面效应也比平时表现的更加明显。一方面浪漫刺激、无拘无束,同时却又鱼龙混杂,陷阱重重。甚至有的学者已经提出,应当通过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4537859.html
10.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利与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诸多变化,那么,它对教育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一、人工智能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https://blog.csdn.net/2401_85811340/article/details/140146102
11.留学马来西亚利与弊马来西亚留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选择留学,那其中留学马来西亚利与弊?本文则针对这个问题,为大家整理了资料,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往下了解吧。 一、语言环境: 在马来西亚,公立的大学实行的是马来文与英文双语的授课方式,作为国际学生在入学之后,不但英文要达到很高的标准,而且必须要学习马来文,这就在无形当中给国际学生增加了很https://www.eol.cn/liuxue/wenda/mlxy20241217599389.html
12.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2篇)6.97.6%的大学生支持者上网,反对者只是极少数。90%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的利与弊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87.2%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网络是他们扩展知识的有效和有用的途径,之中80%的学生认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180226000008_1572751.html
13.在线培训的优势和弊端有哪些?2、学习效果跟自制力挂钩 网络在线学习对于自制力差的朋友们来说,只会导致他们严重的存在分心,甚至产生惰性,与课堂学习的区别更大。所以企业培训需要很想的自制力,如果自制力不足的话,很容易出现既花费了时间,又没有效果的结果。 3、容易造成没有目的学习 https://www.ckjr001.com/newsdetail/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