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词是语言的建构材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的有效积累和准确使用犹如学好语言的奠基石。本文聚焦初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结合教学片段及活动案例,探讨如何在认知策略驱动下将语音知识、词法知识融入语言实践活动中,从而促进词汇内化。
■关键词:认知策略;词汇教学;语言实践活动
Citation:桂华峰.2021.认知策略驱动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J].英语学习,(4):22—28
认知策略与词汇教学
图1.
语音知识驱动
听音能拼、见词会读,这是语音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新初一的学生中,能正确朗读48个音素且具备一定拼读能力的不到三分之一。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没有建立起发音与拼写的联系。
基于以上发现,笔者在初一学生新入学第一个月的英语课上的教学目标就是系统地教授语音知识,并通过大量的语音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的联系。
表1.
1
课中演绎归纳,引入新知
教学片段1:元音字母a闭音节的发音
T:Lookatthepicture.What’sthisinEnglish
S1:It’sahat.
T:Canyouchangeletter“h”intosomeotherlettersThenthiswordbecomesanewone.
Ss:cat,bat,fat...(Teacherwritesthemontheblackboard.)
T:Let’sreadallthesewordsontheblackboard,andtellmewhatletter“a”pronounces.
S2://.
S3:/e/.
T:WhichoneisrightAndcanyoutellthedifferencesbetween//and/e/
S4://inhat,and/e/inhen...(Studentsgivemoreexamplesandtheteacherwritesthemdown.)
T:Accordingtotheseexamples,wecanlearnthat//speakslouderthan/e/.Generallyspeaking,inclosedsyllables,letter“a”pronounces//,andletter“e”pronounces/e/.
[设计意图]
从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用一顶帽子的图片引入单词“hat”,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去替换首字母“h”,使它变成另外一个词。活动看似简单,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产出更多的词汇。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知单词中元音字母a的发音,随后进行归纳。而课堂实录中,学生对于字母a的发音到底是//还是/e/产生了困惑。教师通过让学生举例、对比的方式来辨别发音,并在期间引入闭音节的概念,这样的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概念。
教学片段2:元音字母a开音节的发音
T:“hat”+“e”=whatHowdoesitpronounce
S1:/het/.
T:When“hat”meetsan“e”intheend,theletter“a”pronounces/e/.WhatmakesitCanyougivememoreexampleswith“__a__e”
Ss:Tape,pale,lake,Kate...(Teacherwritesthemontheblackboard.)
T:Let’sread,andtellmewhatmakesletter“a”pronounce/e/.
S2:Inthepatternof“__a__e”.
T:Wecallsuchapatternas“theopensyllable”,which...
教师延续hat这一例子,提问为什么碰到字母“e”结尾时,元音字母“a”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不再发//。通过观察本例和教师给出的更多的例子后,学生得出在“__a__e”模式下,字母a可以发//的结论。期间,教师适时地引出“__a__e”模式叫作开音节。在语境中引出新知,能让学生对新的概念先有一些具象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
课后巩固拓展,夯实基础
笔者任教的学校在多年的语音教学实践中注重积累,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校本教材。教师为每一节新授课都编制了配套的worksheet(见图2):前四部分提供了大量的拼读练习,第五部分是拼写练习。学生可以在worksheet的引导下巩固所学、夯实基础、拓展能力。
图2.
词法知识驱动
笔者在批改词汇练习时发现学生的主要错误可以被简单分为两类:单词拼写错误和单词变形错误(如人称、时态、语态、单复数、大小写等的变化错误)。这些错误的产生固然有技法不熟练的缘故,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单词掌握不到位、缺乏词法知识。
教学活动1:Vocabularylearninglog
人教版初中《英语》(Goforit!)八年级上册Unit8的话题是cooking;语言目标为describeaprocessandfollowinstructions。在单元复习时,教师以本单元的话题和语言目标为主线,通过提取项目关键词将本单元的核心词汇以词块的形式复现出来(见表2)。
表2.
通过vocabularylearninglog中设计的项目关键词把整个单元的核心词汇串联起来,这种做法既体现了单元话题,又建构了词块。这种基于单元话题呈现词块的做法适合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活动。
教学活动2:Wordbuilder
图3.
T:CanyoumakeasmanynewwordsasyoucanwiththerootwordsandaffixesintheVenndiagram
Ss:Lucky,unlucky,unhappy...
T:Affixescanbeprefixesandsuffixes.Prefixesareaddedtothebeginningofwords,andtheyoftenchangeaword’smeaning,suchas“un-”in“unhappy”.Suffixesareaddedtotheendsofwords,andtheyoftenchangethepartofspeech.Forexample,when“-ness”isaddedto“kind”toform“kindness”,theadjectivebecomesanoun.
教学活动3:Oraldictation
Oraldictation是教师在课堂上请学生以口头形式说出目标词汇的发音或拼写的活动。
T:Iwillpickupsomewordsorexpressionsfromthisunit.ThenI’dlikeyoutosayandspellitinEnglish.Areyoureadyfortheoraldictation
T:Jeremy,please.Howtosay“日历”inEnglish
J:/klnd(r)/,c-a-l-e-n-d-e-r.
T:Nicepronunciation.But,isthespellingright
S1:No.It’sc-a-l-e-n-d-a-r,/klnd(r)/.
T:That’sright.Itendswith“ar”ratherthan“er”.Andwhatpartofspeechisit
S1:It’sanoun.
T:Thanks.Whatabout(moveontothenextword)...
与只检测学生个体词汇掌握情况的笔头听写相比,口头听写(oraldictation)检测更侧重示范与纠正功能。此案例中,Jeremy的发音正确而拼写出错,他得到了同伴的及时纠正(peercorrection),教师也可以针对课堂中发现的学生易出错的词汇当堂进行巩固教学。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其他问题,如询问词性、反义词、近义词等来考查学生对目标词汇的掌握情况。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听写的形式还可以衍生出sentencedictation或passagedictation等,将词汇考查置于语境中来夯实词汇内化。
教学活动4:Wordcluster
笔者在加拿大某中学跟岗实习时观察到教师运用wordcluster开展词汇学习的课堂活动,对此深有体会。课堂使用的文本话题是Naturaldisasters,其中一个读后活动就是两人一组从文本关键词中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探索。学生可以写、画或既写又画任何与所选词汇有联系的内容。
随后,教师邀请各小组呈现并介绍各自的wordcluster。笔者听课时记录了其中一小组制作的wordcluster:该小组选取了hurricane一词,分别从近义词、反义词、特征及实例四个方面展开(见图4)。
图4.学生课堂生成wordcluster(原图未修改)
该活动囊括听、说、读、看、写以及visuallyrepresent的语言技能,能充分激活旧的知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利用词典、网络等资源从多个维度探究所选取的词汇,建立起语义联系,理解目标词汇。
综合语言实践活动驱动
前文提及的语音知识与词法知识为词汇学习储备了必要的知识,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尤其为义务阶段的学生学习词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能锻炼词汇综合运用能力,实施过程中学生需不断调用所储备的知识,进一步拓宽了词汇学习的实施路径。
学生需要反复多次听到、看到、尝试词汇使用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教师如何引出新词?怎么解释词义?如何组织有效的活动使学生能够看到、听到并能尝试使用?这些都是教师备课时不容忽视的环节。
下文结合不同场景下的教学活动片段呈现如何在综合语言实践活动中促进词汇内化。
教学活动1:课堂教学话语
T:Inthisunit,wetalkaboutrules.Asthetitlegoes,“Don’teatinclass”,ifyoueatinclass,youmaygetpunished.
S1:Whatdoes“punish”mean
T:That’sausefulword,althoughIhopeitisnotneededinthisclass.Seeifyoucanguessitsmeaningfromthesesentences.
S1:Igotit.Thatmeans“惩罚”.
T:That’sright.Andtellmesomethingsthatyougetpunishedfor.
该片段是人教版初中《英语》(Goforit!)七年级下册Unit4Don’teatinclass.第一课时的lead-in部分。教师通过本单元的标题“Don’teatinclass.”直接引入关于rules的话题,并通过呈现punish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让学生感知、理解其含义。
教学活动2:学生课堂展示
以八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为例,教师结合教材中的话题和时事热点选取了六个话题供学生选择(见表3)。
表3.
图5.学生板书(原图未修改)
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对选定的话题进行深入挖掘,经历分工、搜集、整合、制作PPT等环节。教师需要适时询问学生的准备进度,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如指导话题内容提取、整合,参与小组试讲等。
教学活动3:短语写作练习
教师选取本单元的九个重点短语,要求学生至少选取其中五个,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记叙文。图6是Apple同学的习作。
图6.学生习作(原图未修改)
选取重点词汇进行写作训练的活动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所选取的词汇。该活动既可以有效激活目标词汇,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将优秀习作展示出来,供学生互相学习。这种做法适合于一个语篇或一个单元学习之后的词汇复习环节。
教学活动4:阅读中的词汇学习
以笔者所在学校针对《典范英语》的教学为例,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分别学习《典范英语》7—9三册,共计50本,每一本讲述一个故事。为了不让生词阻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师在预习作业中布置了完成vocabularylist的任务(见附录一),包含了故事中的核心词汇。
1—2个课时后,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故事,教师又布置了vocabularylearninglog的任务(见附录二),引导学生以词块为单位梳理、整合故事中的词汇。
3—4个课时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学生对于故事脉络、写作特征、角色性格等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师布置完成bookreport的任务(见附录三),主要包含故事梗概、个人最喜爱的部分以及对故事的评价。
在每一本书的教学结束后,教师都会安排词汇测试,这一任务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执行,测试的内容是让学生填写vocabularylist中词汇所在句子的原文挖空(见附录四)。
扫描二维码获取附录一至四素材
《课标》提出,高中阶段的词汇教学除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更广泛地运用已学词汇外,重点是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并通过广泛阅读,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词汇准确理解和确切表达意义的能力(教育部,2018)。
这段话虽然指向高中学生,却对于初中的阅读教学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有启发。附录中围绕词汇学习所开展的活动都可以迁移至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环节中。
结语
作者简介
桂华峰,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
近期重磅好文:
超实用!
《英语学习》虚拟专刊
26篇知名专家解读+优质课例
全面解锁优质文献
新课标·新思考·新观点·新实践
下载地址
新刊速递
《英语学习》
2021年4月刊
点此购买
陈皓曦|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例析
马晓萌等|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部分的词块研究
蒋炎富等|基于情境创设和联想创作的词汇深度学习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