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远见的父母,是学会这三个“不”,孩子就差不到哪里去男孩女儿读书当老师

听朋友说,他认识的一个女孩,从小到大都是学霸,也考上了很多人翘首以盼的211大学

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在她读大二那年,突然就不愿意去上学了,每天在家里除了打游戏,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看到自家孩子如此玩物丧志,女孩的爸爸妈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不管怎么说、怎么做,孩子就一副摆烂的模样,甚至还强调说:“你们不用管我,我就要摆烂,我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带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

可结果呢,咨询后却发现病因根本不在孩子,而是在于父母身上

女孩回忆说:

“从小到大,我最不能放松和偷懒的,就是学习,但凡有一次没有考出好的成绩,那爸爸妈妈就会轮番指责说:怎么回事?为什么就考这么一点分?你对得起爸爸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在你身上付出的精力和心血吗?”“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妈妈布置的作业里不小心漏掉了几道题,被发现后她直接给我增加了双倍的作业量,还把我赶出门外什么时候写完了、什么时候才回家”“直到今日,还清晰地记得邻居经过我身边时的那种耻辱、还有羞愧感”

对此,妈妈则认为:

“我只不过是担心你不好好学习,将来会难以生存,希望小惩大诫能避免下一次犯错,如果爸爸妈妈现在不对你狠点,那将来到了社会上就会更加举步艰难,我们也是不希望自己吃过的苦,让你再吃一遍啊”

事实上,这就是所谓的吸食能量

生活中,我也见到很多类似的家长,他们因为自身学识不够、吃尽生活的苦,就把自己的后悔、焦虑、还有期待都强加在孩子身上,直到孩子身上的能量被一点点消耗到自我堕落、放纵、还有摆烂…

所以,那些真正有远见的父母,能真正把孩子养得很哇塞的家长,他们从来不会去吸食孩子的能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特别是学会这三个“不”,那孩子也基本上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01

三不说

俗话说“喜时多失言,怒时多失理”,不管什么关系,恶语恶言都是伤人心般的存在

家长想要把孩子教育得更好,那管住自己的“刀子嘴”就是必不可少的一幕

有一位妈妈,她放弃了大好工作的机会,专门回家照顾两个女儿读书

在她的心目当中,最大愿望也是好好栽培女儿,希望孩子们能多读一些书、将来好出人头地

可栽培孩子这条路并没有那么简单,学习方面唯一让她省心的就是二女儿了,大女儿就是那种“有点小聪明,都没用在正点上”的偷奸耍滑

比如,她忙碌时会让老大自己去听写单词,每次都是听写过后再做批改和检查

可结果呢,孩子在家里听写次次都对,到了学校听写则是全军覆灭

就在上周五,英语老师就在群里专门艾特全部家长,公布了当天十个单词的听写情况,还要求家长签字检查,并在周末再次听写

提前打了预防针后,老大刚回家,妈妈就让她拿出听写纸,结果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赫然醒目的十个大红叉,直接被震惊到了

为了让孩子在周末两天掌握单词,她告诉女儿“你每天只需要做到三个单词的拼读、和默写就行了”

刚开始的时候你随便考她,张嘴就能答出来,可真正拿出空白听写纸,你望着她默写时就原形毕露了—一个都不会

再看看老大手里之前的听写纸,上面居然提前写好了“作弊单词”

一瞬间,妈妈气急攻心,直接对女儿咆哮道:

“真可笑,我居然相信你会认真学习”“你要是不愿意读书可以不读呀,别假惺惺地在那里偷奸耍滑,我觉得恶心,每次看到你这个满身劣迹的孩子我就忍不住想抽你”“你还能读几年书,你自己好好掰手指头算算,反正以你现在的水平肯定会考不上高中,你去问问,谁家孩子数学和英语才考二、三十分呀,在外面我真的不愿意提起你的名字,简直是丢人死了”“你滚吧,你记住了,你这样敷衍我,我以后也会这样敷衍你”

很明显,老大听到这些话明显着急了,除了刚开始摔东西的泄愤和不满之外,她同样也恶言相向地说“爱管不管,反正你也从来没有把我当回事”

后来,等妈妈气消之后,她又觉得先前语气太重了,打算给大女儿送杯牛奶缓和一下关系,可也因此意外听到小女儿说“我可不敢去找妈妈,她早上吵你的样子好可怕,跟要吃人了一样”

一刹那,妈妈似乎明白了教育的远见是什么?一直都是“会说话”的一张嘴巴呀

所以,想要把孩子养得很好,最好是从健康、积极的语言开始滋养

包括以下三不:

1、妈妈不当孩子的面说爸爸坏话,爸爸也不例外,父母双方的形象和威严都要共同去维护

2、家长不要当众数落孩子的缺点,哪怕是孩子犯错也要关起门慢慢沟通

3、孩子学习差强人意时也不要指责抱怨,学习成绩很重要,可孩子维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

02

三不帮

有人说,爱是呵护,呵护孩子健康无忧长大

可真正有远见的爱,应当是教会孩子将来面对生活时的感恩、还有生存能力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的妈妈早年前受不了生活贫苦抛弃了他,爸爸再娶后也把他丢在奶奶家不愿意管

在贫苦环境下长大的男孩,也养成了一个“看到什么都好奇,都想要顺手牵羊”的习惯

奶奶知道有这个毛病,但想着那孩子从小没有妈妈,爸爸现在又是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就有些于心不忍,每次也都是把错误归咎于她这个奶奶没有把孩子管教好

于是,男孩的小偷小摸习惯,小时候没好好管,到了后面就直接管不了了:

读小学三年级那年,从窗户翻进爷爷房间,偷走200块钱去商店只换了十几包零食

10岁那几年,抽屉、和房间的锁,对他已经没有免疫力了,轻轻松松就可以随便撬开,家里的钱隔三差五就会丢一次

读初一那年,看到挖土机的车门没有上锁,就直接钻进驾驶舱开始各种敲打捶拆

读初二那年,因为去校外小卖部偷东西被抓个正着

读初三那年,又跑到老师宿舍门外撬锁,打算入室偷盗,被发现后直接处以警告,并要求在家里做一个星期家务才能入学

而同样是孩子犯错管教,有远见的家长从来都不会帮孩子为错误开脱

记得有个亲戚家的小女孩,小时候看到羡慕的东西都会想办法偷偷占为己有

头一次产生这种邪恶想法,在小卖部偷东西被发现后,妈妈的处理方法分三部分:

向老板道歉,征求原谅

带孩子捡纸盒卖钱,攒够钱后再拿去还给老板

平时在家里还要舍得用孩子,当孩子做得好时也会适当给予一些零花钱作为鼓励

就这样,在妈妈严格且有序的管教下,她学会了“靠自己双手得到想要东西”的自立习惯,平时家里有什么能干的家务活也会积极参与

这就是所谓的自强自立,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需要学会的创造性财富,可如果我们因为爱孩子就无故袒护、随意纵容,那孩子在父母的臂膀下就永远长不大

不想把孩子养得过于狼狈,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独立教育里的三不帮

包括:

1、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不要参与,只有经历和经验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2、孩子做了错事也不要护短、开脱,承担责任是一生中必须学会的事情

3、孩子长大后做的决定可以适当提建议,但不要上手帮忙、也不要开口说三道四

03

三不惯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需要讲究学问的艺术,多一分溺爱、和少一分管教,最终形成的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

看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个女孩,从小到大都一直被爸爸捧在手心里宠着

说一声喜欢吉他、钢琴,爸爸就勒紧裤腰带,每天少吃一碗饭也要满足

说一声要出国研学,爸爸也想尽办法给她报名

哪怕后来半路耍脾气不愿去,交进去的钱也打水漂了,爸爸也从未说过一句责怪的话

然而,让人觉得窒息的是,爸爸的全心全意付出,并没有换来女孩的满足和感恩

就因为读大学时要买一双2千块钱的鞋子没有满足,她就直接愤怒地拿起爸爸的手机就往地上砸去,甚至还威胁爸爸说:“如果你今天不给我拿2千块钱,那我明天就把你的所有衣服都给剪烂,看你还怎么出门,反正你挣钱也舍不得给我花,那我们就互相伤害吧,看谁能熬得过谁”

还有一个同事,他的儿子自从进入青春期后,每天都想找点事来体现他那不普通的人生

比如,每周一、和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需要穿校服时,他却偏偏跟人不一样,非要穿扎眼的衣服去体现不同,老师要求学生们每天提前早到15分钟早读,他却偏偏迟到、或踩着点进教室,老师每周开班会都强调团结友爱、不允许打架斗殴,他却非要拉帮结对,把班里搞得乌烟瘴气…

然而,当老师找这个同事谈话时,尽管他当时特别生气,也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他仍然会自我安慰说:“没事,长大就好了”

于是,高二那年,儿子伙同班上几个孩子跟隔壁班打架,还秘密协商要去某某地方入室偷盗

在警告多次、处分多次也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孩子最终也被学校劝退了

从这些就可以看得出,孩子的成长绝对不能惯着,特别是出现错误的时候一次没有修理好,那接下来只会越长越歪了

想要把孩子养得越来越好,那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挑战权威、和规则的时候让孩子明白你的底线是什么

包括,教育孩子里的三不惯:

1、不守规则不能惯,学校要求穿什么衣服就要穿什么衣服,老师要求做哪些作业也不能马虎

2、孩子仗势欺人、霸凌弱小不能惯,哪怕孩子再优秀,也不是他们可以随便欺负人的借口

3、孩子摆烂不愿意读书不能惯,多带孩子去山区、艰苦的环境吃吃苦,有了对比孩子自然就能体会到学习的好

THE END
1.为何我看不到孩子的优点?——顶端新闻为何我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最近,某伙伴家的孩子因为免疫力下降,加上压力过大,头顶出现小面积斑秃。为了给孩子治病,俩人操碎了心。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到孩子身心健康上,不再过度关注孩子学习成绩,也不会为孩子成绩好或者坏而焦虑苦恼,这时候家长怎么看自己孩子怎么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感觉孩子身上处处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D5AD7E248B84C73B9679630939052
2.看不到孩子优点的老师一定不是好老师教育学术月刊教师 摘要:儿子上小学了.儿子上的是全市最好、最漂亮的小学,班额不过四十余人,教师据说都是从各地选优招聘来的.我们很高兴,心想儿子有福了.开学前,儿子也异常兴奋,见人就说:“我要上小学了!我们学校是最棒的!”可是,不到一个月,儿子就彻底蔫了,天天嚷着“我不去那所学校!我不喜欢那儿的老师!” https://www.xueshu.com/jyxsyk/200603/24784513.html
3.父母看不到孩子的优点,父母看不到孩子的优点范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父母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父母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父母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父母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在咱们的日常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composition?id=aececdfecdcae1807780383601331114&fr=search
4.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自家孩子的优点“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优秀的。 因为那是别人家的,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我们看到的都是优点,那些闪闪发光的,都是让我们赞叹和艳羡的。 聪明爱学习、生活习惯好、懂礼貌、爱干净、尊老爱幼、不大手大脚等等都是我们夸赞别人家孩子的常用语,后面的话通常是对比自己家孩子的,你为什么不能像谁谁谁那样?你如果像谁谁https://www.jianshu.com/p/c96f96479c1e
5.孩子心态不好,喜欢埋怨别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有问必答孩子心态不好,喜欢埋怨别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2019-11-22 问题描述:(男 , 14岁)儿子初二最近成绩下降,心态不好,总喜欢埋怨别人,对自己没信心。是否去医院就诊过:没去过当前服药说明:没有服药既往病史及手术史:没有 医生回答(1) 肖攀攀 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问题分析:患者存在成绩下降,爱抱怨,自信心不足https://mip.club.xywy.com/mip/20191122/191867112.htm
6.为什么家长看不到孩子的优点?#青少年教育#青少年100问#心理学记录美好生活 打开看看 @青少年心理观察青少年教育青少年100问心理学家长必读 为什么家长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展开 @青少年心理观察创作的原声一青少年心理观察 @青少年心理观察创作的原声一青少年心理观察 @青少年心理观察创作的原声一青少年心理观察 8000+ 100+ 打开App 打开抖音 再看一遍https://m.douyin.com/share/video/7297533789490760960
7.我现在看不到老公身上的优点,我想离婚,但全科我现在看不到老公身上的优点,我想离婚,但全部回答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夫妻双方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有些矛盾,生活当中有摩擦,应该多沟通多交流。幸福的婚姻也是彼此双方磨合过来的。这段情绪不稳定,特别的烦躁,可能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要学会去缓解,夫妻双方也应该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家庭破裂https://m.fh21.com.cn/iask/dzmip/101374654.html
8.家长会家长演讲稿2、很多教育孩子的事情,我觉得家长不会做不到,而主要是看家长去不去做,愿不愿意花时间去做一年级的小孩子,他自己没法独立做作业的。所以我规定每一个小孩回家作业应该这样做:1、要家长读题,家长如果自己不会,或者是小孩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身边的,那么就请邻居家高年级的学生帮小孩子读题。2、小孩子做完作https://mip.wenshubang.com/yanjianggao/2745278.html
9.一书一课之《二级反馈》一、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二、为什么不好说 三、喜欢说“但是” 1、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二级反馈的前提是真诚,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不是讽刺和挖苦。 案例:陶行知的“三颗糖” 陶行知是很有名的教育家,他是怎么教育学生呢?有一次他在学校看到有两个小孩打架,一个大小孩儿欺负一个小小孩儿。陶行知赶紧阻止他https://www.meipian.cn/2kyu19rl
10.《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笔记1、左右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认识和评价。评价有三个层次。初评价: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关系的程度;次评价:对自己行为反应的调节和控制;再评价:对自己情绪和反应行为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评价。 2、理论应用:换个角度看孩子,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辩证地看待问题;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https://m.douban.com/note/718721980/
11.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就是盲人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七年就是一辈子(市面上你看不到的书) by:安静的小黎 31 给孩子的智慧经典:给孩子的人性的优点 by:明天远航电子书 3.4万 优点英语 by:stellatracy 1.8万 破解“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by:一心的安文 23.6万 中医养生 | 阳气不到就是病 by:廖老师说健康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627642458
12.高一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通用10篇)二、不要总用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 别人的孩子好赖无所谓,一见到自己的孩子就求全责备、批评、唠叨,不看孩子长处和优点,总渴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最终使教育的结果适得其反,孩子越来越逆反,越来越自卑、退缩。这样的家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心性,努力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敢于接受和https://www.unjs.com/z/116864.html
13.30岁才知道的15个啪啪打脸的人生教训11、学习别人的优点,别像更年期一样看谁都不顺眼 年 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中年的时候总觉得比自己强的人都是垃圾,总之从来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背后数落别人一套套的都不用打草稿。这样的自己就好过了 吗?优秀了吗?加薪升职了吗?嫉妒别人的最极品做法,就是把别人的优点都学到手,让自己越来越牛逼,直到把https://edu.sina.cn/zl/2017-06-02/zl-ifyfuzny2340071.d.html
14.大男子主义是什么意思大男子主义的优点主要在于,这样的男人通常都有很强的自尊与自信,具有典型男人的魄力和创造力,计划性强,做事果断,敢做敢为。他们在社会、单位、家庭中往往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周围的人带来安全感。 他们在孩子面前更能树立高大、严厉的父亲形象,对孩子的后天教育起到积极影响,能够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 https://mip.jy135.com/qinggan/46063.html
15.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精选18篇)本次试卷共有五大题,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成绩不够理想。 第一大题填空。对于位置有个别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有看错图形的和分不清方位的,还有就是相邻数的填写有及个别的没有填对。 https://www.oh100.com/a/201205/92257.html
16.自信主题班会通用11篇同学2:自信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定行,但也不能遇到什么事都显得很自信,那就变成自大了。 同学3:那如果干什么都觉得干不成,那就成了自卑了。 甲:那自卑、自大、自信各有什么特点呢? 同学1:自卑就是过低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同学2:自大就是过高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https://mip.yjbys.com/cehuashu/zhutibanhui/2595116.html
17.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上海市殷文蓓心理案例感觉自己没优点,很自卑,每天都不开心上海市殷文蓓的留言咨询心理案例。https://m.psy525.cn/case/9042-1094047.html
18.心理降教育教案(精选15篇)4、教师引导:在我们班中,有些人大胆地夸了自己,真棒!可有些同学像小明一样,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请同学们帮他们来找一找优点好吗 5,请这部分同学再来夸夸自己,同学之间相互夸一夸。 四、活动:自信奖状 1、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很多同学会遇到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因此,我们不开心,心情沉重。那么,我们该怎么https://www.ruiwen.com/jiaoan/3637160.html
19.《家有儿女》隐藏最深的坑,全是你不敢说的童年阴影刘星倍感丢人,不愿意再去上学。 后来真相大白,刘星是因为迷上了三国相关的游戏,恰好试卷上都是三国相关的问题。 刘梅依然拒绝道歉,口口声声坚持:“我都是为了孩子好。” 直到被问到:“你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了吗?”她才发觉自己错了。 确实,在刘梅心里,刘星的感受时常被自动过滤。 https://www.cqcb.com/headline/2019-05-24/1642582_pc.html
20.吕凌云:我要做一个幸福的校长在面对学生的时候,除了校长的身份,吕凌云还会给自己一个母亲的定位。她总会笑眯眯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哪怕在他们做的事有些不恰当的时候,也会选择善意一笑,这样学生反而会立刻意识到自己不恰当的地方。 “我对我们的孩子基本上是采取鼓励的方式,让他们带着满满的自信去学习。我会带着放大镜看他们的优点,欣赏他们,https://xq65.qfnu.edu.cn/info/1003/1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