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上周婆婆斩钉截铁地跟我说的。
晚上八点,风尘仆仆地赶到家,女儿正饶有兴趣地练琴,曲目是新学的《献给爱丽丝》。
孩子弹的有模有样,我随口问:“你是不是挺喜欢弹琴的?也挺喜欢这个曲子?”
孩子还没回答,平时耳朵不太灵的婆婆,却忽然咆哮起来“什么喜欢不喜欢!你不要说她喜欢。她不喜欢的也得练!”
我和孩子瞬时都有些懵。
终于,等到孩子上床睡觉了,我蹑手蹑脚地跑到婆婆那里,问:妈,我刚刚说孩子喜欢那首钢琴曲,我不明白哪里有错吗?
婆婆的表情很坚定,似乎生怕我犯什么错误,语重心长的跟我说:“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不喜欢还能不练了?没有一种学习是快乐的,都是苦的。不喜欢也得练!”
看着一脸坚定理所当然的老人家,我竟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是这样的吗?
▼
这不是第一次,我们在孩子教育上有交锋。我想,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先生是婆婆的骄傲,孝顺、聪明,上重点大学,在500强工作,简直是婆婆成功教育的典范。他们有成功案例,而我没有,我在婆婆眼里只是一个没有教育经验的年轻妈妈。
婆婆的眼神里,似乎都在指责着我的天真和理想主义:学习能快乐?怎么可能?
我问学心理学的闺蜜塔塔,是这样吗?她给我讲了个故事。
塔塔大学毕业谈恋爱的时候,有一位姑妈,每次看到她,都会语重心长地跟她说“哪里有什么爱情!谈恋爱就要实际!不要卿卿我我的,脚踏实地找个过日子的人!”
姑妈的语气坚决而语重心长,一脸“我是为了你好!”的样子。
塔塔说她几乎没有勇气去反驳,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她说她是倔强的性子,一边听着姑妈的语重心长,一边照样喜欢着自己喜欢的人,谈着自己喜欢的恋爱。过程中,她碰到了自己爱的人,也碰到爱自己的人,她爱过,也喜欢过。她经历过爱情。
姑妈的话,早就到了脑后。
但是在很多年以后的一次闲聊中,塔塔才发现,姑妈年轻的时候,对爱情也有过很深的憧憬,但是却发生了一起些事,让她不再相信爱情,觉得谈情说话,都是没有意义的事。
从此之后,每当遇到年轻小姑娘,姑妈就提醒人家要成熟一点,不要谈情说爱。
故事的最后,塔塔问我,“你婆婆,和我姑妈,是不是挺像的?只不过,我姑妈没有爱过,所以对她来说,世界上没有爱;对你婆婆,也许她只是从来都没有享受到过学习的乐趣,所以她无法相信吧!”
我好像,有了那么一点线索。
那么孩子到底天生爱不爱学习呢?HeyMom的办公室讨论的热火朝天。
“你知道人生最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吗?”丁老师忽然问我,
“是什么?”
“是学会说话,和学会走路!”
每个孩子,无论早晚,都会学会走路。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摔跤,会失败,可是,我们总会看到每个孩子,都乐此不疲。无论我们是否允许、是否鼓励,孩子们到最后,都会自己步履蹒跚的离开我们,一个人开始行走。
还记得孩子学会走路的时候,脸上得意的笑容吗?他是如此喜悦,学会了一项技能,他又是如此投入,坚持去尝试和学习。最后,他胜利了。
大一些,孩子开始牙牙学语,甚至,一开始连发音都不会的孩子,从模糊的“MAMA”开始,学会了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记得吗?在这个并不容易的学习过程,孩子总是各种尝试,见过孩子很痛苦吗?没有。似乎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阻挡孩子学习的热情。
这样的孩子,难道不是天生的学习者,难道不是从学习中得到无数乐趣的孩子吗?
讨论进行到这里,当妈妈的都开始思考,是啊,孩子天生就会学习,甚至自带发动机,可是那些、不要学习的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你们自己呢?最近有在看书吗?有体验从学习中得到的乐趣吗?”丁老师又开始提问了。
我?
鼓起很大的勇气,换了现在的工作。忽然发现很想去了解孩子、了解儿童心理学,所以又开始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太容易,但是,还挺满足。
可是,在这之前很久,我已经没有看完过一本书,没有听过一堂课。还记得我自己,高考结束之后的庆祝方式,是烧掉所有的复习资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了很多所谓的“学霸”,却发现“学霸”们最大的理想是——我只要上北大,就再也不碰书本!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孩子的成绩单,而不是孩子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我发现,当我们过度重视成绩,愿意为孩子的成绩付出一切努力时,孩子对于学习的热情就消失了。
心理学家DanielTWillingham通过研究发现,人生来就有好奇心,愿意学习。但是我们并不是天生杰出的思考者。
在学习的过程中,当我们可以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给自己奖励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对大脑的愉快系统很重要的物质。
有了多巴胺,人会感觉愉快而有成就感。在这种情况,学习就是快乐的源泉。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学习会变得没有成就感而不快乐呢?
一种情况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种毫无进展的阶段。这个时候,儿童会感觉沮丧。
一种情况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却不得不拼劲全力学习的时候。当孩子处于这种阶段时,时常会觉得学习不是自己的事,他所付出的努力就是为了满足爸爸妈妈的期望。
还有一个时候,就是当孩子试图自己学习解决问题,家长和老师却直接给孩子答案的时候。简单的被告知答案,是儿童丧失学习兴趣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没有孩子天生不爱学习。当我们发现孩子不爱学习的时候,不妨深呼吸一口,试试以下的方式,帮助孩子找回学习的动力。
想让孩子学习有自主的兴趣,首先考验的是自己看待学习的方式。我们自己有没有体验过学习带来的快乐?我们自己是否认可学习是终身的事?在孩子要去探索自己的时候,我们是否给了孩子自主的探索乐趣?一家人坐在一起,看一本书吧!
然后,多谢耐心,等待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进步,来成长。让孩子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刺激孩子大脑多巴胺的分泌,而不要因为无法忍受孩子缓慢的进步而直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跟成绩单相比,记得多关心“孩子,你今天学了些啥?都有什么新鲜事可以说给妈妈听?”
最后的最后,我们只有在做自己想要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克服万难,去争取胜利。学习,也是。
当孩子在学习中碰到焦灼和没有紧张的阶段时候,记得温和的告诉孩子,“这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妈妈和你在一起,咱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