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社交的优点和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Abstract:Thecommoninterpersonalbarrierofcollegestudentsissocialfear.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explorethewaysofpreventingandsolvingthesocialfearofthecollegestudentsthroughtheresearchofthelocalnormaluniversitystudents.Theresultsshowthatthesocialfearofcollegestudentsaremainlymanifestedinreducinggoingoutandfearingcommunicatingwithothers;thepersonalcharactersandqualityandsocialutilitytrendledthesocialanxietyofcollegestudents.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恐惧
Keywords: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socialfear
0引言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作“人际交往”,人与人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据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等人的研究材料介绍,他们对我国百所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人、骨干人员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咨询中最常见的问题第一位是人际关系问题,约占84%。而在人际关系中占首位的是社交困难,约占57%[1]。而据林岳新对汕头大学四年制本科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有3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着社交不良的现象[2]。
人际交往问题之所以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居住环境、劳动条件以及生活方式在客观上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的隔离,尤其是心灵上的疏远;另一方面现代的年轻人更注重个性的发展以及个人的独立。据有关研究材料介绍,目前高校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它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交恐惧是人际交往不适中较严重的一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则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危害身心健康。所以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调查的对象
通过发放问卷和随机访谈的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55份,回收分卷152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6.77%。
1.2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进行初步筛选,该问卷内容涉及:性别、专业、户口所在地、年级等基础信息的调查外,还包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症的判定,基本情况和表现,研究还对地方师范类大学生社交恐惧症的程度、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恐惧症的原因、大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症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数据的收集。
2调查结果
2.1大学生患有人际交往恐惧症的被试分布情况
有95人存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症,占63.3%,有55人不存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症,占36.7%。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存在人际交往恐惧症的人数已经超过一半,改善大学生社交恐惧症是非常有必要的。
2.2大学生平时没课时是否选择外出统计情况
在对大学生平时没课时是否选择外出的统计中,在地方师范类院校,在平时没课时有1.33%的学生会特别频繁的外出,有22.67%的学生比较多次外出,有3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有34.67%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少外出,有3.33%的学生选择了特别少外出。
2.3大学生平时与朋友交流情况
在对“平时是否主动和朋友们交流”的调查中,有1.33%的同学选择了“特别多”,有26%的同学选择了“比较多”,有24%的同学选择了“一般”,有42.67%的同学选择了“比较少”,有6%的同学选择了”特别少”。
2.4大学生平时与朋友交流的主要方式
2.5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的原因
在对“你觉得影响你恐惧与人交往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16.67%的同学选择了“人心的复杂真假难辨”,46.67%的同学选择了“社会的功利趋向太明显”,40%的同学选择了“交往的成本太高”,25.33%的同学选择了“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33.33%的同学选择了“生性比较害羞”,34%的同学选择了“害怕对方喜欢上自己”,31.33%的同学选择了“受不了别人期待的目光”,12%的同学选择了“觉得自己家境比别人低一等”,还有4.67%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原因。
3结论
①大多数同学在平时都很少会主动和朋友交流,并且还有部分学生几乎完全不和同学朋友交流。
③这说明大学生的交流方式上存在着不恰当的地方,喜欢借助有媒介的沟通方式,而面谈则相对很少。
④大学生应该注重组织训练,强化组织意识,在组织中学会如何控制自己,复合将个人的随意放在组织纪律之后。
4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对策
4.1预防性干预
主要是针对分数低的社交恐惧的大学生,提出相应的预防性策略和方法,以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尽可能的防止大学生产生社交恐惧。
4.1.1学习人际交往知识,改善人际交往行为
4.1.2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在大学教育体系里,心理健康教育多为选修课程,而选择去上课的学生更是不多,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做事的根本,所以在学校方面,应主动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学习与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再了解了之后,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
4.2针对性干预
4.2.1调整认知结构,改善个性品质
认知疗法理论有这样的描述,认识过程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患有中等程度人际交往恐惧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咨询的方法,找到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由于社交恐惧往往与不良心理和个性方面的某些缺陷相联系,而不良心理的产生又往往是由不当认知所造成的,因而采用认知疗法,针对社交恐惧者所具有的某些个性缺陷和不当认知进行分析,以达到使对方领悟,最后达到克服恐惧。所以想要战胜社交恐惧,关键在于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起成功的信心[3]。
具体做法有:
第一、要清楚自己到底害怕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害怕心理,若这种问题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自己、认知他人从而产生的,可以通过调节认知,增加自己的自信来解决。
第二、对比调整法,即不仅要和比自己有能力的人进行比较,也要与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并且还要和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这样才可以全面、客观的建立起对自己的评价。
第三、进行适应性心理训练,先可以从身边的人即同学或者朋友做起。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强自信心,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社交的自信心。
4.2.2增加社交锻炼,提高交往能力
在社交恐惧症患者中,很多人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缺乏交往技巧,因此在克服社交焦虑的同时,也要加强社交交往方面的锻炼,仔细学习各种社交技巧,提高实际的交往能力对克服社交恐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加强社交锻炼中,我们同学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
第二、从事家教活动,家教中,可以与学生家长交流,还有与学生进行课业辅导中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
第三、多与有交流技巧的人学习,跟他们一起活动,发现他们交流中的技巧,并加以模仿、实践。
4.2.3寻求心理咨询机构进行疏导
对于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以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疏导,这时可以去寻求一些心理咨询机构来帮助他们进行疏导,可以采用团体辅导或者是朋辈辅导进行干预,积极增加他们的人际互动,改善社交恐惧。
第一、团体辅导是有共同问题的人所接受或者从事的一种交往,在这里可以有针对性的看透自身问题。
第二、朋友同学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了解,从他们出发,更能够理解恐惧的原因,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调适。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干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8(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