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的特点(精选5篇)

美国强调“个人主义”和“人人平等”,它一直是美国价值观的基础,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对个体而言最有价值的内涵即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去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不依赖于他人,他们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基于这种理念,美国父母特别注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小就教育孩子学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try”、“go”等鼓励孩子自己自己努力做事的话语。美国家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告诉孩子犯了错误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要勇于承认、改正。这种平等、民主、宽松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有利于他们以后学习、工作及日后的人际交往。

2.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吃苦精神

美国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及独立生存能力的人,他们注重如何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才能够尽快使孩子获得自食其力的本领。在此基础上,美国家庭从小就注重孩子锻炼,帮助孩子挖掘其天赋和潜力、设法为他们寻找自我锻炼的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美国的家长普遍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方式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绝大多数美国的父母在孩子十八岁以后将不再负担其生活费,都是靠孩子自己挣钱。有调查显示,美国约68%的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因此,美国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更强。

(二)日本家庭教育的特点

1.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在日本家长将子女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小告知他们终将面对生活,面临意想不到却随时可能发生的磨难,教育子女勇敢地面对在生活中的坎坷与困难,从哪跌倒就要从哪爬起来。日本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高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却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打工,体验送报、当服务员等劳动的辛苦,他们认为这是磨练吃苦精神的良好途健!按煺劢逃”将培养孩子处理未来挫折面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有足够的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2.重视孩子节俭和环保意识的养成

日本的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和环保意识。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告知金钱来之不易,即时很多钱也不应该大手大脚随便花。家长教育孩子尽量不要剩饭以免造成浪费粮食。因此日本的孩子从小就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此外,家长培养孩子环境保护意识,时常教育他们将垃圾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日本孩子夏天会拿扇子驱暑,因为他们知道开空调会产生破坏臭氧层气体,给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带来危机。这种家庭教育会培养孩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弊端

(一)忽视孩子学习与生活上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独自自主的能力能够帮助孩子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最主要的是可以让孩子将来离开父母的学习、生活、工作仍然井然有序。但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溺爱孩子、忽视他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这种现象在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明显。大部分父母以“孩子还小,很多事情做不好”为由,对其衣食住行用包办代替,此类情况已经渗透到孩子学习与生活中的大事小项,事事亲力亲为。我国的家长容易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舍不得让付出一点劳动,更不会让他们做家务等,以至于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忽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忽视了他们独立自主能力。

(二)片面注重学习成绩

国内家长更注重孩子成绩,即孩子智力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家长。为此,孩子除了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法定节假日还要在辅导班补习文化课,而且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只是“成绩至上”,这种“唯成绩论”违背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忽视了对德、体、美等其他方面的教育,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与情感。虽然在多次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考试中,中国学生的成绩列于世界前茅,但中国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抗挫折能力低也是普为人知的。

三、国外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等各个方面。借鉴国外的家庭教育优势与我国家庭教育的不足,体会国外家长协助孩子踏进社会前所付出的努力,对于促进我国家庭新思维的研究发展有巨大的启示。

(一)培养孩子独立性

由于孩子受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适度的帮助,需要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因为孩子长大后一定会面对具有竞争性的社会生活,也必然会面对一定的困难和挫折。因此,笔者提倡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暗示孩子“你也有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等让孩子养成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和态度,而且必须使他意识到他要对他自己的行为或者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比如,在买衣服方面,家长要让孩子了解衣服的材质、每种材质的优缺点、衣服的款式、价格等问题,然后再让孩子自己选择;在学习方面,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和学习兴趣,为孩子提供不同学校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如师资、学费、学校的特色、以及学校的基本课程和将来所对应的职业,在这些事情上听取孩子的意见,最终让他们自己做主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此外,日常生活中整理书包、洗衣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让他自己解决,培养起独立性。

(二)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建立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基础上,父母注意让孩子在认知、体力、社会性、情感等多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在品德教育方面,日常生活中家长更应该身体力行,耐心引导孩子实践。家长要重视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注意开拓孩子的交往和学习兴趣,而且教育孩子自我服务,学会与同伴合作,融入集体。在情感的培养方面,家长需培养孩子欣赏音乐、舞蹈、美术及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观念。此外,众所周知,劳动对儿童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劳动是锻炼孩子意志与品质的良好方式,每一个孩子都要完成一定的家务,例如倒垃圾,打扫房间的卫生,给草坪除草等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从小养成劳动的良好习惯,在成长过程中会自然的获得更多的帮助。日常生活中,也随时提醒孩子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与美德,有意识地让其明白“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等利于孩子成长的词语中的深层含义。

四、结语

生活中父母把娇惯孩子误认为自己爱孩子,但实际上是“爱”的束缚或捆绑。国外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确实有其合理和可借鉴之处,但我们不应复制。每个家长都应该立足中国国情和孩子实际情况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另外,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话语和方式。

参考文献

[1]曾思敏,聂庆璞.西方家庭教育对我国家庭教育之启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

[2]汪柳花.探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源及启示――以中国儒家文化和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为视角[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

关键词:家庭教育;修身;齐家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国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其独特的功能。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湖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由此可见,学校虽然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学校教育不可能取代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重视研究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使之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配合,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回顾、研究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探索其有价值的内容,对搞好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齐家与治国相联的家庭教育目的论

二、以修身为根本的家庭教育内容论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十分重视人的培养,将培养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受其影响,也非常重视教育子女如何做人,重视子女人格的完善。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强调品学兼求,但把人格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认为学高不是真正的目的,学高是为了品高。学会做人,以修养德行为求学目的,应该说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为了培养后代完美的人格,伦理道德教育便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2.待人教育。如何待人,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待人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子女如何对待父母。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我国古代对如何为孝有着非常详尽的阐述,如《孝经》中曾经提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哀则致其丧,祭则致其严。”[孝经]这是对如何侍奉父母所进行的理论上的阐述,而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则用具体的实例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孝的内涵。在对待他人方面,古人重视教育后代谨慎做人,谦让待人,与人为善。《周易》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教育子女在处理人我关系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善待别人。诚实守信是古人所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礼记·曲礼》中曾提到“幼子常视(示)勿诳”[礼记·曲礼],强调应该将诚信植根于孩子的心中。古人将诚信作为“正性”、“养心”、“成德”的基础。“曾子杀猪”的故事是信而勿欺的典范,曾子为了给儿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不顾妻子的阻拦,为兑现诺言而不惜杀猪,成为流传千古的教子佳话。

3.勤奋好学教育。古人认为学习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而且可以使人明白事理,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改变人的精神气质。然而学习必须从点滴学起,由渐次积累而成,必须经历一个由量到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艰难过程。为了早日成才,学习必须强调一个勤字。勤奋好学是获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即使是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能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因此古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勤学教育。如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就列举了许多古人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驾。”以此来教育其后人勤学、惜时,不虚度时光,以求有所成就。在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一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写道:“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工夫。今谆谆以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

4.勤俭教育。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对后代进行勤俭教育,希望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后代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自立的能力,以求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司马光曾专门写有《训俭示康》,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朱柏庐在其《治家格言》中也教导后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非常崇尚节俭,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常以勤俭二字约束自己,而且还经常对其家人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他在《书赠仲弟六则》中写道:“凡多欲者不能俭,好动者不能俭。多欲如好衣、好食、好声色、好书画古玩之类,皆可浪费破家。弟向无癖嗜之好,而颇有好动之弊。今日思作某事,明日思访某客,所费日增而不觉。此后讲求俭约,首戒好动。不轻出门,不轻举事。不特不作无益之事,即修理桥梁、道路、寺观、善堂,亦不可轻作。举动多则私费大矣。其次,则仆从宜少,所谓食之者寡也。再次,则送情宜减,所谓用之者舒也。否则今日不俭,异日必多欠债。既负累于亲友,亦贻累于子孙。”这种勤俭持家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5.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古人除了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外,还非常重视对子女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礼记·内则》中就提出了按儿童的年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思想。“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礼记·内则]后人继承这一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举止、言谈、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详尽的要求。古人之所以重视对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出发点还是着眼于根据子女的认识水平,进行养正教育。宋代朱熹主张从学习眼前之事开始,通过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的礼节,进而为学其理打下基础。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是以修身为根本的,在修身方面论述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

三、重视早教、习染,反对溺爱的家庭教育方法论

1.重视早教。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特别重视早期教育,《大戴礼记·保傅篇》中有“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大戴礼记·保傅篇]汉代贾谊也提出“早谕教”的观点,有许多家教论著中都提出施教应从胎教做起,并提出了一些胎教主张。如颜之推在其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曾指出:“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声音滋味,以礼节之。”认为如果无法进行胎教,亦应进行早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不仅易见成效,而且易于巩固。古人提出的早教有益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得到科学的证明,早教已受到当今社会的普遍重视。

2.重视习染。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基于这种对环境影响的认识,古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特别强调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重视对孩子所接触的环境中的人的选择。家庭是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家庭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影响着子女的认知、思想、性格、特点、兴趣等。日复一日的家庭琐事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作用也是极大的。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强调家长的身教作用。认为父慈子才孝,兄友弟则恭。张履祥提出修身是教子孙的一个重要基础,要想教育好子孙,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只有家长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才能端正孩子的行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中对于环境习染、师友的选择也是很重视的。孔子有“里仁为美”的论断。众所周知的孟母为教子而三迁的故事,即是重视环境习染的一个典型事例。这种重视环境熏陶的思想也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

3.反对溺爱和偏爱。爱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如何去爱,怎样处理好爱和教的关系,这却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古人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他们提出要爱教结合,反对只爱不教,反对溺爱,认为爱子重在严教,重在引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而溺爱则有百害而无—利。

另外,古人还特别重视家长对待子女的一视同仁,反对偏爱子女。颜之推曾指出:“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认为对子女施爱不均,必然会导致家庭不和睦,既害子女,又害家庭。古人家庭教育思想中的均爱思想是他们经验的总结,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当然,古代家庭教育思想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封建家长制、等级制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中不太考虑孩子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压抑人的个性等,对此我们应该加以批判。但在批判其糟粕的同时,更重要地是探寻其精华,并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汲取,结合时展赋予其以新的内容,使古人的家庭教育思想更加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关键词:特殊家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近几年,我一直担任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发现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较多。他们有的父母离异,有的丧父或丧母,甚至是孤儿,还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跟着老人或亲戚生活。与正常家庭的学生相比,他们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内向偏激,学习成绩较差,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也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困难。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感到只要方法得当,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用真诚和关爱开启紧闭的心扉

二、用耐心和宽容等待迟来的进步

三、用鼓励和赞赏唤回久违的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赏识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要多赞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骂,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滋润学生的心田。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大多自卑、敏感、脆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要挽救他们,就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好切入点,用放大镜看待学生身上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当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我们就应该及时加以肯定,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毫不吝啬地赞扬、鼓励,这样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前面提到的刘某,身上缺点一大堆,一时还真难发现有什么优点。一次学生们进行大扫除,他正在烹饪实习室练习面点,我就没通知他。没想到他做完面点回来后,主动提水、拖地,跑了一趟又一趟,累得满头大汗,裤腿上也沾满了泥,但他毫无怨言。我就趁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像个男子汉。他听了两眼发光,激动地说:“很久没有人这样夸过我了。”从此以后,他总是把烹饪实习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为了激发他学习烹饪的积极性,我还经常买些原料请他加工,夸他做菜味美可口。在我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赞扬下,在任课教师的严格要求下,他的烹饪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

四、用集体和友谊弥补缺失的情感

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流动儿童这个群体逐渐被更多的公办学校的教师所了解和认识。在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就有了对流动儿童的评价。有些评价是积极的,如流动儿童比城市儿童更能吃苦、更懂事,更体贴父母,更会干家务等等。但更多的评价是消极的,如流动儿童的性格比较内向,课堂上不敢发言;流动儿童有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也不太科学;流动儿童的知识面狭窄,学习基础较差,跟不上城市学生的学习步伐。非常有意思的是,公办学校的教师几乎一致性地认为,以上种种“反常”或“落后”与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或者说,流动儿童的这些“反常”或“落后”均是由于流动儿童不良的家庭教育导致的。

同时,关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种种劣势,学界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1-4],研究结果一致性地表明,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种种不足和缺陷。这似乎表明,不管是教师的主观评价,还是学界客观的评估,均指明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种种劣势和清一色的不足。

本研究思考的是,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特征是否真的是清一色“不足”或“缺陷”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否也存在某些优势为此,本研究选取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与流动儿童的学业学习有关的方面,探索流动儿童家庭在促进子女学业方面拥有怎样的资源,怀有什么样的观念,又表现出怎样的行为特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某所中学作为案例,采用多途径的方法收集资料。其中,访谈共涉及16位流动儿童的家长,背景性资料的问卷调查涉及全校120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涉及45位初一和初二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工作总结涉及10位班主任老师。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家庭教育资源匮乏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偏低。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层次较低:54.4%的流动儿童的父亲其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就更低,64.5%的母亲其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由此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当流动儿童需要父母提供学业支持时,虽然有些流动儿童的家长休息在家,但由于学识水平有限,他们没办法为子女提供基本的学业支持。试想,家长自己才小学毕业或初中未念完,怎么可能指望他(她)能为子女提供学业支持

当然,家长并不一定要为孩子提供“直接的”学业支持,也可以为孩子提供“间接的”学业支持(如,为孩子请家庭教师),但较低的家庭收入可能使这一途径无法通畅地运行。

“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在楼下干活,只是抽空上去看一看,督促一下,也不是时刻看着。一般是没有(监督)的,还是比较自觉的。”

“没有人监督孩子做家庭作业,一般孩子做作业时,我们都不在家。”

“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做饭或看电视,有时也可能还没有到家,基本上没有人监督,孩子比较自觉。”“我们一般很晚才能到家,没有人监督(孩子做作业)。”

“(孩子做家庭作业时,我们)还没有下班,没有监督,靠孩子自己。”

“(我可以)辅导孩子的作业,减少她的心理压力。”(父亲,高中毕业)

“他数学(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我可以看出来。如果他有不会做的,我可以教他。语文他查查字典什么的就可以了。”(母亲,高中毕业)

“爸爸学业稍高,可以帮助我。”(爸爸,高中毕业)本次调查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虽然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未能给子女提供直接的学业指导或帮助,但许多(甚至是大多数)流动儿童并不缺乏直接的学业支持或指导,这种学业支持或来自哥哥姐姐,或来自隔壁邻居家的孩子②,这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

“有他哥哥教他。”“找姐姐帮助。”“我会去问姐姐。还会去问楼上的同学。”

(二)教育期望的两极分化

由于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长自身的文化层次不高,掌握的技术又很有限,因此,他们只能从事脏、苦、累且报酬低的工作,这使他们体验到都市生活的艰辛。他们很希望能改变这一现状,却又感到力不从心,于是转而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不要像自己那样辛苦,要像城市的“体面人”那样轻松地生活。同时,他们也清晰看到,在当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格局和户籍制度下,接受更高的教育,拿到更高的文凭,是向上层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长对子女都抱有很高的教育期望,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上大学”“,读得越高越好”:

“没有大学文凭就不行了。这个社会没有个大学文凭就不行了。像你们(访谈者)一样多好。”“只要她考得上,就尽量让她上。我们对她说,只要你考得上大学,我们砸锅卖铁也供你。”“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当然希望他读的程度越高越好。”

但是,我们的研究也显示,在流动儿童的家长中也存在着另一个群体。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较低,对孩子的教育怀有理性的或实用的期望。这些家长大多是比较成功的商人,或者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相当地差,家长对孩子上大学已经彻底地失去了希望。班主任老师也向我们反映,这些家长的观念大体是,“你看我,不也没读到书嘛,但照样混得很好。”下文的受访者靠着自己在上海的十几年打拼,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房屋转租的大老板。

受访者:“我估计她上高中也不行。她成绩中等偏下。我估摸着让她在上海(读完初三)继续念学院。访谈者:什么学院受访者:就是学技术的。或者让她参军。访谈者:但参军转业后怎么办呢能找到工作吗受访者:我们河南不像上海,参了军回来非常好找工作。孩子她舅舅在法院工作,我爸爸妈妈也是干部,她转业后可以很轻易地进入公检法部门工作。”我们认为,教育期望两极分化的背后隐含的是流动儿童的家长对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的判断所存在的巨大分野: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和最为重要的途径,他们本人就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才导致目前不体面的生活;另一些家长则认为,不受很高的教育也行,通过其他的途径(如做生意)也能过上美好生活。所以,我们认为,不管流动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如何,其背后隐含的思想都是非常质朴的、个人化的和功利的,他们很少将接受大学教育与提高素质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将教育的价值或功能狭隘地工具化了。

【关键词】家校德育合力教育育人实效性

1.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方法

“学校一家庭德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子课题,于1998年7月批准立题,经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学校一家庭德育一体化”是指为了达到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使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统一体,发挥德育的整体功效。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组成的系统工程。作为主阵地的学校德育,具有正规性、系统性、主导性等特点。以血缘纽带、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则具有稳定性、灵活性、及时性、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融性的特点,社会德育的影响面大,但松散、繁杂、随意、无序、司控性差。我们着重于研究学校、家庭德育的一体化。

1.1预期目标。

通过实践研究,发挥学校德育主导作用,挖掘家庭德育潜力,将学校、家庭德育及其内部诸要素动态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德育目标的一致性、方法的科学性、内容的互补性、关系的协调性及合力的增效性,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初步买现一体化,产生1+1>2的育人效果。

1.2研究对象。

我校高2001级、高2000级、初200l级、初2000级全体学生。

1.3研究措施。

(1)调查、分析学校、家庭德育一体化现状。

(2)组建学校、家庭德育一体化联系网络:利用所设网络在预定年级积极展开与家庭的联系,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家校实际的家校德育一体化实践体系。

(3)筹建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4)在全校组织了44位富有教研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作为主要参研人员,通过专题培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及业务水平。

2.学校与家庭德育一体化现状的调查分析

在对1000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对88个学生家庭的个案调查中,我们发观“学校与家庭德育一体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德育目标的矛盾性与统一性并存。

学校德育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家庭德育目标的定位上,由于家长的认识层次不同,在育人的目标上表现出高低层次的不一致。在“你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栏目调查中,选“能为国家民族作贡献的人”仅占12.6%。据“你父母最关心你的是什么”栏目统计,选“学习成绩”项目的占63.3%,比选“身体状况”、“思想品德”、“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三项总数的比例还大。家庭教育重智轻德的倾向与学校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极不协调的。

2.2德育内容的互补性与冲突性并存。

学校德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社会性,较强的群体性和统一性,但是学生却感到空洞抽象,难以接受。据“请你对所学科目自己喜欢程度进行排序”调查显示,68.2%的学生将学校“思想品德”课放在最后一位。家庭德育的传统美德教育正在减少,甚至与学校德育相抵触。调查显示,78.2%的家长要求孩子在校只“认真学习,其他事务不参加”;有近10%的学生放学回家后是在家长们的麻将桌边玩耍度过的。

2.3德育方法的启发性与粗暴性或溺爱性并存。

学校德育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启发疏导学生,以身教为主要方法的家庭教育,父母采用“有计划、学科、民主”的教育方式的仅占31%,而有近70%的学生对家庭的教育方式,感到“过严、缺乏民主”或“放任”,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经常采用粗暴的方法教育孩子,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

2.4德育信息的沟通性与阻滞性并存。

目前家校在信息沟通方面不仅没有什么新招,就连传统的家访、校访和家长会也几乎名存实亡。据“你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联络情况”调查显示,选“不管孩子怎样你都愿经常与老师联系”的仅占23%。教师和家长在德育过程中几乎相互脱节,信息不能共享。自然难以形成合力,有时还会产生1+1

造成目前家校德育一体化水平低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2.4.1经济体制转轨中家校联系的嬗变。

经济体制转轨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可以从教育的市场转化趋势中得到明显的体观。许多学校在教育经费紧缺的压力下,明确提出“优教优价”的口号,收取高额建校费补偿教育成本。家长的教育投入已紧密地与子女的未来及就业联系起来。教育市场化的倾向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家长、教师对家校联系的观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交往角色也随之发生错位。

2.4.2家庭德育中“一贵三无”的新变化。

(1)独生子女贵如掌上明珠。“长辈多,子女少”的倒金字塔人口结构,使子女成为家庭情感的聚焦中心,视如掌上明珠。对孩子的成长带有强烈的补偿心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又急功近利,或重养轻教,或重智轻德,这就给学校教育造成极大的压力,给家校合作增添了心理障碍。

(2)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家长无力教育学生;有些家长无一心教育孩子;还有些家长则无法教育孩子。

2.4.3学校“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由于“应试教育”的模式,全社会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育和老师,常常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而学校教育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又使人们进入“学校教育可以包揽一切”的误区,忽视了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

3.学校与家庭德育一体化的对策

我们根据学校、家庭德育一体化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在改革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下列对策。

3.1强化和完善学校德育系统工程。

我校在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形成了学校的“四三”德育格局。即在德育实践中以“三寓”(寓教于学、寓教于理、寓教于乐)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实现“三好”(德、智、体全面发展)目标,培养“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型人才。90年代,我们又提出了“三大板块”的德育模式: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思想教育;以中华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行为规范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养成教育,使学校德育系统工程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完善。

3.2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

家长学校在家长委员会的指导下,针对家长们在育子过程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其中,既有实际经验的剖析,又有现代教育理论的传播,家长学校先后举办了35期,家长普遍反映良好,我们还把好的讲义辑成了《家长学校讲义选编》。

3.3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家、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要实现双方的交流。因此,请家长到校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可以增加他们对学校教育特点的了解,增强配合意识及施教能力。在200l级、2002级每周一晚请两位家长下班管理,这种作法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并取得好的效果。

3.4构建家校教育一体化沟通网络。

提高学校与家庭德育一体化水平,首先是要实现双方的沟通,让家校两大德育系统工程有机联系起来,在互通信息的基础上寻求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逐步形成德育合力。

3.4.1学校与家庭德育一体化沟通的内容。学校采取具体措施与学生家长沟通德育观念、学生情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效果。对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动态进行监控,及时了解学校、家庭德育效果。

3.4.2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形式。针对家校德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强化传统沟通形式,开拓现代沟通形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家校德育一体化联系网络,使家校联系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

(1)家长会制度:学校规定每个班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家长参加的家长会,重点解决家校联系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2)家访制度:对一些表现较为典型的个别学生或家庭较为特殊的学生,学校规定班主任必须进行家访,了解具体情况,使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

(3)校访:学校鼓励家长校访,领导、老师可以随时接待到校的家长,与家长进行交流。

(4)制作学校、家庭联系卡:针对一些难以联系的学生家庭,我们使用这一方法,保证每月与住校生的家长交流一次或几次。

(5)家长育子经验交流会:邀请在育子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的学生家长到校作报告,交流先进经验。

(6)构建家校三级联系网络:学校设家长委员会,由校长亲阜担任家长委员会的主任,年级设家长联谊会,各班设家长联络型、组,三组联系机构采用层级负责制,并吸收家长参与管理,定别升展活动,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7)设立学生咨询的服务处:由家长委员会、政教处、学生全、团委会共同负责,利用各种渠道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的问题,疏通他们的心理障碍,听取他们对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意见、要求。

(9)实行家长辅导制:我们在初2001级和初2002级试行“家长辅导制”,每周一晚请两位家长到各班去与学生进行交流,解学生并对学生进行管理。

(10)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颂祖国卡拉OK赛”、“元旦晚会”、“五四歌咏比赛”、“十八周岁成人宣誓仪式”、“主题班会”、“校外实践活动”等。

(11)办《家长必读小报》,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已出版20余期,深受家长欢迎。

(12)组织家长事迹报告会,以家长的现身说法感召学生。

(13)设“校长接待日”,周末由一名校长值班,接待学生或家长,与他们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研究与实践的效果

为了了解研究实践效果,学校于2000年6月底对1000多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有82.6%的学生已经认为父母“非常信任自己,常听取我的意见”。有90.1%的家长已经意识到思想品德与学习同样重要,都应重视。在对家校联系的认识上,认为“非常重要”的家长已上升为86.9%.学校与家庭德育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增进了家长和学校的相互了解。

家长更加了解学校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校纪校规,消除了许多思想上的疑问和误会,对老师更加尊敬,教师进一步了解处于急剧变化中的家庭状况,理解了家长求生存和育子的艰辛,主动给家长出主意,帮助家长解决育子问题,甚至解决家庭矛盾。

4.2学生主体地位受到了重视,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现在学生家长几乎是100%的认为自己能做到让子女表达意见,95%的学生感到比以前更加受父母尊重,89.5%的学生感到思想压力比以前小了,82.3%的学生感到自己的自信心增强了。这说明,学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家庭人际关系好转。学生也表现出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心情愉快,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4.3家长和老师的德育素质有所提高。

家长是家庭的核心,在家庭德育中起着组织、引导、监督作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家长咨询和家庭育子经验交流会,绝大多数家长都感到很有收获;家长对待子女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初步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4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力度。

由于学校经常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定时到班参与学生的管理,请有关部门到校作报告,讲法制课,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他们带有家长和社会成员的双重角色,学生感到他们的言谈更加具体、实在,因此也乐于接受。这种教育效果往往是教师的“说教”难以达到的。

THE END
1.高中生到美国留学的好处和坏处美国留学此外,学生在美国高中阶段所获得的学习经历、课外活动、社区活动的经历更易被美国大学评估,提交的自我陈述和推荐信亦更具公信力。 高中生留学美国的坏处: 首先就是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差。 如果在国内娇生惯养惯了,到了国外很难自己照顾自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https://www.eol.cn/liuxue/wenda/mg20241221600903.html
2.去国外上学的好处去国外上学可以为个人提供多方面的益处,以下列举了一些主要优势: 1. 语言能力提升:身处外语环境中,日常交流和学习都需要使用当地语言,这有助于迅速提高语言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 2. 文化体验:在国外学习可以让学生沉浸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拓宽国际视野。 3. 教育资源:某些国家或地区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20677222&ucid=Pj6vnHc4nWR&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5
3.在国外留学有哪些优缺点在国外留学有哪些优缺点阳光爷爷 精选回答 1、优点有年纪小,比较容易学到地道的英语,尤其是在口语的语音和语调方面;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为出国留学生学生融入美国社会和深入了解美国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这一段人生的成长经历,是在国内上中学的学生无法体验到的。让孩子从小独立地在美国接受教育,https://edu.iask.sina.com.cn/jy/kUiA7wM2xf.html
4.国外留学有哪些好处?第一,现代社会的信息已经非常发达,你可能觉得在媒体、互联网上可以了解到发达国家的一切,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在国外是如何生活的。但是这种想象绝对与你实际在国外生活是两码事。呼吸清新的空气,体会人文的关怀,这将是你在国内无法效仿、无法品味的一种经历。留学生活会极大地开阔你的视野、真实体验多元文化、锻炼独立思考的https://www.sibikeedu.com/wp/12926/
5.出国留学优缺点在国外留学有哪些优缺点 1、优点有年纪小,比较容易学到地道的英语,尤其是在口语的语音和语调方面;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为出国留学生学生融入美国社会和深入了解美国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这一段人生的成长经历,是在国内上中学的学生无法体验到的。让孩子从小独立地在美国接受教育,可以锻炼其独立生活https://m.verywind.com/dd/%E5%87%BA%E5%9B%BD%E7%95%99%E5%AD%A6%E4%BC%98%E7%BC%BA%E7%82%B9.htm
6.当代社会出国留学,社会人士可以出国留学吗7、 出国 留学和国内上学,这两者之间有哪些优缺点? 出国留学成本高。但是如果你去一个好学校,学一个好专业,你可能会学到一些在国内学不到的东西。更好就业。在中国上学成本低,不用离家。出国 留学的好处是可以学习国外的教育,国外的发展历史,国外的知识,缺点是吃不惯那里的食物,而且费用很高,也会和大陆产生一些https://www.jykxzz.cn/hanguo/tiaojian/1271001.html
7.2018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证总之,教师要既看到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因材施教。 95.有人说教育方面宽松比罚更可怕,的你怎么看? 这种说法有些片面: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在教育提倡让学生自由成长 (2)在教育教学中,确实会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屡教不改,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适当的惩罚。 https://www.233.com/teacher/mszt/201906/26143342654.html
8.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29222150.html
9.出国读书利弊英语作文(精选34篇)在国外上学有很多好处。首先,从外面看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可以最好地看到我们国家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扩大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思想。 其次,在国外学习时,我们可以广泛旅行,参观著名景点,与当地人交朋友。第三,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外语,这样我们的第二语言能力就可以迅速提高。但是上国外大学最重要的是要熟悉最新https://www.unjs.com/zuowen/zuowenwang/20160814000000_1317667.html
10.如果要送美宝去美国读书,什么时候去合适?四、在国外读2年书送回国内,再去美国读书 优点: 这个想法值得称赞,因为家庭思想比较前卫。这样的决定让美宝在美国接受教育,吸收先进的美国文化和教育方式。 随后,美宝可以回国,这避免了长时间的分离,也让孩子可以融入中西方文化教育。如果需要再次去美国,孩子也能更快适应美国文化,更快地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 https://www.omtvisa.com/7175.html
11.音乐传播问题及特点论文(精选11篇)1.国外的付费模式 (1)苹果的iTunes模式。早在2001年,苹果公司推出了便携式媒体播放器ipod,这款音乐播放器需要注册搭载相关软件iTunes,通过付费下载音乐,而其专有的数字音乐压缩格式ACC只有在特定播放器才可以播放,这就减少了用户的非法传播,进而促成了音乐著作权人与网络服务商的合作。其合作方式是将单曲定价0.99美元https://www.fwsir.com/ys/html/ys_20190909161317_374297.html
12.虚拟实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海外教育这是虚拟体验的最大好处之一。 你在考虑虚拟实习吗? 无论你是想在本地实习,还是梦想在国外的公司获得经验,虚拟实习都有很多优点和缺点,所以一定要仔细研究你的选择。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用它来获得你所选择领域的实际经验。实习愉快! 推荐项目 71个评论5个评论15个评论http://www.mdgs-edu.com/wljy/5296.html
13.上中外合作办学大学后悔死了?附优缺点中外合作办大学的专业要比普通专业贵上不少,在这里要分两方面进行剖析,一是国内学费,二是国外学费。通常我们在志愿填报书上面看到的学费,一般都是孩子在国内上学的每年学费,最低的有接近2万元一年,最贵的超过6万也属正常。例如:西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为3万/学年(国内)。国外学习https://www.gk100.com/read_97022.htm
14.创新为题目的作文(精选6篇)由于美食节目的立足点是将教育性、知识性涵盖其中, 因此在创新过程当中应当将其营销战略同节目本身的传播理念相结合起来, 才能使得节目在获得利益和长效发展的同时, 拥有大量的群众基础和发展可能。 4. 借鉴国外美食节目的优点 比较而言, 国外美食节目的发展时间较长, 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 善于开发独特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c9wnh49.html
15.我的老爸——全国战斗英雄全云白在一些书中,杂志中 有对你的介绍 在《解放海南岛》的电视剧中 也有扮演你的演员。 老爸的万余字回忆录和口述 是我在整理, 那时我才知道很多亊情……。 1923年8月出生, 爷爷早逝,家境贫寒。 聪慧的你由家人和亲戚凑钱读书。 因经常交不起学费 你只好边打工边上学。 https://www.meipian.cn/2aeybhuc
16.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实现中的错误其实看过一些国外的书,在国外,真正的 职业规划 从高中就会开始。从我国国情来看,上大学前跟学生们谈择业、或者简单的谈择校都是空话。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大多还是处于家长的控制之下,进入大学则不然了,很多人离开家,面对新的世界新的生活。学知识的方式以及面对社会的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这时候会产生很多的https://yjbys.com/jiuyezhidao/zhiyeguihua/2379528.html
17.读国际高中的优势有哪些?对未来有帮助吗?对于在北京上学的非京籍学生,因为没办法在京参加高考,所以只能选择回户口所在地或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时候私立国际高中就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另一条选择途径:摆脱户籍和学籍的限制,将来就读国外大学。 五、申请国外大学更有优势 我们拿美国的大学举例,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分四个维度:标准化考试成绩(托福、SAT分数)https://www.youkee.com/news/35227.html
18.赴美留学第11谈:对话17岁的美高学生vs中国高中生,你愿意交换问:你觉得你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 A:我觉得我最大的优点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不太害怕说或者回答问题,比较勇于说,比较愿意和别人讲话,愿意了解别人的一些事情。这个是从小形成的,可能和性格有一点点关系,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小时候发表意见没有被打击、被攻击过,所以在这方面我就没有觉得我的想法很https://www.tmtpost.com/4221850.html
19.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大全8篇)④去国外留学,学习本专业,继续深造. ⑤去国外工作. 3.长期计划: ①在努力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增长各方面见识。 ②坚持锻炼身体。 ③汲取他人各种优点,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大的予以改正,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④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享受友谊https://www.liuxue86.com/a/4443340.html
20.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通用15篇)先在国内大城市的高校继续深造,积累知识,同时不断自我提高,争取公费出国深造,一方面提高英语水平,另一方面体验和学习国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及专业知识。学有所成后回国为中国林学专业科研或教学或其它相关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学习机会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提升英语和林学专业水平,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https://www.ruiwen.com/lunwen/4625505.html
21.中外合作办学的优缺点有哪些专业后面可能还会注明:国外学习期间,学费按照当年标准收取。也就是说在国外上学时的学费,还会根据时间不同有变动。一般不会低于国内学习的费用,甚至有些项目超过了10万元,甚至更高。公办大学有国家财政内补贴,合作办学就大部分都没有了,少了的部分就体现在学费上了。https://m.kaobiguo.net/news/42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