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可否认,草莓也好、迷笛也罢,还有长江音乐节等等,它们都还十分年轻,未来还有更长远的路,我们始终怀抱期望,明天会更好;同时也不可否认,它们跌跌撞撞一路发展至今,其实已然成为了“五一”假期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音乐艺术、艺人集邮、搞基互撩、运动、减肥、意志力训练、生活能力测验等等于一身的大型、综合、娱乐项目。并且它可能是花钱最少的五一户外长途旅行之一。总而言之,如果你决定去了,那就充分去享受,充分去感悟,且看且珍惜。
国外音乐节的几大关键词:设施齐全、阵容强大、音响牛逼、操作专业、服务优质。
但首先你需要GET:
1、一本护照+签证,视不同国家个人签证的难易程度,准备好签证所需的各种材料和选择一家靠谱专业的旅行社是必须的。
2、做!功!课!制定行程:
首先你是否了解这个音乐节,“了解”范围包括它的基本介绍、具体举办地点、现场状况、如何申请和购买门票、申请其他服务等,这些信息决定了你需要带哪些装备。比如有的音乐节在农场或者山地举办,那小凳子、马丁靴、轻便耐脏的衣服、防蚊虫叮咬的药这些就得备上吧?如果你要自驾,是否需要提前预约车位?如果你有露营需求,你还得购买露营区域的票以便能有地方搭帐篷……同学们,这些功课对于外国人的你来说,太重要了。
其次了解当地状况和交通路线,安排好住宿。如果你要去的音乐节在城市里,情况相对不算复杂,但大型音乐节经常开在城市周边,那你有必要提前看好当地状况,决定自驾还是搭乘交通工具,查阅交通路线;当然办音乐节比较有经验的国家在这方面的服务都比较完善,例如你在日本看音乐节,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搭乘交通工具,指示牌很清楚,服务人员很贴心。另外提前订好周边酒店(去的人多酒店客房也会紧张),确保你有地方住。
同样无须赘述,世界级最牛逼、最有名的系列性摇滚音乐节之一。最早举行于1969年,主题是“和平、反战、博爱、平等”。规模与阵容史无前例,而且这也是历来少见铜臭味儿的一次音乐节,标榜“音乐与艺术的结合”。之后举办的无数次音乐节大部分是想实践Woodstock精神,积极筹办公益性演唱会,同时抒发了年轻人对音乐的狂热。
坐标大不列颠,1970年农场主MichaelEavis邀请了当红的TRex乐队的主唱MarcBolan到农庄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也是为听歌不顾牲口宝宝们的“生命危险”之壮举。第二年正式举办第一届Glastonbury音乐节。每年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现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音乐节之一,一下动员十几万人一起玩儿什么的,漫山遍野都是人,五彩斑斓,形式各异,大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爱。当然现在的Glastonbury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音乐节了,它相当海量地囊括了各种有关音乐和艺术的玩耍方式。Glastonbury现场你可以膜拜到的大牌无数,不胜枚举,而且除了疯狂开唱主舞台,它更密布了各种各样的小舞台,音乐形式包罗万象,风格迥异的音乐人存在于Glastonbury的各个角落,你可能在此之前听都没听过他们的名字,但不影响你因为一次表演而爱上他们。进入Glastonbury,你的挖宝之旅就展开的。它的热闹程度、混乱程度、疯狂程度、精疲力竭程度都是突破极限的。
大不列颠的雷丁音乐节于每年8月份举行。1961年开始在Richmond举办的国际爵士音乐节(NationalJazzFestival)是雷丁的前身,一个很小很小的爵士和布鲁斯音乐节。现在雷丁成为最牛逼的摇滚音乐盛事之一。每年请到的演出阵容也是大神级别的,随便看一年的(2013年):GreenDay、Blur、DepecheMode、KingsOfLeon、Phoenix、TheNational、SigurRos、BlocParty、JohnLegend、TheScript、BenHoward、TheHives、Kesha、TheLumineers、Rammstein、Volbeat、NickCave&BadSeeds、FrankOcean、KendrickLamar、Editors、ThirtySecondsToMars等,另外,TheRollingStone、TheWho、Muse也都来过。
比利时Tomorrowland电子音乐节是世界上是最大的电子音乐节之一,每年7月下旬在比利时的小镇Boom举办,为期三天。期间,有最魔幻的童话舞台,最顶尖的DJ,最炫酷的演出特效,最美的比利时田园风光以及配套的精彩的娱乐活动。自从2005年第一届至今,Tomorrowland已经发展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节之一。2013年Tomorrowland在7月26-28举行,18万人参与。更疯狂的事件是网上售票开放后在35分钟内便被抢光!Tomorrowland首次提供全球之旅套餐,并与布鲁塞尔航空合作,为音乐节增加140条与67个不同国家的航线。2014年,Tomorrowland为了庆祝十周年庆典,连续举办了两个周末:七月18–20和25–27。两个周末的演出阵容几乎相同。首次通过MTV卫星频道以及Youtube直播,为全球电音乐迷献上一场跨时代的电音盛典。2014年,超过36万人参与本次活动。
欧洲音乐节实在太多了,而且种类繁多,大大小小看都看不完,(CopenhagenJazzFestival、MontreuxJazzFestival、BrusselsSummerFestival、RockAmRing、Downloadfestival等等等等等等)这也正面反映了他们的音乐和音乐节文化的蓬勃发展。个人觉得有条件还是必须要去这些数不过来的音乐节看看的,多多吸收养分。
SUMMERSONIC(サマーソニック)是毎年8月上旬的到中旬之间的一个周六和周日在东京圈和大阪举行的日本少有的大规模都市型摇滚音乐节。由クリエイティブマンプロダクション主办。SUMMERSONIC自2000年开始举办。出演者方式仿效了英国的ReadingandLeedsFestivals。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国内音乐人和海外的知名乐队参加。本来summersonic也是摇滚定位,不过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是流行元素越来越多了。
所谓富士音乐节正式名称其实是富士摇滚音乐节(FUJIROCKFESTIVAL),是从1997年开始,每年7月下旬、8月上旬在日本新泻县苗场滑雪场举办的摇滚音乐节,到今年已经有12年历史。因为第一届音乐节是在富士山边举办的,该音乐节的会徽也因此用到了富士山的形象。从第三届开始音乐界就固定在新泻苗场举行,并从原来的两天改为固定三天。
其实国外音乐节也是经历了相当一段发展时期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所以,从物理积累的角度,我们不能一直槽我们的大草莓、大迷笛,未来总是会比现在好。
朱婧汐
职业:创作歌手
偏好的音乐类型:
电子独立流行
喜欢的歌手:
massiveattack;LanadelRey
曾经去过的国外音乐节是?
大大小小也有几十个,很多。这次重点说说Cochella、Summersonic、FujiRock、FlowFestival等等吧。
是怎么知道星球上有这样一个音乐节的?
各种原因。(音乐节爱好者)
你为了什么而去?
上次去Cochella音乐节其实带一点工作性质,因为要去采访一些表演的艺人,报道这个音乐节。
你认为去之前需要做哪些必要小功课?
去音乐节之前,必须安排好交通、食宿,特别是住的地方,不管哪个音乐节,交通和食宿都是最重点。虽然一些音乐节在城市里面,但很多大型或中型音乐节离城市有一段距离,附近的酒店会比较紧张,你需要提前去预定好,或者如果你要露营,camping区也要提前申请,确保你能在那里搭帐篷。交通的话就是租车的问题,或者搭乘交通工具的问题,需要提前做准备。除此之外提前了解音乐节的地理位置和状况,例如一些音乐节在山上,环境比较的艰苦一点,你可能需要提前准备好行头。比如FujiRock、Glastonbury这类的音乐节,你需要提前准备好小板凳啊、雨靴或马丁靴、耐脏的衣服等等,因为都是泥地,休息需要小板凳,玩儿起来会弄得比较脏。那像Cochella就随性就好,以轻松的心态,带尽量少的东西去。另外吃也是问题,比如能喝酒和不能喝酒的票是两种,如果你需要喝酒,购票时要看清楚。
演出阵容方面要认真做功课,除了会去哪些大牌,一些比较特色的乐队,当地的乐队,可能只能在这个地方看到的,你需要提前做下功课。因为如果是大牌的话,一年参加不止一场音乐节,可能你在这个音乐节看不到,在另外一个音乐节又能看到,而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当地乐队,则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请描述一下你的经历和切身感受?请描述一下你是如何度过音乐节的一天(or几天)时光的?
像Cochella就是非常城市嬉皮的感觉,空气很好、天气很好,音乐又那么美妙,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和好朋友一起,非常自由和快乐;然后每个人都穿得太好看了,Cochella是时尚度特别高的音乐节(Cochella一大特色)。但每个音乐节的文化不一样,如果你如FujiRock、Glastonbury这样的音乐节,就千万不要想着去如何凹造型,充分融入享受音乐就好,因为你一定会非常累也特别的脏。
其实只要是大型音乐节,人都非常多,想要站到好的位置要提前排队,想要站到摇滚区前排就要更努力。(但非常拥挤,楼主有一次看演出挤到第二排表示胃已经快被挤到吐出来了。)FlowFes这样的中型音乐节相对人比较少一些,SummerSonic是穿梭在不同的体育场馆之中。Cochella相对密度没那么高,你还有地方可以躺着休息(主要是沙漠面积也十分可观)。然后很多音乐节里有非常多艺术装置,给艺术家们show的地方,这个也挺酷的,音乐也是艺术的一部分嘛。
讲一件音乐节上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当时最震撼的表演是谁带来的?
印象最深的表演有Muse,我看过大概三四场,在不同的国家,他们在不同的演出现场有不同的装置,有次我在SummerSonic看的时候,他们就搬了个十几米高的机器人在舞台上。还有Woodkid的演出也让我非常震撼。是一个融合了嘻哈和古典音乐还有电子、交响乐的演出,整个审美系统非常完整,他有十几个人的弦乐团,有电鼓、架子鼓,场面非常震撼,另外他低音真的太强了!
音乐节的基础设施和疏通引导工作如何?
吃什么?好吃吗?
挺好吃的,不难吃。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对食物的标准比较低……不过日本音乐节上的食物真的是非常好吃,太好吃了!但其实我在音乐节吃东西不太多,因为你也知道,上厕所比较麻烦……我比较喜欢看完演出后出去吃,场地附近都有很多吃的。
比较想吐槽的点是?
有没有被撩or撩人的经历?
没有。国外这样的情况比较少。
去过国内音乐节吗?
当然去过,看过也演过。
去过or看过的话,请简单总结一下。
我觉得国内音乐节也在慢慢变好吧,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在慢慢发展之中,未来一定会更好。可能国内音乐节现在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场地的不固定。
给国内音乐节的建议是?
谈不上建议,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和发展程度,我也尊重和感谢能提供音乐现场的人。可能现在我们自己没有发展那么好,但一定会慢慢变好,希望大家更包容一些。
小南
职业:学生
偏好的音乐类型?
不分类型。歌好听就行
喜欢的歌手?
林肯公园、BigBang、OneOkRock
2014AIAreallifefestivalinSeoul
因为喜欢的BigBang要参加。
BigBang和Yg公司的歌手
请描述一下你的经历和切身感受?
一个人去的。认识了新朋友,近距离看到了喜欢的人,听到了喜欢的歌,感受了很赞的氛围。整整一天很累但是超开心。
请描述一下你是如何度过音乐节的一天(or几天)时光的?
讲一件音乐节上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乐童音乐家开场时还好,大家都开始跟着唱和应援。可是从2ne1出来前排就开始各种混乱和拥挤,大家都想挤到前排中间看清楚,保安也不太管里面的秩序,自己靠体力拼到BigBang出场,离他们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看得清清楚楚,还有对视。而且不管是yg公司的哪位歌手演唱,全场都有自发地大合唱,气氛超好。
当时最震撼的表演是谁带来的?
BigBang现场真的超级赞。
音响屏幕都很赞。疏通引导工作也很好,有各种工作人员从检票开始到进入场地一直负责排队秩序和引路疏通。
进场买了热狗和矿泉水。沙拉酱热狗很好吃。
因为是拼盘演出,又是全场站席,为了傍晚六点开场的yg公司家族演唱会,能在最前排看到喜欢的人,从早上十点进场就一直站在前排位置没有离开过,十二点开始有歌手表演了,中途坐下的话就有可能被工作人提醒站起来不准坐草坪上。
没有
国内音乐节吸引你的地方是?
无。
不太了解国内音乐节所以暂时不能给建议。不过去看过几次外国歌手在内地的演唱会,希望杜绝赠票和黄牛党吧。毕竟如果不是真的喜欢的人进场,真的很破坏现场气氛。去看林肯公园演唱会的时候,在正规渠道抢着买的全场第四排中间位置。进场才发现旁边几个是拿赠票进来的人,演出开始后还一直说着“现场好闹啊受不了”这种很恶心的话最后提前离场了,真的很破坏气氛。
禅
Jrockpunk
radwimps,mr.children,ellegarden,simpleplan,sum41,etc
イナズマロックフェス
punkspring
网上
喜欢的乐队
看看之前的setlist,提前听歌做准备
超级嗨!
跳水跑圈到快要死掉!
选不出最喜欢的。
挺好的,现场有很多staff,可以随时找他们求助。大场馆的音响效果什么的还不错
很多摊子还不错
有些乐队周边太丑
无
没
不吸引
lineup不够吸引人,多请点我喜欢的我以后就去。
西瓜
职业:在日本攻读的中国留学生
R&B;Rock
edsheeran;oneokrock(太多了,只举两个例子)
simpleplan,sum41,totalfat
花不贵的票价就可以看到很多喜欢的乐队,个人觉得是很划算的。比看专场要轻松一点,一边吃吃喝喝一边看live的感觉。要跟一堆朋友一起去会好玩一点。而且是被种草新乐队的好机会,看完回来以后就爱上了以前不太认识的乐队……
音乐节是中午开场,到晚上八点多结束。早上提前一点去买T恤之类的周边,然后等开场以后进场。开场的几个乐队比较无感,于是站在比较后面听,遇到感觉不错的再到前面去。到了一点多的时候出去吃饭,回来以后就三点了。差不多到了喜欢的乐队们,于是提前挤到前面去,抢一个好位置。之后一直呆到八点多结束。
好像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
totalfat和sum41吧。
不过舞台设置比较简单一点,不像专场一样
虽然音乐节都会设置各种摊位不过排队需要很久,所以出了会场去外面吃的。
好像没有。
有被外国人搭讪过。
没有耶。
完善“一站化服务”,日本的音乐节有很多类型的票可供出售,比如对于开车去会场的有提供票+停车位的类型,那样即使人很多也不用怕找不到停车位了。对于外地的迷妹迷弟们还有票+住宿的类型,对于从外地去的迷妹迷弟真的很方便。
然后是垃圾管理,听去过的朋友说垃圾管理真的做的不好,一天结束以后会场附近到处都是垃圾。
freya
职业:媒体出身的一线歌手宣传负责人
后摇民谣电子
sigurrosofmonstersandmen蔡健雅
曾经去过的音乐节:
日本超音速summersonic音乐节
朋友推荐得知
为了去看arush岚和glay。
1、提前通过网络买票现场购买因为场馆很大,人多得排对
2、提前定好酒店因为音乐节聚集人多酒店价格会水涨船高且房源紧急
在日本看音乐节,印象最深的是,到处都很干净。垃圾分类十分严谨,喝完的水瓶瓶盖,塑料包装,瓶身要分别丢到三个垃圾桶。而每个垃圾桶旁都有详细的分解流程介绍。餐厅小吃分布在室内场馆,可以买后蹲坐或躺在地上,边吃边看演出,惬意得很。唯一遗憾的是,由于天气过于闷热,看完一天的音乐节回到酒店腿早已累瘫,而歌手演出太多,很多想看的因为撞期遗憾错过。
去过国内音乐节吗?请简单总结一下。
对于国内的音乐节,刚从长江国际音乐节回来。在岛上的音乐节,场地空旷凉快。两个舞台之间隔得不算太远。从镇江南站有专门的音乐节大巴路线直达。而特意设置的露营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在音乐节过夜,吃着小龙虾喝着啤酒听着音乐度过五一。同时,也在朋友圈看完了草莓音乐节。其实国内音乐节的通病,大多为吐槽交通。同时吸引近十万人,散场时难免有出现交通阻塞半夜才到家的埋怨。
国内音乐节最吸引的人地方为平时很难在电视上见到的独立歌手,可以一次性在音乐节上见到真人,看到真正的live,如同网友见面一样欢喜。而在舞台上看见他们,也能真正了解歌手的真性情。
崔崔
职业:宣传
民谣trip-hoingp
朴树elliegould
日本富士、法国音乐季-里昂
和艺人出差、法国留学
工作、城市理想音乐节
随意一点吧,不太做功课,但是肯定会看有哪些歌手。
其实我比较随意了,就是看热闹的情况比较多。走到哪,遇到喜欢的音乐类型就停下来,国外的台子比较多。有特别大众熟悉的歌手比如大桥,也有极小众的歌手在一个很小的舞台处(比如一个日本歌手,我跟周围人聊了下,那个女歌手的受众就类似中国的程壁这种吧)。但对我的吸引程度都是一样的,只要喜欢就停下来。
其实我是工作。
一边洋酒一边跳。
椎名林檎吧。
非常好fujirock大概有几万人吧,根本没有大堵车大拥挤。
吃的印象不深,好像不难吃。
需要走很多路,我很懒。
没有,身边一堆工作伙伴,实在没有单独的时候。
去过吧,也是工作。
唱的歌都有共鸣,因为听过。
比如我喜欢朴树,他的歌90%我都会唱,所以有他可能就会去。然后音乐节能让他比较放松,所以喜欢看有他的音乐节,他的演唱会也看过,但是很“板着”,音乐节就不一样了。
多请朴树。
处理好垃圾以及垃圾分类。
去音乐节的年轻人很多,可以趁机加强环保的推进化,但是方式方法嘛,可以好好想一想。
二丫
职业:小浪人商务售卖
太多了。
唉没去过……
从小时候看的盗版纪录片里。
看热闹呀。
请描述一下你的经历和切身感受?讲一件音乐节上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本杂志会坚持买,名叫《我爱摇滚乐》,如今早已停刊进了2手市场。依稀记得那时隔三差五就能在杂志上看到一些黄肤黑发的国人乐手弹琴抽风,后来才知道他们脚下的舞台叫“迷笛”。
原来我总觉得摇滚乐本就舶来,国人怎么玩也是土,对音乐节这玩意的认识也仅存于神话中的Woodstock,Wacken什么的。后来上了大学,越来越多的青年手比金属礼朝圣般的涌向音乐节,我也发现总在livehouse里看演出太憋气,去公园撒撒野也是挺酷的一件事。
第一次去的音乐节是迷笛,2011年,北京,我大三。当时一心为了看压轴的硬摇滚老炮儿Mr.Big,蹭车去,去了看,看了走。亲眼见到听了好几年的乐队,幸福感不能再多。虽然到了现场天已全黑,但人挨人大合唱的感觉,简直像身在国外。后来谁知这一脚踏出海淀公园,迷笛也走上了越办越远的不归路。
那年迷笛也留下了我在音乐节上最难忘的一幕:大屏幕背景是“严防小偷”,台上台下是排队求广播的乐迷,主题大致都无外乎“4S”、“5S”、“Note2”、“如有好心人”等等,我那分期买来用了不到10天的小苹果也不知落入哪位高人手里。好在沙尘暴卷着重金属吉他失真还能弥补一点心灵创伤。虽然贼多盗娼,环境凶险,但对于更偏爱重型音乐的我,2014的迷笛十分尽兴。吃土快乐,天天快乐!毕竟那也许已成北京迷笛的绝版告别。而从此以后,我也再没去过大型户外音乐节。
前几日,草莓节继去年因无敌“不可抗力”歇菜后重新接近北京,无奈楼主年事已高,躁动的心也有点勃起困难,遂决定回老家欢度佳节。之前甚至还有小伙伴拉我坐20几个小时大巴车赴太湖迷笛,后遭到我面斥:拿老人家开玩笑,羞耻!
如今的音乐节已然成了黄金周的旅游项目,保持愤怒的青年们也会偶尔不爽吐槽两句:“什么都不懂,来凑什么热闹。”但其实买票的人多了,对于中国独立音乐无论在是经济上、还是曝光率上也都算是实实在在的正影响。况且大家都是凑热闹,找个乐子聚一聚,顺便感受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有音乐的地方走,不会有错。
略糟,移动厕所不错!
吃土,好吃!
没别的,就是太特么远。
并没,毕竟我是正义的化身。
妹子多。
近一点就更好了,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妹子了。
刘子骥
职业:待业
无规则抽搐
radiohead
fujirock
不记得。
学会垃圾分类;做好全身心投入音乐生活的准备。
颜值高,会穿。基本冷静,小疯子也不少。
为了抢radiohead第一排,战斗了九小时。脚断。哭瞎。
jackwhitesuai炸,然后下台前吐槽“我知道你们不是来看我的”。
有礼。有趣。有节奏。有规则。
各种人类饲料,基本能吃。
暂无。
搭上一日本音乐节专职摄影师。散场前一帮熊孩子扯大旗,击掌说“来年见”,有点煽。
去过。
一期一会,集邮一下平时没空约的半生不熟的友达。
体验不好。当然撑这么大场子也是不容易。
别办了。
Grace
职业:音乐网站资深媒体人(负责海外合作)
Rock、Folk、Indie、Alternative
一大堆。
SummerSonic、BBCRadio1、比利时音乐节
朋友和网络。
有喜欢的艺人。
在“在舞台之间奔波”与“站在一个地方不动”之间切换。
疏散路线清楚,所有人都喜欢穿着当届的官方T恤,包含Lineup在背上。还有全家在草坪上欢聚。还有在UK看演出时候愉快地喝着小酒。
theChemicalBrothers、Muse
灰常专业、设施全。(厕所、洗手很方便、夏天有降温高速小风扇)
地域特色明显。日本拉面各种炫;UK吃比萨、汉堡等,味道一般。
舞台之间太远,整场下来非常累。
没有。
去过国内音乐节吗?国内音乐节吸引你的地方是?
去过。主要看阵容,除非有特别想看的艺人,不然不会去。
郭涵涵
职业:操着一颗摇滚心在做视频
喜欢的音乐类型:
摇滚/重金属
Ironmaiden/Rush
曾去过国外的音乐节有:
美国马里兰的死亡金属音乐节(MarylandDeathFestMDF)
怎么知道星球上有这么一个音乐节?
只要听金属,就会知道的
你为什么而去?
Razor乐队演出。
你认为去之前要做哪些必要小功课?
主要是准备签证吧。
描述一下你的经历和切身感受?
爽!专业
如何度过音乐节的时光?
在Airbnb上订的房间,看完演出回去了就住那里,白天都在音乐节上看演出
音乐节上让你印象最深的事情?
当时有一个200斤以上的墨西哥女在Mosh圈里面疯,然后巨大的胸给跳出来了,然后她很淡定的又装了进去。
当时最震撼的表演时谁带来的?
那还得要说是Razor乐队。
基本上都很顺利,无压力。
音乐节旁边有几个吃的小摊位,除了自己不听劝告非要买鸡肉三明治外…其他几次吃的都还行。
欧美壮汉们都太高大威猛了,我这点小身板经不起他们撞……
想撩撩姑娘,无奈难度太大
去过一次草莓
给国内音乐节的建议?
讲真,加强一下基础设施吧(吃/喝/行/路牌)……大家去是放松心情的
国内音乐节吸引我的地方?
离得近,花钱少…
杨富文
金属,前卫
太多啦,如果举例的话,Hell,IronMaiden以及(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啊)Asphyx,SuicidalAngels,BoltThrower,W.A.S.P,RunningWild,Overkill,Ophis……
RockharzOpenAir(2015),WackenOpenAir(2015),Party.sanOpenAir(2015)
一开始是为感受音乐节氛围,看那些没有太大可能来中国的乐队,后来又加上了度假放松这个目的。
蛮琐碎的,了解阵容决定去哪个音乐节肯定是第一步的,
最重要的:找个伴!自己去玩当然也好,但是可能会比较没意思(其实也不会那么没意思,可以现场撩嘛!)
兴奋!开眼!这氛围真棒,啥时候我上去演一次!喝大了……今天争取多看几个队!又喝大了……白天怎么这么热!夜里又快冻死了……帐篷下面好像有只田鼠!买周边买的要吃土了!要回去了,还没玩够呢……耶!我又活过来了!大概就是这么个循环的过程。
在Rockharz音乐节逛摊时偶遇了Hell乐队的全体成员,并进行了深度交流,之后一起欣赏了他们的徒弟之一CradleofFilth的文艺汇报表演。
Hell是我最喜欢的乐队就不说了,如果说最震撼的当然是JudasPriest了。看一场JudasPriest的演出应该是每个金属党的最高梦想之一,Wacken2015帮我圆梦了。剩下的印象深刻的还有RunningWild,WASP,Savatage+TSO,MyDyingBride,DreamTheater
音乐节内的基础设施还是相当完善的,淋浴卫生间免费饮用水供应等设施遍地都是,疏通引导工作也非常完善,进出口从来都是分开的,而且安检基本不会滞留太多人
一般是自带炊具,自带干粮(快餐罐头,面包,泡面,腌好的各种BBQ食材),蹭小伙伴们的烤肉架,这个还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吃的。以及去周边的小镇上吃……比较远,而且贵,但是餐馆味道一般还是不错的。以及……现场买,这个味道和价格参差不齐,在Wacken花了平时3倍的价格买了个土耳其肉夹馍,然后感觉那东西难吃到和平时吃的完全不一样。不过我爱死当时的那个薯条了!三个音乐节都有,而且都是同一个人在卖!好吃到爆!
大音乐节实在太贵了!同样的一件乐队官方T恤,在Rockharz卖20欧元,在Wacken能卖到35欧元,然后到了Party.San才15欧元……另外德国虽然音乐节内部疏通比较好,但是周边的交通环境经常因为施工罢工或者是不知道什么工变得异常恶劣,比如Rockharz第一天入场时车队排了10多千米长,然后我们负重步行了10千米……领先坐的大巴车2个小时到达……
都有都有……欧洲人大部分对亚洲人脸盲,我当时号称自己是梦剧院贝司手骗了一个妹子好久哈哈!然后还有在场地里面和人聊开心了人家直接给我带到了Jaegermeister的VIP区,在那一起看了UDO和联邦国防军乐团……总之音乐节的最大魅力就在勾搭和被勾搭嘛……不仅限于异性之间。
去过2012年的迷笛(3天)和2014年的草莓(1天)
感觉人数上面我们绝对是胜了,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太脏了,不只是因为北京的大风天,卫生间淋浴什么的环境更是惨不忍睹。另外就是贵……与我们的物价水平相比确实太贵音乐节的物价确实太贵了……
音乐节一定要允许露营啊!之前听说有音乐节不允许露营,这让音乐节少了好些乐趣。基础设施方面还要加强,比如免费饮用水(或是干净的自来水)应该免费提供,这一点在欧洲音乐节方面已经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可能之前露营区内也有提供,但是确实水龙头太少了。卫生间和浴室方面可以采取收费的方式提供更加干净的环境。
露营区安检还应该更严格,之前在迷笛露营时看到过有人带玻璃瓶进场,幸好那年几天并没有阳光特别充足的天气,否则的话很容易造成火灾之类的事故。最后最重要的,阵容应该更多变一些。国外不管哪个音乐节,很少有一支乐队连续两年登台的情况,而国内音乐节这些情况更像是常事。
其实国外音乐节也是经历了相当一段发展时期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所以,从物理积累的角度,我们不能一直槽我们的大草莓、大迷笛,未来总是会比现在好。(南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