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网络社交媒体的利与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在这起娱乐事件中,朱莉是策划者,并以出色的理念和诚实的态度决定了舆论的走向,在为全球提供一项娱乐谈资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普及了一种健康常识。

关键词:思想道德;网络文化;利弊

【中图分类号】G640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思想方面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入侵有利有弊,要想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首先应掌握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虚拟性特征

网络平台实际上是一个更倾向于虚拟模式的生活空间,属于一种新型空间形态,其介质为虚拟状态下的电子信息,让网络使用者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交流、互动与实践。通常而言,用户不会轻易将自己真实信息告知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在可以隐藏某种信息情况下,网络文化同样处于虚拟状态。

(二)互动性特征

网络文化在传播方式方面与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并不相同。传统传播媒体通常掌握在特定人群手中,由上至下的对民众灌输文化(例如金字塔模型,从顶端向下接受范围逐渐扩大)。在网络环境中,用户的交流、信息获取渠道基本上处于平等地位,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文化、信息的者或接受者。在无论身份地位、贫富贵贱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交流信息的权利。

(三)包容性特征

网络是没有民族、语言、国界等因素隔阂的世界性文化传播环境,由于每个人都可以信息并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出来,网络文化逐渐出现了低俗、反面的一面,影响了文化的健康性。但由于其开放性特征,网络文化对于这些反面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包容,实现了言论自由。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提升思想道德主体性

由于网络世界中文化交流存在正面与负面两种,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过程中会逐渐掌握信息筛选方式。调查发现,约有86%的大学生认为对于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可以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看待,自主将不良信息屏蔽。在这一点上,证明了思想道德主体性能力的有效提升,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区分文化的优劣并选择性接受。

(二)社会道德关系的扩充

现如今大学生接受知识讯息多数通过网络实现,对于一些在没有网络条件下无法有效参与的事件也能够逐渐了解并参与。例如参政议政方面,网络文化不乏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民意调研,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程度以及知识涵盖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参政议政方面有效率更高。

(三)促进了大学生实践性的发展

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认知世界的途径,在这个新环境中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多方面能力上均有所提升,例如其超越性、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等。可以说,优秀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的正面能量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程度与实践比重。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意识失范的缺失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意识与品德的重要阶段,在网络文化渗透下,部分大学生可能由于自我控制力度的不足比较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传统道德规范对其的导向能力与约束能力呈明显成下滑趋势。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他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隐藏真实信息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思想,自由度更为灵活。在现实束缚力下降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同样可能下滑,继而出现网络犯罪现象。网络犯罪隐蔽性强,一旦其尝到甜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自我管理意识也持续下降,造成意识失范的缺失。

(二)文化复杂性的意识腐蚀影响

四、网络文化在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网络监管

目前大学生在校上网多数使用的是校园网,校方在此方面可从源头抓起,将防火墙软件安装至校网络服务器上,实现对迷信、黄色、诽谤、暴力等不良文化的过滤。同时注重对校园网站、BBS的监管,避免出现夸大言论、煽动情绪之类的言语,需及时清除。

(二)丰富学校生活

鉴于网络文化对学生实际生活圈子的禁锢,学校可多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各项积极、正能量的活动优化“三观”状态。

(三)校园网侧面影响

校方可将学生上网页面设置得更具学术氛围,春风化雨般的将学生思想道德引导至正确轨迹。可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学会正确鉴别、利用网络文化,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渗透性。

结束语

网络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告别了文化局限性,无论用户处于何处都能够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便是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环境下,思想道德难免受到正负两面影响。校方应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各项措施优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程度。

参考文献:

[1]兰岚.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2).

[2]李寒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四、结语

[1]张洋,郭进利.微商营销的利与弊――与淘宝电商相比[J].电子商务,2015,(8):27-28.

[DOI]10.13939/ki.zgsc.2017.12.275

资源的共享能够有效避免各类资源的重复建设,使信息资源配置合理,充分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和浪费。

(3)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价值观对人的一生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传播的信息形形、错综复杂,有很多不负责任的言论被广泛传播,很多消极、不健康的信息传播负能量的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相应的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课程,据调查,在大学生存在很多上当受骗的事件,学校应给学生普及一定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安全的警惕性,给学生讲解一些上当受骗的案例,增加学生经验,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和拒绝诱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犯罪分子的手段,不单独与陌生网友见面,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学生上当受骗的重要途径。

5结论

[2]厉进,信息时代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思路与未来[J].科技资讯,2009(17).

[作者简介]杨静(1979―),女,汉族,内蒙古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上接P270)

【关键词】声乐教育;网络;教学模式

一、微博的特点

二、“国际声乐”微博的内容

三、网络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二)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能够方便有效地积累声乐曲目和打破教师在教学时进行范唱的局限性。随着网络的开放,师生们看到的越来越多,听到的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对声乐曲目的了解和积累也会更加方便。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网上看到某位歌唱家在音乐会上唱到某一首歌,觉得好听,很适合自己或者很适合自己的某一位学生,就可以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和学生的演唱进行对比、进行修改,从而实现共同学习。

其次,就是教学时进行范唱的局限性。每个老师每个星期都有二十多节课。如果老师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示范的话,这肯定是吃不消的。而且,还由于声部之间的差异性,男老师教女学生或者女老师教男学生之间存在的音色上的差异性,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我们将国内外知名音乐家、歌唱家的演唱、教学录像剪辑、整理成课件,作为声乐教学的视听课程,他们的讲解与范唱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视听结合、及时准确地学习科学的演唱方法及歌唱理念。声乐演唱确实是靠口传心授,从简单的模仿开始。但是,单纯的模仿很容易进入到声音概念的误区。以前我的声乐老师常讲:“要学会模仿声音的开始,而不要模仿声音的结束。”我们在音乐厅或者在视频上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身体的共鸣加上空气的传播而产生的结果,相对于演唱者演唱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模仿,要知道模仿什么,听,要学会听哪里。

四、网络在声乐教学中的弊端

关键词: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理性应对

一、阅读方式的时代变革

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从青铜石碑到竹木简帛,直至造纸术及印刷术普及,先后兴起的新媒体诸如报刊、广播、电视,而今却都已成了传统媒体。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79%。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信息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读书观念和阅读习惯进一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国民(18-70周岁)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的人群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增幅达13.0%。在我国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90.6%的读者表示阅读过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同类纸质版。由此可见,阅读方式正在从实到虚,从纸质阅读转到屏幕阅读。一个以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为标志的快速、浅表性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正在加速影响着广大读者。

二、“碎片化”阅读定义及特点

1.“碎片化”阅读定义

三、“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1.“碎片化”阅读的利

首先,知识、信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如今的网络用户在世界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也就说明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逐渐加深。网上用户的增加,伴随着的是网上信息的多元化加剧。每个人对于网络信息的不同见解使得网络信息的更新换代加速,也让读者可以接受更多不同的信息,了解以前未曾获得的知识。

其次,知识、信息共享。网络用户们在网络上各抒己见,相互传阅各类信息,使“碎片化”阅读拥有了极高的受众率,也让阅读不再是某个群体的特权,人人都享有阅读的权利。这不仅是网络普及化的象征,也体现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不仅仅是大学生,只要是懂得网络的人,都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第四,读者可以相互交流,参与人际交往。传统阅读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的信息无法与人交流,很难产生共鸣。而“碎片化”阅读则恰恰相反。它鼓励人们阅读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人交流意见,并且在这种平等独立的对话中,会让人有新的启发,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更能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碎片化”阅读的主动性为读者阅读后进行交流,参与人际交往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第三,容易使读者形成惰性化依赖。“碎片化”阅读却让读者的思考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在阅读后费心去思考而是依赖于网上的见解。以微博为例,很多人喜欢刷微博,感觉这样刷了微博之后接收了许多信息,了解很多知识,然而一觉起来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并不是阅读,更称不上学习,这不过是走马观花,于我们并没有任何的益处。

最后,使读者沉迷网络交流,忽视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也大大增加,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明明家人、朋友就在身边,却非要在网络上对话,不论是一起聊天还是一起吃饭,人与人之间永远隔着手机,这样下去,人类的语言功能会不会就此丧失,只剩下手指还能继续活动?网络上的交流毕竟是虚拟的,不可捉摸,根本无法与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相比。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不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的交往,我们不能沉浸在网络的猎奇世界中,还是应该回到现实世界,感受真正的人际关系。

四、如何理性应对“碎片化”阅读

首先,我们需要在“碎片化”阅读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依赖于网络上的知识见解,错把这些信息都当作是自己思考所得,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自欺欺人,只会使阅读毫无意义,我们自身则毫无进步。

最后,我们需要不懈地追求阅读品质。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我们都应该看重阅读品质。经典著作的生机活力源源不断,甚至历久弥新,即使已经越过千年,依然可以从中发现新的魅力,也唯有这样的书籍才能真正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开始自发的思考,从而获得启发。阅读品质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读者的精神滋养居于这些经典书籍之中,读者的反复咀嚼使这些经典焕发新的活力。对于阅读品质的追求不仅仅是对古著经典的继承发扬,更是心灵智慧与精神境界的传承。

五、结语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与复杂化让人难以判断其正确性与可靠性。“碎片化”阅读在为我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阅读习惯。唯有正视“碎片化”阅读在如今社会中的地位,懂得在“碎片化”阅读的同时,结合传统的纸质阅读,细细品味经典名著,再加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实现阅读的真正意义。

[1]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M].上海:南海出版社,2009.

[2]陈奕,凌梦.微博“碎片化阅读”传播麻醉功能解读[J].编辑之友,2014(5).

波德里亚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对消费社会进行研究,独具创新地提出了符号消费和符号价值以及符号拜物教的思想,为消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他认为符号消费操纵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人们把一切物品赋予了符号的意义,以消费来提升自我的价值。商品以符号形式构建出人与物的关系模式,符号消费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发挥着规范人、统治人意识形态的作用。

THE END
1.线下课程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线上教育是以网络为主,表现形式有两种:直播和录播;线下教育是需要学生到教室里面,与老师进行面对面教学。 2、对学生的要求不同 线上教育因为上课时老师不在学生身边,是通过视频进行教学,所以更考验学生的自觉性;线下教育由于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和老师进行沟通,因此,对学生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115276.html
2.学在兰大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子谈网络教学当然,在线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第一,线上教学信息的获取通常不是正式的,课堂教学仪式感欠缺。汉语教学更需要课堂教学的仪式感,这是因为一方面汉语教学受众群体的语言、文化、需求、目的等不同,另一方面汉语教学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变化且发展的,所以更需要线下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第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情https://news.lzu.edu.cn/c/202004/68471.html
3.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缺点5篇网络资源的运用有明显优势的方式、手段和策略。复学后,依然可以用微课讲解重点,钉钉上传作业、召开视频会议,让学生不觉线上线下有明显差别。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缺点 篇二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非线性编辑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电脑及电子设备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各种各样的摄像机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http://www.paomian.net/fanwen/all/547109.html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学习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识,然后优势互补,合理分配。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弊端 1、学习氛围和互动都不如纯线下模式。网络教学虽然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在线交流,但无法保证师生始终互动,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网络教学的学习者很有可能无法适应网络上课模式,网络教学需要让学习者有很强大的自制力。 3、通过线上https://www.yunduoketang.com/article/yh874.html
5.疫情期间线上工作总结经过两天的在线教学运行,发现了很多线上授课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线上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参与度透明化。缺点是:学生上课有时有卡顿现象,很难顾及到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线上授课的优缺点,本着一心服务学生的初衷,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的优势,竭尽解决线上授课的不足。本人结合了大学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线上授课的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02153647_2187544.html
6.网课利弊:教育趋势不可逆网课的出现实际上是帮助身处一些不发达地区的人和孩子能够与国际接轨,实时更新快,开阔了视野的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高品质教育的机会。 二、价格优势,普通家庭也能上得起 比如在邯郸地区,我接触到的线下的早教,一个课包42节课,费用大概是一万四,然后半年的课卡在八千多,还是属https://edu.sina.cn/eduonline/2020-05-13/detail-iircuyvi2894577.d.html
7.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区别与互补和其他各项专业技术实现着高度的融合,并且使得各项专业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高效快捷,使得社会发展的速度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层次台阶,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文明发展,特别是我们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实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可以同时实现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并行,达到了优势互补,使当前的教学模式变得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31/10448884.shtml
8.基于BOPPPS教学法的管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摘要:传统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其存在明显的弊端,诸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教育、缺乏学生的互动与参与以及教学效果无法客观衡量等。而BOPPPS教学方式作为一个较为成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学生全方位参与”和“即时交流反馈”的闭环教学模型,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于管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https://vertical.591adb.cn/journal/article_wqjd_4283531.html
9.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的优劣势线下教学的优势和劣势③教学资料有时无法本地化,对本地学习资料的搜集能力较弱。 线下教育一直是家长们首选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放学时间早,家里无人接送,报一个线下学习班,老师既可以帮忙看管孩子又能辅导孩子的作业,真的是非常的便捷了。那线下教育目前有什么优势,又存在哪些劣势呢? https://blog.csdn.net/fxd1232/article/details/117126520
10.祝智庭胡姣技术赋能后疫情教育创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样态线上和线下教学具备各自的独特优势,如果只关注某一方的优势或单个优点,显然无法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线上线下优势互补能更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进程。因此,线上线下相互赋能,驱动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是未来学校建设的必然趋势。 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330/402.html
11.网课优缺点总结(通用13篇)线上教学的优点 1、打破了线下教学的场地租金限制和生源流量限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 平时的线下教育,有地理限制和师资限制,这使得教育公平难以实现,而在线教育,可以有机会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老师有很多,而好老师很少,学校有很多,而好学校太少,在线教育,能够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783578.html
12.信息技术心得体会15篇1、选择的课题内容不能发挥多媒体投影教学的优势 2、代替其它常规媒体(板书、实验、投影器、录音、录像等) 3、课件质量不高 (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技术性、艺术性)结果:提高了教学成本,却没有提高教学质量 (三)今后应用建议 1、认真选择课题 在备课时,要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反复比较,选择使用多媒体投影教学https://mip.oh100.com/a/202212/5777540.html
13.混合式教育范文12篇(全文)虽然很多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有不同理解, 如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多种媒体的混合、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 但如今在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普遍的定义还是:“混合式学习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 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 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n2fp0vm.html
14.混合式翻转课堂(精选6篇)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拓展使用多种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知识传授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把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重难点尽可能地利用视频、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im687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