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服务全国高校的大数据教学创新实践

林子雨老师在2013年作为“拓荒者”在厦门大学开创大数据课程,经过10余年创新教学实践,把厦大的大数据课程成功推广普及到全国1000余所高校,成为国内高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大数据教师。

林子雨老师10余年的大数据教学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赢得了国内高校同行的广泛认可。

一、厦门大学大数据教学的“拓荒者”

1.在厦门大学最早开设大数据课程

2010年前后,大数据时代开启,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大数据元年”,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为了让厦大计算机系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2013年,林子雨老师为厦门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首次开设大数据课程,成为国内高校最高开始大数据教学实践的教师之一。作为大数据教学的“拓荒者”,国内当时没有大数据教材,林子雨老师就自己编写并出版了国内高校第一本大数据教材《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填补国内空白;没有教学资源,林子雨老师自己制作大量教学资源满足厦大学生学习需求,并建设教学资源服务网站,供厦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访问。2017年,首次为厦大计算机系本科生开设《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

图12013年第一个大数据班级合影

图22013年林子雨老师和学生们的合影

图3计算机系本科生大数据课程课堂照片

图4编著出版了国内高校第一本大数据教材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林子雨老师在课程教学环节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建设了教学资源服务网站——大数据课程学生服务站,供厦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访问。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多个团队开展课堂竞赛,通过课堂上的竞赛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学习效果。竞赛活动中,根据学生表现,可以为个人累计积分,用于期末总结表彰。此外,还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课外活动,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造具有较高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让翻转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愉悦。班级课外活动内容包括:烧烤、看电影、聚餐、唱歌、爬山、逛公园等,所有活动,由林子雨老师亲自设计、亲自参与、活动费用由林子雨老师支付。

图5建设大数据课程学生服务站

图6创新开展课堂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图7林子雨老师和班级同学开展频繁的互动交流

图8结课仪式活动现场

林子雨老师还依托SPOC课程在厦大本科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在计算机系开设的本科生课程《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获评“2021年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

图8-1混合教学总体思路

3.最早开设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数据通识课

在解决了厦大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大数据专业知识学习需求以后,林子雨老师开始积极探索面向厦大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大数据通识课程,编写了《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教材,并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大数据导论》,顺利入选“2021年厦门大学美育与通识教育一流课程”。同时,在教务处资助下,制作了《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MOOC课程,于2020年9月发布到中国大学MOOC平台,并获评“2013年福建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图9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开设大数据通识课

4.较早开展教育数字化探索与实践并成为教育部典范

林子雨老师积极拥抱教育数字化浪潮,入选“2023年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典型案例”。在教务处经费资助下,制作4门大数据MOOC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1门在学习强国上线,1门获评“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4门获评“福建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图10大数据课程获得国家级奖项

5.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获得厦大学生高度认可

截至目前,林子雨老师在厦门大学开设的多门大数据课程,覆盖的厦大学生人数达到1264人(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力地支撑了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林子雨老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和质量获得学生高度认可,在教务系统中,学生对林子雨老师的课程测评分数最高分为99分,计算机系2012级全体硕士研究生以班级名义向林子雨老师赠送“师恩难忘”牌匾。同时,林子雨老师的大数据课程获评“2018-2019学年厦门大学本科教学示范岗”,并荣获“2013年度、2017年度、2020年度和2023年度厦门大学奖教金(教学类)”。

图11全体学生以班级名义向林子雨老师赠送“师恩难忘”牌匾

6.在校内的大数据教学创新实践亮点总结

总体而言,林子雨老师在厦门大学校内的大数据教学创新实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二、国内高校大数据教学创新的“引领者”

在圆满解决厦大本校的大数据教学需求以后,林子雨老师制定了“走出厦大,服务全国”的长远目标,创新性规划建设了“高校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

图12高校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LOGO

高校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建设系列化课程、打造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展可持续的师资培养“三步曲”,有效解决大数据教学面临的“缺课程、缺资源、缺师资”难题。

图13平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过10余的创新教学实践,林子雨老师最终把厦大的大数据课程成功推广普及到了全国1000余所高校,在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领域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让厦大的大数据教学成为全国高校的“一面旗帜”,林子雨老师也成长为国内高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数据教师。

三、高校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性打造了“11个子工程”,包括1套大数据教材、1个教学资源网站、1个公益项目、1堂巡讲公开课、1个示范班级、1个系列在线课程、1个大数据教学实验平台、1个教师服务站、1个教学研讨会、1个大数据百家讲坛、1个虚拟教研室。

图14平台创新性打造“11个子工程”

1.“1号子工程”——1套大数据教材

林子雨老师组织举办了18次全国高校大数据专家与一线教师座谈会,累计有600余位教师参加了座谈交流,通过探讨交流,对庞杂的大数据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共同构建了大数据系列课程的知识体系。

图15大数据一线教师座谈会

根据大数据知识体系设置系列课程,并构建了学习路径图。

图16大数据学习路径

在学习规律方面,对大数据系列课程进行“进阶式”划分,分为通识、入门、进阶、实训等不同等级,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在授课模式方面,采用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多种模式进行教学模式探索。

图17“进阶式”大数据系列课程

根据全国多位教师集体研讨确定的大数据课程知识体系,林子雨老师以第一作者身份编写了12本大数据系列教材,包括《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教程(微课版)》、《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大数据导论》、《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第3版)》、《数据库系统原理》、《大数据基础编程、实验和案例教程(第2版)》、《Spark编程基础(Scala版)》、《Spark编程基础(Python版)》、《Flink编程基础(Scala版)》、《大数据实训案例——电影推荐系统》、《大数据实训案例——电信用户行为分析》等,是国内高校系统性介绍大数据知识的专业教材,内容涵盖通识、入门、进阶和实训课程,目前已经被国内1000多所高校采用。《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被人民邮电出版社评为“2017年度好书”,并荣获“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2018年优秀出版物奖”。《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度优秀出版物”(入选率为2%),湖北经济学院使用《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教材在全校开设了55个班级给学生讲授大数据。《大数据基础编程、实验和案例教程》荣获“2019年度和2021年度清华大学出版社畅销书”。

大数据系列教材封面

图1812本大数据系列教材

2.“2号子工程”——1个教学资源服务网站

图19教学资源网站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截至目前,网站访问量突破2500万次,访问用户数突破700万,免费服务于全国1000余所高校,成为国内高校最具影响力的大数据教学网站。

3.“3号子工程”——1个公益项目

1个公益项目,即厦门大学辅助国内高校开设大数据课程公益项目,项目旨在为高校教师开设大数据课程提供全流程辅助,大力推进高校大数据课程建设。本项目为高校教师提供备课指南、课程教材、讲义PPT、课程习题、考试题目、经验交流等全方位服务。2015年11月8日,首个公益项目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正式落地。截至目前,已应邀为华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提供公益咨询。

图20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大数据课程教师座谈合影

图21为国内多所高校提供大数据课程建设咨询

4.“4号子工程”——1堂巡讲公开课

图22到全国高校开展大数据课程巡讲

图23大数据巡讲公开课严格执行六大质量标准

表1全国大数据课程巡讲高校列表

场次

高校

1

山东大学(985高校)

2015年10月13日

2

安徽农业大学

2015年10月20日

3

江西理工大学

2015年10月24日

4

福建省物联网科学研究院

2015年10月27日

5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15年11月7日

6

2015年11月10日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高校)

2016年1月11日

8

河北经贸大学

2016年4月25日

9

山东建筑大学

2016年5月14日

10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2016年5月25日

11

山东农业大学

2016年6月13日

12

贵州师范大学

2016年6月20日

13

嘉应学院

2017年6月15日

1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7年6月16日

15

洛阳师范学院

2017年6月21日

16

集美大学

2017年12月6日

17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3月22日

18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8年3月31日

19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8年10月25日

20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985高校)

2018年11月24日

21

闽南师范大学

2019年1月4日

22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3月20日

23

嘉庚学院

2019年10月9日

24

厦门华夏学院

2020年10月15日

25

2020年10月15

26

2021年10月22日

27

长沙师范学院

2021年11月15日

28

皖西学院

2021年12月1日

29

2022年10月31日

30

西藏民族大学

2022年11月18日

图24大数据巡讲公开课现场照片

5.“5号子工程”——1个示范班级

1个示范班级,即林子雨老师主讲的厦门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大数据班级,以示范班级树立大数据教学实践标杆。示范班级全程践行020教学理念,提供线上线下完整教学服务,学生在获得良好现场教学体验的同时,可以通过班级网站获得全方位课程指导和服务。

图25示范班级课堂照片

图26示范班级建设思路

6.“6号子工程”——1个系列在线课程

厦门大学林子雨老师团队建设的系列MOOC课程助力高校大学生学习大数据知识。9门MOOC课程中,1门在“学习强国”上线,4门在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累计学习人数超过100万,1门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4门获评“福建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在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大数据类课程中排名第一,在以厦门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的所有课程中排名第一,入选了“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典型应用案例”。林子雨老师获得中国大学MOOC平台“2017年度新锐教师”荣誉称号。

图27大数据精品MOOC课程

图28林子雨老师在录制MOOC

图29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证书

图302020年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证书

图312023年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证书

7.“7号子工程”——1个大数据实验教学平台

高校大数据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大数据实验教学平台的支撑。为此,林子雨老师联合国内知名大数据实验教学平台提供商(华为、百度、新华三、章鱼、星环科技、山东省超算中心、美林数据、美亚柏科等),共同研制与大数据系列课程配套的实验教学平台,目前,平台已经在国内300多所高校得到应用。同时,团队还联合章鱼大数据公司建设了免费的在线实验教学云平台,供缺少教学经费的高校师生免费使用,受到广泛好评。

图32校企合作共建实验教学平台

图33大数据实验教学平台公益计划

8.“8号子工程”——1个教师服务站

每年组织举办全国高校大数据一线教师座谈会——“安溪论坛”(举办地在福建省安溪县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共同探讨大数据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教学经验方法。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23期,共有全国600余所高校800余位大数据教师参加座谈会。

图34全国高校大数据一线教师座谈会合影

图35为大数据教师建设教材配套题库

图36为教师提供教材配套教案和课程思政案例

9.“9号子工程”——1个大数据教学研讨会

2017年5月-2024年3月,林子雨老师发起并成功举办了共6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林子雨老师担任大会主席,邀请国内其他高校联合承办,旨在搭建专业的大数据教学交流平台,汇聚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精英力量,共同探讨大数据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为加快推进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发展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共有2000余位教师到厦门大学参会交流,成为国内参会人数最多、最具影响力的大数据教学研讨会。

图38历届大数据教学研讨会合影

受疫情影响,2022年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了第5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超过800所高校的2900余位教师通过腾讯会议(腾讯研讨会功能,可容纳2万人在线参会)参会,同时,大会通过“厦门大学视频号”同步直播,累计有11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

图39第5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嘉宾合影

图40第5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创新交流方式

10.“10号子工程”——1个大数据百家讲坛

图41大数据百家讲坛海报

11.“11号子工程”——1个虚拟教研室

图42厦门大学大数据课程虚拟教研室

厦门大学大数据课程虚拟教研室是于2023年7月由厦门大学教务处批准设立的校级虚拟教研室,旨在携手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工作者共同推进大数据教学事业的发展,林子雨老师担任虚拟教研室主任。该教研室依托厦门大学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大数据内容和指导建议。教研室成员由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具有大数据教学背景的优秀教师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大数据技术功底。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成员们共同探讨大数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入厦门大学大数据课程虚拟教研室,教师将有机会参与大数据课程建设交流研讨,并获得丰富的大数据课程配套资源,助力大数据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图43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思路

图44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

图45虚拟教研室的组织架构

图46虚拟教研室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

图47虚拟教研室的初始成员情况

虚拟教研室第1次全体会议(线上)于2024年3月30日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43位大数据一线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图48虚拟教研室第1次全体会议

四、创新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成效

1.完成多项省部级教改课题

依托大数据系列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大数据教学改革研究,完成1项2016年福建省教改课题(主持)、1项2016年教育部产学协作育人项目(主持)、1项2018年教育部新工科教改项目(个人排名第二,课题实际负责人)、1项2023年教育部产学协作育人项目(主持),发表1篇教改论文(第一作者)。

图49教育部新工科项目结题证书

2.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大数据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个人排名第一)和“2018年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图502022年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证书

图512018年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证书

林子雨老师入选“2021年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获得由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颁发的证书。

图522021年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获奖证书

3.多次应邀到国内大型会议做特邀报告

大数据教学成果获得了国内高校同仁的广泛认可,30余次应邀到国内大型学术和教学会议做特邀报告。

图532017年7月在安徽省大数据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做报告

图552017年10月在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学术会议上做报告

图562017年11月在第17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论坛上做报告

图572018年4月在CCF大数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做报告

五、结束语

【后记】

2023年4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我作为第一申报人的大数据教学成果没有入选,我伤心了一个星期,流了很多眼泪。2023年5月,厦门大学公布了首批“厦门大学教学名师”名单,有7位教师入选(入选教师名单:电影学院王晓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刘婧媛、管理学院杜兴强、数学科学学院杜妮、中国语言文学系李菁、公共政策研究院陈振明、海洋与地球学院陈敏),我落选了,这次我没有伤心,反而内心更加“释然”了。这两次失败,让我看清了很多事物的本质,从此,我做出了人生航船的巨大调整,重新规划了我未来人生道路的前进方向……

THE END
1.《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在线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尤其是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推动慕课等在线教育资源的“建用学管”,建设了一大批高水平慕课,上线智慧高教平台,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实现了优质资源从少到多、学习规模从小到大、应用水平由低到高的高等教育数字化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12/20/content_144741_18108291.htm
2.浦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代表的“平台设备”三级类目占基础设施类三级参考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教育模式革新和发展规划,两者的参考点总数相近,分别占政策主题的25.1%和24.1%。教育模式革新的三级类目参考点中,有关试点改革类的主题参考点最多,占比58.2%,通过区域试点探索教学、学习、评价和教育管理的新模式https://pj.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55616&id=39547691
3.万门均居世界第一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门户互联网+(网经社讯)12月20日消息,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已建成30余个在线课程平台,上线慕课超9.7万门,学习人数达13.9亿人次,均居世界第一。教育数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突破口。 网经社教育台(EDU.100EC.CN)获悉,近年来,教育部推动慕课等在线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上线智慧高教平台,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实现了高等教育http://ec100.cn/detail--6645405.html
4.国家在线精品重塑教育生态,引领未来创新之路技术开发国家在线精品项目致力于重塑教育生态,以引领未来创新为核心目标。通过在线平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与效率,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人才。该项目关注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教育事业注入新动力。 国家在线精品的内涵 国家在线精品是由国家主导,集结全国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共享的教育内容https://m.ahsanfangjs.com/post/24436.html
5.中国新闻今年以来,中国在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发起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得到各方积极响应;推出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为全球学习者提供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学习支撑;与泰国国家慕课平台、印尼国家数字教育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助推100门慕课“出海”至泰国、450门慕课“出海”至印尼;在2024世界慕课与在http://epaper.chinanews.com/news/article/info/jsp?id=86287
6.丰富资源供给让终身学习蔚然成风慕课在线教育教育家精神职教刍议|丰富资源供给 让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新闻:近日,教育部发布数据透露,全国建成各类在线课程平台30余个,上线慕课超过9.7万门,学习人数达13.9亿人次,我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点评: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如今,越来越多人的学习热情被点燃,终身学习成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LSSI1M0550TYQ0.html
7.《探索知识宝藏:免费教育网站全攻略》总之,免费教育网站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推动了教育的公平与发展。 二、国内免费教育网站推荐 1.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教育部指导建设的重要教育平台,经过不断发展和迭代,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该平台汇聚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广大https://blog.csdn.net/zheng_ruiguo/article/details/144055530
8.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新升级,新增三大资源板块7月1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进展情况。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期上线以来,门户和四个平台的总浏览量已超过30.3亿次,总访客量达4.3亿人。https://www.muyingjie.com/article-23448.html
9.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现有公共基础设施,逐步推动与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和企业资源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共同服务于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可喜成果,教师空间数、学生空间数、家长空间数均逐年递增,其中教师空间数量最多、上升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
10.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位用研究中硬件尤资源的问题,改变设备设施(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设备设施)大量闲置与浪费的现象,笔者经过多年的学习、调查、了解、摸索,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建立具有农村中小学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有效解决有硬件无资源这一难题。提供给同学们参考。 https://www.unjs.com/w/413210.html
11.从容育人东阳市实验小学东阳市实验小学作为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小学。不管在硬件还是软件建设上,学校始终把满足教育需求,尤其是学生的需求作为重点,努力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之江汇教育广场”是国家-省-市-县-校全网融通的关键枢纽;它是政府提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它http://www.dyedu.net/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sid=2133001546&id=3292893&cid=86022
12.河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官网登陆入口河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入口是什么?很多人想通过河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网课资源来提高成绩,却不知道怎么登陆,下面为大家整理出河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官网登陆入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河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官网登陆入口 点击进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http://m.e4221.com/news/17218.html
13.实施智慧教育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精选6篇)先后获得中国食品名镇、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省教育强镇、省卫生镇、市文明镇街先进单位、市文化建设达标镇、市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街、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17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国字号”荣誉称号。2017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121亿元,同比增长9.2%;一般公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5yufi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