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未来趋势:互联网公司更符合个性

“互联网公司更符合我们年轻人的个性”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政府支持的青云企业孵化园,自2014年4月以来,主要为来自于廊坊及周边的90后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免费提供创业平台服务,以“轻资产、重服务”为理念,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培训指导、企业孵化等一站式深度服务。目前,已经孵化“90后”创业团队35家,主要包括互联网科技产业、动漫设计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行业。

不久前,刚从中部某“985”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的薛从,选择到一家上市公司做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经理。今年,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为“互联网+”喊话的第一年。

而此前多年,薛从的学长们,毕业时大多选择的是银行、证券公司。

这一变化折射出时代变迁。高教管理数据与咨询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连续5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0届~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长排名中,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已名列第四,增加了2.1%。增长比例占据前三的是中小学教育(增加3.9%)、医疗保健/紧急救助(增加2.9%)、建筑工程(增加2.7%)。排在第五的是美术/设计/创意(增加1.2%)

同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就业比例下降的排名中,金融位居第二,降低了3.4%。下降最多的是销售(降低4.2%),第三至第五名分别是电气/电子(不包括计算机)(降低2.0%)、财务/审计/税务/统计(降低1.5%)与机械/仪器仪表(降低1.4%)。

多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高校学者表示,互联网等技术因素将为更多的行业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增加社会需求和就业岗位;在未来就业趋势中,经济形势、人口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因素也日益显现。

金融、制造领域就业受经济影响大,未来需求会增加

该项调研系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跟踪评价。以2014届大学生毕业生为例,调研共回收全国30个省(区、市)的样本约26.4万个,覆盖了940个专业。

马妍认为,金融就业有关指标的消极走向,与前几年股市等金融市场低迷的整体趋势一致,直到2014年下半年才开始回暖。

冯鹏程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由产品经济、市场经济转为发展金融经济和资本经济,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也需要转型升级,降低甚至取消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产业,增加高科技产业或者服务业。目前,中国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其比重还需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结构也要更加完善。

“餐馆吃饭、外出旅游也属于第三产业,但是现在我们需要高端的第三产业,而现在金融这种高端的第三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是不强的。”冯鹏程表示,金融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对人才的需求量应该是加大的。

“但是现在存在人才不匹配的问题。”冯鹏程认为,金融就业有关指标的消极走向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大学生所学知识和实践的不匹配,二是转型伴有“阵痛”是必然的。但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一定是会增加的。

受经济发展影响的职业和行业,不止是金融。

“过去五年制造业的社会需求也出现了明显下降。”马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里的“制造”主要是指以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例如机械五金、电子电器等。

麦肯锡报告显示,珠江三角洲的低端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上涨了11%和8%。“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迫使企业把工厂搬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印度或越南,对高级专门人才或管理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减少。这是本科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比例下降的一个原因。”马妍说。

她认为,如果本科毕业生不通过学校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来满足医疗、教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对知识、技能、素养各方面的要求,那么出现毕业生供给与产业升级不匹配的风险就会比较高。

人口社会形势促进教育、医疗就业发展

“对我们免费师范生来说,有个‘好工作’可能没那么容易,但工作还是很好找的。”钱雨参加了三所学校的招聘考试并全部通过了面试,最后选择在浙江金华市一所学校当教师。

这名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年浙江很多学校修建了新校区,对教师的需求较大,她们班上的同学基本都顺利进入学校当了教师。在与同学聊天时,钱雨得知,附近的一个城市,近3年教师的缺口达9000人。“近两年,那里很多知名高中都在建立分校,教师缺口很大,浙江毕业的师范生都不难找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也认为,从事教育工作是个比较好的职业。在他看来,教育是基础性、前瞻性的事业。“随着公民素质逐渐提高,大家对下一代的教育都更加关心,所以教育的发展也非常快。”

事实上,麦可思研究院连续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长最明显的前5位行业类中,教育位居第一。

顾明远告诉记者,在教育行业中,学前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的社会需求将会很大,“特殊教育是针对残疾、智障的孩子而开设的,现在很多人对此还不了解,目前我们国家在这一块也比较薄弱”。

医疗从业人员同样供不应求。秦川是今年毕业的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生,已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深造8年的她,目前刚刚成为一家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在中国,医护人员一直是供不应求。”

秦川提到,如今许多医院纷纷建设分院,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此外,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也是医疗从业人员需求量加大的一个原因。首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刘泽军教授认为,与养老有关的医疗产业将成为未来就业的热点。“社会发展太快,变化太大,许多原有的东西就会跟不上。比如老年保健、老年医院等就比较少,甚至还是空白。”

尽管医疗行业的需求量较大,但较高的专业门槛成为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述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学者告诉记者,“广泛意义上的健康服务业,如健康宣教、健康培训等,本科生尚能胜任。但培养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从专业学习到临床实践,至少需要10年以上。”

技术进步催生诸多融合就业领域,互联网企业正成大学生就业高地

“我认为现在已经不能用‘趋势’来形容互联网,它应该是一种基本的、常态化的工具,就像我们说普通话一样。”烟台友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CEO龚海涛说。

谈起互联网,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一位教师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智能化技术会成为未来就业的热点。”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推出了中国首个就业景气指数(CIER指数)。数据显示,随着经济放缓,今年上半年中国就业市场出现了趋冷的迹象,国企招聘职位同比下降了19%,但在“全民创业”热潮的带动下,互联网行业用人需求出现“井喷”,互联网/IT提供职位数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了44%。

其中,作为互联网行业排头兵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极快。今年上半年,其在线职位数同比2014年大幅增长,特别是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增幅均超过90%。

“现在互联网金融持续升温,需要将经济学知识和互联网知识相结合,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个新天地。”薛从告诉记者,直接就业的同学大约有三分之一进入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金融前景如何?清华大学金融学博导李心愉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专业副教授冯鹏程也非常看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虽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金融,但一定会对传统金融带来很大冲击。而传统金融如果不主动‘触网’的话,未来也基本没有生存余地。”

冯鹏程认为,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二是金融企业主动“触网”。互联网金融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愿意跑到银行办理业务?”

受技术进步影响的还有新闻学专业。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赵思琪,把自己的就业意向从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领域,“更快”是她在新媒体部门实习后最直接的感受。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掀起了一股离职潮,一批资深从业者转入新媒体行业或直接创业。

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王银凤也看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朝阳产业,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着一种变化和创新”。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徐博函坦言,现在得“逼着自己不断去学习,学习‘互联网+’,学习大数据,要不然没法与一些企业和学生沟通”。

国家政策盘活民间就业创业力量

“近五年,中西部、二线城市会因为经济改革的辐射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从中长期来看,在互联网经济、智能经济中,还是由东部、一线城市继续发挥引领和先导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一名教师表示。

该教师说,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限制大城市规模,以及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等举措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大,大学生创业比重会有所增加,公务员、体制内单位的用人需求也会有变化,热度会稳中有降。

被民营企业吸引的不止马璐。今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谭伟,前后经过7轮考试后,进入自己心仪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互联网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机会,正赶上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红利期,能明显体会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和改造。相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公司更有前景,更符合我们年轻人的个性。”

一项在2014年开展的,对中国103所大学的5.14万名毕业生就职意向进行的调查显示,25%的毕业生选择了国有企业,而在2012年还是33%;选择外企的毕业生则从2013年的44%跌到21%;选择包括创业公司在内的私营企业的比例则从前一年的14%增到30%。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王涛发现,以前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毕业生较多,这几年毕业生开始转向去发展不错的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公司,而且数量越来越多。他分析,一是受全国经济形势的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招聘的人数有所减少;二是这几年江浙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很不错,他们给出的待遇和条件很吸引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愿意选择这些企业,觉得是“潜力股”。

马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鼓励和支持,整体上提高了毕业生创业比例,明显促进了大学生创业,“创业的人也把就业的岗位留给了求职毕业生”。

从具体行业来看,民办教育将会是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民办教育就是我们要调动社会的力量来办学,这是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发挥,对我们国家教育的发展有好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说。在他看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鼓励了民办教育的发展。

在冯鹏程看来,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国家政策势必会引导整个产业的发展,“国家提倡什么,这个产业就发展得快,国家限制什么,这个产业就有可能发展得慢,甚至慢慢消亡。

(实习生田荣娟江山张心怡本报记者卢义杰马慧娟文中毕业生姓名均为化名。实习生刘言对本文亦有贡献。)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THE END
1.互联网未来四大趋势北京时间1月25日消息,国外知名IT博客Mashable今天撰文预测了互联网的未来,探讨了四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分别为Wi-Fi网络将遍布全球、所有设备都将联网、多媒体和社交网络成为互联网的中心。以下是全文: 自从第一个网站上线至今已近二十年,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互联网的进化史。互联网是一系列复杂的互相连接的网络、https://blog.csdn.net/mack415858775/article/details/5360620
2.互联网金融未来趋势(精选十篇)互联网金融未来趋势 篇1 然而, 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相应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出台, 互联网金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互联网金融该何去何从也已成为理论与实践领域关注的普遍议题。基于此, 本文将剖析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其产品模式, 解析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成因、优势及其对传统金融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25z7z1.html
3.必看!移动互联网未来的53个趋势移动互联网未来的53个趋势 1、未来将出现行业巨头 “互联网+”是产业重构,互联网正由PC时代向移动时代演进,从一个万亿级市场空间,走向数十个万亿市场空间。每个行业都将会出现巨头。 2、消费市场规模达到30万亿规模 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达到30万亿规模,但大部分消费产品还没有互联网化,而所有消费行业却都可以O2O化https://www.jianshu.com/p/48e6d23d9683
4.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这几年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非常迅猛。短短几年,移动互联网已经覆盖全国各地。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4G网络和WIFI的普及不仅在大城市得到普及,在很多乡镇也有推广。移动高速网络的全面覆盖,为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移动智能客户端的增加 https://www.xjcj-edu.com/news/1398.html
5.互联网+通信互联网通信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通信的危害→摘要:互联网通信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互联网通信的危害有哪些?互联网通信技术是以计算机作为通信的基本载体,以网络为通道,经过互联网进行通信的一种网络技术。不论是声音、图片还是影片图形,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传输,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联网通信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可以快速的传到目的地。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1681.html
6.2024年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预测针对2024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的市场动态、技术进展以及权威报告,可以进行以下预测,并给出是否能做起来的结论。 现在做互联网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市场趋势、技术创新、用户需求、竞争环境以及个人或团队的资源和能力等。以下是对当前互联网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以及https://news.softunis.com/26632.html
7.互联网通信服务的危害它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通讯技能因此较量争论机作为通讯的根本载体,以收集为通道,颠末互联网停止通讯的一种收集技能。互联网通讯将来开展趋向是甚么?互联网通讯的风险有哪些?随着小编来理解一下吧! 互联网通讯效劳是甚么 互联网通讯技能因此较量争论机作为通讯的根本载体,以收集为通道,颠末互联网停止通讯的一种收集技能。不管是声响、图https://www.zhppw.com/baike/261451.html
8.张栋伟: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发展趋势流媒体网在IPv6实现之前,以盛大、TCL等代表的企业,已经通过机顶盒形式开始进入电视机娱乐市场。作为ICP必须能在这一趋势到来之前做好充分的应用产品准备。 网络功能应用全面繁荣 过去10年的互联网发展,更像是支付形式的发展。 由于缺乏从用户端收费的手段,使互联网产业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移动梦网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代收费手http://iptv.lmtw.com/IPro/200508/13505.html
9.全面剖析“互联网+”未来十大发展趋势当前,“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都还处于观望和探索阶段。然而未来,“互联网+”将成常态,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将互联网化。以下,聚焦网络为大家全面剖析“互联网+”在宏观方面的十大未来发展趋势。 趋势一: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https://www.weyes.cn/p-1813.html
10.互联网保险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基础知识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保险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险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那么,互联网保险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 互联网保险的特点 互联网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保险经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624284
11.腾讯CEO马化腾: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日前,在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预测了互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化网络,人们通过社交网络来消费数字内容、进行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二是互联网应用从个人开始向企业延伸,整个产业格局会发生很大变化;三是线下生活和在线生活逐步融合。 http://lexhaopc.cn/page/?ID=120
12.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北斗产业资讯平台摘要: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兴的技术领域,正快速发展并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探讨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它对工业领域的影响。 工业互联网,作为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延伸,将传统的工业生产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工业互联网将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的趋势。 https://www.qxwz.com/zixun/832645605
13.贵州省养老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内容摘要:关于关于养老活动的市场调研及贵州省关于养老市场调研等热门问题,本文认为社会化:社会化将是未来养老活动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将共同承担提供养老服务的责任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的体系;其次,养老活动作为养老服务市场中的重要板块具有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最后,个性化:养老活动针对老年人的不https://www.shecuntong.cn/23114/
14.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展望三、未来互联网产业的成长趋势 在互联网产业发展已1O年之时,我们终于看到了有亿万网民构成的中国网络世界。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里,中国网络产业将迎来全新的10年。 1.互联网产业分工趋向细化 用户通过一个网站享受全面互联网服务的方式确实十分方便,然而这不等于所有的互联网服务都要由一个企业提供,因为随着人们https://www.360doc.cn/article/494_23103.html
15.网络安全的未来趋势分析与展望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发展,网络安全的形势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和变化。然而,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将为网络安全的未来带来新的机遇和前景。 一、未来网络安全的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趋势,可以实https://m.php.cn/faq/557947.html
16.面向“互联网+”的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自我国步入新时代以来,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各个行业当中,而且,我国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概念,要求各个行业要重视自身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网络技术的功能开始变得多元化,不仅可以帮助相关行业的人员使用信息基础设施,还https://ccj.pku.edu.cn/Article/info?aid=266523807
17.“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期刊8. 当今美国医疗建筑发展的十大趋势 9. 空间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10. 互联网业务发展探讨 11. “互联网+气象服务”的融合与发展 12. 2014,影响国际时尚的十大趋势 13. 试探互联网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4.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5. 未来科技的十大趋势 推荐文献期刊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20150397hangz-pz.html
18.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移动微技OK,再看看目前国内电信行业中短期内的发展基础与趋势。有线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移动互联网凭借“随时、随地、口袋中的互联网”的特性,将在未来数年大幅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她将大规模融入日常生活,改变娱乐休闲方式、消费模式、商务模式等,为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新体验。 https://www.iteye.com/blog/98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