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APP头条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们要深刻把握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内涵与意义,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讲好教育故事,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讲好教育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故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古以来就被为师者所尊崇。1935年,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南开新学年“始业式”上,校长张伯苓提出著名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承载着当时中国人的救国理想,振聋发聩。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在学生时代就树立了“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理想信念,把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一代代教育工作者胸怀大局、心有大我,以自身实践生动诠释了胸怀天下、知识报国的家国情怀,书写了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兴国再到教育强国的感人故事。广大教师要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讲好教育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故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道德示范既是教师为人师表必须坚守的第一要义,也是履行授业解惑职责之前提。合格的教师首先应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清华大学赵家和教授一辈子节俭几近悭吝,一件1美元的化纤毛衣穿了10多年,在癌症晚期舍不得“上”进口药,却将毕生所得的1500余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这一群体应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广大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质朴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引领学生。

讲好教育家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故事。教师在推动学生多元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善于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样的教育,才能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北京大学姜伯驹院士始终坚守“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将批改学生作业的习惯坚守50余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找出共性问题,真正了解学生的弱项究竟在什么地方,再来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做一名好老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启智,还要润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激发潜能。

讲好教育家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故事。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孔子云:“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朱熹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好老师,要知行合一。陶行知特别强调“行”的重要性,为此将自己的名字由原来的“知行”,改为“行知”,并终身以此为诫勉。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人民教育家”获得者于漪,躬耕教坛70余年,用行动践行“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的理念。“人民教育家”获得者卫兴华,坚守“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始终奋斗在勤学求真的道路上。广大教师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成为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的智慧型教师。

讲好教育家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故事。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是永恒主题。自古以来,人们总是用感人肺腑的词句赞颂为师者的伟大,这缘于他们“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大爱情怀。“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用贴满膏药的双手托举起山区女孩的读书梦。她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爱是教育的底色,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饱含真情的孕育才能浇灌出绚丽的花朵。广大教师要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发挥教育引领人、温暖人、凝聚人、感召人、教化人的精神力量。

讲好教育家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故事。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应当涵养家国天下的深厚情怀,传承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我国知识分子向来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只要还活着,就要做下去”。他的眼中,闪耀的是渴望帮助全世界贫困民众的憧憬与希望;他心之所向,是将红色五角星所代表的菌草种植技术传播到地球上更多需要的国家。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和系统思维,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家精神以铸魂育人为先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哲学和新时代铸魂育人的价值内核。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陕西教育APP

百家号

抖音

公众号

微博

新华网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

THE END
1.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相互依存,共促发展诗词鉴赏1、加强课程设计:将文化传承融入教育课程,是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http://pptx.puzeshuyuan.com/post/5097.html
2.北闸街道: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推动辖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9月21日上午,北闸街道召开2024年度教育表彰大会, 街道在家班子成员、热心企业代表、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以及受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出席了会议。https://www.zynews.com.cn/article/show-372806.html
3.智能制造学院关工委举办“‘新’火相传育桃李,青蓝同心谱华章”新此次座谈会为智能制造学院的新老教师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通过“青蓝相接”,不仅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也进一步凝聚全院教师的力量,为学院在智能制造教育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院关工委表示,将继续推动此类交流活动的开展,持续助力教育传承与创新,为培育更多优秀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https://znzzxy.hagmc.edu.cn/info/1010/1396.htm
4.教育数字化转型:从3C到3I,创新与公益共谱新篇教学学校教师此外,教育评价体系将更加多元化和动态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考试成绩,而是综合考量学生在创新实践、社会服务、跨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表现,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复杂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科学的导向。 从3C 到 3I 的教育理念转变,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创新不断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12NE3T0556AKGM.html
5.独家盘账TOP30民企基金会!腾讯国强河仁5年捐120亿…有人豪奖60岁以上的企业家占30.2%,70岁以上的占10.4%,均较两年前有较大提升(图5)。这意味着,未来10-20年,财富传承压力将持续加剧,中国内地将有超过10万亿元的财富或会传承与家族二代。 中国创一代多半草莽出身,成名于江湖,混迹于人潮;而二代通常在国内外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他们的视野、行为与价值取舍,和创一代之间https://news.hexun.com/2023-03-22/208056488.html
6.陈星莺在民革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山博爱工程”体系,在民革江苏省委指导下,发挥自身优势,选好工作切入点,保持对硐口村各项帮扶举措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帮助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干部人才能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http://www.njmg.gov.cn/njmg/content/4478
7.村社区文化宣传工作总结(通用15篇)四、未来展望 我们将继续深化村社区文化建设,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拓宽资金来源,提升服务质量。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设更多文化体验项目,如乡村音乐节、手工艺市集等,同时加强青少年教育和老年关怀,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有活力的社区文化生态。 https://www.oh100.com/a/202111/3909750.html
8.晋升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20篇)在过去数年的中医内科临床与教学工作中,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与成就。作为一名即将晋升为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的医者,我特此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传承和发展中医事业。 一、临床技能提升与经验积累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378448.html
9.大学生自强自立之星事迹材料热心公益服务,传承师大精神 通过志愿服务践行未来教师使命是xx的一贯追求,为此,她曾参加“牵手上海流动儿童教育”志愿活动,给太阳花社区的小朋友们讲绘本故事;在“非常数学云课堂——寻甸教育帮扶”活动中,与小组成员一起设计趣味数学课堂,作为主讲人给家乡五年级的学生线上授课;2021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她还积极参加了https://www.yjbys.com/shijicailiao/3426401.html
10.“中国乡贤治理”七省市调查特稿在中民村党总支书记赵慧看来,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短板需要以法治方式加以解决,“帮扶理事会”既是村民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基层依法治理的平台,也是政府与村民沟通的桥梁,全体村民凝聚成了一个富有温度、充满温情的乡村依法治理共同体。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空心村”涌现出来,并陷入邻http://www.lawnewscn.com/channel/content/2023-02/21/content_8824272.html
11.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当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目前咱们的A股立思辰绝对是龙头的龙头!举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https://guba.eastmoney.com/news,300010,550530522.html
12.两为理念四自教育学校总结“四自教育”经验的文章《“四自教育”传薪火,“和美文化”展新颜》被收录在上海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新历程《破解难题,科学发展》一书中。 “四自教育”,成为松江一中素质育人的经典。 传承发展:“四自教育”从过去走向未来 “四自教育”传承了学校文化,适应了学生发展,与学校历史积淀相辉映,https://school.sjyz.sjedu.cn/szjy.html
13.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10篇(全文)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精选10篇) 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 第1篇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 教我的老师大多都是村上聘请的老师, 不是国家统一分配的。那时候老师的工资很低, 150元, 要靠教师这个职业来养家糊口是很难的, 所以教师们主要还要以农业为主, 上班之余的所有时间都要靠劳动贴补家用。所以都是最朴实的农民打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mxcgxue.html
14.代表委员共话两会新愿景奋进新征程阔步现代化作为新一届的老代表,对江苏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发展充满信心和期盼。今年我将继续关注省委省政府新的发展规划,并将基层群众关心的学前教育、托育发展等建议带到大会上,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同心协力,一同为新江苏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共创现代化的美好未来。https://www.wxrb.com/doc/2023/01/14/239171.shtml
15.砥砺深耕十年路踔厉奋发向未来——榆次区着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这十年,是榆次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最多、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成就最大、百姓最满意的十年。 这十年,是榆次区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在公平普及、内涵质量全面提升,为榆次全力推进“建设城市核、服务智创谷、争当排头兵”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的十年。 https://jz.sxgov.cn/content/2022-09/29/content_12847131.htm
16.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简报(2017年第6期)11月11月成都市学前教育教研联组活动掠影18 传承巴蜀音乐之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0 联动教研促交流聚焦儿童真发展——记2017成都市学前教育联组教研现场会暨培训会21 区域交流勤分享多方研讨共成长——深圳宝安区幼教同仁到成都市成华区观摩交流22 开启生涯之旅划出美好未来——“成都市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专题https://www.cdjky.com/contents/165/1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