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0分)1、根据心理学各分支学科承担的任务不同,心理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基础研究和_____。
2、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电传导,在细胞间主要是_____传导。
3、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___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突触囊泡内的神经递质来完成的。
4、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_____。
5、在自然情景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测量和纪录,以了解其心理的研究方法是_____。
6、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情绪、人格特质、价值观、心理健康以及其它心理品质的方法是_____。
7、_____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8、一般把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叫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活动。
如果人的意识不是指向外在信息,而是指向自己内部的大脑加工过程,这就是_____。
9、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叫_____。
10、从分析处理的角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两大类,_____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0分)1.在研究身心发展时,通常把个体的心理划分为生理的发展、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人格的发展、依恋和社会性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
其中,()的发展,影响人的人际关系、恋爱及婚姻状况。
A认知和语言B人格C依恋和社会性D道德品质2、下列哪个心理现象不具有引发行为动机的作用。
A思维B动机C情绪D意志3、重视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理论派别是()A行为主义B认知派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4、在心理理论派别中,()主张用客观实证的方法去考查个体的外显行为,反对用内省法研究人内部的意识活动,试图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A行为主义B认知派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5、目前盛兴的强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尊重学生、重视对学生潜能开发的教育主张,与下列哪种心理学理论派别有关()。
高分子化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高分子化合物: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分子量410~610的大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
聚合物:即是高分子,其分子量高达410~610。
单体:能够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结构单元的低分子化合物。
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结构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原子组合。
重复单元:聚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的最小单位的重复单元。
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而不同电子结构的单元。
链节:即是重复单元的俗称。
聚合度:即是重复单元数。
热塑性聚合物:线形或支链形大分子以物理力聚集成聚集成聚合物,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
热固性聚合物:有不少聚合物或预聚物,在树脂合成阶段,须控制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使停留在线形或少量支链的低分子阶段(预聚阶段)。
在成型阶段,经加热再使其中潜在的活性官能团继续反应成交联结构而固化。
分子量分布指数:分子量和结构的多分散性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2、高分子化合物和低分子化合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与低分子化合物比较,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特征?3、能否用蒸馏或重结晶的方法提纯聚合物?为什么?举例说明提纯聚合物的方法。
4、请写出聚合物的聚合度和分子量的关系式,试述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表示方法,并简述产生分子量多分散性的原因。
5、高分子链结构的形状有哪几种?它们的物理机械性能各有哪些特点?6、化学组成和平均分子量都相同的聚合物,其物理机械性能是否相同?为什么?7、作为材料使用的聚合物,其分子量高些好还是低些好?分子量分布宽些好还是窄些好?说明理由。
8、衡量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是什么?聚合物的耐热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们与高分子化学有何关系?9、试述聚合物的命名和分类方法。
10、试述常见的几种塑料、橡胶、纤维的名称(包括缩写符号)、结构式及其单体。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反应(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序列结构等活性理论凝胶效应动力学链长数均聚合度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引发效率引发剂半衰期诱导分解笼蔽效应诱导期阻聚剂缓聚剂聚合上限温度2、自由基聚合中,为什么聚合物链中单体单元大部分按头-尾方式连接,且所得聚合物多为无规立构?3、试述聚合反应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引发剂,及怎样确定其用量?4、用悬浮法生产PVC时,为什么要采用高活性和中活性并用的引发体系?5、试推导引发剂引发时的聚合速率方程、动力学链长、数均聚合度的表达式。
《土壤肥料学》绪论课后思考题解析1、如何理解土壤肥料在农林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是所占有的位置和所应有的作用?土壤肥料是农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制定农林业技术措施的依据;土壤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是陆生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要素。
2、什么是土壤和肥料?土壤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存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肥料是指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土壤的本质特征:“陆地表层”说明土壤的位置,“疏松”指其物理状态,区别于坚硬整块的岩石。
土壤之所以“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主要由于土壤具有肥力。
任何一种土壤都有一定的肥力,只是高低不同,所以,土壤的概念与土壤肥力的概念是分不开的,肥力是土壤的本质。
3、怎样区别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土壤养分是指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是评价土壤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是土壤本身的属性。
4、李比希、法鲁和道库恰耶夫对土壤肥料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李比希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作物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土壤中的矿质成分以及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矿物质,只有不断地向土壤归还和供给矿质养分,才能维持土壤肥力。
推动了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土壤科学的发展;法鲁提出了“土壤矿质淋溶学说”,认为土壤是岩石矿物的风化碎屑,土壤中可溶性物质在风化作用下会不断淋溶丧失,土壤肥力不可避免地要逐渐下降。
其主要观点在土壤学的发展史上有积极的影响。
5、土壤肥料在未来面临哪些主要任务?有7大任务。
进行土壤普查的土壤普查成果应用;测土配方与合理施肥;重点搞好中低产田的利用和改良;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持生态平衡;增辟肥源和调整氮磷钾比例;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滥占耕地;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语音”思考和练习一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
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何谓内环境、稳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如何维持的?2、试以血糖、动脉血压变化为例说明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特点、意义。
3.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其各自生理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4.怎样理解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和体内控制系统的作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哪些属于被动转运?何谓主动转运?钠泵的主动转运有何生理意义?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些?何谓静息电位?试述静息电位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
何谓动作电位、阈值(阈强度)、阈电位?试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出现各有何意义?局部电位有何特点?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何谓兴奋、兴奋性?细胞兴奋后兴奋性有何周期性变化?试述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哪些因素可影响其传简述横纹肌收缩的原理和基本过程。
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其基本过程如何?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的总和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根据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和原理,试分析可引起肌肉收缩障碍的各因素。
16.你认为细胞水平的研究有何意义?与组织、器官功能和整体功能有何关系?第三章血液1.2.是多少?3.请述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组成成分和作用。
4.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红细胞有哪些生理特征?红细胞有哪些功能?何谓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请述红细胞生成的部位、原料、重要辅酶(成熟因子)、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5.白细胞的数量和计数分类百分值正常各是多少?简述各类白细1.2.3.4.5.和特点。
6.7.8.9.10.递?11.12.13.14.15.简述血液和血浆蛋白的功能。
何谓血浆、血清、血量、血细胞比容?血量、血细胞比容正常值请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1.名词解释观赏鱼金鱼锦鲤热带观赏鱼淡水观赏鱼观赏渔业2.思考题:A简述金鱼的起源及其发展简史。
B综述我国观赏渔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我国目前进出口观赏鱼类超亿尾,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
但由于品种更新慢,档次低,出口份额仅占世界总出口额的3.1%,影响不大。
观赏鱼的发展势头不容忽视,随着人民经济收人的提高,在住房室内美化布置上,已转向爱好拥有一个绿色环保型、微生态动植物溶为一体的水族箱。
观赏鱼的繁殖、饲养、水族箱的制作、加温、增氧及水质净化白动调节器材、鱼饵及病害防治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及技术已形成了观赏鱼特色的一条龙产业C何谓观赏渔业?它与其它渔业有何不同点?D大力发展观赏鱼养殖有何意义?。
2.掌握离心压缩机主要通流元件的名称和作用。
3.通过学习教材各章中的插图,结合教学模型及图片,掌握各个通流元件的具体结构、通道和那些代表性通流截面的形状,这既是本章重点,也是学好原理课的关键。
思考题1.什么是透平压缩机?什么是离心压缩机?离心压缩机与轴流压缩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与离心通风机、鼓风机又是什么关系?2.表征离心压缩机性能特点的主要参数通常有哪些?3.何谓离心压缩机的设计工况和工况范围?离心压缩机的流量与出口压力(或压比)、效率、功率及噪声之间是否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4.气体通过离心压缩机为什么压力会提高?5.离心压缩机的基本通流元件有哪些?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6.划分离心压缩机基本通流元件的代表性通流截面有哪些?掌握这些基本通流元件和代表性通流截面的结构形状和特点。
7.何谓离心压缩机的转子、静子、级、段、缸?。
第一章绪论思考练习一、名词概念1、行为2、环境3、微观系统4、中观系统5、宏观系统6、本能行为7、习得行为8、生命历程理论9、生命历程10、生物年龄11、心理年龄12、社会年龄13、年龄规范14、年龄越轨15、同龄群体16、同龄群体效应17、时代效应18、年龄效应19、轨迹20、转变21、延续22、生活事件23、转折点24、行为的生物层面或生理层面25、本我26、自我27、超我二、填空题1.就人类而言,环境可以区分为()和(),它们是指围绕着生物圈的空间和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2.人类行为的具有()()()()等特点。
3.由于视角不同,人类行为可以有以下不同的划分方法,(1)根据行为的起源可分为()和()。
(2)根据特定的标准可分为()与()4.无论是社会工作的早期代表人物、倡导贫民住宅运动的()和社会个案工作的奠基人(),都很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人的影响。
5.社会个案工作的奠基人()在1917年出版了《社会诊断》一书,指出个人所遭遇的问题,是由于个体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制度,或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调。
6.社会工作领域的系统理论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是(),二是()。
7.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和()三个层次8.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构成的序列。
9.弗洛伊德将人格视为一个动力系统,有()、()和()三个心理结构组成。
10.生命历程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多元的“年龄”观。
它突破了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年龄概念,从心理和社会的角度对年龄进行多元化的分析。
绪论和第一章思考题(以下题目是学习和考试要点。
它们是基本原理和观点,学习掌握时注意理解,这些原理和观点考核时会转变为辨析、简答和分析题题型出题。
)绪论和第一章第一节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容?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4、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有何异同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含哪两个方面的内容?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的两个基本派别的基本观点是什么?8、针对列宁的物质定义说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9、如何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一内容的现实方法论意义是什么?10、什么是实践?实践的特征、形式有哪些?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第一章第二节1、什么是联系的普遍性,结合实际谈这一原理的指导意义。
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3、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4、如何理解辩证法矛盾概念,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内涵各是什么?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各是什么?联系实际说明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6、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和方法论的意义是什么?结合“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说明这一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7、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试述这一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个人认识解决问题又和指导意义?8、什么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结合实际说明“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则。
9、什么是事物的质、量、度?认识它们有何意义?10、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联系实际谈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1、什么是辨证的否定观?结合这一原理说明应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12、什么是否定之否定?如何理解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1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内涵及它们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14、现象和本质的内涵及它们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第一章第三节1、如何理解规律含义及其客观性。
本科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环境指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环境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环境稳态。
3.刺激:能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或整个机体发生反应的、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4.兴奋性: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6.正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同的方向变化,进一步加强受控部分的活动,此种反馈调节即为正反馈。
如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
7.负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以维持稳态,此种反馈调节即为负反馈。
如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
二、问答题:1.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就是要研究组成人体的细胞、器官和系统以至整体的生理功能,例如血液循环、呼吸、消化、腺体细胞的分泌、肌细胞的收缩等,揭示这些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活动过程、发生条件、发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2.简述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客观观察就是如实地对某些生理功能进行测定,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和统计处理,进而做出结论。
动物实验是在一定的人为实验条件下,对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生理功能进行的研究。
包括急性和慢性实验两大类。
急性实验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两种方法。
急性离体实验是将要研究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从活着的或刚被处死的动物体取出,置入一种类似于体的人工环境中,设法保持其生理功能并加以研究。
绪论思考题:1、制定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计划。
2、名词解释:矢状面、正中矢状面、额面(水平面)、横断面、头侧和尾侧、近端和远端、背侧、掌侧、跖侧、组织、系统、浅和深。
3、为便于说明家畜体的各部位,可将畜体划分为那几部分?绪论思考题答案:1、制定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计划。
自行计划。
2、名词解释矢状面:是与畜体长轴平行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居于体正中的矢状切面,可将畜体分为完全相等的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与正中矢状面平行的其他面称侧矢状面。
额面(水平面)为与身体长轴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相垂直的切面。
额面可将畜体分为背侧和腹侧两部分。
横断面是与畜体长轴垂直的切面,位于躯干的横断面可将畜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也称横断面。
头侧和尾侧:靠近畜体头端的称前或头侧;靠近尾端的称后或尾侧近端和远端:确定四肢的方位常用近端,是靠近躯干的一端;远端,是远离躯干的一端。
背侧;前肢和后肢的前面称背侧;掌侧和跖侧:前肢的后面称掌侧;后肢的后面称跖侧。
浅:离皮肤表面近的一层。
深:离皮肤表面远的一层。
3、为便于说明家畜体的各部位,可将畜体划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绪论绪论习题与思考题1.分别定义“高分子材料”和“塑料”。
2.分别区分“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和“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并请各举2~3例。
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定义和实质。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1.什么是聚合物的结晶和取向?它们有何不同?研究结晶和取向对高分子材料加工有何实际意义?2.请说出晶态与非晶态聚合物的熔融加工温度范围,并讨论两者作为材料的耐热性好坏。
3.为什么聚合物的结晶温度范围是Tg~Tm?4.什么是结晶度?结晶度的大小对聚合物性能有哪些影响?5.何谓聚合物的二次结晶和后结晶?6.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取向?成型时的取向产生的原因及形式有哪几种?取向对高分子材料制品的性能有何影响?7.要使聚合物在加工中通过拉伸获得取向结构,应在该聚合物的什么温度下拉伸?8.分析并讨论影响热塑性塑料成型加工中熔体粘度的因素。
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1.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助剂的目的是什么?2.什么是热稳定剂?哪一类聚合物在成型加工中须使用热稳定剂?对于加有较多增塑剂和不加增塑剂的两种塑料配方,如何考虑热稳定剂的加入量?请阐明理由。
3.试述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4.增塑剂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并请区分“增塑效率”、“主增塑剂”、“副增塑剂”和“增塑剂相容性”四个概念。
5.内润滑与外润滑6.橡胶制品为何要使用配合剂?配合剂共分哪几类?7.何谓硫化剂?分哪几类?各自适用的橡胶类型是什么?8.何谓硫化促进剂?有哪几种类型?典型品种及其主要特性?9.活性剂有什么作用?什么是防焦剂?常用品种是什么?10.交联配合剂对橡胶制品和热固性塑料制品的作用有何异同?为什么?11、什么是填充剂和补强剂?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1.试分析下列配方,要求:(1)指出各成分在配方中的作用;(2)判断制品基本性能,并说出相应的理由。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1章绪论1-1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1-2分别给出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以及中药制药的含义1-3分离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1-4与化工分离过程相比,制药分离过程有哪些特点?1-5试说明化学合成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种制药过程各自常用的分离技术以及各有什么特点。
1-6举例说明制药分离过程原理与分类。
1-7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的原理与区别是什么?1-8分离过程所基于的被分离物质的分子特性差异、以及热力学和传递特性包括哪些?1-9对特定目标产物选择最佳分离方案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10试按照过程放大从易到难的顺序,列出常用的8种分离技术。
1-11结晶、膜分离和吸附三种分离技术中,最容易放大的是哪一种?最不容易放大的又是哪一种?1-12吸附、膜分离和离子交换三种分离技术中,技术成熟度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又是哪一种?1-13工业上常用的传质分离过程包括哪两类?举例说明它们的特点。
第2章固液萃取(浸取)2-1简述植物药材的浸取过程的几个阶段?2-2试结合固液提取速率公式说明提高固液提取速率的措施包括哪些?2-3试根据浸出的总传质系数公式说明各项的物理意义?植物性药材总传质系数都与哪些因素有关?2-4选择浸取溶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试对常用的水与乙醇溶剂的适用范围进行说明。
2-5单级浸取和多级逆流浸取计算程序有何不同?如何计算各自的浸出量和浸出率?2-6固-液浸取工艺方法都有哪些?各用什么设备?2-7影响浸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8简述超声协助浸取的作用原理及影响因素2-9简述微波协助浸取的作用原理及影响因素2-10试结合固液提取速率公式说明提高固液提取速率的措施应包括哪些?并说明浸取的总传质系数公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2-11试根据索氏提取法工艺流程图写出应用该法进行中药提取的操作步骤。
2-12含浸出物质25%的药材50kg,第一级溶剂加入量与药材量之比为3:1,其它各级溶剂的新加入量与药材量之比为4:1,求浸取第一次和浸取4次后药材中所剩余的可浸出物质的量,设药材中所剩余的溶剂量等于其本身的重量。
思考题思考题-绪论0.1质量、重量、密度、容重的定义,密度和容重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各物理量的量纲和量测单位是什么?0.2什么叫做粘滞性?粘滞性对液体运动起什么作?0.3固体之间的摩擦与液体之间的内摩擦有何原则上的区别?何谓顿内摩擦定律,该定律是否适于任何液体?0.4什么是理想液体?理想液体与实际液体的根本区别何在?0.5为什么可以把液体当作“连续介质”?运这个假设对研究液体运动规律有何意义?0.6作于液体上的可以分为哪两类?者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0.7试从学分析的度,较流体与固体对外抵抗能的差别。
0.8何谓连续介质模型?为了研究流体机械运动的规律,说明引连续介质模型的必要性和可性。
0.9按作式的不同,以下作:压、重、引、摩擦、惯性哪些是表?哪些是质量?0.10为什么说流体运动的摩擦阻是内摩擦阻?它与固体运动的摩擦和有何不同?0.11液体和体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是否相同?为什么?0.12怎样表液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0.13理想流体、不可压缩流体的特点是什么?思考题-流体静学1.1静压强有哪些特性?静压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1.2什么叫压体?如何确定压体的范围和向?1.3何谓绝对压强,相对压强和真空值?它们的表法有哪三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4试述静流体中的应特性。
1.5怎么认识流体静学基本程z+p/ρg=C的何意义和物理意义?1.6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是怎样定义的?相互之间如何换算?1.7怎样绘制液体静压强分布图?1.8何谓压体?怎样界定压体?判断虚、实压体有何实际意义?1.9怎样计算作在潜体和浮体上的静总压?1.10液体的表压强(以相对压强计)P0不等于0时,怎样计算作在平或曲上的静总压?思考题-元流体动学2.1“恒定流与恒定流”,“均匀流与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等三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它们之间有么联系?渐变流具有什么重要的性质?2.2什么叫总头线和测压管头线?坡度和测压管坡度?均匀流的测压管头线和总头线的关系怎样?2.3能量程中各项的何意义和能量意义是什么?2.4关于流去向问题,曾有以下些说法如“定是从处向低处”,“是由压的地向压的地流”,“是由流速的地向流速的地流”这些说法对吗?试基本程式论证说明。
思考题绪论1.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2.中枢免疫器官对免疫细胞的发育起什么作用?3.外周免疫器官主要由哪些组织与器官组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什么作用?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NK细胞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5.补体系统的主要激活途径有何不同6.免疫辅助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什么作用?7.临床免疫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什么?8.免疫学检验可分为几个部分?9.临床免疫学及免疫检验在移植免疫、肿瘤免疫中的意义。
8.叙述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和优点。
9.基因工程抗体的种类和应用。
10.抗体库技术的原理和特性有哪些?第五章凝集反应1.凝集反应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叫直接凝集反应,什么叫间接凝集反应?它们之间有何异同?3.叙述间接血凝试验的原理。
9.巨噬细胞功能检测方法学及相应原理。
10.免疫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有哪些?第十六章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因子的测定1.细胞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的特性是什么?可分为几类?2.基于促进细胞增殖生物学活性,检测IL-1、IL-2、IL-3、TNF等方法所使用的细胞依赖株与检测原则是什么?3.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测定法的种类,各用于哪些细胞因子的检测,主要优缺点?4.ELISA法在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检测可应用于哪些方面?5.ELISPOT的原理、用途、与ELISA的异同是什么?6.在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因子时,需要哪些靶细胞活化剂?各自的作用是什么?7.与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测定法相比,免疫测定法的优势是什么?如何看待其现有的劣势?试推测解决现存的不足和改进方法的可能途径。
8.在临床疾病诊断中,检测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意义是什么?应用细胞因子检测方法的原则有哪些?9.如何利用细胞因子检测来判断Th1/Th2细胞平衡?10.如何从细胞因子检测的角度,了解机体T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的功能?第十七章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1.流式细胞仪的分析检测原理是什么?2.流式细胞仪分析中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荧光的检测意义。
3.何谓荧光补偿?何谓“液相芯片”技术?4.细胞分选的基本原理。
5.FCM分析中有哪些数据显示方式,如何解读结果及其设门分析的意义?6.如何进行FCM分析检测样品的制备?7.流式细胞分析前如何验证仪器工作状态,采用何种校正物?8.流式细胞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方面?9.流式细胞术有哪些临床应用价值?10.流式细胞仪分析中常见的荧光素有那些?他们的特性如何?第十八章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1.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2.什么是免疫球蛋白其分子基本结构3.免疫球蛋白分类及亚类4.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有哪些5.比较单向免疫扩散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