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感觉,好像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儿,
于是,你开始害怕,一开始就永远也无法停不下来放松,
然而,最终却成了10的死循环。
你想刺激一下自己不要拖延,
因为你感觉仿佛看到了希望。
你热衷于尝试各类效率方法、工具、软件、手账……
喜欢探索最新的方法技术,
因为你总觉得,现在已知的都不够完美,
然而,然而,然而,
你却没有坚持深入研究使用过一种,哪怕它不够完美,
你的生活依旧如上循环,
你一直在寻找……
这应该是很大一部分渴望改变,但却总是没有改变的朋友的人生状态。
2.1.1.戴维·艾伦|《搞定》|GTD
翻译的书中的表达可能有点生涩,很早之前读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读懂。
多年之后重读,GTD其实上下三册就说了两件事:
第一,清空大脑的方法(GTD任务管理/项目计划工作流)——获得掌控
核心理念:
第一,清空你的大脑内存,从而把大脑从混乱中解脱,以达到作者说的掌控感。
第二,将任何任务和项目具体成actions(行动),要具体化。
做到这两点就可以达到无压力了的心静如水感,继而可以专注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
书中提到的GTD三个模型,前两个是对任务和项目的管理流程。第三个是检视的方法。
1.掌控工作流程(MasteringWorkFlow)模型
用于日常所有任务的管理
①收集阶段(Collect):捕捉事务
②处理阶段(Process):意义分类(清理收集篮)
③组织整理(Organize):建立好清单
④检查回顾(Review):定期回顾
⑤执行阶段(Do):选择行动优先级别
2.项目管理五阶段|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计划的5个阶段
①定义目标和原则
②展望愿景
③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④组织整理
⑤明确下一步计划
3.六个层次的视角
①行动:[跑道]下一步行动(建议每日检视)
②项目:[1万英尺]当前的项目(建议每周检视)
④长短期目标:[3万英尺]1~2年的目标(建议每季检视)------技能、情感、心智、健康、财富目标
⑤愿景:[4万英尺]:3~5年的展望(建议每年检视)
⑥宗旨和原则[5万英尺]:(人生目标)价值观和原则(建议时时检视)
2.1.2彼得德鲁克|要事优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学大师关于自我管理的一部著作,朴实而又经典。
德鲁克提到了以下两点:
2.要事优先
卓有成效的秘诀就是善于集中精力。
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Firstthingsfirst)
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onethingatatime)
(1)专心一志,第一项原则:摆脱已经不再有价值的过去。
把昨天遗留下来的,不再产生成果的工作尽量减少。
(2)确定优先级次序的原则(在决定优先级上,最重要的不是分析,而是拿出应有的用起来)
①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②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③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④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2.1.3史蒂芬·柯维|《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则
高效能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
2.1.4BrianTracy(博恩·崔西)|吃掉那只青蛙
核心理念
1.青蛙就是最重要的任务(即会对你的生活产生最积极影响的事情)
2.原则1.先吃长得最丑的那只。
抵住先易后难的诱惑。直奔最重要的工作,然后一心一意去做这项工作,直至全部做完。
3.原则2.光盯着看没用。必须说做就做。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培养自己克服拖沓、循序完成最重要工作的习惯,你就将进入工作和生活的快车道,踏上实现理想的加速器。
2.1.5.FrancescoCirillo(弗朗切斯科·齐立罗)|ThePomodoroTechnique(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的核心理念: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全情投入。
番茄钟是对复杂任务切实有效执行的方法
1.让自己专注当下。
2.迫使自己拆解任务,通过番茄钟,能更清楚自己实际工作步骤及执行情况,便于改进工作步骤。
2.1.6.精力管理
核心理念方法:
2.精力管理原则
每件事情——不管是与同事的互动、作出重要的决定,还是陪伴家人,都需要精力。
(2)原则二: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人们极少考虑我们消耗了多少精力储备,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它能够随用随取;
通过全方位的许梿,我们可以极大地减缓身体和思维的衰退,并切实地深化情感和精神的能力,直至生命的尽头;
要想保持生命的活跃,我们必须学习如何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
(3)原则三: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训练。
肌肉锻炼的启发:为了增强肌肉的力量,我们会有针对性地向它施加压力,使它爆发出超常水平的精力,造成肌肉纤维的微小撕裂,运动结束后几乎丧失运作能力。但只需24-48小时的修正,它会变得更强,能够更好地应对下一次刺激。
这种方式目前广泛应用在体力训练中,亦可用来锻炼生活各个层面的肌肉
我们锻炼情感、思维和意志能力,采用的是与锻炼体能相同的方法
通过突破极限和修正恢复,我们可以在各个方面获得成长。
肌肉锻炼的最大障碍是,大多数人在刚刚体会到超出极限的不适时就退缩了。
任何会导致不适的压力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能力——在体能,思维,情感和意志力上都是如此——只要事后得到有效的恢复。就像尼采说的打不倒我们的必将让我们变得更强。
(4)原则四: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
我们的意志力和自律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薄弱。如果某件事情你每次做之前都需要思考,你很可能不会长久坚持这件事。维持现状对我们有莫大的吸引力。
仪式习惯指的是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
仪式习惯的优势在于,确保我们在非必要情况下尽量减少意识经理的消耗,让它可以节省下来用于其他需要的方面。
以上总结:
1.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全情投入,才是幸福的关键;
2.精力有限(需要维持动态平衡);
3.精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上限;
4.建立仪式习惯可以降低不必要的精力消耗.
看看这些事实,核心自己体会:
①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②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③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④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⑤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总结:
柳比歇夫是以一个第三者角度,客观地记录反思自己的典范。
通过反思,更加了解自己,也更能掌控自己。
2.1.8.戴明环PDCA
PDCA,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调整(Adjust)的首字母组合。
PDCA,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的哈特(WalterShewhart)提出,后经戴明(EdwardsDeming)在本推广应用,又被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本产品质量控制的一个原则,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目标管理当中。
2.2.1.邹鑫|小强升职记
核心理念方法
2.无压力工作术:
(2)猴子法则处理紧急不重要的事
(3)衣物整理法,清空大脑
3.行动遇到问题
(1)番茄工作法:应对拖延症,小番茄目标可以让你快速行动起来,休息可以激发灵感
(2)游戏工作心态:目标的设立与奖励
(3)要事第一
(4)做事靠系统:建立流程规范、以及预案系统(如何应对临时突发任务)
4.习惯培养
(1)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驱动力:培养习惯先找到驱动力
(2)自我奖励:在微不足道的成就都要大肆庆祝
(3)找伙伴同行
5.如何让想法落地
(1)SMART法则理清目标(明确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关联的、有明确截止日期的)
(2)用思维导图梳理计划(先发散、后精简)
(4)用九宫格平衡人生
方法特点:
2.结合职场不同阶段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提倡理念:高效率,慢生活
2.2.2.张萌|人生效率手册
1.确定人生目标:7个人物法(选7个你渴望成为的人)确定具体的人生目标;
(1)SMART原则:确定明确目标
(2)要事优先:确定目标
(3)组织计划(如何从现状开始到达人生目标)确定目标、拆分目标
(1)目标分解法:人生长期目标、人生短期目标、年月周日目标、任务分解
(2)单点突破法:计划、实施、总结、评估(闭环循环)|适用范围:日PDCA、周/月/年PDCA、项目PDCA(工具:效率手册)
(3)核心竞争力法则:构建硬本领,10000小时定律
(4)自我激励法:①自我激励18个礼物法;②远离负面情绪看别人拼搏的状态激励自己;③自己成为榜样接受他人监督。
方法特点:精进自我型|死磕自我型
推荐点:个人PDCA闭环做的最好
代表工具产品:效率手册
2.2.3.艾力|34枚金币法
代表特点:个人每周视图总结
2.2.4彭小六|吞青蛙打卡+习惯仪式
1.吞青蛙
2.建立习惯仪式
3.形成场景清单
特点:六神写的很细,自我暴露型,小白可以直接参考模仿。
2.2.5.叶武滨|易效能
特点:用OmniFocus工具践行GTD。
另外,其他还有一些没有举例,比如说古典老师推荐的“三件事”,原理和吞青蛙是一致的。
学员通过Ⅰ阶、Ⅱ阶、Ⅲ阶的学、习,巩固知识和技能,如果想进一步,就进入价值创造,也就是Ⅳ阶
1.类型1:任务管理软件:OmniFocus|WunderList(奇妙清单)|滴答清单|Todoist|2Do|Things
2.类型2:番茄工作法软件:番茄土豆|疯狂番茄|FlatTomato|潮汐
4.类型3:习惯打卡:Streaks
3.理论·方法·工具的底层逻辑
看到这,估计,你累坏了吧……
要说的重点才刚开始:
其实以上众多大师理念以及达人老师的方法这么多,
个人管理的最核心理念莫过于三点:
1.要事优先,全情投入;
2.建立仪式习惯,找到生命节奏,消除精力损耗;
3.建立自我反馈循环(PDCA),了解自己,不断改进。
如下分别用三种颜色标识出:
蓝色:要事优先
红色:习惯仪式
绿色:自我反馈循环PDCA
3.2所有任务无外乎三种
个人任务无外乎三种:重要任务、例行任务、碎片任务,根据不同的精力要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应对。(此分类维度按任务的重要性及出现频率)
3.3任务管理类软件的底层逻辑
任务管理软件如何实现大师们的方法理论呢?
所有任务管理类软件其实就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任务,一个是视图。
1.任务是所有任务的集合,用任务的属性标识任务所处的工作流阶段,以及优先级。
2.用视图的方式实现PDCA的检视。
其实之所以很多人没有用起来,或是用起来也没有什么进步,就是缺少了这个环节。
优秀的方式,是按照个人的目标进行视图的设计。
按项目维度:某项目(每日、每周)待办视图、(每日、每周)已完成视图;
其实,用不用软件是其次(软件在检视方面,其实并不理想),重要的是你要建立你自己的计划-执行-核查调整的自循环系统。
(画的太累,先自己体会吧,不解释了,以后有精力再补上)
自我精进的核心不是用哪种方法,或使哪款软件,而是需要建立自己的PDCA系统,因为只有建立了反馈机制,才能不断改进。
你不需要再无节制地购买各类书籍、软件,参照一种,吃透,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因为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
4.后续行动
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不是不开始的理由。
你可以先从“每天三件事”开始,然后,每日复盘,每周复盘,先建立一个小的PDCA循环。
如果你还想精进,更好的把控自己的习惯与作息,那你可以建立一个仪式习惯清单,每天检查,每周检查,建立一个仪式习惯PDCA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