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精选5篇)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研究概述

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进行阐述。20世纪70-80年代开始,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媒介素养课程已经列入小学、中学教育的课程;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开始逐步普及媒介素养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相对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引发出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课题。叶定剑指出,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和改变网络的能力[2];苏忠钊提出,网络素养教育需要高校、个人、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在课程设置、队伍建设、个人自律、家长引导、政策保障、网络监管等层面下功夫,构建全方位的培育机制[3]。总体来说,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领域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重点围绕细化网络素养水平的衡量标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二、网络生存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建构之维

1.把握大学生网络生存的技术境遇,塑造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活动中表现出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4],这也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所获得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尺。审视大学生网络生存的图景,可以发现,网络蕴含的平等化、共享化、匿名化的技术特质,使他们摆脱了外貌、出身、种族等限制,为他们的网络生存提供了平等化的契机,但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由于主体性的缺失,导致他们出现了网络过度依赖、病态网络人格与行为等突出,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中,要着力塑造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性,引导大学生将“网络之我”与“现实之我”结合起来,纳入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自我规划中,增强使用网络从“自在”到“自为”的能力转变,助力大学生网络时代实现全面发展。

2.涵养大学生网络生存的文化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

网络作为一种技术载体,除了负载技术特质外,还具有荷载与生成社会思想文化的文化生产功能。特别是相对于现实世界,网络文化日益成熟,愈来愈成为大学生进行文化互通、思想交流和诉求表达的文化聚集地。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广泛普及,大学生也面临着不同文明与多元文化大潮的冲击。在开拓视野、革新思维的同时,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文化自信力,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和盲目崇拜者,在网络生存中迷失了精神文化坐标。基于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引领,将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优秀文化精髓等有机融合,使大学生在网络生存中实现精神成长与文化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互联网;途径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触网”的比例远高于社会其他群体。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其海量的信息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负面的影响也接踵而来。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提高网络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使得网络素养成为当今社会评价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知识和运用能力,是时代对人们的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网络素养是必修之课。其次,提高网络素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必然要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网络社会的发展,不仅只是需要人们利用网络改变自己的生活,如网购、娱乐、通讯,同时还需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终身学习。同时,具备各类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分清事实,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不在五光十色的虚拟世界迷失自己。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对策

四、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其网络素养的养成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面对新的形势,高校要因势利导,以正能量驱散网络负能量,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修敏.网络素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需求理论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网络素养教育指的是在网络传播时代,针对网络这一媒介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所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网络素养本身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对其内容的丰富与发展。

关于网络素养,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网络素养已不单单指认识网络、应用网络的知识与技能等。除了对网络的基本认识与使用能力之外,必须注重“网络伦理”的层面,包括使用者是否明了在网络上应该如何措辞、自律以及对于侵权行为的认知程度等[1]。

1.积极方面

对网络媒介的认可。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持肯定的态度,网络的优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有70.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25.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其学习生活有所帮助,仅有4.2%对网络持否定或中立看法[2]。说明大学生对于网络发展带来的信息沟通是认可的,对社会发展前景和自己的未来寄予了期望。

2.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缺乏网络信息批判意识。调查显示,还有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意识,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一味迷信,看待网络信息缺乏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极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自我迷失,对于网络信息批判意识的形成受到了极大影响。这说明,大学生在解读网络信息时缺乏批判意识和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认知是表面的、浅显的直观判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是网络素养不足的体现[2]。

二、大学生网络需求分析

1.需求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求[4]。

上述的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个级别,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社会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三种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得到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这两种需求是无止境的。

2.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社会需要也叫情感与归属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心、友爱和理解,是对亲情、友情、信任、爱情的需要。这种需求比上述低一级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包括:友情、爱情、性亲密、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都有关系。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充满激情的群体,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认同、渴望认识新鲜事物、交新朋友。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四年的生活和学习。网络可以让大学生认识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结交更多的朋友,而且网络为他们提供了抒发自己情感的平台。在网络上不需要表达自己的身份,这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保护隐私的有利场所,也为网络文明带来了隐患。通过匿名的方式,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诋毁别人的名誉、网络交友的感情欺骗等。

3.尊重的需求

2.网络媒介素养认知

所谓网络媒介素养,指的是互联网用户在了解互联网的前提下,理性使用和正确利用互联网,使互联网媒体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种能力包括对互联网的认知能力,对互联网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对互联网接触行为的自我管控能力和应该具备的网络道德基础和网络安全意识。而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指的便是大学生群体在具备了网络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合理、健康、有效、创新地使用互联网信息为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总体来说,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六个层次,分别是网络媒介认知素养、网络媒介辨别素养、网络媒介法律道德素养、网络安全意识素养、网络行为自我约束素养以及网络创新发展素养。

3.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和构成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并非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学生以及借助系统的训练获得,而是依赖经验主义,即在日常的媒介接触经验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直觉形成所谓的媒介素养。这样的媒介素养,是自发的,是低层次低水平的。这种不科学的媒介素养无法帮助大学生对媒介传播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做出理性和科学的评价,使得花费大量精力获取的信息不能为自己有效服务。

3.1网络媒介理论素养较低

大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传媒素养训练,参与媒介实践较少,对信息如何产生、如何选择信息、信息如何能有效传播、信息的传播意图是什么等问题并不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使用非常频繁,但是由于缺乏对媒体传播信息的特性及传播学方法论认知不足,缺乏基本的媒介理论知识,导致对于网络负面信息的免疫力较弱,信息接受效果较差。

3.2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3.3面对新媒体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大学生在网络运用方面,很迷茫,多数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网络游戏、看电影、漫无目的地聊天、娱乐消遣。真正在使用网络查阅资料、交流有效信息的学生很少。有的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自控能力较弱,沉溺在网络游戏,耽误了正常专业的学习;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网络虚拟世界的爱情;有的学生对于非法网站、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等没有抵制能力和辨别能力。

3.4新媒体信息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娱乐信息和时政新闻,对于专业技能信息和就业信息的获取还比较机械,层次较低。多数大学生是为了应付学期末论文才搜索专业技能信息,而且只是机械地拼凑。因此,大学生尚未有效借助网络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也仅是简单地表层认识,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评判,对于新媒体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4.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途径

随着传媒的发展,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自由和多样化,与此同时,受众被传播活动中的噪音也严重困扰着。因此,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面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借助网络实现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网络信息服务于个人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1对学生进行系统和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

4.2充分利用和不断构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4.3提高大学生的媒介互动和媒介制作能力

1利于中医药大学生全面、扎实、便捷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2利于中医药大学生个性化知识结构形成与发展

3利于强化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全面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知识和技能,必然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然而,现在中医药大学生在跨入大学之前所经历过的基础教育所传授的传统文化知识甚少,远远不能适应中医药学教育的需求;在跨入大学之后,由于中医药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并未把传统文化教育上升到一个高度,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而中医药网络教育的出现,便可弥补其不足。比如超星学术视频里就有《东方思维与辨证论治》等专题,对于中医药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方法、深入研读专业资料、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术底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利于中医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自主提高

5促进中医药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

通过临床实习,包括参加查房、临床病例讨论会、疑难病例会诊、重危患者抢救等活动,是培养中医药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一些临床经验,可使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少走很多弯路。如此这般的临床实习,由于医院本身的局域性,这个学习过程是随机的、不全面的,况且临床实习者是从未亲身临床的在校中医药大学生。而临床病例讨论会、疑难病例会诊、重危患者抢救等临床经验却可通过网络教育这种形式,实现共享与传播,从多因素、多角度、多视野去认识中医药临床问题。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医药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

THE END
1.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永不言败 精选回答 首先,我们不能把网络当作逃避现实的一个途径,而是把他当作为现实服务的一个工具,网络就会充分发挥出对人际关系的有利作用;其次,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把握虚拟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比例;要学会正确把握上网的度;要学会敢于面对生活,因为网上交际不能代替现实生活的https://edu.iask.sina.com.cn/jy/gUVees3IrH.html
2.大学生怎么做互联网创业9篇(全文)大学生怎么做互联网创业 第2篇 钱不是很多,也没有互联网从业经历,没有团队,不会编程,但是想做一个现在没有的模式网站 这事是不是不可能干的?有没有什么可操作性的建议 [我没有太多钱但想做互联网创业,该怎么办?] 移动互联网时代怎么做零售业? 第3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cl1l34k.html
3.大学生应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大学不迷茫,这样过才有意义!大学生活,是自由的、是探索的、是成长的,更是创造意义的黄金时期。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这四年时光,创造出一个充满色彩和活力的人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看看怎样的大学生活才算得上是有意义!一、明确目标与价值观,掌舵人生方向 大学生活虽然多姿多彩,但如果没有明确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481041414710665&wfr=spider&for=pc
4.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精选19篇)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缺乏创业资金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创业的额过程更要多加注意,只有这样,才能使创业之路走起来更加顺畅。你们怎么做一名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 篇1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hidao/ruhechuangye/598638.html
5.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精选10篇)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网络学习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以网络作为学习环境,积极主动的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学习以搜索资料为主,其次是做作业和阅读课件,而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iqn05.html
6.互联网时代需要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用敏锐的眼光发现人们的需求大学职业搜题刷题APP 下载APP首页 课程 题库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判断题】互联网时代需要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用敏锐的眼光发现人们的需求,并切实为人们提供意想不到的服务。()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互联网需求创新精神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https://www.shuashuati.com/ti/4931d3cd12be49379c35b18060e05447.html?fm=bdbds332f98319863c4e92bf04a680909a008
7.明明德,惠树人,做“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航者——福建他十年如一日,秉承“忠诚尽责、立德树人、敬业奉献、荣校爱生”的福建师大辅导员精神,以打造“互联网+”时代师生相长的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深入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引导工作,有效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致力于成为“互联网+”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的知心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员、时代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践行者。 https://stu.fjnu.edu.cn/a9/0a/c5758a108810/page.htm
8.5g时代大学生应该选什么专业?附5g时代什么专业最吃香一:5g时代大学生应该选什么专业? 1、物联网 (1)关联 物联网是什么?顾名思义,通俗地来说,就是将所有物体与网络连接,以达成智能化。虽然物联网专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短,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成本和技术的壁垒,用户和政策的缺失等等。但是,随着5g的发展和普及,会将人与人的单点互联网推进到万物互联,那么物https://m.gk100.com/read_16293.htm
9.互联网创业时代的大学生路径新闻里每天滚动播出各种“互联网+”、“电子商务”、“O2O”……大街小巷,无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谈吐间时不时都会带上几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好似你不提一下这些词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活在21世纪的人。一旦你提到这些名词,聊着聊着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聊到了“创业”这个话题上https://www.jianshu.com/p/69f73048d4c7
10.网络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0篇当今时代,是知识大爆发的时代,知识更新率加快,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努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学习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大力培养广大学生的适应力、应变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发加快,所以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应变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师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要从学习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330113549_2617965.html
11.辅导员说“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西安培华学院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十分明显,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思维,在教师引导下可快速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化与传播化,树立大学生远大的创业目标,培育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基于此背景,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优势,总结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https://www.peihua.cn/xsfwzx/info/1067/2805.htm
12.互联网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浅析大学生互联网+是做什么的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计划,旨在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加快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促进经济新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传统行业”的融合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新业态,为人们就业和创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前景。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社会问题,“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平等的就业环境、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192125/article/details/124984622
13.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docx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docx,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1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经济再度成为“时代热词”,越来越多的人在互联网这片巨大的空间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比如网红直播带货、电商直播卖货、知识青年短视频营销、直播线上教诸如此类,都是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01/800311007200411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