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共赴未来丨软通动力成功承办知识城AI+产业生态大会

6月12日,“知识城AI+产业生态大会暨AI项目路演活动”在广州知识城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活动由知识城集团举办,知识城产投集团、广东软通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研究院公司联合承办。来自科研院所、产业链企业、投资机构等近3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解读“AI+”在千行百业中的创新价值,以及带来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机遇。

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晖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三城一岛”已成为广州产业发展的一个增长极。广州开发区致力于培育构建优质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营商环境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他表示,当前正值人工智能产业的黄金机遇期,广州开发区有信心、有决心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诚邀产业界、投资界朋友到黄埔来,开创企业发展新辉煌。

软通动力董事兼首席运营官车俊河在致辞中表示,AI技术正飞速发展,重塑了传统产业的竞争格局和价值体系,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无数创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软通动力作为数字技术的实践者和创新者,积极响应“AI+”战略号召,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深度布局,打造出了一系列核心产品和服务能力,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数字能源等战略新兴行业。黄埔区作为广州科技创新引擎和实体经济主战场,具备优质的人才队伍、强大的科研力量、丰富的产业场景和庞大的数据资源,希望与黄埔区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共同抢滩“AI+”这片科技蓝海,进而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知识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育能表示,知识城集团锚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主航道,以产业为根基、生态为主题、服务为抓手,为知识城引入了达闼科技、壁仞科技、希姆计算、数梦工场等一批人工智能行业佼佼者。未来,知识城集团将以“龙头+配套”的打法、“普适+特色”的策略、“和合+共生”的理念,全力构建“大招商、大运营、大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格局,助力知识城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高地。

以全栈的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

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刘会福在“智能、自主、绿色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演讲中指出,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提速,正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变革,尤其是在制造领域,AIGC强力助推新型工业化,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在这个背景下,软通动力认为为未来新型企业将向“智能、自主、绿色”方向发展。依此,软通动力构建了全栈的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企业数智化转型贡献核心动能。

软通动力以陪伴式的AI咨询服务为引领,帮助企业制定AI战略、技术战略和数据战略,并提供生产力终端(AIPC、人工智能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云平台&数字孪生平台等核心底座,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同时,通过“AllinAI”,在产品、服务、人才、数据、管理五个方面快速升级,广泛赋能金融、汽车、制造、能源、零售、大健康等行业领域。我们认为,行业大模型是企业数据资产落地与数据智能提效的最佳路径与驱动力,每家企业都要拥有一个自己所在行业的大模型,针对性的推出了包含算力底座、知识库、领域模型、场景服务等的软通天璇MaaS平台,助力企业智能化变革。此外,还通过提供绿色算力、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化发展。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副研究员梅阳带来题为“中美人工智能战略竞争的态势风险”的主题演讲,分析了中美战略竞争背后的逻辑,提出从市场和产业链需求出发,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罗建曦带来题为“大模型与制造业创新”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数字化时代机遇则有利于提高创新者的创新力,让创新过程更加智能化。

琶洲实验室(黄埔)高级工程师孙晋祥带来题为“‘大模型’+‘小模型’赋能工业”的主题演讲。他以PCB分诊式缺陷检测为切入点,引出了大小模型可融合推动工业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实现跨设备、跨系统的高效协同。

广州希姆半导体科技公司CEO梅迪带来题为“开源生态—国产算力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作为同时拥有高端AI加速芯片(RISC-V指令集在数据中心领域商业落地的头部芯片)和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闭环方案的企业,希姆计算将持续通过人工智能与异构计算帮助各行业释放发展潜能。

达闼机器人(广州)公司副总经理杜伟带来题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人形机器人和大模型即将成为新一代工业革命中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工具,将为我国未来30年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黄一丁带来题为“AI助力工业设计与仿真平台”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创新中心在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发展方面的使命与愿景。

重磅发布软通动力三款新品闪耀亮相

会上,软通动力发布多款重磅新品,包括天坊工业互联AI平台、产业金融平台(天驭)、软通工业互联MOM平台,从AI技术的赋能、产业金融的支持和工业应用的支撑,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东软通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规划总监吴晓东发布天坊工业互联AI平台,深入阐述了该平台如何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赋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他重点介绍了平台的核心组件,包括iSS-Link工业网关产品、iSS-AI工业AI平台、iSS-IIoT工业物联网平台、iSS-Meta数字孪生平台、iSS-LCDP工业低代码平台、iSS-DI工业大数据平台等,不仅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分析的全流程,还集成了大模型技术,实现了设备的故障预测、寿命预测和智能诊断等AI应用,以及通过低代码平台简化开发流程,降低技术门槛,加速企业创新。天坊工业互联AI平台的推出,彰显了软通动力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提升新质生产力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软通动力咨询与数字化创新服务线高级副总裁李希仁发布产业金融平台,指出该平台的定位是产业场景与金融场景的“连接器&翻译员”,以科技能力为核心,以金融产品设计能力为依托,为产业端及金融端赋能。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向中小企业提供应收债权融资产品;基于大数据建模,向中小企业提供创新信用融资产品;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向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监管机构提供ABS、理财、信托。产业金融平台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纾困帮扶的新途径,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基于行业场景的信用风险识别工具,推动了产融结合的信息孤岛问题的解决。这标志着软通动力在金融科技领域实现进一步深耕,将为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软通动力工业互联MOM事业部高级业务总监袁亚发布软通工业互联MOM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制造(MES)、质量(QMS)、仓储(WMS)、供应商(SRM)、设备(EAM)、能源管理(EMS)、计划排产(APS)和厂内物流(LES)等领域,形成了一个制造业务全覆盖的综合管理平台。MOM在制造业价值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基于MOM获取准确、实时的采购、生产、质量、物流、设备、安全、环境、人员等数据,能够让数据驱动业务和管理,进行监控、预测、控制和决策优化,实现精益成长。其应用场景包括生产调度、物流调度、设备管理、应急管理、AI智能检测和大数据分析等,可带来减劳/提效、降本、无忧等收益。随着软通工业互联MOM平台发布,标志着软通动力在制造业的布局进一步完善和深入。

AI算法算力(知识城)产业联盟发布

活动现场,知识城集团、软通动力、琶洲实验室(黄埔)、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希姆科技、达闼机器人、广州壁仞公司、遇贤微电子、中国移动黄埔分公司、中国联通黄埔分公司、云脉芯联、知识城智慧城市公司共12家单位共同上台发布AI算法算力(知识城)产业联盟。产业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加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数智赋能共赴未来。作为中国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领导企业,软通动力将不断深化与知识城集团以及更多生态伙伴的合作,携手共筑繁荣的AI+产业生态,共赢数智未来。

THE END
1.传统企业转型利器:“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互联网产品设计运营产品是基础,服务为产品功能的延伸,解决方案是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定制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组合。产品由产研团队负责搭建并完善,服务由运营团队负责搭建并完善,解决方案则是由解决方案部门持续投入并优化。 产品功能仅是冰山一角,服务设计才是精髓。“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三者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做好客户服务以及支撑业务开https://www.163.com/dy/article/GEQO73OQ0511805E.html
2.智慧之源」用“大数据+科技服务”助力技术产品化市场化2017年9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进一步明晰了「技术转移」的概念,即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技术转移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科技信息和科技能力等。 https://36kr.com/p/695918245353601
3.中国太保“产品+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太保“产品+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10日讯(记者 汤莎 通讯员 张雅捷 少慧)近日,中国太保产险广东湛江中支“麻章花卉苗木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为麻章区特色产业“花卉苗木”的发展提供气象服务。 据悉,该气象服务点依托中国太保“南国花卉科技园”三农服务站点,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2-08/10/content_25301791.htm
4.深耕16年,阿尔特:AI赋能汽车设计降本增效,研发+制造双轮驱动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上,公司将依托近 20 年来在国内外积累的新能源汽车全流程研发经验,重点推动向汽车新能源化变革中及潜在变革国家进行技术、产品、服务等一揽子供给输出。 我们认为,公司于2009年起便布局新能源汽车研发,目前已具有国际领先竞争力,在全球新能源转型趋势下,公司出海业务或将成为未来公司增长重要驱动力。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90849935681265841.html
5.热议!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十个案例+调研报告)根据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性,结合互联网产业的规律,沿袭并总结最高人民法院“海带配额案”的审理思路,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互联网专条兜底条款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应评判被诉行为是否符合以下四项条件:1.被诉行为系利用技术手段干扰他人网络产品或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2.被诉行为不属于该条明确列举的互联网不正当竞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67001269&efid=gZeBOAq7DgS4Pn7s9xAxoA
6.技术维护服务新华三集团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技术维护服务,结合自身超过30年、服务全球2000+企业的专业服务经验,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依托智能化系统平台与专业化服务团队,覆盖网络、计算存储、云计算、安全等全线产品,提供从基础技术维护到主动式技术维护,面向全行业、全产品的定制化服务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更温暖、更专业、更智能的https://www.h3c.com/cn/Service/Support_Services/Basic_Services/
7.创新奇智AI商业化落地能力彰显,完成逾4亿元A和A+轮融资美通社PR依托创新工场品牌和深厚的人工智能资源,背靠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的强大 AI 技术专家群,创新奇智集结了来自国内外顶尖大学及顶尖公司的近三百人技术及行业专家团队,对企业服务市场有着深刻理解,并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与实战经历。 创新奇智聚焦零售、制造、金融三个行业,打造“技术产品”+“行业场景”双轮驱动模式,拥有https://www.prnasia.com/story/235851-1.shtml
8.李晓华:数字技术加持赋能“服务+制造”创新深入发展此外,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服务型制造的开展和模式创新,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如今,制造业的产品不仅仅是单一的物理性的产品,而是一件产品外加软件,甚至是和云端服务高度连接、高度集成在一起的,那么就需要服务型制造企业提供很多差异化的服务。 http://www.xinhuanet.com/techpro/20220815/397b1045bf3c434e9d3b1fa588413e74/c.html
9.“音频+服务”不断深化,创新实践有四大主线有了AIGC技术的赋能,在线音频平台在内容生产、用户交互和虚拟主播打造等方面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在以创新音频服务产品抢占用户市场的过程中,不少音频平台以高品质音频服务产品快速捕获了大量用户。 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关注青少年、中老年群体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打造云听“少儿版”“简洁版”等服务模式https://www.cnr.cn/yggg/hyzx/20230811/t20230811_526374952.shtml
10.4500+资源免费对接:乘风破浪的姐姐直播招商滴滴寻品牌实物我提供:可提供一年期在线问诊,30天视频问诊等医疗服务产品;一年期医疗险,运动意外险,疫情险等免费保险产品,可作为公益权益,用户福利,客户回馈等 14、【爱我就啃】寻找合作伙伴: 我需要:加盟一起共同成功! 我提供:技术,品牌,管理,VI,营销模式,产品。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27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