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碳汇增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加法”

GF60论坛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开放交流平台,长期助力低碳绿色产业健康发展。

导读

近两年,维持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生态碳汇,促进实现碳中和目标是国际热点问题。实现“碳中和”需要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减少产业层面的碳排放,包括节能、增效、开发利用新能源等。二是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包括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其中,加强对陆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抵消人类活动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

碳汇与碳源的定义

碳汇(CarbonSink),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与碳汇相对的是碳源(CarbonSource)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它既来自自然界,也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

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减缓温室气体浓度上升、调节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生态碳汇在固碳的同时,可为资源丰富地区带来经济收入,同时通过碳市场交易等方式,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碳中和”的主要贡献者,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中和”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汇的分类

数量最多也最广为人知的碳汇是森林碳汇,但碳汇的种类还包括草地碳汇、耕地碳汇、海洋碳汇等。

森林碳汇/林业碳汇

草地碳汇

草地碳汇能力很强,主要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固定在地下的土壤当中,但植物的固碳比例较小,仅占一成左右,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固碳能力更强,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尤其是退化草地的固碳增量更加明显,因此可充分发挥草地的固碳作用。

耕地碳汇

耕地固碳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原因在于耕地生产的粮食每年都被消耗了,其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被排放到大气中,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了,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部分将二氧化碳固定到了耕地的土壤中。

土壤碳汇

跟据“酶锁理论”,土壤微生物可作碳“捕集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注:酶锁理论认为,在湿地、泥炭地等地,当氧气无法自由获取时,土壤微生物不会代谢多酚。如果多酚类物质在无氧土壤中未被“消化”的事实属实,那就意味着用这些化合物填充土壤可能成为一个碳汇。但2021年7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副教授KellyWrighton领导的团队发表在《自然—通讯》的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也“吃”多酚,与“酶锁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对于土壤碳汇还存在争议。

海洋碳汇

指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和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浮游生物、细菌、海草、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捕获的,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90倍。

除此之外,还有湿地碳汇、冻土碳汇等。

碳汇增加的方法

根据projectdrawdown官网,目前陆地汇吸收了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当量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大约24%。当我们考虑其他温室气体,包括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氟化气体时,土地吸收了大约26%的总排放量。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和加强碳汇呢?

减少食物浪费和转向富含植物的饮食可以减少对碳封存树木的破坏。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及其林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动。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碳汇计量与监测等特殊技术要求,强调森林的多重效益。

从已公示的林业碳汇项目PDD来看,造林项目每亩可产生碳汇量0.3-1.2吨/年左右,南方地区如广东省的碳汇量最高可以达到亩均1.2吨/年,北方地区如河南省在0.3-0.6吨/年左右。从树种看,阔叶类树种碳汇量较多,落叶松较少。

转变农业生产方法

我们种植、放牧或收获的内容和方式会影响我们在植物和土壤中储存碳的能力,通过农林业实践将树木融入农业对碳汇发展尤其有效。

利用退化土地

退化的土地可以以恢复生产力、增加生物量和促进土壤碳固存的方式加以利用——同时生产木材、纤维或食物。

我国碳汇发展历程

2006年起,中国就率先针对林业碳汇发布了众多政策文件,加强森林碳汇计量标准、监测方法等研究性工作。近几年,依托国家对双碳目标的重视,各个种类的碳汇都获得较好的发展,碳汇项目和交易工具也都有创新。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从“全国一盘棋”高度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强调要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统计监测能力等。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分别围绕协同推动减污降碳、海洋碳汇能力评估、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出台专门政策文件。

2022年,全国共确定12个市、6个县共18个市县开展林业碳汇试点,21个国有林场开展森林碳汇试点。

2022年3月,都昌县与易高天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水稻种植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这是江西省首个签约落地的农业碳汇项目。

2022年5月,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厦门落地。福建首例双壳贝类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项目完成。

2022年6月,中国林学会开发竹林碳汇多尺度联合监测技术体系,实现竹林碳汇时空动态的快速准确计测,为实现我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森林碳汇精准估测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2022年7月,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首个碳汇林示范区在国有无定河林场建成。

2022年8月,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与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签约,为福鼎市特色农业产业提供300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标志着农业碳汇保险率先在福建实现创新突破。

我国碳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碳汇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具有人地矛盾突出,用于造林的土地面积有限,环境条件较差,通过人工造林增加碳吸收的效益较低、成本较高;碳汇上位法缺失,现有制度规范法律层级低且不健全,碳汇法律属性不清,权属边界不明;湿地碳汇与海洋碳汇、森林碳汇存在边界模糊情形;对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固碳潜力、固碳机理及固碳技术的科学认识仍然不足;部分生态系统的碳源和碳汇存在动态的相互转化情形;碳汇交易与全国碳市场衔接不畅;碳汇计量标准、监测方法不足,部分种类碳汇计量困难等问题。

全面实现“双碳”目标,不仅要做好减法,全力推进碳排放减量,更要算好加法,着力提升碳汇增量,构建多层次的碳中和路径。随着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双碳”目标的提出,维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构建陆地生态碳汇显现出一致性、引领性和挑战性。

出品|GF60媒体中心

作者|孟可盈

指导|熊雪莹

审核|吴光豪、戴浩程

绿色金融60人论坛(简称“GF60”)作为非营利性国际化绿色金融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学术研讨、政策对话、行业交流、课题研究、项目考察等一系列活动,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行业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国际化的开放交流平台,也将与更多研究智库、学术院校、国际组织展开合作,共同助力实现中国与全球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THE END
1.在拓展增量上下功夫人民日报在拓展增量上下功夫,消费长效机制,内生增长机制,建筑领域,不竭动力,生产力,增量是新的增长、新的开拓,是一种向好向上的变化。寻求增量、提高质量,可以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内在要求结合https://wap.cnki.net/touch/web/Newspaper/Article/RMRB202407240050.html
2.有效增量的五种方式(精选8篇)有效增量的五种方式(精选8篇) 篇1:有效增量的五种方式 一、 新品的市场导入和推广 “好酒不怕巷子深”,其实企业最有效的营销策略还是产品策略,企业为了四、 市场质量的提升 “质量决定一切”,成了近几年企业管理的重心。不仅仅是要做好产品质量,还要做好单市场的质量。市场质量说起来难以理解,其实就是怎样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t3rwz05.html
3.精准投放策略,钻展推广优化方案,提升广告效能推广优化钻展推广优化方案,聚焦精准投放策略,旨在提升广告效果。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关键词、创意内容和投放时段,实现广告精准触达目标受众,提高率和投资回报率。 在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钻展推广已经成为品牌商家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如何优化钻展推广方案,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成为了许多商家关注的焦点,本文http://www.fengzhengtop.com/tgyh/623332.html
4.什么是增量Adjust?术语表Adjust增量是营销支出为 B 组带来的转化量百分比(20 次安装,占 B 组总量的 16.7%)。 那么,每次增量转化的成本是多少?您可以将用于 B 组的广告支出除以所得的提升量。如果推广活动的成本为 100 美元,而增量为 20 次安装,那么每位增量用户的成本为 5 美元。 https://www.adjust.com/zh/glossary/incrementality/
5.存量房转新颜,增量房品质提升的秘笈房产资讯【存量房转新颜,增量房品质提升的秘笈】本文探讨了如何加速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供给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政策措施,如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将非居住房改建为租赁住房、合理控制新房供应等方法,以及如何打造宜居环境和促进租购并举,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https://guigang.news.fang.com/open/50140953.html
6.2025风光装机突破25GW!湖南印发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理顺输配电价结构、完善增量配电网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分时电价、阶梯电价、差别电价等制度。推进配售电改革。完善信用监督体系,规范电力零售市场秩序,完善增量配电网配套政策,加快形成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常态化机制。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提升增量配电企业盈利能力和水平。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16351.shtml
7.见实杭州私域大会,一起聊11大私域订单增量新来源杭州私域大会将聚焦私域2.0阶段品牌企业关注的“订单与增量”,侧重如何提升用户增量、订单增量的运营策略和运营玩法。在此议题下,我们将围绕其中十一个增量来源展开,分别是: 用户黄金运营周期、用户精细化运营、会员深度运营、“双前台”新玩法、私域提效模型、高净值用户运营、跨越新平台(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社群提效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50365214&efid=lhA02m1kx4ZXp80GIQQvYQ
8.元气森林2023自贩机渠道饮料“新链路”增量样本来了!云峰链路改革加速提升增量效率 相对于前期的不稳不火,元气森林2023年在自贩机渠道内的爆发与其在链路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密不可分。元气森林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对原有销售链路的重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元气森林原来的链路从企业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经销、分销、运营商后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而经过观察和评估,元气森林在https://www.163.com/dy/article/ID83UI1V0552GWXH.html
9.上海企业如何提升每月发票额度代办发票增量视频上海企业如何提升每月发票额度|代办发票增量 不成功退全款 众多成功案例供查看 申与城企业服务 上海代理记账协会会员单位 作为申与城(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我们完全理解您作为上海企业希望提升每月发票额度的需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描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https://shanghai.11467.com/info/24476939.htm
10.快速提升模型效果,机器学习这些迭代方法要掌握(Python)技术提升交流 二、增量学习 一、模型迭代方法 机器学习模型在实际应用的场景,通常要根据新增的数据下进行模型的迭代,常见的模型迭代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全量数据重新训练一个模型,直接合并历史训练数据与新增的数据,模型直接离线学习全量数据,学习得到一个全新的模型。优缺点:这也是实际最为常见的模型迭代方式,通常模型https://blog.csdn.net/qq_34160248/article/details/127523381
11.手把手XTTSV4迁移51CTO博客16、 为源库开启快跟踪(可以提升增量备份的效率) alter database enable block change tracking using file '%ORACLE_HOME%/trace/trace.log'; 17、 检查无效对象 select owner, object_name, object_type, status from dba_objects where owner = 'TEST' and status <> 'VALID'; https://blog.51cto.com/u_15077549/4396325
12.中信建投:无论存量还是增量,中国居民杠杆率都处于相对低位近年来居民杠杆率持续提升,这构成了中期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质疑:目前杠杆水平下,市场对货币宽松以及政策是否还具备足够弹性?此乃我们做杠杆细化研究之缘起。此次我们采用了 3 个存量指标(居民贷款余额/GDP、偿债比率、存贷比)和 2 个增量指标(按揭负担比、贷款成数),并侧重于核心城市杠杆研究。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505097
13.两会圆桌以“三量”激活优化城市潜在生产力天津要“紧扣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激活并优化城市潜在生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城市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路径是“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代表委员们结合自己的岗位特点,纷纷给出解读、细化举措,一颗颗赤子之心,展望未来豪情满怀。 http://www.tj.xinhuanet.com/20240126/2a606ea6a9674ce190b56a54b8befecf/c.html
14.国研中心新国货爆发式增长,中高端市澈争力如何提升全球智库近年来,顺应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趋势和需求,新国货依托网络零售市场快速发展,在衣、食、住、行、用等消费领域全方位快速涌现。总体来看,新国货消费呈现出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市场增量贡献扩大、消费活力日益强劲的特征,为消费提质升级注入强大新动能。 (一)新国货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38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