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基地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弘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我市制定印发了《枣庄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试行)》,从申报、评选、命名和管理等方面推动党史教育基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全市党史教育基地均能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功能,全部实行免费参观,并配备专兼职讲解人员,成为开展党性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等多种活动的最直观、最立体的历史教科书。
据悉,中共滕县县委、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展示各历史时期照片1500余幅、文物实物120余件、文献书刊资料600余册;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设现场教学主题课3个、现场行走的思政课教学主题课3个、影像教学课程4个、红歌教学课程3个、情景剧教学课程3个,累计接待参观人数196万人次;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年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400余次、举办党史专题教育课堂100余次、主题研学活动500余次;贺敬之文学馆把研学课题与学校实践活动有机融合,2024年开展研学活动200余场,参观学生达19万人次;鲁南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纪念园与枣庄日报社小记者站达成战略协议,年均参与研学活动过万人次;运河支队记忆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义务讲解3100批次,累计参观人数150余万人次;枣庄胜利渠教育培训基地探索“理论教学+宣讲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培训模式,引导党员干部“沉浸式”学习胜利渠优良传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市委党史研究院将继续深挖枣庄红色革命文化,指导各党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服务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记者刘一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