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函数

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

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函数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5、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了解函数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函数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吗?

1、学校计划组织春游,学生每人交30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2、为迎接新年,班委会计划购买100元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

解:1、y=30n

y是函数,n是自变量

2、,n是函数,a是自变量.

(二)讲授新课

刚才所举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数学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这种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如第一题中的学生数n必须是正整数.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2)

(3)(4)

(5)(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实数,与都有意义.

(3)小题的是一个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

同理(4)小题的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且.

第(5)小题,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被开方数是.

同理,第(6)小题也是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

.

解:(1)全体实数

(2)全体实数

(3)

(4)且

(5)

(6)

小结: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看出函数的解析式是整数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注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片面地认为,凡是分母,只要即可.教师可将解题步骤设计得细致一些.先提问本题的分母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求出使函数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问题也与次类似.

但象第(4)小题,有些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将答案写成或.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的两根用“或者”联接,在这里就直接拿过来用.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讲清“且”与“或”.说明这里与是并且的关系.即2与-1这两个值x都不能取.

例2、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0.5元,一般车保管费是每次一辆0.3元.

(1)若设一般车停放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收入为y元,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次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解:(1)

(x是正整数,

(2)若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

收入在1225元至1330元之间

总结: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得实际问题有意义.这样,就要求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函数,当自变量时,相应的函数y的值是.60叫做这个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例3、求下列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解:1)当时,

(2)当时,

(3)当时,

(4)当时,

注:本例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以此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在研究函数关系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能求出其相应的函数值.另外,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THE END
1.初中函数教学(精选十篇)初中函数教学 篇1 在教学前,我对学生存在的困难作了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前提,具体分析如下。 1.对于某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的抽象与表达,部分学生存在困难。比如,行程问题,学生容易感受路程的变化,不能自觉说出时间这个变量;再如图形问题,以圆为例,学生能自觉感受面积、周长的变化,不能自觉说出半径的变化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20z034.html
2.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290965.html
3.初中数学中函数课堂教学策略15篇(全文)二、初中函数教学的常见类型 1.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函数经验型教学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函数不仅仅是学习的基础,还是学习的重难点。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模式依旧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进行函数教学的时候,需要利用函数经验型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里所说的经验型教学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数量的变化,帮助他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0pyuauw.html
4.八年级数学函数教案(通用5篇)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变量的值相应的会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函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https://www.diyifanwen.com/ja/803082.html
5.函数概念教案(精选11篇)教学重点: 两集合间用对应来描述函数的概念;求基本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周长为b,面积为c 2.问题. 在初中,我们曾认识利用函数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义函数?常见的函数模型有哪些? https://www.jy135.com/jiaoan/605359.html
6.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pptx初中数学函数ppt课件CATALOGUE目录函数基本概念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函数简介与应用复合函数与分段函数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函数基本概念CATALOGUE01详细解释函数的定义,包括函数的值域、定义域、对应法则等概念。函数定义介绍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基本性质,并举例说明。函数性质函数定义与性质通过数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6745160.html
7.函数的概念教案初中.doc中学学案函数的概念教案初中.doc 13页VIP内容提供方:baoyue 大小:32 KB 字数:约6.27千字 发布时间:2018-06-22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29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函数的概念教案初中.doc关闭https://m.book118.com/html/2018/0622/6115100020001202.shtm
8.函数九年级数学教案2篇函数九年级数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给出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及一些性质,只是研究函数的方法都是按照函数解析式---定义域---图象---性质的方法进行的,基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10427141239_102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