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研究——基于J省Y市提升工程2.0的实施调研》赵国宏,夏莹莹,陆简晗

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研究——基于J省Y市提升工程2.0的实施调研

关键词:提升工程2.0;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综上,影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为教师自身,主要包含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学理念、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动机以及态度等;外在因素有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主要包含软硬件基础、培训研修、学校管理、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社会因素包含政策影响等。为顺应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要求,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J省Y市结合全市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Y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培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Y市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本研究基于此方案的实施,调查民族地区J省Y市小学教师经过提升工程培训后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情况,重点探究外在因素中的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组织管理等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影响,以此来剖析影响能力提升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描述

(二)调查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能力标准(试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升工程2.0》《Y市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为参考,确定了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级维度及二级维度,建构了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维度(见图1)。

图1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维度结构图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体水平统计分析

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均值为3.77,达到较高水平,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五个维度发展相对均衡。在五个维度中,计划与准备能力维度的水平(3.86)最为理想,次之为技术素养维度的发展水平(3.84),这两个维度的均值均高于总体水平,说明计划与准备能力、技术素养水平较比其他三个能力提升较快、水平更高。学习与发展维度水平最低(3.71),组织与管理维度(3.72)及评估与诊断维度的发展水平

(3.72)均低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总体水平,但相差不大,说明此三项维度的水平处于一般水平,且发展相对均衡。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1.网络环境下小学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存在困难

小学教师的信息化2.0意识及教育信息化认同意识比较强,86.9%的教师非常了解教育信息化2.0的意义和目标,90.2%的教师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效果的提升作用,91.3%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家校沟通的效果。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90.0%以上的小学教师能够熟练地将PPT、微课、白板、投影仪、实物展台等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应用于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过程并合理选用技术工具管理教育资源。但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下,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合理选用技术工具的得分仅为3.70,说明教师在利用技术手段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存在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利用网络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较弱,同时Y市小学班额数量大,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多数情况只能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对于个别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难以满足。经过培训后,教师独立解决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计划与准备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在选择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教师的“计划与准备”能力还有待提升。

2.小学教师对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运用及对教学行为的有效调整存在不足

组织与管理维度均值在五个维度中处于中等水平,描述统计量的标准差整体都处在0.70以上,说明小学教师在组织与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得分最低的是“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您能观察和收集学生的课堂的反馈,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3.65)”,而得分最高的是“您能冷静处理课堂教学中因技术故障引发的意外情况(3.77)”。由此可见,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技术层面上的运用掌握较好,并且能够应对教学中因技术故障引发的意外情况,但是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运用掌握得不是很好,部分教师不能在技术的支持下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上需要进一步提升。

3.小学教师利用技术进行教学评估与诊断、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有待增强

在评估与诊断维度方面,得分最高的是“您能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3.81)”,说明小学教师能够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而得分最低的是“能利用技术支持有效开展学习评价,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电子档案袋等工具进行学习评价(3.60)”,说明教师在经过“提升工程”的培训后,能够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但是在具体实施评价以及运用技术支持的工具进行学习评价的能力较弱。由此可见,经过培训后,教师的评估与诊断的意识增强,但将其具体应用到实践教学评价中的能力较弱,这表明不但要给教师理念上的引导,更要注重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

学习与发展维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在参加培训后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学习与发展维度水平均值为3.71,为五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一项。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您能将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中及教学后的自我反思与发展中(3.98)”,得分最低的是网络支持下的研修,如专题论坛、网络社区研讨等(3.66)。由此可见,小学教师培训后能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其自我反思与发展能力也有所提升。相比之下,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学习等活动以提高专业发展的能力水平较低,说明教师还不太擅长在网络支持下的研修、利用各种平台与专家同行交流、获得指导与帮助等,教师需要拓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自身专业化发展路径。

(二)不同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学历、职业生涯阶段和任教学科三个方面。

学历方面,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的能力水平均值达到3.89,随着学历的降低,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均值随之降低,中专学历的教师的均值仅为3.15。可以看出,大专及以下的学历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处于一般水平(3.28),本科及以上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达到了较好水平(3.71)。

职业生涯阶段方面,从不同教龄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分析可以看出,11-15年及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与其他两个阶段的教师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从结果来看,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存在差异。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培训中,培训内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培训需求。

任教学科方面,在小学的各学科教学中,科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最高(4.31),信息技术教师位居第二(4.11),且这两类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科。通过对教师任教学科的内容、课堂教学特点以及学科性质进行分析,科学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上课时多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呈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使用实验模拟演示等多媒体教学方法,由此增加了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

五、对策与建议

(一)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加强内容分层,满足需求差异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生涯阶段、不同任教学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将培训内容分层分类设计,可以达到满足不同教师的培训需求,使培训有效并具有针对性。

1.培训内容应注重应用实践,强化教师在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是注重“课堂教学应用”培训内容的模块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停留在对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应用,而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等应用中存在困难。因此,培训内容应注重课堂教学应用,在教授教师如何使用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更应该在培训中加上实践操作的内容。二是注重“网络教学空间的应用”培训内容的模块设计。在本研究中接受调查的小学教师,最常应用的网络教学空间是地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但是实际上只有参加比赛的教师才会去用心学习应用教学,其他教师大多对此不能熟练掌握应用,若在培训过程中,加入对此教学助手的应用实践操作培训,指导每位教师如何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开展个性化培训,使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模块

目前提升工程的培训内容固定,教师不能实现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在调查中,某小学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生涯阶段、不同任教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培训需求也并不相同。但在进行提升工程培训过程中,其培训内容由该校教务处统一选定给每位教师,这显然不能实现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PPT制作课件,虽然一部分教师会在网络上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但是下载以后,发现并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的教学相匹配,需要对其作出修改,但是很大一部分教师不能熟练掌握PPT的制作和修改。这就要求在培训中,除了针对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加强培训力度之外,还应积极开展个性化培训,由高校专家或各级进修学校的培训专家团队以及一线教师共同设计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培训内容模块。参加培训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选择同一培训内容模块的教师可以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培训过程中彼此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新形态。

(二)加强校本研修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深度参与

在培训模式上,提升工程2.0采用了混合式的培训模式,培训效果较好。在混合式培训模式中,校本研修模式是最能了解教师学情,最能将所学应用于教学过程,也是最能激发教师积极参与培训的热情和动力的模式。并且,校本研修是由学校的信息化团队自主组织的,每个学校对自己的校本研修有自主决定权,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来规划校本研修的内容及进程安排等。因此,建议应加强校本研修模式的应用,以此来促进教师的深度参与。

(三)加强组织保障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1.强化培训团队建设,增强培训指导能力

以往的培训团队大多是专家学者,很少有一线教师参与。专家学者的培训虽然可以给予教师理念及技术上的引领,但是相比一线教师缺少了一些实际应用的经验。因此,在组建培训的队伍时,可以在一线教师所中挑选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培训者。此外,进修学校的各学科教研员最能接近本学科的教学,也最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实际,邀请他们参与培训团队,可以使培训更接地气,培训内容及讲解的实际应用技能更能被一线教师接受和使用。同时,以破解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主旨,借助于观课评课、优秀课例研究等方式,激发学校其他教师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也让其他教师对于技术的应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培训目标。

2.发挥大学区作用,带动乡镇学校共同提升

学区内城镇学校的教师与乡镇学校的教师按学科组成教师工作坊,结成教研共同体。工作坊的教师要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网络研修、互动备课、线上交流,线下研讨、听课评课等。通过送教下乡活动,加强学区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大学区之间的兄弟校的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

3.营造信息技术应用氛围,形成应用文化

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包括优秀的课例观摩活动、课件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微课制作大赛、网络教学空间应用大赛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浓厚的信息技术应用氛围,形成应用文化。同时,对参与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肯定。例如,每年举行一次的地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虽然都有各县市的不同学科教师参赛,但是一年一次的比赛给予教师的应用机会太少,并且能参与的教师人数较少。因此可以多开展此类活动,将各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推广普及到每个学科、每一位教师,既要有意识地组织老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又必须把这些活动的结果进行转化,引领教师们走向一个新的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常态。

参考文献:

[3]袁同凯,朱筱煦,刘华芹.论我国在线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以民族教育信息化为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6).

[5]石玉昌.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70年:经验总结与路径新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4).

[6]赵国宏,华娇.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途径——基于对吉林省延边地区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4).

[7]徐鹏,王以宁,刘艳华,张海.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迁移影响因子模型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4).

[8]徐鹏,胡月.动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迁移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3).

[9]李美凤.工作环境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迁移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2).

[10]张屹,刘晓莉,范福兰,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省14个市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6).

[11]刘慧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ResearchontheImprovementofPrimarySchoolTeachers’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AbilityinEthnicAreas——BasedontheInvestigationoftheImplementationofthe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AbilityUpgradingProject2.0inYCity,JProv.

ZHAOGuo-hong,XIAYing-ying,LUJian-han

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abilityupgradingproject2.0;ethnicregion;primaryschoolteachers;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ability

THE END
1.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北京继教网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3年常德市武陵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能力提升工程 2023年宜兴市校长读书活动网络培训 “国培计划(2022)”天水市市县农村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在线课程 “国培计划(2022 )”一一示范校整校推进研修引领者团队培训项目 2023年汉寿县中职新教师成长培训 2023年双https://www.teacher.com.cn/
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混合式校本研修,山东省教师教育网https://xiaoben.qlteacher.com/
3.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登录入口:https:/·号外!号外!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登录入口:https://jstsgc.gdedu.gov.cn/考核伴随式数据采集达合格,新增3个平台 温馨提示 各级管理员: 近期是教师申报高峰期,为确保各地区教师申报顺利完成,系统计划于4月2日14:00起暂停访问市州主页、区县主页、校级主页功能,优先分配资源给申报教师,各级管理员如需查询本https://sj.5201988.com/a/198.html
4.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登录平台https://scnlts.scedu本站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且公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网公布为准!本站小编整理分享以下平台网址入口: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登录平台https://scnlts.scedu.com.cn/ 用户登录 请输入账号/手机号 请输入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通知公告更多 ? http://www.17xuexiba.com/doc/56660.html
5.登录到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服务平台111欢迎登录Welcome Home 点击查看操作指引常见问题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http://www.hnteacher.net/
6.青岛教师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登录:http://jsjy.网址未加载/主要承担全国及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国家及全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及其它一些社会化考试服务。中心内设综合科、考务科、信息科和命题科等4个科室。根据原江西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江查看更多 5、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管理平台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0912247.html
7.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启动本报讯(记者 康丽) “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能力提升工程2.0突出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http://www.jyb.cn/rmtzgjsb/201904/t20190408_223522.html
8.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打造信息化教师队伍。在xx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校的领导下,依照我校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规划,对学校教师开展了信息技术的培训,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https://www.ruiwen.com/word/xiaoxuejsxxjsyynltsgcelpxxdtihui.html
9.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指南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指导各地扎实开展整校推进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指南。 一、目标任务 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三提http://www.lnie.ln.cn/info/1063/1353.htm
10.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和同心县《“国培计(202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我校成为项目校之一,将对我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行整校推进培训、应用融合。学校教师对信息https://ycjtj.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content/view&id=2346514
11.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方案依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15号)等要求,为提高市参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的意识,真正达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728/13/79930059_1129879703.shtml
12.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B7家校交流与合作 8. 您所在的教室最主要的信息设备是什么? 不太清楚 黑板+粉笔 电脑+投影+幕布 电脑+投影+交互式电子白板 https://www.wjx.cn/jq/96103811.aspx
13.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标是,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2njPMqdySwitueetzeGB190402
14.2021年颍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培训人数 7537 人 参训人数 7515 人 参训率 99.71 % 学习人数 7514 人 学习率 99.69 % 合格人数 7400 人 看课时长 7829642 分钟 参加活动人次 14646 次 能力点选择人次 85722 次 提交认证材料人次 32743 次 学校排行 阜阳市颍州区袁集镇中心小学 100分 阜阳市颍州区袁集镇赵洼小学 100分 颍州区袁集镇窑前https://ipx.yanxiu.com/cms/project/index?projectId=5974185674923139091
15.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管理系统项目根据工作需要,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将通过比选方式产生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管理系统项目供应商,共有3家公司报名参与。四川省电化教育馆于2020年11月23日在7楼会议室对3家公司进行比选,现将比选结果公示如下:? 中选单位:成都康烨科技有限公司。 http://www.qdqss.cn/html/2020/1128/38008.html
16.202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施方案.pdf202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施方案.pdf,202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培训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文件要求,促进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 有效应用,构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05/5022231204004144.shtm
17.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通用10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课题:电子白板课件的制作 授课时数:3课时 一、软件版本:HiteBoard Pro V2.0.10 20131014 二、制作前准备: 1、收集跟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素材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PPT文件等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建立自己的素材资源库,最好放在网络上,方便大家在备课时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2b5is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