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所以孩子们可塑性大。
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小学时候的学习有以下几点区别:
一、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习的课程门类增加,内容逐步加深。
小学期间,孩子的学习内容很简单,学科少,主要学习语文、数学等最基础的课程。
只是接受一些直观、感性的知识,并没有细完整的学科知识和体系。
老师教学重视趣味性和直观性,不强调知识的完整体系。
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
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学习负担增多了。
老师注重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成绩逐渐分化
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大,也会逐渐向两级分化。
这是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加,需要的能力强,还有心理的波动和生理的变化。
三、孩子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越来越重要。
在初中,老师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最好逐渐养成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习惯。
学习依赖性强的孩子在初中往往成绩越来越低。
四、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
在小学,孩子们都是依赖老师的安排来学习,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
家庭作业,也大多数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的。
刚入初中,很多孩子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自制能力,带有明显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一旦离开教师和家长的安排,不少孩子往往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无法自觉的安排学习。
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暑假里,培养孩子适应多学科学习,摆脱依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