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人永远存在:关于知乎,这可能是最真诚的一篇分享了

本文全文约四万五千字,分为六大部分:

一、从第143名到第29名,知乎用了20个月——火爆的数据

如果这样的对比还不够明显的话,在2014年8月一场关于知乎和人人孰弱孰强的论战中,知乎用户LeoFang在《知乎超越人人:新旧社交平台的更迭》中关于知乎的数据是ALEXA中国区排名第143位,距今仅仅过去20个月。

而在移动端,根据appannie知乎iOS版本中国区排名显示,其在社交类app中国区下载量排名最近一年已基本稳定在10到15位之间,作为一款非典型社交类产品,达到如此成就已然卓绝。

而知乎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目前惊人的6000万注册用户数据的支撑。(此数据基于2015年3月知乎ceo周源接受媒体采访预估年底5000万到6000万注册用户的目标保守推算)

2012年,豆瓣创始人阿北在创新工场演讲时说:

豆瓣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品牌了。

2016年的知乎,同样如此。

二、为什么知乎会有这样火爆的数据?

分四个角度介绍知乎为什么有这样火爆的数据:

1、以问题为中心,形成有序的「公共领域」——问答模式的过人之处;

2、「见解文化」——知乎独特的社区风格

3、「社会化关系」——知乎运营的核心思路

4、「自生长化」:人治→德治→法治——适时调整运营策略

1、以问题为中心,形成有序的「公共领域」——问答模式的过人之处

问答模式,是知乎作为一种非典型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独特之处;而作为新型网络「公共领域」,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机制彰显出有序性的特征。

1)「公共领域」(publicsphere)是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概念:

公共领域是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地发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看法、意见,不受政府的干涉,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对其关系进行调停的领域。

知乎的问答框架,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公共领域」,它更符合美国人魏菲德、黄宗智提出「管理型公共领域」或「第三领域」理论,是一种阉割掉政治批判功能的「公共领域」。

2)知乎问答框架:以问题为中心带来的有序思辨流程。

同所有传统媒体、社交媒体不同,知乎的核心内容来自问答框架,它天然的规则就是:问题就是中心,所有回答都必须围绕问题本身。

在围绕问题的前提下,如果说传统媒体乃至新浪微博这种互联网社交媒体最终产出的内容是一个个单独的「议案」的话;那么知乎的这种问答框架可以完整的展现「议案」形成的整个流程:

当然这套流程中颇为关键的地方在于:

3)与之对比,传统媒体和其他社交媒体作为「公共领域」有序性流程的缺失。

传统媒体:

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

而这些流程的缺失,最为关键的就是没有以问题为中心统领全局,除了一些重大事件会形成「特别专题」以外,大部分情况下传统以及社交媒体产生的内容都会呈现出无序的「散兵游勇」状态,用户没有一个核心入口(问题)去专注。

1、「见解文化」——知乎独特的社区风格

如果说问答体系是知乎外在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么「见解文化」则是知乎区分于别的网站的内核,甚至连知乎的母体——著名问答网站Quora也没有如此鲜明的风格。

1)「见解文化」:知乎区别于豆瓣、果壳、贴吧的独特之处

豆瓣是文艺、情感文化,果壳是科学、知识文化,贴吧是多元、八卦文化相比;知乎最大的社区风格在于在于他的观念、见解文化。

知友“动机在杭州”在“知乎、豆瓣、果壳有什么相似之处?”中有对知乎的「观念流」有着这样一番理解:

观念融合了我们自身的经历、感悟和由此沉淀下来的人生智慧,它是灵活的知识,是有思想的情感,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无法复制。而在回答中阐述观念的过程,也正是提醒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期待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过程。

而这种社区风格成为知乎独树一帜的重要法宝。

是的,来知乎,写答案,最核心的要点不是情感、不是知识、不是八卦,而是隐藏在情感、知识甚至八卦里的见解,每一个问题就像一道命题作文,你回答的要首要因素是传递你的观念、见解、你自己的独特领悟,一切的形式皆服务于此。

在这种「见解文化」的包围下,用户对答案点赞可能不是因为他了解了这个知识,而是因为,他拥护答案背后的理念,他感受到答案独特的含蕴;你也许会觉得这种行为过于感性,但在这种「见解」的渲染中,用户的社区归属感油然而生。

3)「见解文化」催生的社区代表性符号:「知乎体」

知乎经典语录:

「看脸」

「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跳脱的想象力配合超凡的行动力来解决」

知乎经典提问范式:

「如何评价XXX?」

「X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知乎经典回答体例:

「泻药/谢邀/卸腰」

「XXX的回答已经很完善了,我再补充几点。」

这些「知乎体」作为「见解文化」催生下的代表性符号,像图腾崇拜一样在知乎风行一时后,又盛行在中文互联网的其他角落,类似「X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提问甚至已经成为各种文案百试不爽的标题词。

4)「见解文化」的吉祥物:刘看山

每个没有头像知乎用户的默认灰阶图像就是刘看山。

5)「见解文化」的疏离:Quora与知乎渐行渐远

两个问答社区基于用户结构、实名制程度、语言习惯,以及知乎「大V导向」和Quora「问题导向」等种种差异,产品风格已经大为不同,而这其中,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二者「见解文化」的疏离。

知乎与Quora的自两者诞生之日起就有很多比较:

Quora上的问题:HowdoestheChineseQ&AwebsiteZhihucomparetoQuora;

知乎上的问题:知乎和Quora有哪些不同点?

在我看来:Quora的答案更重视理性分析的过程,而知乎答案中理性分析虽然不缺市场,但「见解」独到、有趣、有内涵往往也深受欢迎。

当然,知乎用户珞凌在“Quora里的段子手和营销号目前是什么状况?”中所揭露的Quora用户「抖机灵」的现象不是个例;但总体来看,知乎中这种「抖机灵」、「段子手」、「政治正确」等「见解文化」的重要流行代表相对更容易得到正面反馈。

1)知乎产品本身存在三种需求关系:

2)知乎内部在早期阶段对这些关系就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思考:

知乎团队成远在“2011年什么原因会让你离开知乎?”的答案下,曾经这样说明当时知乎运营的重要性评级:

按照重要性排序知乎应该是:

1、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2、信息和人(包括个人经验、社区关系)的关系;

3、人和人的关系。

其实在知乎上最重要的是前两个,而且前两个很大程度靠UGC,第三个不是不存在,而是很大程度靠底层算法、信息设计以及前两大类数据,而不是人际互动。

可以看到,「问答大于社会化大于社交」可以说是知乎早期的一个理念。

而之后知乎团队黄继新的看法变得更加直接,在2011年6月“目前知乎的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回答中,他着重强调了知乎的「社会化」关系是其最大价值。

知乎是新建社交关系的一个典范,而非映射或迁移现有的社交关系。

因此,知乎最大的价值,与其说是人脉,不如说是知乎帮助用户建立人脉的这个社会化知识、经验网络。

2012年,知乎重大改版之后,知乎CEO周源在“知乎团队的路是怎么走来的,知乎未来又将如何发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以「连接」来作为知乎今后运营的主旨。

但我想说的是,问答或许不应该是知乎的全部。

连接才刚刚开始。

而这种「连接」,就是要营造知乎用户的「社会化关系」。

3)知乎运营核心思路

基于「社会化关系」这个关键,知乎的运营核心思路可以总结为:

「弱关系」形成路径流程图:

「弱关系」形成路径简明图:

如果将上述思维导图再归纳细化的话,知乎采铜老师2011年在个人博客网络图谱论“知乎”里所作的图更加简练。

1)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知乎社区运营的发展脉络。

知乎种子阶段(即2011年上半年)

知乎内测阶段(即2011年下半年到2013年3月)

开放初期(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

开放中期(2014年4月至今)

2)脉络总结:人治→德治→法治

知乎不断因时制宜调整运营策略,使社区迈入了「自生长」的良好运行轨道

三、知乎的用户和内容特点

从内容和用户两个角度分析知乎特点,共3个章节

1、「金字塔」型——知乎的用户结构特点

2、「大杂烩」化——知乎内容的发展趋势

3、九大模式与一个缺失——知乎用户最愿意点赞内容的特征

1)知乎著名用户苏莉安有两份广为流传的知乎民间分析报告:

在他近300万的样本中,得出这样一些数据:

2)知乎用户赵澈在《有哪些网站用爬虫爬取能得到很有价值的数据?》的回答里也相当专业地分析了知乎的一些数据。

(平均最短路径向你保证平均来讲这条路径很短,只有2左右。直径和半径则告诉你在最坏情况下,你们碰巧是整个圈子里相距最远的两位,道路的长度在2到5之间)

3)结论

尽管这两位用户的研究数据或陈旧或样本数量太少,但是从中依然可以窥探到:

调查类问题3792,生活3096,历史1713,恋爱1464,心理学1432

电影1419,人际交往1404,社会1332,互联网1214,情感1197

政治1028,两性关系994,教育897,中国823,人生815

游戏805,文学772,知乎772,法律750,音乐738

爱情699,文化659,创业628,大学621,程序员619

心理617,你如何评价X609,女性604,编程585,X是种怎样的体验582

而这也基本上与我们在知乎的个人感受吻合:

这九种模式常常互相交织,频繁出现在知乎用户的timeline中。

2)知乎高传播内容中最迥异的一环:视频和动图的缺失

周源2011年在《发现在知乎上提问题不可以附上图或简短的声音、视频。请问以后会添加这样的功能吗?为什么?》中曾经这样回答:

增加多媒体信息,对信息表达,完整性都绝对有用,我们一直在考虑中。目前知乎在文字问答上的用户体验还做得不好,还差得很远,我们也希望在提升当前的体验后,再来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文字→图片→动图→视频,知乎会沿着这个已经被前人验证的道路走么?

四、知乎现有的格局分析

从内外部对知乎产品现有格局进行分析,共3个章节

1、外部:什么将威胁知乎?

2、内部:知乎产品格局之知乎问答

3、内部:知乎产品格局之子集产品

1)知乎就是「京东」

知乎的内容从最初的以IT领域为主进化到今天的分门别类样样俱全,从某种角度来看,知乎像极了京东(从以前的垂直领域做起到现在一个全面的阶段,质量相对有保证)。

而从这个角度想下去:

2)知乎的市场会不会被垂直领域的问答网站瓜分?

当互联网很多大而全的产品比如58同城、赶集网的市场被二手车、二手房、招聘等垂直领域发展较好、较专业的互联网公司抢走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

但,答案是不会,打败柯达的,绝对不是胶卷:

3)但是成熟的社区产品借用问答的形式充当一个功能模块的模式将会威胁知乎

以豆瓣电影为例:

除此之外,未知的威胁,才是威胁:苹果一夜崛起,诺基亚顷刻坍塌,谁也不知道社交媒体的「苹果」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而如果梦魇成真,届时倒下的又何止知乎一个。

知乎问答是知乎的核心,其他一切产品线都是对问答环节产生的内容以及内容制造者的再开发。

笔者对知乎问答体系现阶段的主要困境和需要改进之处的思考如下:

1)搜索

知乎的成功离不开「运营驱动」,和初创时期「资源驱动」,但从本质上来看,知乎是一家「体验或者说设计驱动」的代表性公司,其最大的短板在于「技术驱动」的明显不足。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搜索。

在Quora,随便输入「zhihuquora」搜索反馈是这样的:

而在知乎,输入「知乎quora」是这样的:

这就是知乎最核心的技术痛点,也是广大用户最大的槽点,甚至某种程度上,用户不会提问都要归咎于搜索。

知乎搜索工程师张前川在《为什么知乎的搜索功能如此之烂》中也坦承了知乎搜索的技术缺陷,目前看来,知乎搜索任重而道远;但同样也要认识到,这确实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

2)建站五年以来的知识沉淀问题——还是搜索

在知乎,最常见的一个场景就是:自己曾经浏览过的某条内容就忘记收藏找不到了。

为此,以下功能的推出可能解决用户的这一痛点。

用户产生的众多回答,自己寻找都很麻烦,更何况访客。而实际上,像新浪微博一样的搜索就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知乎同其他社交平台不同,对很多用户而已,点赞推送到自己主页是一种「收藏」手段。在做好回答搜索机制之后,紧接着要推出个人点赞内容的搜索,不仅可以搜索自己曾经点过赞的内容,也可以搜索别人点过赞的内容。

与上同理

解决了一个普遍的问题:我看过的东西忘记点赞、忘记收藏,再找的时候找不到了。

3)首页动态推送机制

可以说,周源力排众议推行新版首页推送机制是无比有先见的决策,他预料到知乎发展壮大之后内容的复杂程度,也深谙「马太效应」对社区别的优质内容的摧残。

但主推「社会化关系」的首页模式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

目前理想的首页模式:

这是知乎目前「根话题」下的子话题:

理想状态下,首页可以分类看到不同父级话题,让用户可以选择专注于某一方向的内容(当然话题有部分问题重复的现象需要具体再研究)。

尽管将一个人贴标签并不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做法,用户生产、传播的内容也并不一定局限在某一领域下,但给用户提供这样的自主功能相对首页增加「话题分类」技术难度要小很多。

5)加强「社会化关系」方向的思考

信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一个优秀前例:知乎app端将「点赞、反对」功能从右上方移到了左下角,解决了用户懒得点赞的痒点;

1)知乎专栏的问题

知乎专栏是知乎于2013年7月18日上线测试的内容创作产品,2016年3月29日面向全部用户开放写作。类似的产品首推国外的Medium,其次是国内的简书和十五言。

目前知乎专栏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他一方面依托问答产生的优质用户来创造内容,而另一方面,却与问答体系产生了竞争关系。

当然,现有的打赏模式也非常成熟了:

2)知乎电子书的问题:是否重启知乎阅读?

知乎阅读是否会重启并且赋予他新时代的使命呢?

这是目前知乎电子书业务的购买渠道:

也许再做一个「知乎阅读」就现有的资源体量来说仍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但倘若启动这个产品的话,就会解决两个问题:

3)知乎日报、读读日报与知乎错综复杂的定位问题

知乎日报与知乎的关系

知乎日报是知乎2013年5月推出的移动媒体app:

知乎日报与读读日报的关系(读读日报是知乎日报的3.0版本):

3.0阶段,「读读日报」,口号是「人人都是主编」,但此时更相当于一个全新的产品线,编辑扩大到每一个用户,主题可以无限设置,内容完全不局限于知乎。

知乎日报为什么成功?

知乎日报初期阶段仅仅依靠数位编辑就取得了两年1500万的装机量,可以说大获成功,而其成功的背后,最为关键地方在于:

而如今,已经作为一个成熟产品的知乎日报,首先在ios客户端率先支持用知乎账号登陆,宣告一个「引流」时代的结束:

读读日报现状:

笔者2015年在知乎盐club现场率先试用了彼时还叫做「知乎日报3.0β」的「读读日报」的雏形,算是最早使用的用户之一。也许知乎官方也清晰地认识到,贸然把知乎日报直接升级为读读日报是一个完全不现实的事情,所以就有了现在颇为尴尬的两条产品线,一边是知乎日报2.0,另一边则是包含知乎日报2.0全部内容的读读日报。

而appannie的数据显示,进入2016年以来,「读读日报」ios客户端下载量从「新闻」类目中的50名一直下探到100名左右,就算4月14日进入appstore编辑推荐,也改变不了「过把瘾就下来」的现实。

而同期「知乎日报」的数据基本稳定在「新闻」类目的十几名到二十几名的区间内。

「读读日报」为什么不尽人意?

读读日报和知乎的关系是竞争关系,这是核心原因;在此基础上:

黄继新在读读日报的竞争力在哪?这样描述「算法推荐」和「人工推荐」两种模式:

第一种:创造一个「智能搜索引擎」,除了根据你输入的关键词输出内容,还能识别内容质量,按照质量高低、好看程度排序。

第二种:依靠那些懂的人、了解的人来推荐。喜欢书籍的人,愿意其他爱书人的推荐;热衷生活的人,也更想得到其他生活家的筛选。

读读日报无疑走了后者的路,但现状是,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推荐」制胜的资讯媒体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并且越走越远。

(图引自36kr一场血拼,已经开场:今日头条决战全国第一绕得过腾讯吗)

而推荐的内容则完全跟你喜欢浏览的内容挂钩。

「算法推荐」的质量不一定高,但现阶段,就效率和稳定性而言,比人靠谱多了。

读读日报如何重生?

以一点资讯的做法为例:

最近两个月,一点资讯封掉了大概7000多个号。古玩、健康、财经等,都是重灾区。我们的竞争对手,在放宽入驻条件,但我们相反——高标准,并且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从一级到六级,级别越高标志着你的内容越优质,这样你得到的展示量就越大。

读读日报现在和知乎不是共生关系,而是竞争关系;改变这样的现状重点在于理清二者关系,把「社会化关系」的培养放在知乎,而读读日报专注做内容呈现;另外,「转推」机制应当慎重考虑,淡化人的重要性。

黄继新在「OFF2015·离线未来大会」演讲中提到:

这个时代,内容会和所有的角色融合,内容再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会三位一体

且算法推荐的内容和编辑推荐的内容不能割裂,要完全融合在一起。

五、知乎商业化变现的可能

探讨知乎商业化变现的可能,共3个章节

2、从用户激励角度看:知乎赞助、招聘、咨询方向的发展

3、知乎生态圈:由知乎电子书和职人介绍所想到的

2、从用户激励角度看「知乎赞助、招聘、咨询」方向的发展

1)知乎现有的用户激励:精神激励

积分、等级、勋章始终是社区产品无法绕开的三样东西,也是被各大社区采用的方式。

2011年Quora曾经推出一套credit体系:每个新注册的用户自动拥有500积分。该积分可用于「支付」(邀请或是激励)可能知道问题答案的人来回答。因此,用户可以收到有质量的问题邀请,也可免受大量邀请信息的干扰。当积分低于100时,Quora会不定时地充值到100。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主动获取积分,比如:回答邀请者的问题、你的回答得到「赞」、其他用户主动「支付」

而2015年8月,面对社区巨大的「贫富分化」或者说「通货膨胀」问题:「大V拥有几百万积分,而普通用户可能不足百」,Quora选择取消credit制度。

我注意到知乎曾经推出我的知乎五周年活动,将用户注册知乎以来的个人事件展示地极其清楚;有理由相信知乎做出类似Quora这样的分析体系已经在路上了。

「获得知识」:知乎的用户精神激励法

这种情况下,用户反向的心理流程是这样的:

2)物质激励的加入会破坏精神激励原有效果么?

知乎物质激励的可能方式:

物质激励的破坏性:

对招聘、咨询来说:仅仅根据知乎上的答案就评定专业能力不太可行。

3)缺乏物质激励的负面效果

短期来看,知乎成为了「材料发掘站」,更多起到了为别的网站引流的作用。

部分用户铤而走险,比如「童谣诈骗」事件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知乎平台信誉。

假设有物质激励:

4)物质激励在赞助、咨询、招聘上可能实现商业化运作的改良方式

知乎赞助:

知乎咨询:

专注线上咨询:

知乎招聘:

专注做TOB模式:

1)「知乎生态圈」

「知乎生态圈」的引入。上文在论及知乎产品格局时,我曾经提到子集产品的地位:

其他一切产品线都是对问答环节产生的内容以及内容制造者的再开发。

「知乎电子书」如此,「2016年推出的「职人介绍所」也如此。

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真的要从战略高度思量,这一套包装体系应该衍生到「生态圈」这个概念。即「凡是社区产生的优质内容、优质用户,都应该提供一套针对的服务体系」

知乎生态圈可以有什么?

2)具体商业化操作示例

知乎阅读(略,详见第四部分第三节「知乎电子书问题」部分)

知乎版TED:

知乎版奇葩说:(知乎视频业务)

在前文论述「知乎问答模式的过人之处」时,我这样提到:

在围绕问题的前提下,如果说传统媒体乃至新浪微博这种互联网社交媒体最终产出的内容是一个个单独的「议案」的话;那么知乎的这种问答框架可以完整的展现「议案」形成的整个流程

那么知乎版奇葩说的特色在哪里?

知乎用户个人项目发布平台

夏天给鹿晗写了一首歌词,秋天成了功夫熊猫3的官方中文推广曲

也就是成为《海底》这首歌的词曲作者。

其身份是编剧,而知乎为其个人能力展示提供平台。

上述二者在知乎并非个例,能取得如此成绩的人自然天赋异禀,但知乎也为发掘他们提供了平台,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而这引来这样一个衍生问题:做音乐的知乎能不能给他出一张专辑?做编剧的知乎能不能给他拍个网剧?

如果为这样的个人项目提供发布平台乃至传播平台,又当何如?

后记:对知乎环境所谓「水化」的看法

一方面,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里说:

尽管城市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大,在一个城市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居民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假如从创新的角度去思考,就会理解这种快乐——一种对文明的向往。

知乎是一座城市,他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元,坏的东西多了、好的东西也多了,但是人们还是会蜂拥而至。

另一方面,EliPariser说: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身处在一个过滤泡(filterbubble)中,它会为你过滤信息。

THE END
1.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实战经验引领下的深度探索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深入挖掘用户行为数据,为平台优化与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五、总结 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定位、技术、运营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只有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把握技术趋势、制定有效策略并持续优化迭代,才能打造出真正受用户喜爱的社区服务平台。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更加和谐、智慧的社区生https://www.batmanit.cn/blog/j/23409.html
2.社区团购平台的运营模式与运营策略社区团购平台的运营模式与运营策略是支撑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下面分别概述这两种要素: 运营模式 平台型社区团购:这种模式下,电商平台建立线上平台,吸引社区居民注册成为用户,平台负责商品的采购、展示、销售以及后续的物流配送,团长则作为社区的联系人,负责社群维护和订单的收集。 https://m.sohu.com/a/788326980_121783486
3.高流水的背后秘诀:商业模式与系统分析1. 通过游戏体验,探索玩家成长规划的设计思路。 2. 通过游戏消费,探索玩家的消费特征,以及消费引导的设计思路。 3. 通过体验游戏,探索核心及周边系统的结构和关系。 4. 通过收集活动资料,探索及反推运营策略。 5. 通过整理网络信息,探索并修正以上信息,并促成对应结论。 https://blog.csdn.net/august5291/article/details/120722134
4.电商运营方案(通用12篇)培训讲师:内部培训及外部营销会议。 电商运营方案 篇2 1.目标计划 计划:以1年为周期计划实施前期目标: 目标:打响网站品牌 任务:形成稳定的销售模式、培养客户的黏性策略:网站平台建设、资源整合、网站推广、市场开拓、团队机制建设。 第一阶段:网站平台完善期(1个半月)20~30天的平台基本建设阶段,根据网站需求特色,https://www.ruiwen.com/yunyingfangan/6202039.html
5.小红书的独特运营模式和行之有效的推广思路学也网4. 小红书的社区运营策略 小红书的社区运营策略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如内容审核、用户管理等,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二是运用各种社区互动工具,如话题、小组、直播等,增强用户粘性和活跃度。三是培养和运营各类KOL和社区达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四是通过社区内容分发、互动等手段,为商家提供精准的流量https://www.1984nian.com/Knowledge-xueye/683.html
6.品牌电商运营方案(精选8篇)总之,产品定位,产品结构,产品定价,展现体系,营销策划,市场推广,客服与售后,数据分析,聚焦 策略,完整的建立了电商运营模型,能够解决多数电商企业,或者传统企业在做电商转型时遇到的问题。 篇4:电商网站运营方案 一、平台的定位与总体目标 1.平台定位及目标 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835504.html
7.淘宝抓猫猫图鉴攻略集猫猫图鉴在哪里因此,这将导致一个问题,即如何运作社区,以及如何以什么方式和主题保留社区用户。对于叠猫活动,建立的社区活动主题明显,定位清晰。下面,我们将以叠猫社区为例,阐述社区运营的理念。 五、社区运营的核心思路 要做好社区运营,需要梳理社区定位、服务分析、种子用户、新鲜度、价值观等五个方面。 https://www.efusc.com/gonglve/1393806.html
8.@所有人春风送岗:有一种心安一一家门口就业澎湃号·政务短视频运营 任职要求: 1、大专及以上学历,一年以上视频策划相关经验,传媒、电影类专业优先; 2、熟知垂直类短视频的运营思路、平台规则和策略,会写文案和脚本,懂拍摄和剪辑,可提出运营改进方案; 3、脑洞大、有想法,优秀的沟通能力,执行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好;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203752
9.大众点评刷店铺预约收藏涨粉丝关注在线人数增加好评软件购买网站以上平台业务均有网友分享、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及其他用途、自助选择了解注册,如遇问题本站概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偿推荐自行选择了解、特此声明!! 本文分析的思路: 将从会员级别规则,橙V会员制,内容算法推荐,勋章体系,会员积分,产品视觉交互等来解构分析一下大众点评内容社区运营体系。最后从自己http://zz.dxsjz.com/wap/c_article-a_show-id_2517.html
10.最新调研:美团VS拼多多VS淘菜菜,孰优孰劣?物流指闻思路: 由于社区团购是偏区域化模型,为深入研究对比各家情况,为深度了解各平台在商品端,履约端及团长用户端全链路上的策略及达成的:“好”与“不好”,我们特地选取社区团购深水区武汉为研究样本,对各家展开深度分析,来逐层剖析不同平台具体策略、战略目标及实际阶段,并在团长及用户端对应以上视角分析终端反馈及心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620839.html
11.主流平台运营思路解析(主流平台运营思路怎么写)在数字化时代,平台运营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探讨主流平台运营的思路,帮助运营者把握核心策略。 定位清晰 运营之初,首先要对平台进行明确定位。这包括了解目标用户群体、分析竞争对手、确定平台特色等。清晰定位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运营策略。 内容为王 https://yunying.zaixianjisuan.com/question/zhu-liu-ping-tai-yun-ying-si-lu-jie-xi.html
12.社交媒体经营思路掌握4大优势,5步骤规划社媒经营策略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组成社交媒体的门槛很低,只要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例如Facebook、Instagram、YouTube、LINE等就能组成大大小小的社交媒体团体,而社交媒体营销就是针对不同社区规划销售策略的方法。 网络运营社交媒体的4大优势 ·容易锁定目标客群:组成社交媒体的人通常具有很强的共通性,无论是兴趣、职业、性别及年龄等https://m.10100.com/article/17551
13.别再踩坑了!社区O2O市场常见运营问题与策略分析社区的运营与销售与线下流通渠道也有很大的差异:传统的线下基本都是分级经销的形式,线下门店都是渠道网络上的一个点,所谓的渠道为王。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线上平台运营与线下门店运营都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但很多企业的运营思路还停留在自己之前的经验上面。 http://91yunying.com/83038.html
14.新媒体运营与营销实操手册第一章三分钟带你认清新媒体在线免费提到新媒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而,什么是新媒体,以及运营新媒体的基本思路和运营流程及策略有哪些,相信许多人都是一知半解。就让我们从新媒体的概念入手,一起来揭开新媒体的神秘面纱,开启对新媒体的探索之旅。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即新媒体。如今,新媒体的存在不仅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冲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127214181727603712
15.“数改+人改”驱动的高效运营管理二、主要策略和措施 1.明确运营改进思路,强化体系顶层设计 北京联通通过创新融合RPA、BI、aPaaS、AI等轻量化数字技术,打造自动化“数字人”能力,快速挖掘数据价值和升级数字化工具,实现将数据与流程深度融合,加速实施数据与流程的双向促进。构建“数字人”运营管理平台,形成“1名自然人+N名数字人”高效协同工作模式,http://bjtxxh.cn/nd.jsp?id=140
16.2024下半年小红书电商私域运营有哪些思路方法?做私域群聊重要性03 从蓄水到转化的全面指南运营策略 在小红书这一充满活力的社交电商平台上,私域运营已成为品牌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路径。 以下,我们将从私域蓄水(拉新)、私域运营以及转化提升三个方面,为您详细阐述如何在小红书上构建高效的私域运营体系。 1. 私域蓄水:精准拉新,构建流量池 http://www1.fkdmg.com/article/11235.html
17.营销策划方案15篇餐饮o2o经过一年多的洗礼已基本成熟,外卖第三方平台格局和模式也基本确定。第三方平台是餐饮商家提高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商家店铺在第三方平台的销量是整个运营体系的基础,决定销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店铺在平台上的排名,下面主要从如何提高店铺排名为切入点谈谈具体的运营思路。(平台有许多分类,下面只说默认排名) https://mip.oh100.com/zhichang/4409832.html
18.商业街运营策略计划(精选6篇)一般而言, 商业网络团购模式都是通过特定的网络平台去实现, 目前国内对于商业网络团购模式的研究, 重点集中于商业网络团购模式的界定[2], 以及商业网络团购发展问题等方面。本文运用双边市场理论, 通过对商业网络团购平台的定价及竞争市场的研究, 旨在提出对商业网络团购平台运营的一些策略和建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zic35w8.html
19.社区运营——必须知道的7个运营思路一、社区运营的概念和意义1. 社区运营的定义2. 社区运营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社区运营必须知道的7个【运营思路】1. 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2.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一、社区运营的概念和意义 1. 社区运营的定义 2. 社区运营的重要性和作用 https://www.shiwaiyun.com/article/post/1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