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22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浓缩版)(内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

1、新教科版2022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浓缩版)(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22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

4、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比如下雨天为什么有时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契机。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30课时左右。1“水”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

5、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本单元共有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4课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5课引导学生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6课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物质的认识。2“空气”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让学生了

6、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第2课到第7

8、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保持继续实验的热情,这将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5课“风的观测”和第6课“云的观测”,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学生在本单元学到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三、教学目标1.“水”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

9、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

10、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科学态度目标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以及它的可逆性。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

11、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以及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空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空气总会充满各处。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科学探究目标运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空气特征

15、象。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五、教学设计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19.1-9.7始业教育课;一1.水到哪里去了29.8-9.14一2.水沸腾了;一3.水结冰了39.15-9.21一4.冰融化了;一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49.22-9.28一6.加快溶解;一7.混合与分离59.29-10.5国庆节放假610.6-10.12一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机动710.13-10.19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测验810.20-10.26二1.感受空气;二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910.27-11.2二3.压缩空气;二4.空气有质量吗1011.

16、3-11.9二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二6.我们来做“热气球”1111.10-11.16二7.风的成因;二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211.17-11.23第二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测验1311.24-11.30三1.我们关心天气;三2.认识气温计1412.1-12.7三3.测量气温;三4.测量降水量1512.8-12.14三5.观测风;三6.观察云1612.15-12.21三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机动1712.22-12.28三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机动1812.29-1.4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测验191.5-1.11期末复习201.12-1.18期末测验目录水空气天气1.水到哪里

17、去了1.感受空气1.我们关心天气2.水沸腾了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2.认识气温计3.水结冰了3.压缩空气3.测量气温4.冰融化了4.空气有质量吗4.测量降水量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5.观测风6.加快溶解6.我们来做“热气球”6.观察云7.混合与分离7.风的成因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水到哪里去了教案教学设计1、水到哪里去了【学习内容】新教科版三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3,水蒸气

18、是看不见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蒸气。4、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这个过程叫凝结。过程与方法1.想象水蒸发的过程,对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现象做出解释。2、学生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封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3、比较水和水蒸气的异同。4.分析凝结现象,解释塑料薄膜上出现小水珠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学生的求知欲。2、意识到猜想必须用实验来验证的科学方法。3、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学生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封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理解蒸发的概念。【教学难点】分析凝结现象,解释塑料薄膜上出现小水珠的原因。【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三杯常温水,橡皮筋一根,塑料薄膜一

19、块老师准备:1.先倒一杯200毫升的水,再把黑板擦干净。2.湿毛巾(不要有太多水分)、水变成水蒸气的漫画(有几个水分子是后贴上去的,可以摘下来)【活动过程】一、聚焦1、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大家看这是一块普通的手帕,我把它在魔水中泡一下,再拿出来,用火点燃。大家猜一猜,手帕会被烧坏吗?(火熄灭后,让学生检查手帕是否完好无损。)问: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呢?2、大家都猜手帕烧不坏与水有关。那我们就来研究水。水还有哪些形态?(课件展示自然界中不同形态的水)二、探索1、用湿毛巾在黑板上板书“水”字,请大家观察这个水字有什么变化?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板书课

20、题(学生猜想)2、生活中像这样水干了的现象,你们能举几个吗?(学生举例)出示课件水干了的现象。3、黑板上的水、衣服上的水,地面上的水以及大家所说的这些地方的水都跑到哪里去了?(空气中)变成了什么?水慢慢飞到空气中变成了一种气体,叫做水蒸气。4、下面我们来用实验证明我们的解释。(1)、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2)、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3)、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4)、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三、研讨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1)、虽然我们看不见,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水是怎样变成我们肉眼

21、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呢?闭上眼睛想象。(2)、老师这里有一幅漫画形象地表示出这一过程。(出示水变成水蒸气的漫画演示)水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在水中不断的运动。靠近水面一些淘气的微粒就会跑到周围的空气中,就像这样一个一个跑出去的。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画箭头)叫做蒸发。(3)、像刚才黑板上的水变干蒸发了,我们可以说黑板上的水蒸发了,那玻璃上的水会蒸发吗?地面上的水会蒸发吗?敞开的杯子或盆里的水会蒸发吗?江河湖海里的水会蒸发吗?还有哪些地方的水会蒸发?(小结:只要有水存在,蒸发现象无处不在。)2、你在透明塑料盒子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1)老师来做个演示

22、实验。这是三杯相同温度同样多的常温水,在三个蒸发皿里分别倒热水、常温水和碎冰块,同时把三个蒸发皿分别放到杯子上方,过一会儿,用手摸一摸三个蒸发皿的底部有什么?(注意不要烫到手)(2)指名到前面摸一摸,汇报观察结果:你观察到了什么?(3)这里的水珠是从哪儿来?水蒸气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的?(4)小结:当水蒸气的微粒遇到较冷的杯底,就像我们同学在很冷的时候抱在一起一样不断地抱成团,几千亿几万亿颗水蒸气微粒遇冷抱在一起就变成了“水”。水蒸气冷却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凝结。3、水蒸发后变成了什么?那教室里有水蒸气吗?(用手指一指,问:这有吗?哪儿有吗?也就是说水蒸气就在我们教室每一处的空气当中。)还有哪

23、些地方有水蒸气?操场上有水蒸气吗?家里有水蒸气吗?概括的说水蒸气是无处不在的。4、既然水蒸气就在我们身边的空气当中,大家仔细看一看,你看见水蒸气了吗?你觉得水蒸气是什么样的?(可以用多种感官)。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水蒸气的特点?5、出示维恩图,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水水蒸气四、拓展解释:手帕为什么烧不坏?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和水蒸气的有关知识,你能说一说水和水蒸气有什么关系吗?六、课后延伸1、蒸发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很大的方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便。家里经常有水果,放久了,水分会怎样?变干了,这个时候还好吃吗?马上就要播种了,这是如果土壤里的水分都蒸发了,种子还能发芽吗?大家课后

24、思考,我们要怎样利用蒸发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2、了解雨雪霜露等自然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板石设计;1、水到哪里去了看不见(时刻)蒸发无色无味板书:水水蒸气(液体)(遇冷)凝结(气体)无处不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教学设计课题水沸腾了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科学探索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科学态度1、认识到正确使用试验设备的重要性2、培养严谨实验态度重点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了解汽化的

25、两种方式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难点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同学们,大家一定见过热气腾腾的饭锅吧。如果我们不停地给里面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发思索,进入学习角色讲授新课一、探索1:怎么测量水温1、承接聚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教师点拨:水温很高,水会沸腾,热气腾腾,2、怎么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教师指导: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

26、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3、实战演练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说明理由。教师点拨:A.温度计下端碰到容器底部B.温度计碰到容器壁D.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未持平C.正确二、探索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1、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和水、漏斗、秒表、塑料袋、试管夹、火柴(2)实验装置依次按照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的顺序安装好实验装置(3)酒精灯的结构常见酒精灯一般由灯体、灯芯、灯帽和酒精四大部分所组成。(展示结构示意图)(4)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

27、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常使用外焰加热物体。(展示结构示意图)(5)酒精灯的使用检查酒精灯是否能正常使用正常使用的酒精灯要求:酒精灯灯体无破损;酒精灯内酒精量不少于四分之一且不高于三分之二;灯芯应浸润酒精且不宜太短,一般高出灯体0.30.5cm。若灯芯顶端不平或焦掉则用剪刀剪平。点燃酒精灯取下酒精灯灯帽,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绝对禁止用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酒精灯的加热因为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常使用外焰进行加热。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是应注意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预热方法是将试管在灯焰上缓慢来回移动,使试管受热均匀。酒精灯的熄灭酒精灯使用完后用灯帽盖住熄灭,禁止用嘴

28、去吹灭。熄灭酒精灯后应再提一下灯帽,方便下次使用时打开。(6)实战演练仔细观察,对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哪些?为什么?教师点拨:使用正确的是,错在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错在用嘴吹灭酒精灯(7)实验操作与要求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8)温馨提示此实验主要观察水沸腾前后发生的变化:一听:水沸腾前后的声音变化二看: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气泡的变化三记: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秒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后3-5秒四画:画出水沸

30、止对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提示:水的沸腾要继续吸热。(2)液体沸腾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教师提示:二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3)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塑料袋发生怎样变化?教师提示: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三、探索3:比较蒸发和沸腾异同蒸发沸腾相同点不同点发生部位液温度条件剧烈程度液温变化教师适当点拨四、课堂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2、水的沸点是100。()3、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是液态变为气

33、学生认识了解温度变化曲线图了解沸腾、沸点的科学概念通过讨论,了解沸腾的条件等了解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检测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了解不同液体的沸点,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探索科学奥秘兴趣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掌握了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知道沸腾和蒸发一样都是水的汽化现象,了解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知道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比较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培养了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总结课堂板书温度计、酒精灯使用沸腾水沸腾了给水加热沸点蒸发和沸腾区别板书设计3、水结冰了【学习内容】新教科版三年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水结冰了【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当环境温

34、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2、过程与方法: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学习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学习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学习准备】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试管、自来水、水温计【学习过程】一、冰的观察1、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2、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

35、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板书:水结冰了3、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P9的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6、学生比较后汇报。7、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2、指导学生阅读书P8,然后请学生讲讲这

36、个实验应该怎么做?(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2)、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3)、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4)、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5)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高度。3、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4、汇报交流: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冰还是水吗?5、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三、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水(液态)冰(固态)现在知道为什

38、,引导学生思考冰块融化的原因。第2项活动是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通过在试管上做标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第3项活动是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想实验方法,提高他们实验的积极性。在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一些办法后,教师出示本课的实验材料,给学生一些提示与启发,在学生的不断补充、完善后,梳理、整理出本课的实验方法。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对本单元前4课的梳理与小结,让学生认识到水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它们有相同之处,也都有各自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39、,了解加热,遇冷都能使水的三态之间相互转化。【学情分析】本课是基于学生在实践水结冰的课堂后展开的,而学生对冰既熟悉又陌生,他们从小就经常玩弄冰块,冰融化了这个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但是学生可能缺少细致地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也没有比较过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的变化。因此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就成为本课重点,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记录,交流表达等良好的科学习惯。冰融化成水是因为温度升高了,但要让学生说出热量这个词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与启发。本课还可以通过观察水的各种图片,播放视频,让学生充分感知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

40、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教学准备】小组准备:

41、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2.揭示课题:冰融化了(板书)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预设18分钟)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1.吸管吹冰块(预设8分钟)(1)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就会开始融化。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预设: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用吸管吹热气让冰融化)学生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

42、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材料准备: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2.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预设10分钟)(1)讨论: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实验方法。提示:a.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b.冰在融化过程中用眼睛观察,不能动手触摸移动试管和烧杯。c.冰完全融化后再在水面做好记号。d.讨论补充完成学生活动手册。3.讨论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

43、不同点,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预设:吸收热量)(板书:吸收热量)(2)冰融化前是什么状态的?(预设:固态)(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预设: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4)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液态;固态转化成液态)(5)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其它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试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6)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体积变小)2.学生补充。3.学生观察水状态的各种图片。它们之

44、间能不能相互转化?4.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预设: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所以它们是同一种物质。)(板书: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预设: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水遇冷转化成冰,冰加热转化成水)6.教师小结: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板书:互相转化热量)四、课后拓展(预设4分钟)

45、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我们课后如果要研究“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得更块一些?”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回家后认真准备,完成实验。【板书设计】4.冰融化了吸收热量冰固态水液态互相转化热量水蒸气气态【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让学生记录冰的融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记录:冰融化前;冰融化一半;冰完全融化。表格里的记录既可以让学生画图,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图文结合。2.让学生用箭头标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箭头上方简单的注明水的三态的转化条件:比如加热、遇冷等。【作业设计】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A.晒太阳B.

46、用手捂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2.试管中的冰在完全融化成水后,我们发现体积。A.变小B.变大C.不变3.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A.固态转化成液态B.气态转化成液态C.液态转化成固态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教学设计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材简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平时的生活经验,学生知道食盐、白糖、味精、红糖等物体在水中能够溶解,知道通过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本节课将要研究比较不同物质(以食盐和小苏打为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生将学习到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对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比较,明白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

49、物质也溶解在水中,并自主去研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更加广泛的角度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学情分析】在本课开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生活中有不少物体能够溶解在水中,知道通过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但是对于小苏打和书本中出现的碱平时接触较少,不清楚它们的样子及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对于“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不同”也比较模糊。【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2.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50、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1小包食盐,一小包小苏打,一小包碱,装有水的烧杯1个,玻璃棒1根1.出示食盐,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

51、经验进行预测。预设:消失了,不见了,溶解了。)2.老师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3.提问:除了食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预设:白糖,味精,红糖等。)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小苏打和碱,并出示小苏打和碱。(板书:小苏打,碱。)5.提问:如果我在这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一直加一直加,食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小苏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吗?(学生进行猜测。)6.提问:那么,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学生猜测。)7.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板书)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

52、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实验时可以采用书本上的先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然后平分成8份;也可以采用平勺定量法,即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食盐或小苏打,用尺子刮去多余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1.提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如果这节课我们就用食盐和小苏打来研究这个问题,怎么研究?(预设:学生提出进行实验设想。)2.根据学生意见,适时出示小组讨论的提示:要知道同样多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我们打算怎么做?我们还应注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

53、论实验方法和注意点,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教师选择关键词进行板书。(预设:水量一样多;食盐和小苏打每次加入的量要相同,并且要等前面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板书:水量统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4.阅读科学书13和14页,思考并交流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水为什么要一样多?怎样加入食盐?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什么时候停止加食盐和小苏打?怎样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了?5.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并演示。(采用平勺定量法时要演示如何获取2克一份的食盐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盐,用尺子刮去多余的盐,搅拌的操作规范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什么时

54、候加入第二份食盐、第三份食盐,要将食盐溶解的份数及时记录下来,如何判断食盐是否完全溶解等。)6.出示活动手册第3页,指导学生实验要求及记录:先完成食盐的溶解实验,再完成小苏打的溶解实验,并根据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情况,进行记录。当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时候,在表格中打一个,在实验结束时,通过统计的数量,来表示食盐或小苏打溶解的份数。7.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巡视的注意点:(1)是否按照流程进行实验;(2)小组内是否人人参与;(3)是否对实验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8.学生完成实验后整理器材,汇总全班的数据到黑板上或者课件上。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5分

55、钟)材料准备:数据汇总表1.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实验数据汇总表,进行交流: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引导学生从黑板上的数据得出“大多数小组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和小苏打”)小结我们的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2.组织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这样加,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想法。达成共识:这样一份一份地加入,能够清楚地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能够溶解的份数。)四、拓展:其他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1.教师出示白糖、味精、红糖,提问:如果想知道这

56、几种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怎样研究?(学生交流实验方法。)2.回家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课堂上的实验方法,探究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板书设计】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水量统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小组12345678食盐小苏打我们的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在学生研究活动过程中,根据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情况,进行记录。当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时候,在表格中打一个,在实验结束时,通过统计的数量,来表示食盐或小苏打溶解的份数。2.在班级汇报

57、时,可以在班级记录表中汇总每个小组的观察结果,通过全班数据的呈现来直观展示一杯水中溶解食盐或小苏打的份数。3.在“我的发现”一栏中,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形式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水能够溶解食盐和小苏打,但是溶解的数量是不一样的。【作业设计】1.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A.20B.35C.1002.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克小苏打A.1B.4C.103.下列物体组合中,都能溶于水的是()白糖食盐面粉沙子碱食用油A.B.C.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教案教学设计6.加快溶解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

58、程。2.引导学生在“哪一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3.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件,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教学重点经历利用对比的方法验证肥皂溶解速度变化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用)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肥皂、表、食盐、汤匙、水槽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杯纯净水,请一位学生上来喝一喝,说说水的味道。2在纯净水中加入两个糖块

60、出要用冷水与热水、搅拌与不搅拌、切碎与不切碎的对比方法。(8)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注意点。教师设问:比方冷水与热水的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想。教师再次设问:另外两个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9)在选择基础上协调成4个组做搅拌与不搅拌的比较;4个组做切碎与不切碎的比较;4个组做热水与冷水的比较。教师巡回指导。(10)各小组交流研究结果。教师谈话小结。2.研究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使用学乐师生录像、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1)教师谈话:你熟悉的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还有什么?(2)学生说说

THE END
1.小学科学网湘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支撑网编者按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等诸多问题,教育部在今年五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旨在从源头上加强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素质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供给,提高科学教育水平,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这 2022-https://www.xxkxw.net/
2.小学科学教学网点击图片或此处访问新网站http://www.zjxxkx.com/
3.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课件资料优选科学学科网小学频道为您提供海量优质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课件教材同步资料,科学学科网每天更新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课件精品资料,欢迎您关注科学学科网。https://kx.zxxk.com/p/books-v1274-type4101/
4.小学科学教学网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https://xxkxjx.net/
5.小学科学下载安装小学科学APP下载安卓破解版版V2.0相关下载 软件标签: 小学科学APP是一款专注的小学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软件,专注能够为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有趣的科知识,拥有考点系统学习,模拟考试学习等功能,可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的为学习的初高中物理化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铺一个好路~! http://www.kkx.net/az/44649.html
6.分享8个科学教育类资源网站:1小学科学来自班叔分享8个科学教育类资源网站: 1、小学科学教学网:www.xxkxjx.net,教学动态、资源下载应有尽有,以教科版为主。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basic.smartedu.cn,有各学科的教学视频、电子教材、课件等。 3、https://weibo.com/5198011111/OBaTzdh2g
7.小学科学教学资源下载,小学科学备课资源下载教师听课网是国内排名前列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提供全国中小学各版本教材的课件教案学案备课素材试卷练习等资源下载。资源多、时效强、质量高,是中小学老师学生们的好伙伴.https://www.yanxiuwang.cn/Download/index/class_id/36.html
8.小学科学试卷真题小学科学试卷分析菁优网有丰富的小学科学试卷真题,这些试卷有在线的真题分析,可以快速助学习理解学习。https://www.jyeoo.com/science3/ques/search
9.余杭科学网浙教版初中科学浙教版科学教学资源网,初中科学,余杭科学,小学科学http://yhkx.vicp.cc/old/index.htm
10.小学科学教案导航51教学网【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 &n,51教学网-免费下载教学资源https://www.51jiaoxue.cn/1093.html
11.小学科学(教师)[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改革探究钱正莲;2020年11期 No.265 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对策孙华民;2020年11期 Nohttps://xxkx.cbpt.cnki.net/
12.小学科学多版本课件教案下载入口冀人版教学资源包 课件/教案/备课资源(1-6上下册)https://pan.quark.cn/s/79fc31454463冀人版科学声音 课件/视频(1-6上下册)https://pan.quark.cn/s/01d7bf932947冀人版无忧版课件/教案(3-6上下册)https://pan.quark.cn/s/e3e7a4672ae1https://m.sohu.com/a/798495497_121124030
13.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公示广东3市1区24校入选1月3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公示名单,拟确定124个实验区、994所实验校。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ed8644e8f3.shtml
14.教科2017版小学科学:精品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教科2017版小学科学网为您提供精心制作的教科2017版一年级至五年级小学科学精品课件、优秀教案、优质学案、精华试题供老师们下载,为提高您的教科2017版小学科学备课效率提供强大动力!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ke2017xxkx/
15.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高清电子课本下载2023-01-03小学四年级01,289 郑重承诺丨苏学网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交易、真实可靠! 升级会员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真题试卷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SX 联系Ta 进入TA的商铺联系官方客服 详情介绍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高清电子课本(可下载打印) http://www.125180.com/4396.html
16.小学科学电子课本(手机版)关注微信公众号可快速搜索和下载课本【点击这里】 电子课本网 > 小学科学电子课本人教版小学科学电子课本一年级科学上册(2024年新版)(人教鄂教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人教鄂教版) 二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人教鄂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http://m.dzkbw.com/books/xiaoxue-kexue/
17.《小学科学》杂志社[4-5]据2020年5月2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小学科学》学生版文献量为1865篇,被引量为8次,下载量为8998次;《小学科学》教师版文献量为22068篇,被引量为5808次,下载量为181055次,基金论文量为204篇。[6-7]据2020年5月22日维普网显示,《小学科学》学生版发文量为2027篇,被引量为4次,H指数为1;《http://m.yj-hk.com/h-pd-216.html
18.文武教师招聘网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提供最新中小学幼儿教师招聘信息、特岗教师招聘信息、教师资格证认定信息,考试报名时间,成绩查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真题、模拟试题、面试真题、说课稿。http://www.wenwu8.com/
19.小学科学课PPT小学科学课ppt模板下载绿色卡通观察豆芽的生长小学课件PPT模板小学科学课件 粉色简约风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我们周围的材料PPT模板小学科学课件 内容型 蓝色卡通声音的变化科学教学课件PPT模板小学科学课件 绿色简约风蜗牛动物说课PPT模板小学科学课件 内容型 蓝色卡通小学课件我们关心天气ppt模板小学科学课件 https://www.51miz.com/so-ppt/1538377.html
20.美丽科学小学版美丽科学同步教学软件美丽科学小学版美丽科学小学版安装教程 “美丽科学(Beauty of Science)教学平台”围绕科学课信息化教学打造了促进课堂教学的教师端,从而帮助教师开展科学可视化互动教学,让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能接受公平优质的科学教育。教师端以互动体验教学为核心,完全同步科学教材,通过“PPT课件+可视化资源+备授课软件”的一体化授课方式,实现了“云端https://www.wmzhe.com/soft-44201.html
21.AR小学科学app免费下载AR小学科学安卓最新版v3.0.8下载手机扫码下载 8.7应用简介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应用评论 为你推荐: 中学学科网 应用简介AR小学科学APP是一款智能化系统的AR教学管理手机软件,由成都市链和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设计,动静结合,应用AR小学科学APP将教材专业知识用AR呈现出去,关键点更清楚,学习培训更高效率。 软件简介 AR小学科学APP是一款https://www.duote.com/android/713838.html
22.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docx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docx 228页内容提供方:wlfdw_123456 大小:451.61 KB 字数:约7.26万字 发布时间:2024-09-12发布于山西 浏览人气:2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10/6231005050010221.shtm
23.小学科学奥数app下载小学科学奥数最新版下载v8.7.6安卓版小学科学奥数最新版是一款专为小学儿童打造的奥数学习类应用。这款应用上的学习内容非常多,它将的枯燥的数学内容和有趣的动漫相机合,打造出更合适的教学课程,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打好奥数基础。还在犹豫什么!喜欢的朋友快来旋风软件园下载体验吧!小学https://www.xfdown.com/soft/46989.html
24.美国小学主流科学教材:科学启蒙(4美国小学主流科学教材:科学启蒙(4-6年级)(套装共9册)(礼盒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美国科学家、教育家共同编撰、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美国小学科学教材。它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表达方式生动有趣,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是“行动的号角”的具体体现。这本书作为中国小学生《科学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132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