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手册[部分]

第一单元天气

天气这一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学生将了解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同时学生也将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制作简易风向标测量风向,自制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1、实验内容:测量室内外的温度

器材:温度计

规范操作要点:

(1)手拿温度计上端(拇指、食指和中指)。

(2)观测时,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小液泡虽然敏感,但也需要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约2-3分钟)。

(3)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4)读数时,不要对着温度计说话,避免呼出的气影响温度。

操作的建议:

(1)室内温度的测量,可以在教室里挂一支温度计,便于全班同学观测。

(3)温度计是易碎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用好后要入盒,避免放在桌子上滚落地上打碎。

链接:

1、测高温时用水银温度计,[100摄氏度以上]。测低温时用酒精温度计。

2、温度计打碎了怎么办

(1)、用硫磺粉撒在上面,让它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化合物。(其实这是最好的办法)

(2)、若没有,可以用吸尘器,但必须要彻底清洁吸尘器。

(3)、将碎片收集(不要碰到手),包好倒入垃圾箱。水银用纸是吸不上的,所以要用扫的。不要见水。你的伤口没碰上就没事,若不太确定,最好去趟医院,水银是重金属,有剧毒!!还有,收拾完一定要开窗通气,这一点切记切记!

3、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A、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

C、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要让玻璃泡继续停留在水中。

D、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2、实验内容:制作风向标测风向。

实验材料:吸管1根、硬纸板1张、带橡皮铅笔1支、剪刀、大头针1枚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或麦秆),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剪一个圆形纸板,写上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8各方向,然后中间戳洞,把铅笔插入圆形纸板。

5、确定好方向(可借助指南针),与圆形纸板上的方向一致,然后测定风向。

注意点:

1、到空旷的场地上测风向。

2、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方向的测定可借助指南针,指南针平方,待指针静止时,轻轻转动指南针盒,使磁针的南北两极和盒上标明的南北方向一致,这时指针盒上标明的方位就于实际方向相对应。指南针务必要远离以下列举的各种物品,才可避免磁针发生错乱:指南针应离铁丝网10米,高压线55米,汽车和飞机20米,以及含有磁铁如磁性容器等10米。

3、实验内容:做雨量器测降水量。

实验材料:直筒的透明杯1个、喷壶或(洗澡喷头)、纸条1张、直尺1把

1、在直筒的透明杯子外面贴上一张纸条,并在上面画好刻度,纸条0刻度对齐杯底。

2、站直身子用喷壶对准杯子喷水,模拟降雨。

3、降水5分钟后,看看降了多少毫米的"雨"。

4、对照降水等级表,判断降水等级。

1、纸条0刻度对齐杯底。

2、读数时,雨量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和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时读取雨量器的刻度数。

课外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的指导:

1、雨量器摆放位置的确定:选择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到。

2、每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对照等级表,确定下雨的等级。

3、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

第二单元溶解

溶解这单元涉及到11个实验,基本上每堂课都涉及到两个,如果给归类一下的话,都包含在溶解、过滤、加热分离这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的操作要求比较严谨,其中的注意点也不少。教参P43单元的第一课的三维目标有一条就是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内容:溶解实验

实验材料:玻璃棒烧杯勺子溶解物质(食盐、糖、高锰酸钾、小苏打、洗净的沙等)

1、第一步:静观。把溶解的物质放入水中,静观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尤其是高锰酸钾,它在水中逐渐分散这过程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过程。)

2、第二步:搅拌。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注意到溶液是否均匀,是否变成肉眼无法看见的物质颗粒。因此搅拌时要先慢后快,这样便于观察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3、第三步:静候。物质的溶解有快慢,溶解到一定程度后,物质看起来一下子溶解不了不要急于下判断,过一会还会继续溶解。

1、溶解的一个判断条件是在水中是否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这和粉笔末颗粒在水中的漂浮现象是不同的。

2、高锰酸钾的取放要规范。取时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上,取时用药勺,不能用手直接拿,没药勺可以用纸槽。

3、勺子的使用:像高锰酸钾这样的化学物品,不能用手拿,要用小勺拿取。为了避免起化学反应,在实验中一般选用药勺,尽量避免用金属勺子。

4、玻璃棒的用途:玻璃棒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或蘸取试液。实验前后应及时洗净玻璃棒,以防沾污试剂。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击器壁,防止碰破容器或造成液滴溅出,因为化学实验对溶液的要求很高,轻微的碰触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在没有玻璃棒的情况下可以用筷子代替食盐溶解实验,但如果是搅拌浓盐酸或腐蚀性强的液体不能用筷子代替。

2、实验内容:一杯10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实验材料:1杯100毫升的水、1根玻璃棒、1袋食盐、1把勺子

1、倒100毫升水,舀一平勺食盐倒在杯里(用尺子刮平)。

2、用玻璃棒搅拌,先慢后快,便于观察。

3、边观察边记录。

4、食盐全部溶解后,再倒一平勺食盐,用筷子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量(份数):总勺数减去一勺。

5、用天平称称出一勺几克实验,算出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注意:

1、实验使用的盐选择细盐或粉盐比较好。

3、食盐和水不能洒到杯子外面。

4、做好的浓盐水保存下来,可做下次盐水的分离实验。

3、实验内容:过滤实验

(过滤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操作,教师要讲解演示并做好示范)

实验器材:铁架台三角漏斗烧杯两只玻璃棒1根滤纸

一帖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可适当在滤纸外围加点水)。

“二低”:1、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2、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1、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慢慢流入漏斗内。

2、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玻璃棒稍倾斜,可呈45度角。

3、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可避免食盐溅起来。

1、过滤必须用玻璃棒引流,不可直接将滤液倒入漏斗。

2、滤纸要完好,无破损,否则会影响过滤效果。

3、承接滤液的烧杯要洁净,否则会使得到的滤液受到污染。

4、实验内容:加热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少量、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蒸发皿、火柴

1、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10毫升。(为避免费时和盐飞溅的情况可适当减少为5毫升)

2、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外焰加热。火柴轻轻甩灭后放至一旁。

3、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避免盐晶体烧焦发黄。(如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的食盐晶体时即应停止加热,用蒸发皿余热使剩余少量液体蒸。如果仍继续加热,附着在晶体上的少量水与热蒸发皿接触即爆沸,无水晶体各面受热不均,也会发生飞迸现象)

4、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1、酒精灯的使用: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3、如果实验器材没有,可以用蜡烛,调羹代替,但要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

1.在用酒精灯加热可以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来给液体加热,在加热固体时可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不可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

2.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以免有水珠,导致试管加热不均匀,发生爆裂。

3.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也不要离得很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行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1/3,加热时,使试管斜一定角度(45°左右),在加热时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试管内的液体如果沸腾的话,会溅出来)。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接近试管口1/3),手应该持试管夹的长柄部分,以免大拇指将短柄按下,造成试管脱落。

6.特别注意在夹持时应该从试管底部往上套,撤除时也应该由试管底部撤出。

第三单元声音

声音这一单元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虽然这单元的科学概念比较抽象,但随着学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再联系生活经验,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加强。

1、实验内容: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四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水、小棒。

实验过程:

1、四只杯子分别标上号。

2、依次装上满杯、3/4杯、1/2杯、1/4杯水

3、用小棒(金属小棒为佳)从高到低,从低到高敲击杯口,比较音的变化。

1、如果用的是口小的瓶子,敲击发出的音和广口瓶发出的音高上不一样的。

2、在试管中加水,敲击试管,试管发出的声音是由试管玻璃和水振动产生的。对着试管口朝水平方向轻轻吹气,发出的“嗡嗡”声是有试管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高→低;低→高。理由:敲击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玻璃和水,水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吹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空气,空气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2、实验内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实验器材:米尺棉线尼龙铝箔音叉

1、把每种材料的一端分别与音叉连接。

2、另一个同学在材料另一端倾听和感受音叉的振动

3、物体要绷紧,铝箔比较难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但要使用不同质地的材料。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这个单元为学生提供了认识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

实验内容:体验心脏的工作

实验材料:软管1根、水槽、洗耳球

1、这是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洗耳球代表了心脏的收缩功能,塑料管代表了血管,输送代表血液。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心脏工作中的疲劳。

2、在体验心脏工作的活动中,需要小组同学共同合作,相互配合完成实验。

提醒:

每次实验操作完,要求能整理好器材,及时清理并上交。

在课堂中,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时,具体每个学生掌握得如何,一个班四五十人,老师要个个看清楚都不大容易,更何况还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操作,老师一个人的眼睛是不够用的,不如我们加上学生的小眼睛,采用“兵带兵”的模式,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相互协助的学习方法,老师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不但增加了学生课堂上参与学习的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去接受。

THE END
1.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4—6年级下册实验目录.pdf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4—6年级下册实验目录 .pdf 6页内容提供方:. 大小:302.3 KB 字数:约1.23万字 发布时间:2024-07-15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14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4—6年级下册实验目录 .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706/8052105020006107.shtm
2.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目录.docx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序号击4 早 实验名称 主要器材 分组 演示 选做 教材 页码 1 1.1 听听声音 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 V 3 2 1.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钢尺、鼓、音叉、音叉 锤、几个豆子 V 4 3 1.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音叉、水槽、木质米尺、棉线、记录表、土电 话材http://upload.mayiwenku.com/p-52612646.html
3.新编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目录.docx以下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目录一览表,供参考。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器材教材页码1听听声音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钢尺、鼓、音叉、音叉锤、几个豆子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4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音叉、水槽、木质米尺、棉线、记录表、土电话材料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https://m.renrendoc.com/paper/286236196.html
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目录实验装备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实验装备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目录发布时间:2018-11-13 点击:0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新大章节目录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室常备器材 教师、学生自备材料 演示 分组 我们周围的空气 研究空气的性质 √ 水槽、注射器、玻璃杯、细线、剪刀、细木棍或杠杆尺、手持式http://www.zlsy.tn.czedu.cn/html/article1866425.html
5.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四年级)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四年级下册 序号章节实验名称主 要 器 材分组演示选做科类教材页码 1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塑料梳子、碎纸屑、毛皮、气球、细绳、木尺√ 物理2 21.2点亮小灯泡干电池、导线、小灯泡 √ 物理5 31.3简单电路小灯泡、小灯座、导线、电池盒、电池√ 物理7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575878_895208418.html
6.小学科学实验目录(教科版三到六年级)9. 测量心跳和呼吸 * 69 分组10. 体验心脏的工作 72 分组11. 人体的消化器官 74 分组12. 观察牙齿 * 77 观察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学期实验目录 第一单元 电1. 体验静电现象 2 ……(未完,全文共13325字,当前仅显示316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小学科学实验目录(教科版三到六年级)》)https://www.wm114.cn/wen/122/243860.html
7.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docx文档介绍:该【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乔家屯乡https://m.taodocs.com/p-111911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