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身体》教案大全

1、科学概念: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2、过程与方法: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3、观察身体的内部。

出示人体外表的轮廓图,让学生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

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课后总结:

1、人体从外形上看,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人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均衡)、(对称)。2、骨骼、关节和肌肉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图等。

一、引入: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交流: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1、骨骼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和支持运动。

2、骨骼不能独立运动,它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1、科学概念: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

1、播放录像。(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1、科学概念: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二、认识心脏和心跳

1、(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2、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3、(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

4、(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

5、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

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总结: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二、课外延伸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1、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及每个器官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了解食道、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特征和功能。

二、教学重点

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和特征。

三、教学难点

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和特征。

四、教学准备

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人体消化器官记录单。为每组准备:模拟胃的蠕动实验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模拟食道输送食物实验用的透明塑料软管、熟米饭粒。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一日三餐都要吃食物,那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物?谁来说说?

生:......

师:吃了食物我们才有力气去做事,力气从哪里来?

那么,食物是怎样为我们提供力气和能量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一、吃下去的食物去哪里了?

1、食物经过了哪些主要消化器官

(1)首先要考考你: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从嘴里又去哪里了?

学生回答。

还可能到哪里?(学生补充回答)师反馈:不错,食物就像一位游客在我们体内旅行。

(2)我们身体里哪些器官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

1、刚才同学们说到的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这些器官都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你们想知道这些重要的器官张什么样吗?它们都是怎样参与把食物变成能量的?

好!让我们看看食物旅行的第一站:口腔

☆(1)口腔里有什么?食物在口腔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口腔:牙,舌,唾液。(功能:食物被磨碎了)

问:为什么要把食物磨碎呢?(容易吞下去)

没有磨碎就咽下去了会怎样?(卡住喉咙)

☆(2)喉咙我们把它叫做“食道”。食物就是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里的。

实验一:②在一根塑料管中,装入几粒米饭。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米饭向前移动实验中的塑料管相当于我们消化器官的哪一部分?

方法:蠕动

这个器官有什么特点?

食道:直、光滑、软

功能: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3)这就是食物旅行的第二站:胃。胃是什么样的呢?像什么?(袋子)

实验二:①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馒头和蔬菜。如果我们反复捏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

功能:暂时储存食物,分解、磨碎,使食物成为食糜

磨细成为食糜的东西又去哪里了?

☆(4)第三站:小肠。小肠有什么特点?

小肠:长、弯曲

功能: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主要的地方

师:小肠比较长,就可以把食物中有用的东西充分吸收后为我们提供能量,但它能吸收完吗?(不能)留下的残渣就要到下一站进一步被吸收。

☆(五)第四站:大肠。它的特点是什么?比小肠粗,短

功能: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储存干燥的未消化的食物(粪便)

2、出示消化过程图

3、小结:原来食物就是这样在体内旅行的。

师讲述:食物在口腔被咬碎之后,经过食道来到胃,胃把小馒头进一步分解,变成粥一样的食糜,逐步送入小肠,小肠再进行消化吸收,后只留下残渣来到大肠,大肠吸收其中的水分。这就是食物的消化过程。

现在,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请同学们拿出铅笔试着画一画食物从口腔出发,依次去了哪里。

三、总结。

有了这些消化器官,食物才能被我们的身体消化和吸收。为我们提供能量让我们菜有力气去学习和生活。

那消化器官重要吗?怎样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吃食物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小结:(1)细嚼慢咽,不“囫囵吞枣”;

(2)饮食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贪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起居有规律,定时排便。6、口腔里的变化

1、科学概念: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多媒体课件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图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③了解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二、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1、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2、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

(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三、课后总结:

1、口腔中的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牙齿按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3、每一颗牙齿都由牙冠和牙根。7、呵护我们的身体

1、科学概念: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人体模型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的?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画出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

二、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1、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THE END
1.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课程名师同步课堂听TED演讲,看国内、国际名校好课,就在网易公开课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ZHKF2406K&mid=undefined
2.最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课《听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科书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这两个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 “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 https://www.meipian.cn/364qj4kl
3.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优质课教学视频与课堂实录《光的反射》优质课评比视频(教科2001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40:05 《食物链和食物网》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教科2001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20:35 《光和影》优质课评比视频(教科2001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36:59 《运动与设计》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教科2001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214_shipin.html
4.0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中的营养》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视频(62:22)《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优质课教学视频 34:09 《2.食物中的营养》优质课课堂展示视频-大象2001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时长:34:09) 40:01 《2.食物中的营养》课堂教学视频-大象2001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时长:40:01) 39:17 《2.食物中的营养》优质课视频-大象2001版小学科学https://www.tingkez.com/kexue/xxkx/226818.html
5.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课件+视频素材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视频素材-5.4 怎样让物体动起来 湘科版 (3份打包)2023/04/090.5 储值91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视频素材-5.5 怎样测量力的大小 湘科版 (2份打包)2023/04/090.5 储值46下载 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视频)-第5单元第6课-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 湘科版 (3份打包)2023/04/090.5 储值34下载 https://www.zxxk.com/docpack/2333435.html
6.六年级科学公开课,六年级科学示范观摩研讨课视频《抵抗弯曲》优秀教学视频-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37:00 《抵抗弯曲》优秀公开课视频-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43:38 《电和磁》优秀教学视频-教科版l六年级科学上册 39:07 《白天与黑夜》优质课教学视频-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40:11 《四季更替》优质课教学视频-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https://www.99at.com/kexue/list_41.html
7.声音的传播优质课视频本专辑收集全国各地声音的传播优质课、模拟试讲、说课、公开课教学视频,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声音的传播优质课、公开课、竞赛课视频,为广大教师最新最全的声音的传播优质课资源。https://m.zhav.com/tag/23125.htm
8.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通用12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1 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我任教了四年级科学课,感受颇多。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我本人积极参加科学课竞赛活动,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获得同时的指导,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发挥科学课优势,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zongjie/627422.html
9.科学优质课研讨课公开课堂实录教学视频,小学科学,初中科学一年级 43:56 《8 一起观察纸》优质课教学视频-粤教粤科2017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 39:38 《2.起点和终点》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教科2017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 39:11 一年级上册科学视频课堂实录-4.认识感官 苏教版(2017) 一年级 35:05 https://www.sp910.com/shipin/kexue/index.html
10.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9课教案20211005000229.docx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9课教案.docx,19《探索地球》 教学目标: 1、 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 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 假设。 2、 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1/1005/5030300123004022.shtm
11.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6课《认识与设计乐器》教案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6课《认识与设计乐器》教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与设计乐器。教材为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6课《认识与设计乐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乐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乐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乐器。 教学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0615290.html
12.四年级上册新版科学教案(新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 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本课通https://www.csxyz.com/jyzyzx/jy/jsfc/jydt/3011049/index.html
13.20212022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矿产资源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2课探究技能分类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4课声音的强弱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5课声音的高低教案教学设计 https://m.360docs.net/doc/af70237b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9.html
14.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10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m.yueduku.com/jiaoan/sinianjijiaoan/77/77804.html
15.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视频配套课件+教案+视频资源名称: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视频【配套课件+教案+视频】【获奖视频】 资源分类:课例视频、课件、教案配套资源包 所属科目:小学科学 资源大小:未知 推荐星级: 下载次数:129 提示:此次下载需要耗费:¥38.0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的会员,请先注册。 资源简介: 下载说明(重要)http://tingkew.com/s/s.php?sid=4685
16.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学教案教案精选四、本课总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讨论:我们是怎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 3.教师小结研究方法: 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到结论 五、课后延伸 谈话:你们在课外还想研究有关声音的更多、更有趣的问题吗?课后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刚才同学们提https://www.ahteacher.com/jiaoanjx/kexue/2013-10-07/26538.html
17.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听听声音》教学反思6篇(全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听听声音》教学反思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如果没有了声音,我们的很多活动将无法正常开展。然而,声音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很熟悉的东西,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和声音有关的一些问题。在11.15四年级家长开放日执教了《听听声音》一课,本课是声音这一单元的起始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v2df6ch.html
18.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版5篇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版1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14741.html
19.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通用10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17人,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https://www.ruiwen.com/jiaoxuejihua/6549465.html
20.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16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学生共80余人,1两个班。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220109213545_1573097.html
21.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2024年新教材高清PDF电子版所属成套资源:小学科学教科版1-6年级上下册电子课本+教师用书高清PDF电子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精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电子课本2022高清PDF电子版其他1 次下载 精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电子课本2022高清PDF电子版其他1 次下载 精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电子课本2022高清PDF电子版其他0 次下载 https://www.51jiaoxi.com/doc-13454007.html
22.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6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6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jiaoxuegongzuojihua/12445771.html
23.《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https://www.unjs.com/jiaoan/qita/20230108184319_6234172.html
24.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11课):电在我家(收藏)电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作为小学生,在科学课中会学到关于点的知识。 以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1课,电的知识点。 1. 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 2. 日常生活中,接通电源,电器就可以工作了。 3. 常见的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https://www.360doc.cn/article/12322165_111650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