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取消二三本对初中生影响最大!这5个新问题,家长越早知道越好!国培教育发展全国公益直播平台

高考改革政策的推行,关系到孩子的高考,甚至是一生,家长和学生们要高度重视。

2018年是高考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多个省份确定了没有了本科三批,甚至上海、山东、浙江和海南这四个省市将一本和二本都合并了。

需要注意的是,二三本合并的新政策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但是有小部分地区还没有合并。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二三本合并大军,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地区

内容要点

北京

2017年

2020年

1、从2017年秋季入学高一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

3、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

4、自2018年起,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

5、2020年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实行3+3,探索两依据、一参考。

山东

1、2015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6年文综和理综使用全国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湖南

2018年

2021年

1、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3、实行3+3的考试模式;

4、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5、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6、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

江西

1、不分文理科;

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3、外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

4、高考总分满分75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5、2016年起建立江西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6、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艺术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

海南

1、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选考实行6选3;

3、总成绩按标准分呈现,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

4、从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广东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外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次考试;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5、2016年,广东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国卷;

6、2016年,广东二本A线B线将合并。

江苏

1、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2、统考科目语数外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6选3;

3、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两考还在探索;

4、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5、小高考13个科目均可考两次;

6、2016年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河北

2、高考科目实行3+3;

3、外语考两次;

4、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5、高校招生两依据,一参考;

6、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行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7、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安徽

1、文理不分科;

2、统考语数外,选考科目为6选3或7选3。

山西

1、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两考。

2、高考实行“3+3”模式,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3、高考录取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

西藏

1、2021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总分66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70分;

5、从2017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辽宁

1、从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2.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

宁夏

2019年

2022年

1、2017年建立高中考试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8年启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3、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4、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高考总分750分,语数外语每科150分,自选每门100分;

5、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广西

1、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

3、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

4、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理化生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每科满分100分。

5、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6、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7、高职招生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陕西

1、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

2、取消文理分科。

3、英语一年两考。

云南

1、在文、理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科类平行志愿投档,并取消专科层次一专、二专的录取批次划分。2017年起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办法,逐步优化本科层次录取批次。

2、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3、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统一高考改革。其他职业类学校和社会考生可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甘肃

1、实行3+3模式

2、不分文理,外语一年两考。

青海

1、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4、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并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浙江

2014年

1、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每门满分150分;

2、选考科目实行7选3模式,每门满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4、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5、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6、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

1、不分文理;

2、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13门科目;

4、外语一年考两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笔试和听说测试,每人最多考两次,最好成绩计入总分;

5、高考成绩由语数外3门成绩和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6、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7、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黑龙江

1、2018年秋季新学期启动,2021年进行首次新高考。

2、考试科目实行“3+3”,满分750分。

3、高中实行综合素质评价。

贵州

1、2021年贵州高考实行“3+3”模式。

2、2016年将三本院校并入二本。

3、2018年起,高一年级将不再分文理科。

四川

1、从2016年起,分步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并恢复外语听力考试。

2、从2021年开始,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数外,外语考两次择优计成绩。

3、2018年入学新生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考。

4、高职院校2021年起实行春季招生

5、从2015年起,本科第二批次和本科第三批次合并录取

天津

1、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实行“3+3”。

2、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3、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4、2017年起高职院校在天津实行春季招生

吉林

1、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取消文理分科。

2、选考科目实行“6选3”,高考成绩满分750分。

3、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重庆

2、推行“3+3”模式,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3、从2016年开始,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招生录取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制度.

5、从2017年开始,统筹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分类考试招生方式。

湖北

1、202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

2、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3、总分值750分。

4、从2016年起,文理类本科录取批次由3个批次调整为2个批次,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录取。

福建

4、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5、实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招考。

河南

1、2017年起,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

2、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实行“3+3”(语数外和6选3)

3、英语一年两考

4、学业水平考试按等级赋分。

内蒙古

暂无

新疆

注:灰色字体为已经开始高考改革的省市;红色字体为2018开始高考改革的省市。

什么是二三本合并?

很多家长看到二本三本合并录取,就觉得合并后二本提档分数线降低,上二本岂不是更容易了!学习哥查阅了今年进行合并批次录取改革的省份,发现由于试题难易程度、招生计划投放等因素影响,今年进行新合并录取政策的几个省份,并未出现预期的二本提档线普遍下降的状况,有的省更是不降反升。

以辽宁为例,2016年辽宁省文史类第二批次投档线比2015年降低了43分,但比2015年第三批次提高22分。2016年理工类第二批次投档线比2015年降低46分,但比第三批次提高了28分。

一些学校表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合并批次招生扩大了生源规模,一些受欢迎的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甚至可能会上升。实际上,对考生和家长来说,二三本合并后,他们需要选择的范围更大了。同时,为了相对准确地判断一所学校的质量,他们需要查阅的信息更多了。

“有的学校在某些地区是二本招生,在另外一些地区是三本招生,这让人很难抉择。”家长反映,有时,他们干脆用“简单粗暴”的标准去判断一所学校是不是从三本升上二本——学费1.2万元左右的就是原来的三本,而学费在5000元左右的就是普通二本。

批次合并改革不仅对考生和家长辨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他们炼就“火眼金睛”,同时还对考试院的投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变革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新高考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学生职业规划教程》编委会副主任、新高考专家田志友则直言:目前采用的“3+3模式”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总结起来,“3+3”模式受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课打死也不选,有的课一窝蜂都选

打死也不选的,首先是物理。

物理遇冷始料未及

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制比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数。同样的规则赋分,考生在不同学科排名相同,成绩则相同。

物理本身难度较大,大家普遍认为选考物理的都是学霸。等级赋分制规则下,相较在物理组与学霸们赛跑而言,在其他“赛道”上与普通学生赛跑显然更容易能拿到高分。因此,选考物理的人越来越少。

中国新闻周刊曾就此采访了首批试点的浙江高中。以杭州一所普通高中为例,高考改革前,全校有2/3的学生必修物理;高考改革后,选考物理的人数降到了不足50%。到了2017年新高三学生中,报考物理的人数下降到了33%,新高二更少,仅60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0%。

这种趋势在县级中学继续放大。

嘉兴市嘉善县某高中,2017年高三生中,在第一次选考成绩公布后,选考物理的人由130人减少为70人;高二生报考物理的就只剩下了5人。“我们学校物理成绩最好的学生,在全省只能排到8000到1万名,根本没有竞争优势,从学生到学校,当然都希望回避物理考试的竞争风险。”该校副校长说。

更可叹的是,由于该校选考物理只有5人,只需一名物理老师上课,其他物理老师只得转岗。

于是,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出现了,当特定选考科目考试人数低于保障基数时,以保障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大于保障基数时,则以实际参考人数为准。

最先建立保障机制的就是物理,浙江这一保障基数为6.5万。

简单来说,即:

(1)如果有7万人(大于6.5万)选考物理,那么会有700个(7万的百分之一)满分。

(2)如果有6.5万人(等于6.5万)选物理,那么会产生650个(6.5万的百分之一)100分。

(3)而如果只有1千人(极端情况,小于6.5万人)选物理,那么还是会有650人(以6.5万人为基数计算,自高往低赋分)拿一百分。

它的潜台词就是:选考物理,在赋分上不再吃亏。

下岗的是物理老师,

忙死的是地理、政治老师

但这仅仅解决了物理遇冷难题。

选考科目的设置本意是给学生们更多选择权,选择的标准是“自己喜欢”。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目标从来都是考出更高的分数、考上最好的大学。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学生很难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学校大概也不允许学生选。

先来看学生:

上海市政协委员施华曾走访浦东各中学,发现大多数学生确是按学科的难易程度来选课。文科相对简单,选择的同学多一些(选政治的偏少);理科中生物较简单,因此选生物的同学多。而较难的物理、化学选择的人数偏少,重点中学的学生相对多一些。很多中学教师戏称,十年后,中国无物理化学大师。

浙江嘉兴市的统计数据显示,学生选考地理的比例最高,达56.65%,第二高为政治,50.51%,因为这两科都比较容易考。报考物理的比例仅为倒数第二,37.22%。从高考总成绩来看,报考物理比例最低的一所学校,由于采取了“文多理少”的选考策略,98%以上的毕业生都被第一批次录取。

这样的经验势必会影响后续高中生的选择,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越来越大,不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则越来越少。

再看学校:

目前来看,或出于客观资源限制(教师资源)、或出于主观战略目标(学校高考成绩更好看)考虑,学校的普遍做法是,选择本校师资力量最强的某个科目,或者最容易获得高赋分的科目,将全部资源投入,集中强化训练,以获得高分。

集中力量办“大事”,长此以往,中学很有可能逐步演化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专科学校。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如此田忌赛马式的选考策略,实际上是遭遇了功利文化的算计。

2.二十种选课组合,老师不够用、教室不够用,选课制无奈变成“套餐制”

“6选3”模式派生了多达20种选课组合,对于师资力量雄厚的高中,还能在教师资源和硬件上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但这样的高中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的普通高中来说,教师、场地都是问题。

田志友直言:走班制不适合基层中学和中学生。

教师不够用

为保障35种选课模式(浙江为“7选3”,多了一门技术课),重点高中杭州二中为高中每年级平均配备了约60名教师。但在多数普通中学,学校哪有那么多教师?有的乡镇和农村高中,一个年级也就200多名学生,能用多少教师?

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结构的不平衡。地理、历史选的多,就需要补足大量的教师;物理、化学选的少,有的教师无课可上。同时,每一届学生选课不同,可能会出现有些科目的选课人数突然大增、另一些则突然大减,学校显然也无法动态应对这些变化。

教室不够用

选课走班带来的另一个难题是教室不足。很多学校就算把办公室、图书馆等所有能用的空间都算上也无法满足需求。杭州二中原校长叶翠微介绍,实行新高考之后,学校的场地设施需要整体增加20%-30%。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清华测算,不论各高中每年实际选考某科目的学生规模大小,上海与浙江两地的高中,都需要行政班数量1.5倍的教室,以及6至7个科目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一倍,才能保证教学安排。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情况下,学校普遍的对应之策是,根据学校的师资、场地推出5-6个组合,再由学生进行选择。还有学校采取折中的办法,先按选课人数最多的两个科目设置班级,剩下一个科目实行走班制。

选课制变为了“套餐制”,选课改革价值大打折扣。

3.学生不会选

在学校方面,新高考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如选课、综合素质评价、平行志愿或专业组志愿的填报,以及招生比重越来越大的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等,都需要学校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并在师资、课程、实践等方面予以保证,而这些,很多学校,尤其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高中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4.学生:考得天昏地暗、考得日月无光、考得快要吐血

新高考改革后,各科考试不再集中,本意是分散学生压力,实际上,却使学生在“刷题——考试——刷题——考试”的道路上疲于奔命。这在浙江尤为明显。

浙江的选考允许参加两次,相当于3门选考科目考两次、英语考两次、语文数学统最后一考,另外还有全部高中课程(13门)的学业水平测试。算一算,浙江考生高中三年要参加23次大考!

每门选考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一考定终身”是不再了,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为追求高分,学生普遍会选择考2次,这就导致学生不是在考试,就是在考试的路上,频繁冲刺。

有学生抱怨,原来的一次冲刺变成了反复冲刺。为了赶进度,寒暑假提前上课,星期天加班加点,节假日完全取消,就像一列喘着粗气的老火车,日夜狂奔!还有铺天盖地的模拟考、周考、综合考、联考,考得天昏地暗、考的日月无光、考得学生快要吐血!

5.综合素质评价备受争议

新高考改革后普遍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其中“一参考”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学校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

网友对综合素质评价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由家庭能力差异、学校能力差异导致的学生表现差异。民间有句话说:拼爹是拼钱、拼娘拼精力。试问,有多少孩子够的上拼爹?又有多少妈妈能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教育陪护之中?

市场上的兴趣班、特长班动辄以万元起步,表现为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素质教育不仅需有强大的财力支撑,还要有妈妈的全心陪护。但偏远地区,甚至普通地区,先不说家庭能不能负担得起,就连合格、品质好的培训班怕是都难找。

学校差异更不必说,好的学校不仅师资、硬件配备好,还有种类丰富的选修课、兴趣班(有重点高中选修课多达300多门,组建近百个校园社团),各种级别的竞赛比赛机会也会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多(当然学费也要贵得多)。

这让普通家庭、普通学校的学生拿什么去跟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争?难道靠天赋?

从这方面来说,这样的做法不仅未能提高公平性,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另一个原因是,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记录,自主权全掌握在高中学校手中。综合素质评价本就没有硬性标准,评价高低弹性之大让不少人产生“黑幕”疑虑。如何保证学校评价的客观公正、是否有配套的严密的监管措施更是亟待解决。

THE END
1.成人高考如何防止被骗?以上是关于成人高考的相关内容,考生可以此作为参考,具体以官方公告为准!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中国教育在线成人高考考试频道。https://www.eol.cn/chengkao/ck-wyw/20241219104953.html
2.全国统一认证国培网高考志愿规划师报名入口统一认证国培网志愿规划师报名入口高 考报考指导师的报名流程一般如下:了解报名时间:关注当地发布的相关信息,了解高 考报考指导师证的报名时间。1.材料:的要求,报名所需的材料,等。2.报名途径: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报名。线上报名需要登录的网站,填写并上传所需材料。线下报名需要前往的报名点,填写报名表并提交相关材http://jia4529.51sole.com/companynewsdetail_271046119.htm
3.《江西省新高考志愿填报及升学指导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24年版录取当当尚城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江西省新高考志愿填报及升学指导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24年版录取分数线速查升学规划书报考专业详细解读录取分数线普通高校重点大学》。最新《江西省新高考志愿填报及升学指导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24年版录取分数线速查升学规划书报考专业详细解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54231559.html
4.关于“高考报考类”课程的严正声明焦点快讯近日,我单位接到举报信息,有未备案的不法机构冒用我单位名义,恶意诋毁盗用“中国国家培训网”“国培在线”等品牌,宣称组织“高考报考类”有关培训,并发放“国培在线”培训证书。上述不法行为不仅对社会公众构成诈骗,也对我单位的合法权益构成严重侵害。 https://www.guopeiyun.cn/article/5099/
5.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国培云职业技能课程 继续教育课程 能力提升课程 培训班 双师直播课堂 产教融合机构开通 个人登录 章节课程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讲师:/ 课程大类:标准课程 等级: 课程介绍 课程目录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包含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各类专业的报考要点。技术支持单位:国培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2023004853号-1https://www.rencaiku.org.cn/index/index/coursedetail/id/25865.html
6.教师研修心得(通用30篇)游戏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发现问题时,我们及时地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文章,如《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方式》等,为教工作心得体会感悟师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开展各年级组间的游戏观摩,让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注重教师实践操作,加强反思学习。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jiaoshixindetihui/15770594.html
7.物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精选6篇)第三个阶段:从5月初到五月下旬,完成第三轮复习,主要是综合考练、试卷讲评,通过讲练结合,指导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全面复习,强化重点、难点。 第四个阶段:5月下旬到6月初:1、回归课本,专门编写了一份复习提纲,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对所有内容排队归类,参考外地资料,就题目内容,题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b9eh32m.html
8.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培训总结工作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培训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meiweny.cn/aiqing/wangluoaiqing/174267.html
9.高考志愿规划高考志愿规划师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培训结束后专家可为学员提供案例督导,指导学员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流程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的咨询。 群组讨论 建立学员交流讨论群,定期组织专题讨论,促进学员互相交流分享生涯规划、高考志愿相关理论、咨询方法、技巧。专家团队 孙克 北京泽众生涯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高考志愿网创始人、董事长,工学博士,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http://www.gkzy.com/special/planner.html
10.吉林名师以梦为马,逐梦前行云南大家指点迷津,点石成金毛健明:高中政治骨干教师,云南省中高考阅卷组组长,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政治学科云南省评审委员、云南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学科专家、云南省教育报刊社文科优秀专家、昆明学院“国培计划”中学政治课程培训授课专家、名师网络课堂主讲教师、西山区政治学科兼职教研员、西山实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https://www.meipian.cn/2d24pppb
1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成考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简称湖南一师,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湖南“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合作院校,2014年,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8年7月,成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授予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成考网为广大考生们提供2022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成人高考报名时间、成考报名条件、成考流程、成教专业、成人http://www.hniu.net/hnhndysf/
12.名师工作室总结首先学习上,我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新高考新课标等理论,使自己不断成长,紧跟时代步伐。其次我还参加了很多研修学习,比如国培计划的乡村教师培训和全国优秀教研员培训,省级高考中考培训,名师引进培训等。通过这些培训,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此外,我还坚持听课,一年来,听课200多节,一些优课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40516100959_384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