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子课件类资源的逐步丰富以及数字教材的更多出版,为教育打造专属于本社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奠定了基础。现在出版的一些纸质教材上,常见二维码或增值服务码,读者购买教材后,通过这些数字标识便可实现课堂学习资料与课外资源的下载、试题库内容的提取以及延伸阅读的电子书试读。此类延伸服务资源的建设便是出版社在数字化出版布局上更进一步的标志。

时下在社会舆论和资本圈都炙手可热的教育话题,非在线教育莫属。在K12领域,已经有诸多在线教育产品开始了群雄逐鹿;高等教育领域内,也有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高频使用的产品。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社等专业社亦参与了在线教育平台的运作,开始探索发展之路。

教育资源数字化优势与短板并存

教育出版社做教育与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内容。内容,是包括在线教育产品在内的所有数字化产品得以开发、运营并实现盈利的基石。

(一)四大优势

优势一: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

以纸版教材的标准化、精准化内容为核心,出版社便可设计出各种适用的立体而多维的数字化资源产品。通过纸版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的一体化设计,新形态的教材产品既能发挥出纸质教材体系完整的特色,又能呈现出多样化及个性化的数字产品的特点,形成相互支撑的知识与教学体系,提高教材服务教学的能力。

优势三:庞大的作者资源

出版社在教材出版中积累的不只有内容,还有庞大的作者资源。这些来自各学科领域的作者,多数为高校的优秀教师,而教师的人脉资源是出版社在开发数字产品及开展在线培训业务时最为宝贵的资源。

优势四:渠道优势

教材出版社借助纸质教材的发行网络,能够将营销网络覆盖到全国各地的院校和经销商,这为数字化产品的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院校,将成为数字化产品营销中的重要资源。从纸质教材到数字化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的升级过程中,教育出版社除了是内容提供商外,还承担着服务商的角色。如何为每个院校、每个专业,甚至每个课程订制符合需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均需要出版社利用院校资源,深入学校、课堂,进行个性化服务。

(二)两大短板

短板一:技术和专业人才不足

对从事内容生产的教育出版社而言,即便较早地参与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对比互联网公司、技术提供商仍有很大不足。特别是在新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上,没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出版社很难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短板二:短期难以盈利

数字化教育资源主要是销售产品和服务。就产品来说,对比巨额的投入,单一的数字教材和数字资源对出版社来说短期内很难获得收益;而服务,目前仍主打纸质教材的增值服务。包括在线教育在内,盈利模式仍然并不成熟,读者为教学内容消费的习惯仍没有形成,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市场仍需要一个很长的培育期与成熟期。

优质资源+最新技术布局四大产品

发挥自身优势,用外部力量以补足短板,是教育出版社参与资源数字化生产与运营时采用的运作思路。资本、技术、人才的全面引入,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引进来”“招进来”,还面临出版社在体制机制以及企业制度上的全面改革,以及思想意识上对数字出版、互联网思维的透彻理解。

做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出版社需要有技术人才,更需要有懂内容的技术人才。由出版社发起成立的独立数字出版公司能够更好地调配懂内容和懂技术的人才,利用好在纸质教材出版中所积累的资源,发挥自身在内容领域的特长。

而出版社在寻找“外援”时,如果仅简单地将技术外包,而忽略技术与内容的融合是不够的。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如何表现内容、如何做精细化产品、如何为产品提供延伸服务等等问题,都是需要出版社来策划的内容。优秀的数字化教育产品既搭载有最新、最适合产品表现的技术,又将出版社的优质内容资源进行了深度开发。

根据数字资源的适用对象以及具体用途将它们主要细分为六类,分别为:①在线教育平台,是出版社聚集自身优势,并且联合知名讲师,开发在线课堂、翻转课堂等平台型产品。②数字教材,既包括纸质教材数字化,即将出版社原有的教材进行数字化呈现,不仅包括单一的纸质转电子,还有教材多媒体开发;又包括出版社彻底脱离纸质教材,全新出版的纯数字教材。③教学资源平台,这是配套于纸质教材的教学资源库或教学平台的搭建,是服务于教师教学的综合解决方案。④教育资源数据库,是出版社依托数字化教材而产生的专业数据库,具有强大知识发现、语义分析、内容重组等功能。⑤技术平台,出版社通过搭建技术平台,利用新技术完成从出版到发行的升级。⑥综合服务平台,在大型出版社的战略规划中,全方位的综合平台必不可少,其中既有数字资源,也有教学资源库,还有在线教育等等,以此构建智慧综合服务型平台,形成多层次的内容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

1.大学社聚焦优势学科,重点布局在线教育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给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内容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只有将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有机融合发展,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企业的出版社,才能够真正赢得未来。如前文所述,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平台虽不如K12、职业教育、语言教育等阶段教育火热,但随着用户对于在线教育形式的接受度越发提升,以及在线教育产品的愈发增多,在线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必提话题,利用在线教育,我们可以让教学更生动、让学习更有效、让成长更全面。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出版社纷纷以此契机,借助教材切入在线教育领域,如表2所示,近年来各出版社成功推出的在线教育产品更是标志着出版社在主动应对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数字出版的道路上与学校优势学科合作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的“M+Book移动学习平台”别具特色,M+Book即MobileMulti-MediaBook,是一种新型的出版形态,通过图像识别与增强现实技术将纸质出版物与移动终端中的多媒体素材有机融合,使学生实现泛在学习(U-Learning),是一种传统纸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型出版物类型。该在线学习平台通过四项技术让读者可对图书内容进行立体化的阅读。技术一,全能阅读器,不仅可以阅读图文和影音,也可读取带有材质、灯光、动画、物理属性的原生三维格式并实现交互。技术二,兼容技术,Flas在Android和iOS系统兼容技术。技术三,双重防盗版技术,除了对数字资源采取DRM保护,M+还在数字资源采取DRM保护,M+还在纸质书上采用了“一书一码,扫后即毁”的保护机制。技术四,图像识别与AR技术,基于ISLI编码规则,自动研发图像识别算法并完成图像识别模块,打造出适合出版界的轻量化三位引擎。

4.布局教育资源数据库,走好差异化道路

该文开篇以场景式的描述记录了来自加利福尼亚“葡萄酒郡”“Northfoothills中学”的学校数字化课堂的负责人Mr.G试图说服不安的家长,努力消除家长们对使用“平板电脑”来代替纸质课本的疑虑。

这也必是国内K12教育在今后的5-10年中将看到的场景:一个由“计算机实验课老师”升级到“教室数字化”前沿的激动而忙乱的年轻老师,一群处于数字化夹缝焦虑的中年家长和一个无法阻挡受到孩子们热捧的数字化未来。

可以想见,美国老大搞的规模空前的教育数字化计划也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对K12“数字化课堂”建设的热流。作为世界老二的中国也必然积极跟进。国力竞争的关键教育硬指标怎能落于人后

事实上,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即使在美国也只是处于“着力推动”的开端。奥巴马政府的计划是,到2017年4千9百万美国学生人手一个计算机设备(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同时提供足够的宽带让所有学生同时接入因特网。

美国教育部长阿伦·邓肯对此表示:“这将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事件。”

K12中小学教育的数字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成为一个大热点和人们认识到数字化教育的不可逆转是在最近一两年。这个趋势在全球较发达地区基本同步。为什么是现在其中自有原因:

1.网络和计算机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下面轮到像教育这样的应用层面发力阶段。

2.经过差不多20-30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一批掌握着教育决策权的人士也理解并开始倾向于这种彻底的教育数字化变革。

3.尤其重要的是,现在在校接受K12中小学教育的一代是沉浸在数字化环境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他们的思维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已经改变。

当家长总在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爱读“书”、注意力不集中、爱打游戏、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时。我不知道大人们是否认真思考过一个“自虐”的问题:或许是我们自己落伍了!我们要被淘汰的,学习本身已经走上一条新道路。

关键词教学资源建设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改革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主干专业,各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但多数培养操作型的技术工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招生生源的特点,结合本校在典型企业的就业现状及发展规划,确定了本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的“金领”人才,《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局域网、综合布线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网络、综合布线及智能建筑国内外标准与规范,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与管理、局域网组网与操作系统软件安装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智能建筑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1《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1)现代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的建设、平台的构建,Ipad、智能手机等电子阅读设备功能的不断完善,网上大学的不断建立,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搭好了舞台。形态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区别传统教材的独特优势,将满足学生课后对知识的需求。《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给课程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

(2)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现在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渐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面发展,大学教育由侧重于知识传承发展为要求大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诸如此类的变化必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教材。信息时代的高等学校教学,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源源不断地引入、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立,具有先进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自主性。

2《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的促进作用

3《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依据课程体系制定资源建设的总体架构,体系组成上包括课程总览、理论课程、网络课程、课程设计、实验、实训、试题库、考证培训、软件资源、信息交流等模块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首先制定底层素材技术标准、学习情景素材技术标准、元数据技术标准等。资源编目及属性描述需遵循教育部教学资源数据规范,尽量采用精简数据格式的视频和音频格式文件。在建设上采取校企联合方式,与专业实践企业基地密切联系,媒体素材取自企业实践的案例;紧跟企业技术发展趋势,改革课程体系培养“无缝对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紧跟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集成化制造的大潮,大力发展工程软件资源建设,选择典型的行业工程软件,素材建设着重利用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和动画仿真技术,使课程形象直观。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但其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发展、逐步成熟,需要社会环境、应用条件,消费习惯、国家政策等各面的共同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J].职教论坛,2007(3下):16-20.

二是教育教学抓得“早”。组织开展家校联谊活动,了解学生假期学习生活情况,同时,高中教研室教研员深入各高中指导教师备课,为迎接2017高考积极备战;小学、初中教研室教研员也相继制定教研计划,积极准备新学期教研培训,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服务“三农”培训“早”。组织20所镇乡成人学校,深入开展以农民实用技术为主的冬春培训,并印发《实用农业技术学习材料》,进一步提高农民栽培技术水平。

关键词:数字布鲁姆;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

作者简介:张颖(1987-),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

0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以及Web2.0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日益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理念、方式也因信息技术的介入发生了改变,相继出现了多种学习测量与评价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比如:量规评价、学档评价、契约评价等,但非常理想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却尚未出现。

数字布鲁姆是美国教育专家根据新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它按照认知领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六个层次,将“可用于学习的25个工具”进行分类,旨在与教师和学生共享优秀、实用的信息化工具以促进学习[1]。数字布鲁姆的诞生为信息化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评价理念,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工具。

1数字布鲁姆

2009年美国教育专家MichaelFisher根据新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首次提出了数字布鲁姆的图示。之后,又根据英国学习和绩效技术中心网站上提出的“可用于学习的25个工具”,修改了原来的版本,形成了新的数字布鲁姆[2]。

为了给国内学习者和教育用户提供一个技术参考,2011年1月,我国的陈丹与祝智庭在《数字布鲁姆中国版的建构》一文中,对新版数字布鲁姆的24种信息化实体工具进行了资料文献收集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构出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24种数字布鲁姆工具[3]。

2信息化教学评价

信息化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信息化教学理念(目标、人才观、教学模式等),运用系列评价技术手段对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评量的活动[4]。信息化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区别如表1所示[5]。

3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

根据信息化教学中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新观念,数字布鲁姆评价为:

结合数字布鲁姆所揭示的可能发生的数字化学习活动和相应的学习工具,笔者提出了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模块。

3.1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的问题,主要指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6]。

学习需要分析是分析学习者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而教学内容是研究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学生起点能力和终点能力的差距。另外,学习者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学习风格、认知成熟度、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学习动机等特点也影响和制约着学习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3.2确定教学目标

美国学者马杰曾经把教学目标比作“我要去哪里”,这很形象地指出了教学目标的指导地位。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最终归宿。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否则教学将陷入盲目、无序的状态。

3.3设置评价目标,匹配评价工具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再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每一教学目标分别是用来评价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即设置评价目标。如图1中列举的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价、知识加工能力的评价、思维发展过程的评价、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知识创作能力的评价、沟通协作能力的评价等。而对于每一类的评价目标,笔者从师生常用的信息化工具中,选取了相应的工具,作为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参考工具。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信息工具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灵活性和流动性,应根据不同的情景、评价的内容等方面,进行灵活的调整,选择适合于特定评价目标的数字布鲁姆工具。

3.3.1知识获取能力评价

3.3.2知识加工能力评价

3.3.3思维发展过程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难以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进行有效评价,而思维导图是学生头脑中关于知识结构的一种形象化图示再现,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的构图过程,便可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形成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有效评价。

3.3.4综合应用能力评价

3.3.5知识创作能力评价

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知识的利用与创新。知识创新体现为学习者利用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从中对知识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知识,并将创新知识共享以加强知识的重用,发挥其价值的过程[10]。而信息化工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了条件。比如利用相应的工具制作一个Flash课件,内容自选。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课件的思想性、教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知识创作能力。

3.3.6交流协作能力评价

3.4设计评测任务

在确定好评价目标之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真实的问题和有针对性的任务,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这样使得评价的对象更为具体。

3.5他评、自评、互评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师、家长、同伴之间的评价和激励对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网络环境为他评、自评、互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比如:论坛、讨论区、博客、视频录播系统等都是有效的交流和评价平台。在讨论区中,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就同一学习主题进行交流和评价,自由发表观点,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可以在讨论区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见,修改教学计划和设计等。

4结语

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将信息化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应用于教学评价,使评价观念、评价方式发生了改变,真正实现以评价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实现对所学知识应用的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总之,使学习与评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陈丹,祝智庭.数字布鲁姆中国版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1(1):71-77.

[2]周文瑾.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5(20):19-20.

[3]闫寒冰.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实用工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11.

[4]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4-146.

[5]杨九民,梁林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5-46,187-188.

[6]王艳丽,程云.数字布鲁姆对网络非正式学习环境构建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32-36.

Information-basedInstructionEvaluationStrategyExplorationBasedonDigitalBloom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党校干部教育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影响。以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引起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革,一场学习革命的浪潮已经到来。党校干部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地发展,但也应看到,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干部培训需求和学习方式变化的节奏。深入研究党校干部教育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推进党校干部教育信息化,对坚守党校作为干部教育主渠道的地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新的学习理论激发新的学习策略

2新技术推动数字化学习发展

在学习的方式和理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后,引起了传统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催生了以多媒体、网络化、虚拟化、移动化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究,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学习数字化的进程。

2.1Web2.0促进了学习互动

Web2.0的出现,改变了网络信息传递的单向性。信息的双向流动应用到教学中,使得学习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场所。在虚拟的互动环境中,借助于微博、聊天室、BBS和SNS社区等网络工具进行联系交流,个人的知识得到了补充和完善,个人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与提升,这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2云计算实现了学习资源和服务的整合

云计算为资源的整合、服务的支持提供了有效便捷的解决方式,“教育云”的探索和研制使教育信息、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可能,建立连接各级教学机构,整合各种学习资源,面向各类学生服务,实行统一管理的公共教育云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大任务。

2.3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无处不在了学习条件

2011年尼尔森在线研究表明,中国互联网用户在各类移动上网的设备选择中,手机上网以93%占据榜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碎片化学习具有学习融入工作生活、灵活方便、按需学习、即学即用等特点。

WEB2.0促进了学习互动,云计算实现了学习资源与服务的整合和共享,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无处不在的学习机会。在这些技术和理论的共同作用下,数字化学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3党校干部教育应大力发展数字化学习

随着干部队伍愈来愈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党校的教学对象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学员学历层次高,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拥有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二是学员个体差异大,由于学员的学习背景不同,工作岗位各异,学习需求也不同。三是学员思想活跃,学习主动性强,不满足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方式,更倾向于研讨式、实践式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四是学员工学矛盾大,承担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很难在一定时期内单一地承担学生的角色。

3.1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

【关键词】西部人文资源数字化高校资源

基金项目:受陕西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2ZX-25)。中图法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

进入全面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呈现出全新面貌,可以预见,未来社会以数字生活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会激发新的参与互动行为。在“重拾经典、弘扬国粹”的倡导下,对西部地区人文资源的创新式开发需要通过互动平台、网络虚拟、硬件升级、资源共享等的数字化变革手段来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聚集的优势,充分调动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共享、共进、共荣的强强联合产生出强大推力是加快实现这一数字化变革的最有效捷径。

人文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分析

人文资源不仅是世界历史人文的教科书,不仅是对文物遗迹的保护开发,不仅是民族精神的渗透,更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势体现。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其的保护与开发,多个国家都已对本国的人文资源进行了数字化的整合与推广。例如欧盟委员会在2011年向欧盟的成员国提出建议,希望各成员国能够进一步努力,运用私人力量并资源共享地做好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工作,并期待通过此项目促进欧洲创意产业的成长。而在我国,由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所担任总指导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的研究工作已经于2008年完成了其对西部文化资源数字化的梳理、描述、概括与保存,是建国以来在文化领域里的重要成果。于2012年启动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则意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一套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型网络传播服务模式。

能够看到,目前国内外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人文品牌的树立、人文与数字化的关系等方面都做出了深入的探索研究,但大多仍停留在对人文资源数字化数据库的建立上。针对于调动优势教育资源,共赢式地开创西部人文资源数字化新时代,努力提升西部人文资源品牌的号召力以及推动人文资源产业创新整合等方面的研究还属少数。

西部人文资源的创新数字化模式研究

1.研究思路

该课题是以地域文化及历史发展脉络为课题研究主线,通过中国人文历史框架分析西部人文资源的历史沿革及其重要地位,挖掘其内涵式基因,对西部人文资源产业化的进程进行梳理与总结。在研究内容上,着重探讨西部人文资源与数字化产业整合的优势、劣势,其变革对当前社会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以及总结具有实用价值的西部人文资源创新发展模式与内涵式发展路径。课题在遵循人文科学研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调研解析。与此同时,充分调研当前数字化发展的进程,力求具有前瞻性地探索和开发出适合于西部人文资源数字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创新模式探索

课题研究一方面从深入挖掘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入手,系统有效地建立内涵式基因库,整合数字产业,实现二者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及发展创新。另一方面,对国内外人文资源与数字化产业结合的成功经验进行辨证分析与思考,通过研究西部人文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与民族心理因素,研究西部人文资源体系全面数字化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技术方案以及局限性和存在问题,用以指导中国人文资源品牌数字化产业营销、推广、传播、创新的全面繁荣。课题针对如何运用数字化的独特形式与传播优势突出重点地挖掘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这一主题展开,力求达到强化西部人文资源品牌意识、统一西部人文资源品牌形象、推进西部人文资源数字化战略、制订西部人文资源推广规划、优化西部人文资源发展路径、加强西部人文资源创作创新、提升西部人文资源产业价值的目标。具体措施如:建立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数据库;确立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发展路径;构建西部人文资源强势文化品牌;总结西部人文资源品牌数字化产业整合的应用规律等。

3.优质教育资源在人文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所起到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的快速发展,汇聚教育、科技、创新于一体的高等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主体之一。以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所立项的科研单位分布为例,所属高校的科学研发项目达40项,而独立科研机构仅30项。由此可见,高校在人文、科研、创新等领域所具有的优势非常显著。因此,优质的高校资源必然能够在人文资源数字化的保护开发等方面发挥积极能动性。

首先,高校掌握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知识储备,同时拥有在科研领域进行国际化合作的活跃力量,因此能够在生产、应用、传播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学科及组织优势。西部人文资源的创新数字化研究需要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汇聚多学科优势资源,通过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向学科的综合科研碰撞出创新灵感。

其次,高校具有更为自由和宽松的学术氛围,这里聚集着先进理念、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新生力量的年青一代学术骨干,具有其他科研领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这对于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调动西部数字化产业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充分互动,使西部传统的地域文化、旅游、历史、民俗等资源与当今数字化时代接轨,为其注入全新理念与设计元素,实现其数字化的全方位产业整合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再次,高校汇聚着国内大量的人文学者,在人文社会学科方面发展一直比较充分,与一般科研机构、企业相比,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同新兴科技的结合上具有明显突出的优势。我们应当借助高校人文资源的活水,在充分调动数字化产业能动性的基础上依托西部人文资源丰裕的创作背景,提取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建立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库,探索出真正适合西部人文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路径。

结语

文化产业的创新是我国当前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共同将其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要素培植。因此,应当将西部人文资源与地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优势互补,借助高校人才、科技等资源,大力宣传西部人文精神新形象、塑造西部地域文化新名片,为西部人文资源产业建立新经济增长点和具有不可复制市场差异性的营利模式开创先机。

参考文献:

[1].西部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对话[J].民族艺术,2001,(1).

[2]方李莉.晚年思想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5.

[3]曹钰.数字时代大学生书法教育的突围之路[J].时代文学,2010,9.

THE END
1.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方法.docx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在线开放课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评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优秀的在线开放课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设计方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课程设计经验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在线开放课程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8527948.html
2.课程资源共享,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课程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知识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开发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教学与学习的更多可能。建立一个课程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可以方便教师上传和分享优质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更快捷地获取到相关学习资料,促进教https://blog.csdn.net/fufulove/article/details/131715646
3.高校网站设计:如何实现在线师生互动交流平台?高校网站的在线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设计,旨在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环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地进行交流和互动。 为了在高校网站中实现在线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以下方案可以参考: 1.搭建互动、交流学习平台:这是关键一步。可以利用已有资源,结合现实问题,有选择的引进和自己研制开发,逐步丰富和完善学习网站资源库。例如,可以建https://www.sunchn.com/detail/665.html
4.某学校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ocx某学校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ocx 17页内容提供方:最长的电影 大小:139.6 KB 字数:约2.33万字 发布时间:2022-04-21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21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某学校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20/5213244241004214.shtm
5.K12嘲下学习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阐述了K12场景下学习交流平台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平台拥有社交模块、课程模块、工作流引擎、事件中心与规则引擎五个主要模块。社交模块维护学生间的各种关系,提供了多样的互动功能;课程模块维护了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工作流引擎提供定义、管理流程的能力,能将课程模块中的一系列题目、互动组织起来,https://wap.cnki.net/lunwen-1022416837.html
6.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设计(精选十篇)这种互动蕴含着反馈的教学价值, 以便通过反馈的评价信息实现网络课程的改进和完善以及学生的有效学习。[2]为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 教学平台必须具备较强的交互能力。在Web网页的设计中, 有这样几种常用的方式: (1) 上网访问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发布在线测试试题等, 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教学平台完成测试, 然后由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80p401.html
7.网络学习平台中在线交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期刊在线交流网络学习平台ASP.NET 分类号: G420(教学理论) 在线出版日期: 2010-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1(118) 参考文献 (3)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1]黎永壹.《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J].钦州学院学报.2009,(3).DOI:10.3969/j.issn.1673-8314.200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zjsyyy201004072
8.服装设计服装行业学习交流平台穿针引线网站自2001年开始定位为服装设计、服装行业用户学习交流论坛。用户以男装设计、女装设计、童装设计、时装设计师、服装制版、服装打版、服饰搭配、立体裁剪、时尚买手、婚纱设计师、服装陈列、服装设计大赛参与者等服装从业人员为主。https://www.eeff.net/
9.职业技能互动问答等视频教程在线学,设站网助你快乐学习九七电影院-97电影网提供最全的最新电视剧,2021最新电影,韩国电视剧、香港TVB电视剧、韩剧、日剧、美剧、综艺的在线观看和剧集交流场所,在线观看分为普通视频模式、西瓜影音、百度影音、在线云播等播放 收藏 FreeOK 最新电视剧、最新电影、动漫番剧、学习课程,蓝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服务,无广告不卡,每天第一时间更新! https://www.bidianer.com/site/301394
10.疯狂的美工一站式电商设计师店铺代码装修工具交流学习平台疯狂的美工一站式电商设计师店铺代码装修工具交流学习平台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淘宝天猫/阿里1688/京东/阿里国际站美工设计师店铺代码装修工具、设计工具及教程资源发布网站,本站同时为广大设计师提供了灵感分享、学习交流的平台。https://www.fkdmg.com/
11.土木工程学院成功举办超星学习通线上交流与培训活动一、熟悉平台功能:在使用超星学习通之前,教师应该仔细研究和熟悉平台的各种功能,了解如何创建课程、发布作业、进行互动交流等。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平台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其与超星学习通的功能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学习。 https://www.xbmu.edu.cn/tmxy/info/1221/6891.htm
12.2023线上教学方案2)设计好学习内容,教师辅导内容和学生作业,在线给学生留作业、批改作业,在线督促学生学习,定期推送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信息资源学习方法指导、拓展学习资料、阅读材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家长、学生保持联系,按照学校提供的作息时间督促与陪伴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记录与学生交流的情况。每天通过微信群、QQ群指导、督https://www.ruiwen.com/fangan/7333714.html
13.服装设计培训时装设计培训班服装设计师在线教育平台穿针引线服装设计师培训班课程包括时装设计、服装制版、服饰搭配、立体裁剪、时尚买手、婚纱设计、服装陈列等。服装设计培训课程可全程在线学习,还将邀请大咖分享留学经验、流行趋势等。诚挚邀请崇尚时尚设计的您加入。https://www.eeff.cn/
14.天琥云课堂天琥云课堂,云琥在线,天琥旗下设计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系统专业的电商美工/UI/室内/插画设计,短视频、运营等课程及服务,培养设计实战人才!已培养超50万+学员成为专业设计师!http://www.yunhuzx.com/preview
15.巧匠课堂巧匠课堂(www.2qj.com)免费的设计视频教程平台,覆盖PS、AI、C4D、DW 、视觉营销等精品设计视频教程致力于打造全网实用的设计经验教程。https://www.2qj.com/nav.html
16.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用(14篇)一般情况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分为专业教学资源的收集、存储和资源库管理平台的搭建2个模块。基于校园网络的《针织服装设计与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培训,学习、理解高职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标准,做到有据可依; https://www.unjs.com/w/436353.html
17.2010年最变态的100个小众网站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沪江部落绝对是目前我见过的最好的国内外语学习社区,里面有大量的外语学习资源,还有类似于dict.cn的词典,感觉很不错,如果每天都来这里泡一会儿,必定会有所收获。沪江部落只是沪江英语的一个子站,沪江英语创建于2001年8月,是致力于提供在线语言学习交流、相关资讯和服务的外语网络学习平台,目前已经https://www.douban.com/note/84433788/
18.室内设计联盟官方网站室内vi设计联盟官方网站第三,室内设计联盟官方网站是一个设计师之间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设计师们可以在网站上与其他设计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设计经验和成果。通过与其他设计师的交流,设计师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启发,共同进步。 此外,室内设计联盟官方网站还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室内设计相关的咨询和服务。无论是需要解决设计问题还是有设计需求https://www.rhtimes.com/brand/Brand-design17424.html
19.适合自学成才的22个教程网站「附资源」这个平台拥有灵感采集站,界面交互设计站,各大客户端和网站的设计规范,还有很多在线设计工具的合集,定能解决绝大多数的设计痛点。 传送门:http://chuangzaoshi.com 5. 收藏的设计资源分享 其实除了上面的一些专业的设计平台外,大家也可以去B站,网易云课程,腾讯课堂等平台去学习,有免费入门课,也有高阶付费课。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00431668641846
20.优设网官网UISDC国内专业设计师平台顶级文档!12个值得学习的知名品牌设计规范指南 41377 人阅读 AI创作 学会大厂这个复盘思路,作品集一定超设计专题 热门设计知识精挑细选 查看专题 设计问答 高手大咖在线答疑解惑 查看话题 腾讯CoDesign UI中国 设计问答 设计大赛 优设9图 AIGC内容平台 AI创作 AI工具导航 堆友AIhttps://www.uisdc.com/
21.小学语文论文15篇[必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必须意识到,课本中的素材是来源于作者生活实践的感悟,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实践,将很难感悟到作者写文章的心情。同时,还要通过不断沟通与交流等方法,来引导小学生进行写作学习。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平台,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地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240604153333_3865625.html
22.2022年电教优质课和2023交流展示活动通知①包括能够反映在线课堂学习内容的资料(微课、学案等);教学开展的过程资料(师生互动环节的截屏或录屏等);学生参与学习的资料(线上作业、线上交流反馈、线上评价等)。 ②资料打包小于700M。 (二)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质课 1、该类作品课堂教学当中要体现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合理、恰当应用,https://lcsjyy.lcedu.cn/index.php?r=space/org/content/view&id=927953
23.我的在线教与学中国农大吕春利:打造一个线上学习社区——《程序课程名称:《程序设计II》、《程序设计II实验》 直播工具:腾讯会议——语音直播+桌面共享->演示编程操作 教学平台:学吧平台(studybar.cau.edu.cn) 教学方式:讲练结合,操作演示和讲解约15分钟,学生练习约15分钟。 学习要求:程序设计II是程序设计I的延续。学习本课程后,其编程能力应进一步提高,并能掌握面向对象的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89306
24.药学的论文一个完备的在线培训考试系统可以使用户在学习过后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在线考试系统中题目的生成、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只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题库就可以实现考试的自动化。这样一来,教师所要做的只是精心设计题目、维护题库,而不是组织考试,http://m.fanwen.yjbys.com/yaoxuebiyelunwen/2433691.html
25.云发教育在线教育学习平台为梦想加油云发教育云发教育专注于职业教育学习平台包含,房建施工大全集,零基础建筑识图,云发教育商学院,云发教育在线教学习平台https://yunfa.vip/
26.“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云端研讨为探索常态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分享各地教研机构和学校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成果,2020年4月29日,“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中国教研网提供技术平台支持。本次https://www.hdjx.org.cn/plus/view.php?aid=9279
27.网龙多学app下载网龙多学在线平台v4.7.14安卓版11年游戏化管理实践,众多大型游戏设计经验,经过亿级用户印证。 运营服务 产品、实施、运营、课程中心四大团队,从实施上线到微课制作,提供管家式运营服务,给企业管理员提供社区化平台交流经验,不仅“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 功能 在线智慧考试 支持多种题型组卷,自动阅卷,强大的考试配置能力,轻松检测学习成果http://www.pipikun.com/android/soft/1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