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成为“壬寅学制”,“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二、1903年的“癸卯学制”

1903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分为三段五级:第一段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5年)两级;第二段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第三段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和大学堂(3~4年)。“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的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总体上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到大学堂要21年,至通儒院要26年。

三、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开始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改革。1912年9月公布,称为《壬子学制》。自该新学制公布至1913年8月,又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规程,对新学制有所补充和修改,于是又总合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学制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为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学制拟定,改学堂为学校,废除了尊孔读经,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该学制施行到1922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四、壬戌学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战后民族资产阶级不仅要求在政治经济方面给予创造继续发展的条件,也要求在教育方面能提供具有文化知识的劳动力和科学技术。

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又称为新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10多年的“六三三制”,表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军国民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但它却并非盲从美制,而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期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我国近代学制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易考知识点,该知识点较容易混淆,主要以选择题,材料题进行考查,学生可以通过题库进行练习。

THE END
1.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与未来教育二: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是教育历史分期的一个阶段,与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相对。欧美的近代教育是指从 17 世纪英国革命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的教育。中国的近代教育是指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https://www.meipian.cn/58cjq6m4
2.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概述(64页)20231125193321.pptx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概述(64页).pptx,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 、近代教育的起步: ? (一 )地主阶级内部提出改革 , 向西方学习: ? 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 以龚自珍 、魏源 和林则徐为代表的一些开明地主和知识分子率先 发出了要求变革和学习西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5/524222431401101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