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几岁了您知道吗?这里有没有您的触网经历

1994年4月20日凌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机房里,随着中美人员之间电子邮件的互通,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中国的网络时代也在这一刻正式开启。到2024年4月20日,中国互联网走过了30年。这30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让我们翻开老报纸,寻找互联网这30年的变化。

90年代:从报纸上学习互联网知识

也是在1994年,我国部分科研单位实现计算机国际联网。

90年代中期,市民对电脑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报纸成了人们最快获取互联网知识的渠道,这不,北京晚报就刊登了不少关于电脑以及互联网方面的知识内容。

作为国内顶级学府,清华大学在1996年8月27日正式成立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人们可以借助这个窗口,通过国际互联网检索到全世界最新的资料和信息。

入网的用户数量也在飞速增长着。1996年11月13日北京日报刊登了《中国国际互联网用户达二万家》的消息,国际互联网在中国正日益扩大用户量。

随着使用互联网人数的增加,“网虫”也成了网民自嘲的新名词。

人们的通讯方式从早先的书信,开始向电子化转变。1997年10月15日的《北京日报》刊登了《电子函件悄然“热”起来》,北京拥有email的网民已达10万之众。

1998年,互联网已经渗透人们方方面面的生活中。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网游故宫。

这一年,京城“网吧”渐成时尚,这种网络咖啡屋不仅吸引了许多因特网个人爱好者,也引起了不少企业用户的浓厚兴趣。下图为联通实华开网络咖啡屋内,来自默沙东有限公司的医学专家顾问正在浏览网上刚刚发表的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最新科研成果信息。

1999年的3·15中,人们使用互联网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也是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网上购物开始出现,但当时的很多人并未完全接纳这样的新鲜事物。

互联网的便利,也让人们产生了将互联网放进口袋的想法,移动智能终端的设想出现了。

1999年12月31日,《北京晚报》刊登了《手机的世界没有距离》和《把因特网放入口袋》,提到了将手机与电脑合二为一,实现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设想。

21世纪初:互联网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2000年1月18日,《北京晚报》刊登了《北京将建互联网交换中心》,网速迎来了提升。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盈利时代开始降临。

网上消费的呼声越来越大,已不再是海市蜃楼般的存在,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002年,家住朝阳区和平街11区的刘大妈在社区图书馆里轻点鼠标,亲身体验网上购书的方便与乐趣。北京图书大厦在和平街社区建立了本市首家社区网上书店工作站,居民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就可购买图书大厦的所有23万种图书。

这一年,手机上网不再尴尬,速度和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一年,“e时代”的年轻人们,流行把自己的情感交与网络传送,“电子贺卡”和“短信”便成为这个新年的时尚。这是成都女孩杨燕梅正在使用电脑给自己的朋友发送春节电子贺卡。

针对网民们不同需求,互联网的信息内容也越来越精细化,服务性开始增强。

2006年,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搜索网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2009年8月底,新浪微博开始在中国内测。10月起,微博在中国迅速蹿红。不仅仅有明星,政府机关也陆陆续续进驻微博,这里也成了发声筒。

2011年,人们购买火车票不再去车站排队,可以在家里通过点击鼠标,轻松购票。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

2016年,依托互联网技术,从共享单车开始,共享充电宝、共享衣橱、互联网打车、外卖平台等共享经济出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网速的提升,功能的改进,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老年人和子女间的“数字鸿沟”开始出现。

2021年,为了缩小数字鸿沟现象,市发改委、市卫健委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建立北京市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联席会议制度,细化了工作台账,落实52条具体措施,包括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功能服务;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收取单位设置人工现金收付通道;推行老年人凭身份证、社保卡等证件乘坐公交车。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超过1.4亿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升级改造,数字鸿沟持续弥合。

依托互联网,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AI技术迅猛发展,再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这30年,你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什么时候?留言说出你的故事吧。

THE END
1.乌镇“网”事一图看中国30年“上网”史略中国互联网已走过30年历程。一图回眸中国30年互联网史↓ 监制丨张鸥 吴光秋 制片人丨陶郎 策划丨张云鹭 李瑛 视觉丨郭一 编辑丨刘天哲 参考文献:这三十年,我国抓住信息时代历史机遇——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述评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134272043604520&wfr=spider&for=pc
2.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发展历程,五、中国互联网运用大事件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美国军方的需要,美国半自劢地面防空系统(SAGE)的研究https://blog.csdn.net/weixin_72077052/article/details/134444592
3.回顾互联网历史强化互联网思维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一、互联网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诞生于美国。80年代,我国的互联网正处于网络萌芽阶段。 1993年~1996年,四大主干网相继建设,开启了我国网络快速发展历程。1994年4月,我国中关村的“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率先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直接互联,实现了我国与国际互联网连接,标志着中国最早国际互联网的诞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68540
4.互联网过去25年的历史(1998~2023)(一)此前,APNIC 首席科学家杰夫·休斯顿(Geoff Huston)发文,对互联网发展 25 年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对互联网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中国教育网络》杂志将分期刊载文章,本期将介绍互联网过去 25 年的发展,并对数据传输技术进行分析回顾。 杰夫·休斯顿 APNIC首席科学家 https://www.iii.tsinghua.edu.cn/info/1131/3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