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网络时代的现状(精选5篇)

二、网络时代如何构建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1、教学环境的网络化

2、利用网络,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构建语文网络学习的平台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使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了应有的沟通。在网络中构建一个语文学习专题的网站,教师和学生都进入其中,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说出来,教师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一一作答,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结语

关键词:网络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教师出路

一、网络教育的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对人类的生活、学习、教育等诸多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时代和教育的结合形成了网络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黑板、教材”的教学“三大支柱”。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技术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图片、视频、幻灯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此外,网络教育模式使教学走出课堂,从学校主导的模式,走向了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网络实现了跨时空、跨地域的交互式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出路

网络时代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传统教育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总体来说,国家、社会、学校、教师都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实现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向现代教育模式。接下来,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为出发点,从教师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教育模式和新型教育模式相结合,提出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向新型教育模式的应对策略。

1.积极接受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

小学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理论,积极接受网络时代的新技术、新方法,用开放的态度对待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并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等,力求实现传统课堂的现代化。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内容,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总之,接受变化,适应变化,改变自我才是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途径。

2.深度发掘传统教育优势

虽然,网络时代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并不代表传统教育模式一无是处。传统教育模式仍然具有数字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例如,传统教育中板书的重要性。现代多媒体教育要求学生听课,看PPT,记笔记同时完成,往往造成了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避免了上述问题。由此可见,在现代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学生容易追踪、掌握的知识呈现在PPT上,学生不易掌握,或者需要长时记忆的知识以板书的形式呈现。

3.重视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面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传统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现代教育的空白区在哪里,教育的哪些目标是现代教育所不能实现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现代教育强调人机互动、学生学习往往在虚拟世界完成,学生得到的反馈往往是计算机固化了的内容。很显然,计算机的反馈具有模式化,固定化的缺陷,因为它只能按照程序提供设定好的反馈,不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反馈。此外,网络教育的另一个弊端是网络教育执行的任务是由人事先设定的、由计算机来操作完成的,缺乏情感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古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在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挖掘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实现学生学习最优化。最后,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总结

总之,传统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固有的弊端。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社会使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网络化教育从学校扩展到社会,乃至全球,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传统教育只有改变自身的不足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将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型教育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构建适合社会现状的教学模式是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巨大问题。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加强自身建设,迎接新技术,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时代;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图书馆应如何应对?怎么能与网络时代接轨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二)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络化环境尚未形成,自动化水平较低。这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未成规模,信息资源共享极为有限,同时软件的通用性、成熟性还需进一步检验。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思路

(一)加强现实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化的基础就是建设馆藏书目数据库,具体来说就是对馆藏各种类型文献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组织,在图书馆主页上展示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并提供给用户使用,例如提供馆藏书刊的目录或根据读者需求有偿提供原文等。

高校图书馆可把部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比如教学参考书、需求量较大的图书、重点学科用书等,以此来减少因复本过少引起的拒借现象,从而提高馆藏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共享范围。

(二)重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共建。网络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藏书机构,而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图书馆要改变现有的收集、整理、传递文献信息模式,逐步过渡到数字化、电子化的信息模式。同时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成各种数据库,实现国内外网络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由于条件有限,高校图书馆不可能收藏所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还可以解决经费不足这个问题。

(三)建设特色数据库。重点学科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建设,能满足高校师生对特定领域信息资源的深层次要求,因此,建立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设中应突出专业特色,包括本专业的专著、教材、专业期刊以及分散在其他报刊中的本专业文献等等,形成具有学科优势、完整系统的特色数据库。

高校学生的学位论文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科学研的书面报告,经过答辩通过的学位论文,一般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在某些学科具有重要价值。我国的学位论文基本都没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建立本校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加强学位论文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学位论文呈缴制度,促进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

三、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模式--数字图书馆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数字图书馆是由英文“DigitalLibrary”翻译过来的,但到目前为止,对数字图书馆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实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所说的数字图书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高度价值的多媒体信息,如图像、文本、语音、科学数据库等进行收集整理、规范化的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并进行高效地传播、接收,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随时的利用数字信息,接收各种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二)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静态的藏书建筑物,也不再以实有性的建筑物作为标志,而是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拥有超大规模信息资源的信息空间,是一个实现了虚拟性与现实性并存的动态多功能信息服务机构,它是由众多图书馆或信息中心组成的数字资源库,具有快速占有并便于提供信息资源的能力;数字图书馆强调的是“虚拟馆藏”,收藏对象发展到以电子文献为主,典藏的“图书”不再孤立地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中,而是永久性存流动在信息网络上;数字图书馆要面对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的挑战,因此馆藏发展将从根据用户的潜在需求转变为根据用户的现实需求来提供信息。

(三)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原则。高校数字图书馆要“因校、因需、因人制宜”,定位一定要准确,要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重点特色化建设中去,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学术及人力资源优势,制定出切实可行,利于本校发展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

高校数字图书馆需要统筹安排、统一经费使用,建立起相应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共享共建。同时要加强数字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使用数字图书馆对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任务,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让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应放眼未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加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联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才能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树华.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关键词]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2.099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对网络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加,网络的危险性也威胁着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但是,现在很多部门和组织对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认识度不足,不能认识到安全性对档案信息的重要性,过于重视对档案系统的基础建设,忽视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这导致许多网上违规行为的产生。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的安全意识,也导致许多安全隐患的出现。

1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现状

1.1部分部门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方式落后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档案信息采集工作网络化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使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但是,当前我国还没有健全的档案信息采集方法和系统,没有有效、全面的管理措施,在限制自身发展的同时,影响了档案信息采集的标准程度和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计算机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网络技术在当前社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档案管理方面,计算机的应用还不够充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增加,时常发生一些档案信息采集的不准确,对档案信息采集的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

1.3进行档案信息采集的工作人员计算机技能不足

档案信息采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需要档案信息采集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计算机技能,而当前部分区域档案信息采集工作人员所掌握的计算机技能较低,过于重视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忽视了档案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忽视了对计算机技术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档案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率低且质量低。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这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且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工作。

1.4档案管理方面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与软件开发程度不足

在我国,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中使用的计算机多存在老化的现象。关于档案管理的软件开发力度不大,大多数软件都是进口而来,且网络环境中漏洞颇多,很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外泄和损坏。当前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防范等级不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1.5没有完善的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都需要制度的约束。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并不单纯,还夹杂着政治和经济性质,档案信息的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工作人员自身进行努力,还需要政府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支持。档案信息的管理不仅需要规章制度的严格要求,档案信息在采集和录入的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以此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合理、有序。

2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社会,随着网络化的日新月异,只有促进当前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才能使档案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工作更加跟紧时代的步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保障档案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使档案信息采集的收集、整理更加便捷,且准确率较高。与时展不相符的都会被时代所抛弃。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文件也越来越多,学校中的学生档案资料、医院中的患者信息资料等都对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提出了要求。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可以减小档案管理的难度,提高管理效率。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是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做好档案工作首先要做好这两项内容。但是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普遍问题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的安全意识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得不到切实的认识,对档案的保管没有做到整齐分类和定期保养,在档案发挥使用价值时,过多无价值的信息或者保存不完善的情况时有发生。

只有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工作强度和重视力度,才能使档案在使用时能够迅速发挥作用。档案保存的目的不是束之高阁,而是对资料内容的价值维护,因此,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关系到档案资料的价值体现。

3网络时代加强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策略

3.1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实际工作的广泛应用

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档案信息采集系统以及硬件平台,落实档案信息采集录入的系统化管理,在档案信息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

3.2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

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信息化,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掌握熟练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定期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为工作人员提供信息化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学习机会,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开展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讲座和讨论会议,提高工作人员对档案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学习意识,不断升华自我。

3.3完善档案信息管理方面的硬件与软件设施

建立健全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通过内部努力与外部支持,认真严格履行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操作规则,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重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

3.5提高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安全防范技术

加强对档案信息电子档案的管理,对重要文件进行加密储存和管理,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资金投入,提高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的安全性,提高技术水平,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测评,及时弥补系统漏洞,降低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外泄的风险,提高防范能力。

4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1]马丽娜.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安全防范措施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2(6).

[2]李牧.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及其保密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2).

[3]盛杨华.浅谈新形势下的档案创新管理与信息安全[J].办公室业务,2015(5).

[4]王秀华,霍东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陈静.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强化策略[J].黑龙江档案,2014(2).

[6]刘生湘.基于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4(6).

[7]李静.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0).

[8]黄靖.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安全的对策[J].兰台世界,2014(20).

关键词: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日益成熟,不仅在丰富了公共信息图书馆的内容和方式,更重要的是满足了读者逐渐增加的需求,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的建立,也同样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促进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在网络化社会和谐的发展,首要任务是对其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1网络化公共图书馆的定义

网络化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的目标是高效优质的服务,其发展的要求是服务上的创新。随着社会信息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要素,网络如此发展的当今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的公众服务的特点使其无法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在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与网络化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共存的形势下,只有通过有效的提高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才可以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近几年,公共图书馆由地域向网络化服务进展,借助网络拓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及时方便的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网络图书信息资源,所以公共图书馆人员利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市场竞争力,拓宽了实际服务的领域。

2读者信息服务的工作要求

基于网络化公共图书馆对读者服务方面存在新型的要求,首先是读者综合性的信息服务。文献资源是传统公共图书馆主要的信息资源,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可以实现全面范围的交流和共享,当然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是来自多方面的,呈现出综合化和专业化的特点,所以在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中,要随实留意读者信息需求的方向,尽量满足读者信息资源的需求;其次是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逐渐上升为网络状态,传统的服务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因此公共图书馆最先应该树立多元化服务的意识,保障公共图书馆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最后是个性化的信息选择。网络化的公共图书馆是没有区域限制的,再加上读者无时无刻的不再进行个性化的信息选择,造成信息资源的无秩序和混淆,多数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并不能够给读者提供满意的信息,所以对于读者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所需类型进行拓宽。

3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得不到和谐发展和有效保障,主要原因是读者信息服务在网络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存在严重的制约问题,削弱了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发展的能力。

第三是公共图书馆没有明确的服务方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向是决定公共图书馆地位的重要因素,其直接关系着公共图书馆是否可以向网络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方向成功转变,虽然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信息服务的水平确实比以前有进步,但是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服务发展方向以及具有特色的读者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导致其盲目的发展从而缺少实际意义。

4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完善公共图书馆读的者信息服务,结合当下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并且加大实施的力度,提高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工作。

4.1加强工作者的服务竞争意识

树立公共图书馆工作者主动服务和竞争的意识,是公共图书馆在网络时代占有一席地位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工作者守旧的思想和中立的观念,培养其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对新型服务技术的适应能力,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工作内容,同时依据工作者的实际服务水平和工作状态进行奖励制度的制定,以此激发工作者的服务竞争意识,整体营造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的竞争环境。

4.2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第一及时对读者的信息资源市场进行调查,了解读者信息需求的动态变化和趋势,改变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单一的结构,促使其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以便适应读者的需求,以公共图书馆原有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增加信息资源的类型,通过对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不断补充,满足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第二提高读者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对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专业化的整理,在网站上设立子页面,以超链接的形式供读者搜取,以免费资源和增值信息的形式为读者提供多种信息服务类型,实行分层检索保障读者信息检索的有效性,而且通过读者的搜索历史记录,及时更新公共图书馆的信息

资源。

4.3明确工作、服务的目标

以“交流”和“创新”作为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的目标,促进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工作者与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分析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找准服务的方向,及时将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动态反馈给读者,构建固定的读者群,对读者群进行跟踪服务,通过其信息的动态变化,了解广大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更大范围的提高服务,而且对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进行不断的创新,加快有价值信息的吸收速度,创造更多的社会信息,从而获取信息经济效益,如此以交流和创新为服务的目标,才可促进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色化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的竞争力。

5结束语

读者信息服务是网络化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内容,顺应时代信息的发展,才可满足众多读者信息服务的要求,所以,读者信息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以网络化、信息化的理念服务于读者是保障公共图书馆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读者信息服务的工作才可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

[1]靳晓荣.浅谈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电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0).

[2]金燕.浅谈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今日科苑,2010(02).

THE END
1.三十而立!如何准确把握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正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共通性,中国经济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得以强化。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的兴起,科技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核心。 互联网30年:发展进程与脉络梳理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紧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czMTc4NA==&mid=2657876005&idx=1&sn=5c649dfebcba33da266f19efa911cc68&chksm=bcdacf671c3911659400bfa6db630fe37d03ce5bc0b9842a0456b28329d83d537dadbc344644&scene=27
2.我国工业互联网当前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摘要5G+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5G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绝不是把在公网上的5G直接搬到企业网。当前5G标准仍在不断迭代中,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也在逐步深入研究、落地成熟。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发展已步入了快车道。 https://www.yelunet.com/chanye/zhizao/2021-06-29/1646.html
3.关于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对于互联网,我们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更大的发展和影响在未来;如何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从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现状、互联网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些情况和我们的一些思考。https://www.tjrd.gov.cn/ztjz/system/2010/05/07/010003181.shtml
4.《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现状 更多 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和管理 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16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等一系列方针原则,大力推动互联网建设和http://news.cntv.cn/special/baipishu/shouye/
5.中国互联网,三十而立再出发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总数的40%,其中腾讯等中国企业成绩领先。为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企业创新创造打造广阔舞台,才能让更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赢得发展先机和优势。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在人工智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836211907757305&wfr=spider&for=pc
6.什么是互联网?一文中曾对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做过分析,其中指出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将超过互联网,所以这些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将很有可能后来者居上,爆发出非常惊人的力量出来。 四、发展现状及趋势 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文明进程。https://www.jianshu.com/p/448752a5b8be
7.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现状范文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优秀汇总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现状,发展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 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渗透到传统金融业态, 形成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独特特色。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金融对https://www.puchedu.cn/ziyuan/82616.html
8.从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看计算机技术的未来8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我国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该报告不仅展现了我国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等关键数据,还深入分析了互联网基础资源、应用发展、消费模式以及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新进展。 http://www.jinzhuedu.org/a/show-21-1193-1.html
9.2023年现代通信网络行业深度分析新一代通信网络及通信技术发展现状(3)网络应用:中国现代通信网络将进一步拓展网络应用和服务,实现网络的多元化、个性化、普惠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具体而言,中国将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产业升级、效率提升、品质提高;中国将推动5G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http://www.chinazjph.com/dongcha/8167.html
10.网络购物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1、目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上购物正以越来越强的力度冲击着各国的消费群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是不可忽视的进行网购的庞大群体。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的基本情况,为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提供一定的参考。 2、调查地点: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 https://yjbys.com/diaochabaogao/562840.html
11.2024年电视购物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最新)中国电视购物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优惠价:7600元 电视购物曾经作为家庭购物的重要渠道,一度繁荣,但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兴起,其市场份额明显下滑。电视购物频道面临着观众老龄化、互动性不足、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尽管如此,电视购物依然在某些特定人群和时段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推广特定类别的商https://www.cir.cn/R_ShangYeMaoYi/56/DianShiGouWuWeiLaiFaZhanQuShiYuCe.html
12.网络调研报告范例12篇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家庭网络和局域网的普及方面,现依据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和互联网发展现状,将涉及网络管理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由于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及的市场经济形式。 作为主要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网络的监管主要包括规范网络经营主体、监管网络经营行为、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https://www.liuxue86.com/a/5147558.html
13.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互联网市场发展现状 ①互联网用户规模及普及率不断提高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7.31亿,全年新增互联网用户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末提升2.9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6.95亿人,较2015年末增加7,550万人。互联网用户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的https://www.betern.com/news/22
14.深度解析从电视广播到互联网接入:通信卫星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进入21世纪,卫星通信技术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无线通信、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开始面向大众市场和个人用户。低轨道卫星系统和微小卫星的应用使得卫星通信成本大幅下降,进一步推动了卫星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应用。 技术革新:大容量、高速率、低延迟是现代卫星通信技术的重要特征。例如,5G作为https://blog.csdn.net/u011376987/article/details/142719375
15.网络发展的现状模板(10篇)另外,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通信市场上,提供"即时服务"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竞争的关键优势。因此,人们将在未来核心光网络中引入动态的网络配置方式,或称"自动交换",以满足数据/互联网的无法预测的动态特性。这将充分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网络成本。为此,ITU-T等国际标准化机构提出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概念作为下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49122.html
16.浅谈利用互联网发展旅游业的利与弊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旅游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利用互联网发展旅游业,对旅游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本文主要以高中生的角度,结合当前互联网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当前利用互联网发展旅游业的利与弊进行了相应的探讨。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323/3309024.shtml
17.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论文1.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存在着诸多层面问题。我国作为计算机生产以及使用大国,在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下,计算机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中,也存在着安全问题[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https://mip.wenshubang.com/jisuanjiwangluobiyelunwen/2890951.html
18.民生智库重磅发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增强非遗项目间的交流切磋,探索非遗跨领域融合发展模式,都是当今非遗项目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基础条件。为了推动非遗项目稳健、快速发展,有效的传播方式也很重要。本次调研了解到,依靠“博览会、展销会等”线下渠道推广宣传非遗项目依旧占据重要位置。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发展,“网络及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此类传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859149
19.我国P2P网络借贷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以及民间小额贷款形式的蓬勃兴起,网络信贷也作为一种平台模式在互联网间扩展开来,比较常见的就是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即“人人贷”,它为借款人和投资人提供一个融资平台,为促进双方达成协议提供中介服务,这一过程中的资料、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这种新型的理财模式逐渐被大众所青睐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5/07/id/16777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