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闪耀未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再启航

今年,乌镇峰会迈入第11个年头。10月24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新闻发布会召开,新一年的峰会佳期已定,11月19日至22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即将在乌镇举办,本次乌镇峰会将全面聚焦人工智能,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一年一度的峰会,如互联网行业的集雨器,接住行业一年发展落下的所有甘霖;又如一扇开放之窗,折射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气象万千。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30周年。

回首“网事”——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首次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自此,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峰会的永久主题。

十年来,从乌镇走向世界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闪耀夺目。

站在“下一个十年”新起点,时代的气息奔腾,新一轮科技革命呼啸,于各国语言的碰撞里,人们谋划、构建着一个更为广阔、宏大的数字世界。

汇聚乌镇,见证数字浙江新飞跃

数字改变生活,并非一句口号。

漫步在乌镇的石板路上,曾经木心笔下的“车马慢”,已悄然翻开因“网”而兴的科技新篇。

如今去老街小店买完豆浆的居民,回家坐的也许不是乌篷船,而是无人驾驶的智能车。这一变化既新奇又引人深思,在交通工具升级换代的背后,更是科技力量对传统空间的温柔渗透。

“得益于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选择‘乌镇首发’,首发无人车、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今年74岁的邵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乌镇人。

十年前,担任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特别顾问的邵云,参与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让邵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提出的5G概念,如今已成为现实。

新凤鸣集团未来工厂里,一个个长着“大眼睛”的5G机器人来回巡视,将各个流程的生产景象同步传输到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只要设置好工艺流程,搬运机器人、落筒机器人和打包机器人等14种智能机器人的程序,就能实现互联互通,有条不紊地运作。

“随着5G等技术不断突破,‘机器换人’不但能节省成本,还可以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新凤鸣集团未来工厂经理杨忠杰十分欣喜,工厂年人均产值可达800吨,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自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以来,乌镇的数字经济企业数从12家增至1000多家;“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每1秒钟能进行18亿亿次计算,位列全球第六位,成为科技创新的超级引擎……

乌镇的“巨变”,恰是见证“数字浙江”发展的一个窗口。

一串数字足以见证。2014年,浙江数字经济总量为1万多亿元,到了2023年,已增长至4.3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2.5%。在此基础上,今年1至8月,浙江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同比增长5.5%;数字贸易出口超3800亿元、同比增长22%。数字经济成为浙江抢占产业新赛道、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安全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领域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潜藏着风险。

面对滚滚向前的互联网浪潮,浙江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的决心更为坚定。2024年以来,全省已累计清理有害信息61万余条,处置账号近5万个,发现涉嫌违规线索12万余条、直播风险信息3万余条。

数字乘风,新旧交融。近年来,浙江借助乌镇峰会平台,累计签约项目268个,落地“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等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1个,并以此撬动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一大批惠民服务推广普及,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峰会带来的好处。以峰会为媒,互联网如江南烟雨般浸入浙江的各个角落,一幅全民共享的美好景象正徐徐展开。

网络强国,中国互联网“蝶变”成长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1994年,从一根仅64K的国际专线起步,中国的互联网时代正式开启,并快速迈向网络大国、网络强国;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宽带网民数量居世界之首。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已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数字社会,在数字基础设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数字文化产业等方面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中国还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电子政务排名大踏步上升,成为全球增幅最高的国家之一……

乌镇峰会,不断见证着中国互联网的进阶之路。

在这里,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等重要活动持续举行……成为国际互联网领域一致公认、踊跃参与的交流合作高端平台。

去年峰会上,中国移动将运用在杭州亚运会上的国内首条5G-A万兆网络示范路线技术,带到了“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博得了众人眼球。

十年来,中国移动的展区诠释了中国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除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享有数字时代的便捷,如今,许多偏远地区也有了5G基站。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达404.2万个,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

同样在峰会上展出的“数字藏经洞”,首次在虚拟世界毫米级高精度复现敦煌藏经洞,让海内外的藏经洞出土文物以新的方式重聚、重塑、重现、重生。数字赋能之下,千年历史文化有了“新生命”,这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性尝试,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经验。

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乐乐不如“与民同乐”。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尊重共赢的合作理念注入数字科技交流,使互联网技术成果惠及全人类。

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供应商之一的中国北斗,已在2020年完成了全球组网,开始向全球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现在,北斗时空基准技术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惠及世界各地的万户千家。

为达成5G全球共识、共建5G生态圈,中国以5G技术试验与网络建设实践引导全球树立了“优先发展中频段”的信心,推动全球5G成功部署。

今年的峰会,将继续筹办“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推动全球互联网领域创新成果首展首发首秀。紧扣前沿科技,峰会的分论坛设置上,将特别增设人工智能板块,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展开讨论,以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服务经济社会为发展目标,搭建全球交流合作平台。中国互联网,还在不断续写“蝶变”。

这些发生在峰会上的变化与中国各个角落的“网”事,正链接着“数字中国”的璀璨未来,在历史长河中乘风前行。

携手世界,共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2014年,中国首次向世界发出“乌镇之约”,应者云集。

从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来,来到乌镇的参会嘉宾累计近1.2万人次,覆盖172个国家和地区。在桨声欸乃间,前沿思想的火花激荡,“老朋友”来了又来,“新面孔”接踵而至……

自2021年起,世界互联网大会每年组织开展“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征集,从概念文件到行动倡议,再到实践案例全球开花,收获了实打实的成果,3年来共向全球征集申报案例600余项。

2022年7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北京成立,成为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互联网治理格局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追赶世界、拥抱世界、融入世界、引领世界的成果体现。

“亚运天穹”是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项目,入选了2023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

依托“恒脑”大模型安全运营平台的“亚运天穹”,运用AI技术,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共计有效回答现场安保人员34792次提问,辅助处理安全事件287起,为亚运会保障护航。

安恒信息党委书记张小孟表示,互联网、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在带来更大生产力、更大便利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样、更复杂的安全风险,对于网络安全的守护已经从保障数据安全到现在的确保数字安全。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这一挑战,甚至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与安全利益博弈的重要领域。而中国拿出了应对方案——“命运共同体”。

既然是全球性问题,就要用全球化方法来解决。

一路走来,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乌镇峰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乌镇展望》和《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成果,推进全球合作。

中国还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同阿拉伯国家联盟、中亚五国发表《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为讨论制定全球数据安全规则提供蓝本。

“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变革提供了新方案,也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新一年的峰会将至,“共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友谊之约又传来了新讯。记者从24日上午召开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以会员制为基础的国际组织,大会现有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家会员,较去年乌镇峰会时增加40余家会员,会员申请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国际组织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可以预见,在本届乌镇峰会上,来自全球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互联网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术机构等代表,将进一步凝聚治理共识,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及其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促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更好造福人类,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十年赶一段路,然后带上这十年的收获,再赶下一段路。在乌镇即将开启“第二个十年”之际,我们共同期待这段“网事”以更精彩的方式续写,乘着乌镇之水,汇入江河,涌进大海,浸润全世界。

THE END
1.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意义,张志强授课见证张志强: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意义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隆重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畅谈互联网治理的目标和原则,俨然就是一个互联网世界的规则制定者。 自1998年以来,中国互联网迎来了高速发展。正是由于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高歌猛进,才有了中国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权和影响http://m.jiangshi.org/517827/blog_1034487.html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习近平主席再次视频致贺,提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发展的历史主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习近平主席的视频致贺在与会各界人士中引发强烈共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信息革命的“时”与“势”,高度重视互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70266
3.中国互联网实现飞速发展六项全球第一彰显中国影响力——中国青年网世界互联网大会成功举办的十年,也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十年。如今,我国已成为5G网络规模全球第一、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上零售额全球第一、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顶级域名保有量全球第一、慕课数量全球第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提升,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正在造福更多百姓。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411/t20241121_15663654.htm
4.中国互联网引领行业发展新浪潮7月9—11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探讨了我国互联网三十年的发展变化,分析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断开创互联网发展新局面 1994年,一条64K国际专线开通,我国实现了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第七十七个成员。而今,我国互联网历经三十年的艰辛https://www.cssn.cn/skgz/202407/t20240716_5764553.shtml
5.[视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对世界互联网发展正在播放[视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对世界互联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晚间新闻》 20231108 00:28:16 本期内容 [视频]时政要闻 00:00:18 [视频]王毅向第四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发表致辞 00:01:01 [视频]王毅同荷兰外交大臣通电话 00:00:43 [视频]张国清出席“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https://tv.cctv.com/2023/11/08/VIDEE9QPtt8N12vmfVmJfLA4231108.shtml
6.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全球意义:大变局中的新动能与新方案可以说,中国在积极打造全球互融互构的同时维护自主发展空间的道路选择,在全球范围内称得上独树一帜。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随着中国从网络大国发展为网络强国,此次会议再一次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成就、发现中国智慧的重要窗口。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的“维护网络主权”主张体现了对所谓“自由、https://m.haiwainet.cn/mip/3543885/2018/1109/content_31434175_1.html
7.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志性意义评论除了这一系列会议成果,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更标志着我国对互联网的发展与管理已由过去的被动接招转变为如今的主动出击。 互联网接入我国已二十年了,相对宽松的政策和比较滞后的管理手段让其在中国大地上发展迅猛,不仅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也改变着数亿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有一种现象必须警惕,那就是http://opinion.cntv.cn/2014/11/23/ARTI14167283798975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