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8位安全芯片服务器芯片组大全

十年网站开发经验+多家企业客户+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面对各式各样的服务器产品,用户们看花了眼,选择RISC还是X86?选择多路服务器还是多核服务器?选择单机还是集群……还有服务器的新技术在不断推出,企业该如果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技术呢?除了服务器硬件外,服务对于企业有多大的影响,企业又该怎样去规避风险呢?

服务器是我们对于专门处理应用系统的一种计算机的统称。从包含处理器的个数来分,服务器分为单路服务器、双路服务器、四路服务器、8路服务器等等,其中将4路以上统称多路服务器;从处理器架构来分,服务器包括RISC服务器和X86服务器,一般我们对通用基于X86服务器称为PC服务器;从应用来分,服务器又可以分为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从服务器的结构上可以将服务器分为塔式服务器和机架式服务器,其中机架式服务器按照机器的厚度又分为1U服务器、2U服务器、3U服务器、4U服务器等等。按照服务器的集约化的方式可以分为刀片服务器、集群系统等等。

目前提供主流的PC服务器芯片厂家有Intel和AMD两家公司,其中Intel的处理器包括用于单路产品的Pentium4处理器、双路产品的Xeon产品、四路产品的XeonMP系列产品,在Intel系列产品中,无高端8路及8路以上产品。

AMD用于服务器芯片是Opteron浩龙处理器,其旦塌租中100系列是单路产品、200系列是双路产品、800系列是四路和八路产品。目前基于Opteron的8路高端产品主要有曙光公司2005年推出的A950,它由8颗Opteron处理器提供运算处理动力。

在服务器的产品设计上,由于每一种服务器的定位不一样,其设计也是大相径庭,各有千秋。总体上来看,高端服务器产品功能强大,处理能力强,中端服务器产品性价比突模兆出,底端入门级服务器产品价格优势明显。

机架服务器一般采用标准19英寸的宽度设计,其高度按照一定的单位高度的设计,其单位为U,约为4.54cm。机架服务器主要特点易于服务器的集中管理,可以在标准的机柜中存放服务器,减少服务器产品对空间的要求。由于采用统一的标准设计,因此不同厂家的机架式服务器可以在不同的机柜中放置,然而由于标准中对公差要求不高,难免出现厂家之间的不完全兼容。总体来讲机架服务器相比塔式服务器在管理性上要强,但塔式服务器仍在非集中放置的系统占据着主要,因此,在市场也就出现了机塔互换的服务器产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与更换。

刀片服务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器产品,它是人们对于服务器空间需求下的产品,目前刀片服务器已经从纯追求空间,放弃扩展能力的第一代刀片服务器产品过渡到追求空间与扩展的平衡的第二代服务器,其刀片密度较第一代刀片有所下,仍比1U服务器空间密度大,其扩展性已经远远超过第一代刀片,接近于1U服务器产品的扩展能力。如,曙光公司在2006年初推出的T1600刀片服务器。

服务器的主流技术

目前应用于服务器产品的主流技术较多,主要包括双核技术与多核技术、虚拟技术、RAID技术、PCI-Express技术、内存镜像技术、SCSI320与SAS技术、冗余技术、服务器静音技术、服务器低功耗产品设计技术等。

1.双核与多核技术

双核技术就是在1个物理处理器内部集成2个处理器内核的技术,从逻辑上看是2颗处理器。双核技术与超线程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超线程技术中是将1个物理处理器在逻辑上虚拟成2颗处理器,而在硬件上只有1颗处理器的技术;双核是在物理上具备1颗处理器2个物理内核,每个内核独立处理,即每个内核就相当于原来1个单核处理器。多核技术是在双核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在1个物理处理器内集成4个或4个以上内核的技术。无论是双核还是多核技术都是在致力于处理器性能的提高,提高处理密度,实现在较小的空间内较大性能的输出。

图1IntelWoodcrest处理器及Dempsey处理器

目前Intel和AMD两家公司均推出了双核产品,其中Intel推出Xeon双核产品(Dempsey、Woodcrest,详衫伍见图1)、AMD在05年推出了第一代的双核Opteron浩龙处理器,今年推出第二代支持DDRII的Opteron浩龙处理器产品。(详见图2)

图2AMDOpteron双核结构及Opteron四核结构

2.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是2006年出现的新的技术,它通过在CPU内部硬件基础上实现的硬件技术的虚拟,与传统的通过软件虚拟技术相比,可靠性和安全性要高,性能要好,可以利用虚拟技术提高服务器产品的整体性能,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提供性价比。

3.Raid技术

Raid(廉价磁盘冗余技术)技术采用若干硬磁盘驱动器按照一定要求组成一个整体,整个磁盘阵列由阵列控制器管理。磁盘阵列有许多特点:首先,提高了存储容量;其次,多台磁盘驱动器可并行工作,提高了数据传输率;第三,由于有校验技术,提高了可靠性:如果阵列中有一台硬磁盘损坏,利用其他盘可以重新恢复出损坏盘上原来的数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可以在带电状态下更换已损坏的硬盘(即热插拔功能),阵列控制器会自动把重组数据写入新盘,或写入热备份盘而将新盘用做新的热备份盘;另外磁盘阵列通常配有冗余设备,如电源和风扇,以保证磁盘阵列的散热和系统的可靠性。

目前常用的RAID类型可分为:RAID0、RAID1、RAID10、RAID5、RAID50等,其中RAID1和RAID5使用较多。(详见图3)

4.PCI-Express技术

PCI-Express技术是目前总线技术出现的一种新的串行传输技术,具有独立读写通道,它将具有传输效率高,带宽高和可扩展性强的特点。它将逐步取代计算机系统中PCI-X总线、PCI总线、AGP总线等,目前已经成为计算机中系统总线的主流。按照位宽有X16、X8、X4、X1等多种规格,一般在图形领域使用X16,RAID卡与HBA卡一般使用X4、X8。

X1――单向250MB/s、双向500MB/s;X4――单向1GB/s、双向2GB/s;X8――单向2GB/s、双向4GB/s;X16――单向4GB/s、双向8GB/s。

5.内存镜像技术

内存镜像技术是目前在X86服务器上的一种新技术,通过在服务器内存中实现数据镜像和热备来提高服务器的可靠性的技术。目前,在新一代双核服务器产品中基本上都可以支持。

6.SCSI320与SAS技术

SCSI320是目前在服务器领域应用最为成熟的技术,其安全、可靠和传输效率高(320MB/s),仍占据着目前市场主流。SAS(SeriesAttachSCSI)技术其实就是在SCSI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一代串行传输技术。目前SAS1.0的传输率300MB/s,在SAS2.0后,传输率可以提高到600MB/s。

7.冗余技术

冗余技术在服务器中广为使用,如电源、散热系统的设计上都采用了冗余设计,其核心目标就是要提高服务器产品的系统可靠性,保证服务器系统为应用提供坚实可靠的系统级保证。采用冗余设计的系统在系统可靠性上要比没有采用冗余技术的系统在可靠性上高出1个数量级。

8.服务器静音技术

随着服务器系统部件的发热量的提高,服务器噪音问题也逐渐被人重视,尤其在高端服务器中,噪音问题比较突出。不过经过服务器厂商在产品设计的改变,同前几代产品相比噪音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如曙光A950八路Opteron服务器就采用灵动散热技术,成功地控制了噪音,其噪音水平同普通2、4路服务器噪音相当。

9.低功耗技术

功耗问题是直接关系到用户维护成本,简单说,一个普通双路服务器的功耗在300~400W,如果功耗提高20%,那么用户将多支付20%的电费。目前在新一代双核产品中,均引入了低功耗的处理器设计技术,可以对服务器的功耗有效控制。

服务器产品的构成

服务器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系统(硬盘)、网络系统(一般与主板集成)、主板、机箱、电源系统、散热系统和噪音控制系统几部分组成。其中散热系统和噪音控制系统、主板和机箱在产品设计时已经确定,用户不需要也不能对其选择,但对其他部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定。除硬件系统外,服务器系统还包括软件系统部分,这个随服务器厂商不同差别较大,属于个性化的产品部分。

服务是服务器产品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两部分:其一,服务器厂家对用户在服务器产品在出现故障时对用户的支持(传统的售后服务部分),如维修、设备调试及设备更换等。服务器厂家的售后服务的质量的好坏被简单地看作其服务的好外。其二,服务器厂家为了保证服务器产品而投入的备件储备与技术储备。这一部分用户很难直接看到,只能通过第一种方式间接反映。一个服务器厂家的服务好坏,与第二部分的投入的实力有直接关系。如,曙光公司今年在通用3年服务的基础上提出5年服务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实力提高的表现。

应用对服务器的技术需求

在实际服务器的实际应用中,服务器上部署了大量的应用,因此,不同的应用系统根据自身特点对服务器提出多种多样的技术需求,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主要的几种应用对服务器要求如下:

1.数据库系统对服务器的技术需求

数据库系统在各行各业中正在广泛使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搜索及数据处理器,因此一般要求服务器系统CPU要处理能力强,I/O处理能力强,系统稳定高,因此一般采用4路及4路以上服务器系统,在本地I/O通过高Cache(128M或更高)Raid卡搭配4~6块硬盘做RAID5或RAID10满足I/O吞吐能力和系统稳定性要求。另外,由于数据库系统的高稳定性要求,一般要求使用冗余电源,最好是N+1冗余电源来实现。

2.计算型应用对服务器的技术要求

在很多应用中经常出现CPU在全速运行,内存运行相对较少,I/O与网络吞吐量较小的情况,这种就属于典型计算型应用,高性能并行运算中很多应用就属于此。因此,在这类应用一般对CPU要求较高以外,对服务器其它要求相对较低,内存一般1GB~2GB,硬盘采用单SCSI硬盘。

3.内存密集需求型对服务器的技术要求

在一些应用中对内存的需求要远高于其他,如CPU和I/O,在这类应用,服务器系统一般需要大内存容量的扩展能力支持。如,在双路系统中要求DIMM扩展槽数一般要求≥8,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将内存容量16GB或更大,以满足应用的需求。当然,在这种应用,CPU一般不宜配置过低,以免出现硬件瓶颈。

4.Web应用对服务器的技术需求

在今天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互联时代,Web应用也在快速发展。Web应用的不同对服务器要求也不同。如,采用静态页面处理的应用系统对系统要求不高,甚至可以使用单路服务器满足要求,采用动态页面处理的机器,需要通过多台双路或更高的处理能力强的服务器组成集群系统来完成。邮件系统也类似。

用户对服务器的需求

不同应用系统对服务器系统需求不一样,不同的用户对服务器也有着千差万别的需求。用户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对服务器选择的不同,需要相应的服务器产品以满足要求,总体来讲有以下几种需求:

1.对空间需求较高的用户对服务器的技术要求

在互联网托管行业是对空间需求最为明显的用户群,这是因为这些服务器主要放置在电信托管机房,机房是按照服务器的空间收费,因此,占用空间越少的服务器其费用也就越低,于是在这个行业多数采用1U、2U机架式服务器产品,随着刀片服务器的推出,其密度高的特点可以较好满足这类用户的需求。

2.教育行业的用户对服务器的技术要求

由于教育行业中用户一般将服务器分散放置,将每台服务器分发到具体的学校和单位用户中,因此,他们就不太需要机架服务器,一般采用塔式服务器。像这种类似的分散放置服务器和服务器绝对拥有量不高的用户,塔式服务器易放置的特点较好的满足这类用户的需求。

3.大量使用集中放置的用户对服务器的技术要求

在很多用户中,如石油行业和高教行业,用户一次性需求大量的服务器产品,规格与配置各不相同,并要求快速对服务器的维护。因此,一般要求服务器与机柜系统相搭配以易于管理,在硬盘与电源多采用热插拔,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迅速更换。

选择适合你的产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选择服务器的因素多种多样,用户既需要对服务器的硬件系统综合评估,又需要结合自身的应用及实际情况,才能做到对服务器的选择。

首先,在选择服务器产品时应该能清楚将运行什么样的应用,用户自身的环境对服务器的具体要求。然后,根据应用的特点,是对CPU需求型?还是对内存需求型?还是对I/O需求型?还是兼而有之?选择相应的机型,如,确定需要单路、双路、四路或八路服务器。另外,用户需要对应用所需服务器规模做简单的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需要多大的CPU和内存,以及I/O配置等。

其次,根据自己的环境的特点,确定是选用服务器是机架还是塔式服务器。

最后,在选择的时候,如果用户对应用不是太熟悉,可以与厂商联系测试。如,曙光公司的高性能实验室,就可以帮助用户对应用的了解,了解应用对服务器系统的资源需求,在此基础上,最终确立我们对服务器产品选择。

如果前期没有做相应的调查,用户在选择服务器的时候难免出现选择失误,则服务器达不到我们的需求,或造成资源浪费。

1.导致后期管理成本过高

2.造成资源浪费,重复投入

怎么避免出现以上现象呢?其实在选择的服务器产品的时候,多与服务器厂家联系,做好购买前的咨询工作,在用户选择服务器的时候,提供多样的技术支持,既可以对应用系统需求的探索,也可以对未来业务发展的评估,找到适合自己应用的服务器系统。(本文作者系曙光公司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

链接:不容忽视的售后服务

在服务器产品中,服务器系统是硬的部分,可以摸得着看得见,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较多。服务是软的部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在现在服务器产品中,服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像IBM已经将服务作为产品单独出售。那么,服务对于服务器到底有多大呢?

1.服务是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坚实保证。

服务器是否能稳定放心的运行,单独依赖于设计是难以实现,设计再好的产品也有出现故障的时候。因此这时就需要及时有效的服务来保证。

2.服务是帮助用户熟悉应用,更好的发挥服务器产品优势的平台。

很多用户在购买服务器后,都会遇见应用难以在服务器上更为有效的运行,这主要是用户对应用系统的理解有关,在出现应用故障时候向应用厂家寻求支持的时候,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其实我们可以在售前、售中和售后阶段利用服务来解决这类问题,使得用户得以将应用良好稳定的运行在服务器系统上。

服务是产品的一部分,缺少服务将是产品最大的缺失,尤其像服务器产品对服务的高度依赖,一个用户很难在缺少服务的情况下实现对应用的稳定运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服务器产品的发展。

曙光于2006年夏率先在中国推出了5年服务的服务器产品服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器服务特色,与此同时目前服务器厂家大多仍是3年服务。5年服务的推出,将使得服务器的服务首次超过应用的生存期,彻底消除用户对服务的最后顾虑。

在选择服务器产品时除了考虑性能、质量技术等因素外,品牌因素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不同品牌对产品定位各不相同,包含的服务内容也大相径庭。

从产品定位上看,国外品牌产品定位高,价格相对较高。国内品牌产品定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价格相对较低。

从服务来看,国外品牌在服务及时性同国内品牌还存在差距,在服务价格上要比国内品牌高。

对于串口服务器,STM32系列的芯片是非常常用的。在STM32系列中,比较适合用于串口服务器的芯片有STM32F107、STM32F407和STM32F767等。

其中,STM32F107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芯片,它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易于扩展等特点,是适合初学者的一款芯片。STM32F407和STM32F767则是更高端的芯片,它们具有更高的CPU频率、更多的存储空间以及更多的外设接口,可以更好地满足一些高端应用的需求。

除了芯片的性能外,还需要考虑开发板的选择、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盯或等问题。在选择开发板时,需要考虑板子的价格、性能、扩展性、易用性等因素。在选凯配伍择软件开发工具时,需卖庆要考虑工具的易用性、功能完整性、开发效率等因素。

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芯片、开发板和软件开发工具,可以更好地开发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串口服务器。

纳思达(002180)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造成经济局势大幅震荡,世界各国经济形势持续走低,越来越多的用户和企业选择家庭办公,SMB企业办公室的打印量发生了下降。但是,随着远程办公和家庭学习的推行,家庭打印需求显著增长,再次体现出纸张化办公打印仍然是全球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公司通过各业务间的密切协同,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质量水平,积极拓展高价值市场,同时,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保持了业绩的稳定发展。当前,各国正在努力应对疫情挑战,打印产品不仅为家庭办公提供关键支持,更是经济复苏的重要部分,公司愿意和经销商、各行各业伙伴一起努力,保障企业办公稳定运行,助简首力各国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全球产业链的开放合作和互信愈发重要。公司将致力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共赢,继续向前发展,为全球打印机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行业发展状况

在打印领域,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上半年全球打印外设出货量有所下滑,下半年激光打印机的销售预计会逐渐有所好转,但受经济不振的影响,整体销售预期低于去年。而中国打印外设市场增长驱动力来自家庭打印需求的井喷式爆发,尤其是喷墨打印机和低速黑白激光单功能打印机成为选购热点。IDC预计,2020年下半年局部地区疫情还可能出现反复姿御,还会有部分家庭用户为居家办公或在线学习做准备,因此仍有购买打印机的需求,下半年消费市场出货量仍可维持同比正增长。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发达国家和中国等地推行居家办公和学习的风潮,市场对低端喷墨和激光设备的需求仍然强劲,销售台数实现同比增长。由于居家办公学习的原因,造成办公室关闭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办公用多功能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产品销售台数同比去年有所减少,从而导致整体出货量下降。但相对于商用市场的需求不足,消费市场对打印机的购买仍保持增长趋势。疫情期间,各类学校对资料的爆发性打印需求,让喷墨产品炙手可热,终端渠道的机器和耗材价格翻番,甚至脱销,低端流量型激光打印机获得了家庭用户的青睐。IDC认为,疫情促使用户形成“在家打印”的习惯,从而在中长期推动了打印机成为家庭的耐用消费品。预计在未来2-3年中,消费打印机的占比将持续增长。

此外,全球打印耗材市场需求平稳。长期来看,消费市场规模将呈现持续扩大态势,厂商应综合考虑家庭打印量并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耗材及服务。而中国处于增量市场,这对于原装和通用耗材厂商均是利好消息。本次疫情的爆发,催生了家用市场需求的暴涨,学生市场的打印输出潜力凸拦册数显了家庭购买打印设备及耗材的一次小井喷,对体量庞大的家庭打印需求是一次难得的启发式拉动。在后疫情市场,重塑的线下和线上营销新模式,家用打印机渗透率得到大幅提升。家用打印倾向于使用性价比高的通用耗材,公司是通用耗材的绝对龙头,预计下半年公司通用耗材业务将迎来较大的增长机会,长远来看将扩大通用打印耗材的市场空间。

国务院2020年8月4日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在财税优惠、支持投融资、保护知识产权等八大方面提出了37条政策措施。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也是制造业的“芯”和“魂”。37条政策举措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对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2019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1,54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家,规模相当于美国、欧盟及日本的总和。根据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期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产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2019年,受国际贸易摩擦冲击的影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总收入为3,304亿美元,较2018年度下降16.0%。因贸易摩擦各项问题有所进展,加上数据中心设备需求增加、5G商用带动各种服务扩大、车辆持续智能化等,预计2020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有望重回增长。

2、公司经营概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88,85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2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35,89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28,6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41%。

公司期末总资产3,757,520万元,与上年度末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28,225万元,较上年度末上升8.87%。

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打印机业务经营情况

A、奔图打印机业务

报告期内,奔图各项经营数据持续快速增长,全球打印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原装耗材出货量快速增长,同比上升60%。销售收入保持连续增长。

运营管理方面:以运营为中心,安全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受益于自主可控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以及国产替代计划的有序开展,保障了供应链体系的良性运转,保持了稳定的运营节奏。与此同时,加快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外部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充产品线布局,自主研发中高端黑白及彩色打印机全新上市,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市场及销售方面:在全球商用市场,疫情冲击下奔图打印机销量继续保持了80%以上的盈利性逆势增长,海外业务范围持续扩大,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超30%。在行业市场、渠道市场以及电商业务上,奔图均找到了合适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凭借综合运营优势、产品差异化功能优势,奔图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信创市场,奔图积极响应政策导向,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双系统产品适配,以及完善的销售和服务体系,在信创项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产品质量及体验获得各级用户认可与好评。

B、利盟打印机业务

报告期内,利盟实现营业收入712,076万元,同比下降13.39%,净利润11,294万元,同比去年同期上升290.62%。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打印机产业遭受严重打击,行业整体业务下降幅度达双位数字。受累于全球整体经济活动下滑,利盟公司业务在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以及亚太、拉美等新兴市场都有所放缓。因此,2020上半年利盟全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39%。

但是,利盟在欧美的大型零售及医药连锁等行业客户拥有领先的打印市场份额,而疫情对零售及医药行业的影响远低于对其他行业(譬如教育、政府、金融行业)的冲击,利盟的业务也因此也对疫情而具备了更强的抵抗力。此外,疫情期间,利盟积极和大客户互动,产品投标活动仍然活跃,确保了利盟在MPS(管理打印服务)和大客户的领先市场地位。得益于以上诸多因素,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的总体表现优于打印机市场整体水平。

(2)打印通用耗材业务经营情况

A、公司耗材业务资产包

报告期内,耗材资产包实现营业收入149,135万元,同比上升23.37%;净利润15,435万元,同比上升1.98%,销量和销售额稳居兼容耗材行业首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销售增长以家庭用的型号产品为主,高价值产品销售有所减少,导致平均毛利下降。

营销及市场方面:2020年上半年,面临疫情的爆发,公司克服用工紧张以及供应链的巨大压力,快速响应并落实政府举措,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有效的保证了员工人身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作;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内部自主招聘、内部推荐等多方渠道挖掘,及时缓解用工需求及物料需求等压力,于3月份起逐步恢复正常产能,4-5月硒鼓出货量连续创新高,5月份以来墨盒出货量连续突破千万,实现了历史新高。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了耗材业务持续增长。上半年,公司积极扩大海外网销业务,实现销售额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持续推进公司品牌策略,上半年公司品牌墨盒和硒鼓的销售额占比持续增长;高端渠道的推广,虽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在部分区域还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依靠强大的研发和专利团队,推出领先市场的专利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应对原装的专利诉讼,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方面:回收硒鼓、回收墨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凭借技术实力,打造高页产量硒鼓、复印机耗材、宽幅墨盒、商用墨盒等价值型产品的竞争力,利润贡献显著提升;进一步加强专利产品研发,硒鼓产品除了主流品牌外,已开发出二线品牌主要型号的专利解决方案;结合公司MPS软件系统环境,开发出复印机专利耗材产品,为客户提供成套的打印解决方案,并为MPS渠道的拓展提供了一体化产品服务。

制造运营方面:大力推进自动化生产,通过自动化、半自动化设备的持续投入,一方面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让品质更加稳定,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物流自动化方面,通过智能化系统和自动化物流设备的导入,使仓储物流模块的效率提升25%左右。供应链方面,通过系统升级和投入,建立了与供应商的协同平台,缩短了供货周期,加快了库存周转,提升订单履约能力。随着耗材生产手工作业向自动化作业模式的不断推进、优化,其内部管理运营模式同步快速更新迭代,即围绕自动化线对生产、物流、销售等各环节进行高效整合,不断优化内部运作体系,实现了整体效益的快速提升。

B、收购三家耗材公司:中润靖杰、珠海拓佳、珠海欣威业务情况

中润靖杰:主要产品为通用打印墨盒,2020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964万元,同比上升49.41%;净利润1,213万元,同比上升30.35%。

珠海欣威:主要产品为通用打印墨盒和硒鼓,2020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8,675万元,同比上升19.41%;净利润1,534万元,同比上升50.94%。

珠海拓佳:主要产品为通用打印墨盒和硒鼓,2020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8,952万元,同比上升27.89%;净利润2,796万元,同比上升133.09%。

(3)艾派克微电子业务经营情况(芯片业务)

报告期内,艾派克微电子实现营业收入65,448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28,161万元,同比下降22.99%。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家庭打印需求激增,艾派克耗材芯片整体出货量增长超30%,但商用市场的高价值产品出货减少。(2)上半年新品数量同期相对较少,老产品价格竞争持续,产品均价有所下滑。

市场方面:上半年国外市场受疫情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销售面临了较大挑战。但销售团队通过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快速高效解决产品升级问题,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将外部影响降到了最低。国内居家办公和线上教育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兼容打印耗材市场需求的增长。因此,艾派克微电子整体销售稳定,重点产品实现了增长,完成了上半年既定销售目标。

研发方面:2020年上半年,通用耗材芯片方面,艾派克独家领先推出重要激光硒鼓芯片,再次奠定了艾派克技术领先的地位。在平台方面,艾派克与纳思达携手搭建了服务于耗材产品客户的返工平台,以Apex的Unismart技术为核心,通过服务器远程升级为主要方式,覆盖包括芯片返工、成品返工(包括带包装返工)的主要需求,率先解决了未来OEM升级常态化的难点,确保公司在打印耗材领域内的领导者地位。

通用MCU方面:公司紧抓进口替代机会,充分发挥稳定可靠、快速替代的全方位生态兼容的优势,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市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ARM内核通用MCUAPM32F103xB单品月销量连续多月破百万颗。新品方面,发布了APM32F103xE、APM32F030x8、APM32F003x6三个系列十余款型号,凭借优异的性能和生态适应性迅速得到了市场认可。同时,低功耗蓝牙BLE应用方案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于上海慕尼黑电子展首次展出了智能MESH组网、室内定向等最新的BLE5.1技术。下半年,公司将会发布APM32F072,APM32F051等系列新品,进一步拓展通用MCU市场。

安全芯片方面:公司结合工业物联网应用场景及信息安全要求,在国家密码法颁布实施的大环境下,发布了大川系列安全芯片。大川系列安全芯片,覆盖工业物联网80%以上的应用场景,支持国际通用加密算法及国密商用密码算法。大川系列安全芯片采用国际先进的多核异构技术,应用内核和安全内核之间物理隔离,可以保障用户应用体验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透明加解密,物理不可克隆技术的加持保障密码、证书等客户敏感数据的安全。下半年大川系列安全芯片将陆续上市,填补国产工业安全芯片的市场空缺,进一步助力工业4.0的发展。

(4)SCC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SCC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83万元,同比下降25.49%,净利润-1,255万元,同比下降307.44%。主要原因是欧美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核心产品需求锐减以及制造费用、采购费用规模的不经济所致。

研发和产品方面:SCC与集团在产品研发方面联合发力,保证首发优势,为销售赢得最大的收入及利润空间。上半年共上线新产品250余款。同时对现有产品组合进行了积极地优化调整,减轻公司库存压力及整体运营负担,上半年共计完成了全年减少库存目标的三分之二。

销售及市场方面:利用回收和全新专利产品的混合方案,继续专注高价值渠道拓展。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在欧美地区仍有可观数量的新客户上线。同时利用集团优势,成功深化与原装厂商的合作,未来高价值客户将带来更稳定的业务关系以及更好的利润水平。

THE END
1.Web3技术体系:重塑互联网未来的基础架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互联网经历了从Web1.0的静态信息时代到Web2.0的交互式社交网络的转型。如今,Web3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代表,正在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重塑我们的数字世界。Web3技术体系不单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对未来数字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远影响。本文将详细探究Web3的各个方面,包括其技术构成、应用场景、挑战与机遇http://cengmingtech.com/jmq/1005.html
2.网页开发趋势和未来:了解不断发展的行业和技术(网页开发趋势分析低代码和无代码开发:这些平台使非技术人员能够创建复杂的 Web 应用程序。 绿色网页开发:网站开发者正在探索减少网站环境影响的方法。 网络安全:随着网络威胁的不断发展,网站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 结论 网页开发行业正在不断变化,技术和趋势也在不断发展。网站开发者和设计师需要了解这些变化,并将其应用到他们的工作https://www.ulidc.com/2024/12/22/%E7%BD%91%E9%A1%B5%E5%BC%80%E5%8F%91%E8%B6%8B%E5%8A%BF%E5%92%8C%E6%9C%AA%E6%9D%A5%EF%BC%9A%E4%BA%86%E8%A7%A3%E4%B8%8D%E6%96%AD%E5%8F%91%E5%B1%95%E7%9A%84%E8%A1%8C%E4%B8%9A%E5%92%8C%E6%8A%80%E6%9C%AF/
3.深入解析“Web”一词的含义起源与发展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深远影响时Web的发展历程(The Evolution of the Web) 从最初的静态网页到如今的动态网站,Web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90年代,Web主要是一些简单的文本和图像,用户只能被动地浏览信息,wwj.floryaotel.com,。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JavaScript和CSS的出现,网页变得越来越丰富和互动。现在,我们不仅可以浏览网页,还可以参与社交媒体、进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Q4DOO30556A727.html
4.我在硅谷看未来投资人必须关注的2023科技新风向Web3时代,品牌可以利用NFT的特点,将用户变成品牌共建和共有的一方。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研究表明,拥有品牌的股权、哪怕只有少数几股也会极大促使消费者积极为品牌宣传。NFT描绘了数字所有权,品牌发展壮大后,消费者又可以享受到NFT的增值,因此许多Web2公司在积极探索。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56725223375143
5.全面理解Web3.0时代web现在是几代什么是Web3.0 本文梳理自非常棒的新书《一本书读懂Web3.0:区块链、NFT、元宇宙和DAO》,Web3.0知识体系非常全面,通俗易懂,建议大家购买拜读 Web3.0是第三代互联网 是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 是创业新风口新赛道 是屌丝逆向的新机会 Web3.0包括但不限于区块链、NFT、元宇宙、DAO、DID等板块; https://blog.csdn.net/xingxincsdn/article/details/125425697
6.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10篇(全文)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到现在正在开发的第六代神经网络计算机, 计算机的体积不断变小, 但性能、速度却在不断提高。然而, 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科学家们一刻也没有停止研究更好、更快、功能更强的计算机。从目前的研究方向看, 未来电脑将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6mfikjo.html
7.高中政治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第一框"公司的经营"包括两目: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在第一目,教材首先介绍什么是公司及公司的基本特征,然后重点分析公司的两种基本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共同之处,教材一一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最后,教材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 https://www.fwsir.com/ziliao/html/ziliao_20151126142000_321293.html
8.从下一代数据中心角度,谈为何Web3终将到来?Web3世界其次,下一代数据中心,会呈现分布式(邦联化)和去中心化的形态。 为什么这么判断? 我们先从业务角度来看,这块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业务,二是 Web3 业务。 首先,如果从传统业务来看,Service Mesh 的发展,给很多业务带来了分布式的呈现。自从几十年前第一次引入分布式系统这个概念以来,出现了很多原来根本想象不到的分布https://www.web3sj.com/news/16641/
9.搜索引擎是随着Web信息迅速增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们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搜索引擎是随着Web信息迅速增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们通常是Internet上的一些特殊网站,这些网站会主动搜索Internet上的其他服务器,并为搜索到的信息建立索引数据库。A.正确B.错误的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fddd2db69c174e0b8fa7908d3c2b9be4.html?fm=bdbds6de7519b9bd858321c71201b22db384c
10.还在问什么是元宇宙?这本新书给你答案万字解读元宇宙第一书半个月前,期待已久的《元宇宙改变一切》到手,刚读几页就发现是神作,想着赶紧读完写推荐。没想到页数太多,工作太忙,到这两天才读完。更没想到读的过程中感受很多,读完却有点不知如何下笔,信息量太大。最后折腾了整个周末梳理全书脉络,过程中才慢慢把一些感受写出来。结果一看字数,一万六千字,远超书评阅读极限了,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705173/
11.全新皇冠推SUV圈钱,售价比以往更亲民,但美媒表示:热销难!日媒BestCarWeb:从20万到3万辆,皇冠迷失了 首先,日媒BestCarWeb对于皇冠的销量下降,给出了分析:主要还是自身定位的不清晰,最近几代皇冠一直在像年轻化、运动化的方向发展,意图打动欧洲消费者,但市场并不买账。同时,以往豪华、舒适、精致的形象又消失了,变得缺乏特点。 https://tt.sina.cn/article_2309404792877237796939.html
12.Apple(中国大陆)探索Apple 的创新世界,选购各式 iPhone、iPad、Apple Watch 和 Mac,浏览各类配件、娱乐产品,并获得相关产品的专家服务支持。https://www.apple.com.cn/
13.网络安全技术综述(精选十篇)防火墙是把安全的网络连接到不安全的网络上、保护安全网络最大程度地访问不安全网络、将不安全网络转变为安全网络[4]。 3.1.2 防火墙安全技术分类 尽管防火墙的发展经过了上述的几代, 但是按照防火墙对内外来往数据的处理方法, 大致可以将防火墙分为两大体系:包过滤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 (应用层网关防火墙) [5]。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tirle6.html
14.叶毓睿:Web3+Token,未来席卷各业打破平台垄断作为北京大学IT类毕业生,叶毓睿有着自己建立于技术之上的知识构架与体系,这得益于他对行业发展、产业变迁的持续的观察思考以及良好的分析、总结的习惯,所有这些奠基了他以首席作者的身份,组织专家撰写了《元宇宙十大技术》一书。 作为虚实共生体,元宇宙承载着人类的精神追求,肩负用意识重构智慧地球的使命。当理工男的理性http://mp.cnfol.com/57085/article/1722218964-141432039.html
15.业内能用的PCIeGen5协议分析仪VS最经济的Gen5协议分析卡?PEX89000 交换芯片的功耗不到 5.0 代交换芯片替代品的一半,并提供高于标准的最佳 5.0 代 SerDes 电气性能余量。PEX89000 系列还包括新的增强安全功能,包括证明和 SPDM1.1,以及遥测和诊断功能。 ?全球第一款在 PCIe Switch交换芯片中集成嵌入式PCIe Gen5协议分析仪,通过SerialTek的专有iTAP协议抓包IP以及BusXperthttps://www.eet-china.com/mp/a117239.html
16.到51岁的变化,香港第一代玉女掌门人,几代人的女神MV频道麻吉弟弟 - 《最爱》看看周慧敏21岁到51岁的变化,香港第一代玉女掌门人,几代人的女神https://www.kugou.com/mvweb/html/mv_62BE913E11C47A82123B6516A600E23B.html
17.计算机病毒论文(常用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病毒论文1 摘要:在国际政治风云诡谲的背景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被有心之人利用,各种攻击手段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jisuanji/734984.html
18.创作者说AI与Web3交汇,未来已来?最后,我认为 AI 产生的效应任何一个行业都一样,淘汰初级人力工作,给 AI 设定逻辑,让其在既定的逻辑里产生结果,是使用工具的一个过程,那么谁善于使用工具,谁回报价值高,但我认为 AI 的诞生,短期内并不会影响整体的行业发展的逻辑与行业的结构。 Gryphsis Academy:我们最近正好写了一篇 AI 与 Web3 展望的文章,https://www.528btc.com/news/11615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