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报纸、广播、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地位的变化记录了媒体行业发展的时代印迹。标语、报纸、杂志的光环已褪,渐渐地淡出了历史舞台,广播在沧桑岁月中固守着汽车领域最后一块疆土。
人类的文明可划分为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四大阶段;在不同的文明阶段,人类经历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融合自然四大时期。
我们借鉴人类文明阶段性研究方式,对中国电视媒体进行阶段性研究,寻求其中的发展规律。省级卫视是中国电视媒体的经典代表,其发展状况直接反映着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我们把中国省级卫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四大拐点,标识为四大发展阶段。
一、电视上星,通路驱动发展阶段
1992年,贵州卫视、云南卫视通过卫星播出,成为中国电视史上星最早的省级卫视。1993年,四川卫视、西藏卫视、新疆卫视上星,省级卫视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电视台节目上星,是传输手段历史性的转变。
1994年1月1日,山东电视台卫星频道通过亚太-1A卫星发射,成为中国省级卫视较早上星频道中的一员。山东电视台制作的《白眉大侠》、《甘十九妹》、《水浒》、《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等优秀电视剧,脍炙人口,万人空巷。山东卫视借助这些优秀的电视剧,在全国观众中的影响力迅速放大,在电视行业内一夜倾城。
山东卫视、贵州卫视、云南卫视和浙江卫视,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视媒体舞台最耀眼的省级电视频道,用今天的行业术语来表述,这四大卫视频道就是当时中国省级电视媒体第一阵营。在内容稀缺、信息闭塞、人们渴望知晓外部精彩世界的年代,频道上星,开阔了民众的眼界,深受民众的欢迎,刺激了整个电视产业链的发展。
在通道驱动的刺激下,1997年,湖南卫视、湖北卫视、安徽卫视、东南卫视等众多频道相续上星,省级卫视成为中国电视舞台上百花争艳的主角。
二、频道定位,市场细分驱动阶段
2004年,山东卫视打出了“情深似大海,义重如泰山”的旗号,锁定了“情义”定位。《水浒传》、《闯关东》、《红高梁》、《调查》等现象级大剧和知名栏目,与频道定位高度吻合。
贵州卫视的“西部黄金卫视”、广东卫视的“财富”、江苏卫视的“情感天下”、浙江卫视的“中国蓝”、广西卫视的“女性”、云南卫视的“绿色人文”、东方卫视的“时尚综合”、海南卫视的“旅游频道”等,全国的频道定位之风,旋风袭袭。每个省级卫视都希望通过市场细分,弱化竞争,获得个性化的快速发展。
三、综艺争霸,大明星和大投入驱动阶段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最高嘉宾片酬是1000万,七位嘉宾的总片酬是天文数字。第二季,仅张惠妹一人就开出了7000万的天价片酬。2016年的《中国好声音》仅冠名创收就高达4个亿,整个栏目创收超过20亿。
以《非诚勿扰》为开端,江苏开启了大综艺立台时代,凭借系列极具话题的大综艺节目,江苏卫视赚了个盆满钵满。
四、媒体融合,产业创新驱动阶段
电视媒体发展到当前阶段,谁是赢家谁能成为省级卫视的“百年老店”在实体经济中,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你战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无论是处于第一阵营的省级卫视,还是捉襟见肘的城市台,不转型,所有的电视媒体都是时代发展中的输家。
2018年,作为电视媒体的主管部门,希望电视媒体竭尽全力推进融媒体发展,重新发挥在舆论阵地上的主导权,而电视媒体的经营者,则更愿意按市场化的道路,发展与产业相结合的媒体创新之路,解决电视媒体的生存问题。
五、电视未来,靠什么进行驱动发展
互联网对电视媒体的冲击是世界性,在中国电视媒体遇到困境的同时,世界各国的电视媒体生活得也不轻松。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外国电视媒体的做法:一是通过市场方式进行媒体整合,关闭亏损频道,清理不良资产;二是萎缩电视业务,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三是继续发挥电视媒体在政治事务方面的传播优势,采访政治人物,进行政治活动的直接,将这一领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人们对视频的追求,对现场感的追求,诠释了为什么短视频能够持续风靡。可以肯定的是,视频模式仍是永不过时的媒体形式,人们需要做的是,让视频模式更加符合民众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电视已不是电视台的电视,电视已不需要电视机的电视,互联网已不需要网络的互联,这就是未来的媒体。5G技术的成熟、OTT的快速发展,电视已完全互联网化,互联网更加产业化,这就是媒体的未来,这就是电视的未来。
面对电视的未来,我们能做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这是一个很大课题,谁回答正确了,谁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