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会翻译学视域下语言服务者综合能力构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翻译界在学术研究上,开始向社会学进行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社会翻译学这一分支。社会学翻译主要是指在开展翻译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民俗、宗教信仰、流行趋势等方面的因素,实现由学术层面向社会使用性层面的转型和发展。并以社会性为参考标准,将社会翻译学作为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标准与学术评价标准,提高语言服务工作者的翻译结果的精准性和实用性,探寻我国语言服务领域的发展和转型。

另外,全球互联网和信息化领域的发展,以及我国在有关方面推行的发展战略,也成为推动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技术保障。首先,全球资讯和文化领域的交流就推翻了过去各国语言文化书籍教材与时代发展不同步,翻译知识与社会层面语言存在歧义等交流壁垒。实现了专业领域新术语和互联网流行语的实时收录与科普,全面改善了传统教材和词典的滞后性劣势,实现了语言服务教学环节的高效性和与时俱进发展。在语言服务行业,翻译工作者的信息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检索、信息测评、信息处理以及信息传播等四个方面,且每个技能层面都明确要求了能力标准。直白地讲,就是想要实现学生基础翻译水平的提升,就需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其中包含巧用翻译软件、office系统翻译功能、和互联网信息检索翻译工具等方面。大胆启用信息化的翻译工具,才可以全面提高翻译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扩充其个人词库,避免因个人习惯和词汇的积累限制,造成翻译作品内容表述不够精准和过于同质化等问题。

专业教师作为学科发展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掌舵者和引路人,要坚决杜绝因师资力量不足和师资水平过低造成的专业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于是早在2007年,我国在“专业翻译人才需求与培养高峰论坛”峰会上,就共同达成了:想要解决语言服务领域水平全面提高的需求,就要优先解决各大高校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共识。

于是各大高校积极开展招聘工作,从各个领域、全社会层面吸纳兼具翻译实践经验和较高翻译教学水准的教育人才。并对原有教学团队存在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但行业实战经验不足的师资团队进行强化改革。鼓励专业教师带领优秀毕业生开设自主创业工作室,面向翻译市场积极自荐。以更低的客单价和全品类的翻译服务,投入翻译领域市场。以此实现提高实践水平和综合技能的作用。不仅为全体师生打造了更具挑战性的实践发展平台。还可以经过工作积累,帮助学生们挖掘个人在各个专业领域的优势,找到更合适的发展赛道。另外,通过创业创收,可以帮助学校和师生积累后续教学建设和交流深造的启动资金。

但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交流融合,我国在翻译学专业教辅材料的编撰和研发上,已逐渐实现了科学化和使用性的提高,足以满足当今时代对学生们翻译能力的要求。同时,实时性地资讯更新和传播,也让翻译工作者可以快速掌握网络用语和新兴术语,让翻译工作更容易开展,充分满足了时代的发展需要。

近年来,包括翻译专业在内的各大高校专业,也都实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从过去的以教材和老师为主体,转变为将教学和课堂主体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教学模式。而老师则退回到引路人和陪伴者的辅助角色,主要负责提前布置好课题作业和参考资料,让学生们自主地进行研究和学习。在课堂上,邀请学生作为主持人把握整堂课程的节奏,为其他同学答疑解惑。老师在此过程中,则只针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行适当的指正和引导。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家一直将英语学科作为素质教育阶段的主要科目,就是为了让我国的下一代具备面向全球沟通交流、推进国家各领域发展的综合实力。这些年来,我国除英语以外的各国小语种专业在各大高校开枝散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交流和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翻译领域和语言服务领域的发展,我国还应当在实用性翻译以外的领域,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文学领域等方面的合作。例如,文学界如果可以加强交流合作,就可以让各国优秀作家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为翻译工作者提升文化涵养,了解他国社会意识形态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加强娱乐交流,例如开展像《非正式会谈》此类的文化交流类型的综艺节目,也可以打破世界各国对其他国家的刻板印象,重新理解各国的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加强全球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以此推动各国语言服务行业的交流合作,组建国际化的“翻译者联盟”。使得翻译工作者在面对专业领域问题时向对应国家的工作伙伴求教取经,通过定期开展联盟内的沟通交流活动,帮助整个行业提高翻译水平。

发挥联盟的社会效用,以行业交流推动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国际形象的重新展示。带动文化、学术、娱乐和经济等多领域的交流,健全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模块建设。让全球成为一个共同的利益整体,实现全人类在科技、医疗和教育和经济领域的协同发展和进步。

【基金项目:】

2022年度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重点项目):社会翻译学视域下明传奇戏曲《牡丹亭》英译研究(22YY02)阶段性成果。

2021年度江西省人文社科课题(规划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构建研究(YY21102)阶段性成果。

2022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课题:“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下的语言服务者译后编辑能力构建研究(22YB241)阶段性成果。

THE END
1.信息化时代的翻译是:Theinformationage中文翻译英文意思,翻译a信息化时代 Informationization time[translate]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7061266
2.翻译让中国发出最强音中国访谈在经济全球化和时代信息化的今天,翻译的工作不是减少了,而是加重了。翻译事业是否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使命呢?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国际译联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先生做客我们的演播间,他将就中国翻译事业的成就和发展做一个回顾和展望。欢迎您,黄秘书长。http://fangtan.china.com.cn/2009-11/10/content_18861830.htm
3.传神翻译教学实训系统信息化时代的“翻译”不仅仅是翻译!信息化时代的翻译是一项由“语言互译”、“管理艺术”、“IT技术”结合而成的复杂组合体!翻译服务供应商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译员不仅需要具备双语/多语的转换能力,同时还特别强调团队合作能力、CAT辅助工具操作技能等专业化的职业技能。 https://sfl.swjtu.edu.cn/info/1137/4480.htm
4.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方法当前,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发达,信息化教学也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出现。信息化教学方式的重点突出对象是学生而非教师,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情景再现,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模仿视频中内容,或者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描述一件事,从而提高学生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513499612272545&wfr=spider&for=pc
5.数字科普什么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与数智化?智能化是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的发展使得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智能化时代,我们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数字化主要聚焦于数据的收集、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78218
6.作为身处于信息化时代下的翻译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语言能力充作为身处于信息化时代下的翻译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语言能力、充实和丰富翻译能力,还要学会最大化利用机器来进行辅助翻译。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既可以搜索非专业领域的术语,也可以查找、翻译外来词汇和相关信息,确认用词的准确性,检验译文是否准确。学会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来加快翻译速度,成为一名https://zhuanlan.zhihu.com/p/578751036
7.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探究其深远影响一、信息化引领时代变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互联网、大数据到云计算,信息技术的革新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化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享变得极为便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升。 首先,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在线教育成为可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https://blog.csdn.net/JiYan_cyan/article/details/144390047
8.信息化智能化:重塑未来社会的力量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信息化与智能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到5G技术的普及,信息化与智能化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内涵、发展历程、应用场景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https://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295757862211584
9.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知大家是否意识到,我们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这种转变,会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无固定职业的社会。也就是说,今天在座的诸位,不管你现在是老板,还是工薪族,如果你还自认为你现有的职业或事业,是可以终身不变的,那将是非常危险和不现实的想法。https://www.meipian.cn/58pvdcf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