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第一篇:概述(谢希仁版)BWHSteven

本来没想着更新计网,想直接整理一下HTTP、TCP那块,不过想了一下从头开始整理哇,顺便巩固一下学的知识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有三大网络被人们所熟知: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所以如果能将上述三种网络互相融合为一个网络就被称之为三网融合

因特网和互联网的区分主要因为Internet的中文译名不统一造成的

互联网和互连网的定义也很不同

明确一个概念:我们通常说的“主机A和主机B进行通信”,实际上指的是在主机A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B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而由于“进程”就是“执行着的程序”所以也就是说:”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在进行通信“这个比较严密的说法也可以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讯“

在网络边缘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下面来简单说一下: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计算机网络,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非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但是想要了解分组交换,就不可避免讲到其发展历经的极大过程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使用电路交换的时候需要经过三个必要阶段

※电路交换特点

※电路交换缺点

报文交换的单位是报文,报文携带有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报文交换在交换节点采用的是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简单的理解就是:整个报文会先传到相邻的节点,全部存储下来再查找转发

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好处:

缺点:

同报文交换一样,分组交换也采用了存储转发方式,但解决了报文交换中大报文传输的问题,分组交换限制了每次传送的数据块大小的上限。把它的数据块划分为合理的小数据块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原地址,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等),构成分组,网络节点根据控制信息把分组送到下一节点,下一节点接收到分组后暂时保存并排队等待传输,然后根据分组控制信息选择它的下一个节点,直到到达目的节点。

分组交换的优点: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接入网AN(AccessNetwork),它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

它并不属于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也不属于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者比特率

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者有时候写成b/s、bps(bitpersecond)

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会经过许多路由器。分组在进入路由器之前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一般来说,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是我们主要考虑的

公式: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下图就可以代表时延带宽积,圆柱型管道的长度就是传播时延,管道的截面积就是链路的带宽,因此时延带宽积就是这个管道的体积

对于一条正在传输数据的链路,只有在代表链路的管道都充满比特的时候,链路才的到充分的利用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这是因为,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所以如图所示,当信道的利用率增大的时候,该信道引起的时延迅速增加

首先要提的是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其概念是比较完整的,但是它即复杂又不使用

接着就是TCP/IP体系结构,它现在却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从实质上将,TCP/IP只有最上面的一层,是因为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与什么具体内容所以在下面我们采用一种折中的方式,那就是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简单说明一下这五层结构中,每一层大概是做什么的,其每一部分都会花费一章的篇幅来进行详细的解释,这里有个印象就可以了,下面我们从上层到底层来说

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应用层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这里的进程就是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不有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在互联网的应用层协议很多,如域名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等等。我们把应用层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messgae)。

运输层主要有下面两种协议: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者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者包进行传送。在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作IP数据报,或简称数据报。请注意:不要将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和网络层的"IP数据报"弄混,此外,无论哪一层传输的数据单元,都可以笼统的用"分组"来表示。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是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来找到目的主机。

互联网是有大量的异构(heterogeneous)网络来通过路由器(Router)相互连接起来的。互联网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IP(InternetProtocol)和许多路由选择协议,因此互联网的网络层也叫作网际层或IP层。

数据链路层通常简称为链路层。我们知道,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这就需要使用专门的链路层的协议。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量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封装成帧(frameing),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信息等)

在接收数据时,控制信息使接收端能够知道一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到哪个比特结束,这样数据链路层在收到一个帧后,就可从中提取数据部分,上交到网络层。

控制信息还能使接收端能够检测到所收到的帧中有无差错。如发现有差错,数据链路层就简单的丢弃了这个出了差错的帧,以免继续在网络传输下去白白的浪费资源。如果需要改正数据在数据链路层传输时出现的差错(这就是说,数据链路层不仅要检错,还要纠错),那么就可以采用可靠数据传输协议来纠正出现的差错。这种方法会使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复杂些。

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bit)。发送方发送1或者0时,接收方应该接收相同的1或者0,因此物理层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或者"0",以及接收方如何识别发送方所发出的比特。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引脚以及各引脚如何连接。当然解释比特代表的意思,就不是物理层的任务。请注意,传递信息所利用的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信道等,并不是物理层协议之内而是在物理层协议的下面。因此也有人把物理层当做第0层。

在互联网所使用的的各种协议中,最重要的和最著名的就是TCP和IP两个协议。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TCP/IP并不一定是单指TCP和IP两个具体的协议,而往往是表示互联网所使用的的整个TCP/IP协议族(Protocolsuite)。

①OSI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②OSI把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DataUnit)

③各层协议实际上就是在各个对等层之间传递数据时的各项规定

④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⑤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THE END
1.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商务等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商务等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信息化信息技术大数据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3fcff7750b61489188f023d448a7cf59.html?fm=bdba05862b40bb36761dc6769e5eec8583
2.21世纪是一个以()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21世纪是一个以()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516686932.html
3.21世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下的社会发展该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历史性飞跃时期,从高度工业化时代迈向初步计算机网络时代。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那么未来,我们将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面http://www.qichelingyu.com/h-nd-278028.html
4.关于21世纪信息时代你了解多少?本文带你去了解21世纪生活与方式21世纪,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应用、云计算的崛起以及人工智能的突破,我们正身处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本文旨在全面解析21世纪信息时代的特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https://m.sohu.com/a/840172826_100240553/
5.为什么说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除了信来自杰杰布鲁根为什么说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除了信息技术,信息量大爆炸之外,甄别信息的能力也是要随之提升的,比如今天又有#李文亮# 的热搜,不懂的如何甄别,在这个时代只能沦为信息的奴隶。 ?收藏 转发 评论 ?2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https://weibo.com/1016398681/JAQGxjFfH
6.迎接21世纪,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我国目前信息产业主要是硬件产业(约占80%),信息服务业占的比重很小,这种产业结构急需调整。信息服务的广泛程度,效率与质量应成为衡量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信息服务像洪水供电一样送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机关、每一个家庭。21世纪中国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前途十分光明。http://www.ict.cas.cn/liguojiewenxuan_162523/wzlj/lgjsz/201912/t20191227_5476603.html
7.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其在智力上尚未发育完全,在生理上处于未成熟期,又由于网络所特有的虚拟性、超时空性、高度自由开放性,以及行为主体在网络中匿名性等特征,导致青少年在网络空间脱离现实空间https://wenku.baidu.com/view/b65af533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3.html
8.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 黄天敏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 与20世纪相比,21世纪将具有信息化社会的三大特征:1、计算机这一信息化工具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各种个人计算机将步入每一个企事业部门乃至每一个家庭,将实现计算机面向人人。1964年前,全世界只有14万人用计算机,由于计算机速度、性能迅速提高,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WX199812042.htm
9.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1234节我国规模最大的五个公用计算机网络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有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特征。是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三大类网络: a) 电信网络:向用户提供电话、电报及传真等服务。 b) 有线电视网络:向用户传送各种电视节目。 c) 计算机网络(核心作用):使用户能够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文件。 https://blog.csdn.net/ningjuxisha/article/details/105231803
10.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的翻译是:21stcentury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 青云英语翻译 请在下面的文本框内输入文字,然后点击开始翻译按钮进行翻译,如果您看不到结果,请重新翻译! 翻译结果1翻译结果2翻译结果3翻译结果4翻译结果5 翻译结果1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The 21st century is globalization, the information agehttp://nuowe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65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