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理念和方法上都有更深刻的内涵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信息化定义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数字化目前没有官方定义,商业咨询机构Gartner给出的定义是“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并提供创造收入和价值的新计划”。广义上讲,数字化与信息化是一脉相承的,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但在思维理念和方法论上,又与传统信息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思维理念上的区别

信息化对应业务电子化,基本目标是实现信息流通,提高生产效率。比如,OA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都是典型的信息化应用。通过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将现实中的业务信息和生产流程映射到线上,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即业务电子化或线上化。一般来说,只要业务需求明确、流程规则可标准化,业务线上化就可以实现,但业务实质仍然是原有模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二)规划建设上的区别

信息化建设是“系统级架构”。传统信息化建设往往仅从局部视角出发,根据专项需求建设“竖井式”信息系统,系统之间相对割裂、互不衔接。随着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系统数量越来越多,建设和管理的复杂性将大幅增加,重复建设的问题也会逐步显现。同时,由于存在信息孤岛,系统间标准规范差异大,综合数据利用和业务协同将面临重重困难。比如,不同业务系统都独立管理用户信息,数据标准不统一,同一用户主体在各业务条线中的数据难以关联,无法建立全局业务主体画像,对业务管理的精准性、科学性造成较大影响。

数字化建设是“组织级架构”。数字化建设更注重全局化、统一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强调顶层化设计和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从组织全局视角出发,对业务、应用、数据进行整体梳理,理顺工作流程和业务协同关系,明确要管理的数据资源和全局业务共用规则,统筹考虑要建设的系统和系统间交互关系,破除信息烟囱,从分散建设向系统集成、数据共享、整体推进转变。

二、从信息化迈向数字化,是流程和管理方式的整体性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一些传统领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主动打破固有模式,转变服务方式,从传统信息化迈向数字化阶段,业务质效得到显著提升。结合几个典型实践案例,让我们进一步理解数字化。

(一)生活服务之“出行”

以租车出行为例。传统出租车行业应用了出租车管理系统、车辆调度系统等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为现实世界的出租车运营提供信息服务,提升了运营效率,但没有改变出租车运营模式,这些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

反观现在的网约车。一方面,网约车平台的运转依托用户画像、派单算法、反欺诈模型等一系列数字技术的支撑,不再是简单的业务线上化实现。另一方面,网约车运营模式也与传统出租车完全不同。平台从原来出租车公司收取“份子钱”的车辆租用模式,变为通过提供线上司乘服务抽取佣金的有偿服务模式;打车方式从路边扬招变为App约车,司乘供需可以在线上精准匹配,大幅提升出行效率;用车价格也可以根据流量、路况进行动态调整,用车模式被重新定义,这就是数字化。

(二)生活服务之“找房”

以房产中介为例。链家地产很早就建立了房产网络营销平台“链家在线”,可以在线发布房源信息,通过城市地图展现房产周边配套资源,客户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在线找房并在线联络房产经纪人。“链家在线”平台提升了房产中介业务运营效率,但只是对现实业务的部分线上化,没有改变运营模式,这就是传统信息化。

由链家地产转型的“贝壳找房”,则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典案例。作为链家地产的数字化双生业务,贝壳对传统房产中介业务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一方面,深化数据治理,构建“楼盘字典”。针对房产中介经营的核心数据“楼宇主信息”,构建了7级门址管理,覆盖400多个字段的主数据规范,通过主数据标准约束构建了一整套房屋主数据信息,实现了“活数据”“动态库”对真房源的支撑,形成贝壳数字化体系的数据底座。另一方面,贝壳的中介业务数字化变革不是简单的业务流程线上化,而是业务流程再造、组织运营重构的一整套机制,将复杂漫长的房产交易链条精细化镜像到数字空间并重塑流程。一次交易,从发现和录入房源到上门量房绘图拍照、发现和录入客户、带客户看房、谈判撮合交易、带客户办贷款、协助合同签订、办理过户,整个链条各个环节可由不同人分别完成,交易成功后每个参与者根据在各个环节的贡献率进行分佣,房产中介运营模式发生了深层次转变,形成行业数字化协作网络,这就是数字化。

(三)政务服务之“开发票”

以企业开具发票为例。1994年税制改革刚推行时,没有开票系统,企业只能手工开具手写发票或定额发票,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企业经营和税收管理需求。通过实施金税工程,征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税务部门推出了税控设备和开票系统,企业可以在线开票;后续又推出增值税普通电子发票,替代部分纸质发票,进一步提升发票电子化水平。但是,在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发票业务管理模式并没有真正改变,企业开展经营还是要经历税种核定、领票、开票、抄报、验旧等业务环节,只是发票信息的流动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而普通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从后端管理来看也是没有实质区别的。

反观金税四期工程正在试点的“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简称“全电发票”),其背后的管理模式则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无须使用专用税控设备,通过电子发票平台即可直接开具“全电发票”;企业无须事先核定税种,也无须领票,发票的号段和版额限制也取消了;企业开票采取总额管理,每月开票额度是税收大数据系统根据企业纳税信用评级、风控评估结果综合核定的,并且采取动态管理。“全电发票”不是简单的业务电子化,而是一种全新的发票管理方式,它的实现依靠涉税数据全面归集利用、事前纳税信用评估体系、事后税收大数据风控体系等一系列基础条件支撑,如果没有这些前期发展成果,“全电发票”就难以落地,这就是数字化。

三、机构编制部门也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为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机构编制部门经过多年信息化发展,在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中央编办到地方各级党委编办都建设了很多信息系统,如机构编制统计系统、实名制管理系统、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等,以辅助机构编制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些系统多属于按专项工作需求建设的“竖井式”系统,且功能以信息填报采集、业务线上办理为主,未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利用,也没有改变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属于传统信息化建设。

展望未来,机构编制部门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以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力,积极推进机构编制数字化建设,推动建立经验决策与数据决策融合的科学决策模式,以数字化应用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流程再造,加强事前预测预警和事中事后跟踪评估,提升编制使用效益,不断推动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到底是什么?通过信息化,我们把一个客户、一件商品、一条业务规则、一段业务处理流程方法,以数据的形式录入到信息系统中,把物理世界的信息转变成数字世界的结构性描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具有三大核心特点: 1、从应用的广度上看,信息化主要是单个部门的应用,很少有跨部门的整合与集成。信息化只能实现部分流程、部分信息和数据https://aidc.shisu.edu.cn/6e/58/c13626a159320/page.htm
2.[转]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数智化的区别是什么?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与数智化成为引领各领域变革的关键力量。它们如同推动时代巨轮前行的强大引擎,不断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这几个概念常常容易混淆。究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数智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呢?让我们深入剖析,一探究竟。 https://dq.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28986&id=39546531
3.关于21世纪信息时代你了解多少?本文带你去了解21世纪生活与方式21世纪,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应用、云计算的崛起以及人工智能的突破,我们正身处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本文旨在全面解析21世纪信息时代的特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https://www.sohu.com/a/840172826_100240553
4.数字化vs信息化,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最近听说一个物流大佬现在也转行做数字化厂家负责人,顺便给我讲解了这二者的区别,这里我就重新梳理了一下,加上了我自己的一些观点,来给大家深入讲解下“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 一、信息化: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这个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通常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特别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比如企业或社https://blog.csdn.net/weixin_52213728/article/details/142925385
5.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区别,到企业大模型应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全域融入经济社会、民生服务全过程,成为资源要素重组、经济结构重塑、竞争格局重构的关键力量。千行百业纷纷投身数智化转型浪潮,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动能, 构筑了数智化供给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1359624&efid=81NuZnVXIzcknCSN8_lh6g
6.一张图看懂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本质区别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的区别。 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如下: 1.人类的活动,还是以物理世界为主,少量的行为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改进和提升。 2.思维模式还是线下的流程化思维,信息化是为了线下的物理世界的活动服务的。当线上与线下规则发声碰撞冲突的时候,以线下物理世界为主。 https://zhuanlan.51cto.com/art/201809/583533.htm
7.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数字化?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成了高频词,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紧密关联,简而言之,信息化是一种管理手段,数字化是推进信息化的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信息化?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215522
8.信息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变与不变信息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变与不变 江海入海,知识涌动,这是我参与江海计划的第32篇。 信息革命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一次信息革命:工业化和电气化时代。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机器制造业开始快速发展,随后电力技术的应用推进了社会的大规模工业化,这是第一次信息革命的开端。https://open.alipay.com/portal/forum/post/126201070
9.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有什么区别?和传统编码必须得由IT人员参与的情况不同,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改动或者开发工作,通过低代码平台已经不需要IT人员“事必躬亲”了,业务人员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平台的配置项快速完成业务的变更和修改,在IT资源紧缺的公司,这种模式,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员工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更好的推动企业数字化落地。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56821
10.信息时代与数字时代的区别以德化物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而不是信息时代。我们现在要搞的都是各种数字化建设,比如数字社会、数字乡村、数字政府、数字中国等。那么,信息与数字有什么区别呢? 数字当然也是信息,但是信息并不一定是数字。比如文字、语言、图像等都是信息。当这些看似不同的信息统一用数字表达的时候,信息就进入数字时代。这种演化就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38371f9010309t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