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学并重,教学出实效

武威职业学院位于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武威,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设立科研专项资金,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建成“全国一流、西部示范”的高职院校。

学校办学声誉和办学活力显著提升,招生就业工作呈现两旺局面。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加强日常管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254”的校园文化体系,积极打造学生工作新特色和新亮点。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结合专业去创新、创业,让更多具有创业热情、创新梦想的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

社会服务能力增强,辐射带动成效显著。学校形成了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职业师资培训、技术服务和职业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技术开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口支援和国际合作交流“六位一体”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

按照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的目标,统筹规划、积极部署,开展形式多样、质量过硬的线上教学活动。在全院师生“不停教、不停学”的共同努力下,春季学期线上教学持续平稳运行。

一、统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线上教学进入第4周,学院以持续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为立足点,通过在线教学督导、总结交流经验、研判教学问题、凝练教学案例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各教学系积极开展在线教学研讨,强化教学过程组织与管理,持续推进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线教学总体运行情况平稳有序,教学效果良好。

(一)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截止目前,学院累计开设在线课程315门,涉及教师268人,参与在线教学活动教师6755人次、学生491793人次,教学资源访问量总计达到3350508人次。累计日常检查125次,专项检查35次,在线巡查155次,教学秩序良好。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堂学习氛围浓郁,任课教师根据各自授课的专业特点及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流程、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积极研讨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

第4周,各教学系在线课程按照教学安排全部上线运行,实际开课315门,较第1-2周(284门次)有所增加。在线课程达到“应开尽开”的目标,全部在线课程整体运行平稳有序。本周授课总学时达到1681学时,教师参加在线授课共计1631人次。

随着在线课程平稳运行,师生使用教学平台也趋于稳定、支持可靠,已完全能满足在线授课的需要。第4周统计数据显示,教师多采用“网络教学平台+直播平台+辅助平台”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在线课程授课。使用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云课堂等平台进行教学授课或作为教学管理工具的课程占87%。经过四周的使用,任课教师们普遍认为,各个平台功能各具特色,配合使用效果得到提升,授课水平不断提高。

学院教学平台第4周在线教学整体活跃度统计

开课四周,教师积极补充完善教学资源,优化学生在线学习体验。通过数据统计,本周内已开课程新增教学课件1141个,发布教学视频1412个,教师上传课堂练习题2367道,布置课后作业3049道,极大的补充和丰富了学院在线课程资源。

全院授课教师中,除利用学银在线、智慧职教云课程、中国大学MOOC、人卫慕课等已有的优质课程资源授课外,教师倾向于选用武威职业学院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建设和教学组织管理。

学院教学平台第4周教学资源访问量前十位的课程统计

(二)授课教学形式多样

任课教师通过各种交流软件组织学生开展答疑、讨论等互动环节,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整体统计数据显示:第4周,教师通过直播、录播等方式组织学生讲解答疑1188次,参与学生69872人次,学生积极性高,评价良好。

从学院教学管理后台来看,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类型多样,开展了答疑、讨论、课堂测验、问卷、抢答等互动环节,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作业批阅情况良好,各系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开展学生管理,学生出勤率较高。

(三)学生学习成效显著

各教学系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的监督作用,提高在线教学成效。从各教学系整体统计数据看,第4周,教学资源学生访问量达到了926633人次,学生到课127211人次,完成课后作业638次,上交学生40512人次。各门课程学习任务完成率普遍有所提高,大多数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进度学生学习完成率已全部达到100%。

在线教学第4周学院教学平台学生学习情况跟踪数据

机械制造系刘鹏德、葛占福老师在直播课堂组织学生讨论答疑

二、以劳立志,提升教育教学育人格局

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新时代高职校园的新风尚。

疫情防控期间,学院按照“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进学院劳动教育。由学生工作处牵头,组织全院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在线学习期间调整好身心状态,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增强体质以及心理素质。

学院学生工作处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一)参与学生分布范围广

活动开始以来,各教学系全力配合,以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为主要纽带,认真组织宣传,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据统计数据显示,本次活动参与学生范围较广,在甘肃、新疆、陕西等多地均有分布,仅甘肃有6814人次,其中,天水市937人次、武威895人、定西965人次、甘南705人次。

学院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区域分布统计

(二)学生对活动参与度高

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学院要求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春耕劳动、工厂务工、家务劳动等方面劳动实践,完成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实践锻炼,并通过信息化平台上报活动照片和劳动心得。统计显示,本次活动上报7404人次,其中,家务劳动5095人次,占68.81%,春耕劳动1705人次,占23.03%,志愿服务182人次,占2.46%。

学院各教学系劳动实践活动学生参与人数统计

(三)活动对学生影响度高

劳动实践活动已有序开展三周,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与。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们掌握劳动技能,充实学习生活,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培育健康价值观的目的。以劳健体、以劳立志,以劳动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

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春耕劳动、工厂务工、家务劳动等劳动实践活动

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后的心得体会

三、多措并举,在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转变理念,提高教改质量

学院各级领导、教师积极荐言献策,为保障在线教学持续稳定运行提供全方位支持。学院以当前在线教学开展为契机,全面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召开在线教学推进会、组织教学经验交流、遴选优秀教学案例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和引导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推动在线教学高质量开展。

(二)强化督导,提升质量保障

各教学系督导组强化对在线教学工作的检查

(三)规范管理,教学高效有序

学院多次对各教学系拟开设的线上教学课程进行摸底调查,分阶段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各教学系利用线上巡查、实地检查、在线听课等形式开展课程规范、课程建设及建设质量督导等工作。本周内,各教学系累计组织日常检查38次,专项检查11次,在线巡查48次,在线听课14次。累计处理学问题9件,解决师生困难12次,解决学生学习困难49件。

各教学系每周向教务处报告授课详细数据

四、示范引领,优秀教学案例精彩不断

(一)发挥教研室主体作用,推动在线教学改革

机械制造系为确保在线教学有序进行,充分发挥教研室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作用,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培训,对各门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进度、授课课件、电子教材等资料进行审核;定期组织教师讨论交流录课、直播等授课方式;指导任课教师设计在线课程考核方式及权重,并通过讨论、答疑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教学质量;开发并运用在线教学质量统计报告填报系统,即时掌握任课教师授课情况。

机械制造系教研室多途径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二)以“抗击疫情”为契机,培育学生人文精神

正值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电子信息工程系丁瑞昌老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学语文》课。丁老师充分利用抗击疫情的实践平台,带领学生学习“战疫”期间的典型事迹、生动事例、感人故事,为学生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结束时,同学们的课后作业是以《春天》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并附上一张自己家乡的主题照片。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每位同学对“春天”充满憧憬与希望,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丁瑞昌老师为学生在线讲述抗疫故事-学生作品展示

(三)潜心优化线上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经济管理系张海燕老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好线上课程,巧妙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自建+在线资源优选”的方式丰富《陇原民俗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两门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并采用录屏方式将网络资源进行加工,为自建课程添加教学元素。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个人喜好灵活选择直播、语音教学、自学+答疑等授课方式。为达到良好教学的效果,课中通过图片、视频、音频、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趣味性作业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张海燕老师直播、语音教学的授课方式

张海燕老师授课过程中趣味多样的教学活动

(四)创新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实效

现代农业技术系蔡海老师在《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中,通过发放在线教学调研问卷,做好课前在线学情调研分析研判工作,了解学生对于在线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矛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真正做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让学生在家学习也能有收获。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在线教学设计流程

五、秩序井然,在线教学成效持续向好

(一)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

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紧紧围绕“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的目标,统筹规划、积极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线上教学,以信息化教学为抓手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改“学科逻辑体系”为“技术逻辑体系”,突破学科定势打造模块化课程,构建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院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师资资源,结合课程特点,成立了《电力电子技术》等5个课程组,利用网络平台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分工协作完成教学资源上传和教学实施。

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组

目前,教学运行与学生管理情况良好,教师积极交流,不断优化在线教学模式和方法。任课教师精心设计课时内容、章节测验等,现累计完成74课时的在线教学任务。学生积极参与在线教学,现课程累计总访问量达11997人次。本周,组织学生答疑讨论76次,学生参与606人次,互动良好,章节测验提交率80%以上,作业提交560人次。

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教师多平台组织学生答疑讨论

2.创新在线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分析化学》课程组教师精心实施教学并组织学生讨论答疑

3.专注学生个性发展,促进育人模式改革

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班导师了解学生线上学习中的问题

(二)护理系

护理系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全面开展在线教学,主要采取“网络课程+资料推送+讨论答疑+互动直播”的线上教学模式。全系24名教师全部实施线上教学,课程共计11门次,已完成授课544学时(截至3月22日)。本周教师上传课程课件93件,上传视频269个,根据教学任务布置课堂练习题数量为435,布置课后作业题目数量为857,本周内教师组织开展讨论、答疑的总次数为89次,学生参与答疑讨论的次数为16874次。学生平均到课率95%以上。从学院教学平台反馈数据看,本周课程访问量达到399415,位居全院第一。

护理系学生课堂讨论、问卷、答疑、学习笔记、作业及课堂总结

(三)机械制造系

在线教学第4周,机械系教学平台使用、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状态平稳。共计组织实施在线教学课程33门,授课教师30人,总课时数262学时。教学中,教师认真准备,合理筛选和完善教学资源,本周新增教学课件109个,上传视频121个,布置课堂习题153道,作课后业265道。50%以上教师选择“直播教学(或在线互动)+课后辅导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高,课中讨论环节互动积极性强,作业提交及时。学生学习资源访问量达到25371人次,到课5840人次,作业上交1576人次,参与答疑讨论2029人次。对不能按时参加在线教学的学生实施个性化辅导,并做好记录。对课程资源不合格的自建课程进行督导,并限时整改。

机械制造系教师王得宏为学生直播讲授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工程原理

机械制造系教师马兰花、马瑞林、李艳红组织学生答疑讨论

(四)药学系

第4周,药学系教学整体运行平稳有序,本周共开设在线课程17门,开课率94.4%,覆盖学生810人,针对2017级未参加实习的学生,安排了3门实训类选修课。本周,教学组织管理到位,按照“实时监控、每日反馈、动态改进”的原则,对课程、教师、学生即时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整改。任课教师尽职尽责,持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开展头脑风暴、问卷调查、讨论答疑、课堂测验及投票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互动更高效。学生表现积极,资源学院教学平台的累计访问量达17万多,居全院第四,学生平均到课率在93%以上。

药学系徐锦凤、王建强老师组织学生在线讨论答疑

药学系学生积极参与线上教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五)汽车工程系

汽车工程系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汽车工程系学生学习情况动态监测分析

(六)人文艺术教育系

开课第4周,人文艺术教育系教师持续完善视频、电子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主题讨论、随堂测验等教学活动。现共有34名教师实施在线教学,开设在线课程20门,面向学生1393人。本周,上传课件、视频等资料共47件。学生上课参与度高,本周学生出勤率为95.77%,比较第三周有所提高,学生到课20325人次,资源访问量约13万次,教学任务完成率达到100%。在线教学期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沟通解决,鼓励学生调整心态,认真学习,并安排班干部进行考勤统计,督促学生及时、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经过问卷调查,学生在线上课满意度91%以上,教师教学情况满意度95%以上。

人文艺术教育系《衍生品开发与利用》课程学生手工作品

(七)现代农业技术系

现代农业技术系教师陈青梅、李婷、赵晓丽老师通过直播讲授课程

本周在线教学课时达到178学时,新增教学课件132件,教学视频174个,布置习题110道,作业191次,周上课人数为5002人次,学生到课率达97%,学生总访问量达72312次,参加答疑讨论5931人次。与第三周教学情况相比,第4周学生参加答疑讨论的次数和人次明显增加,但学生的总访问量有所下降,其他数据基本持平。

现代农业技术系《种子检验技术》课程学生学习笔记

(八)医学技术与信息管理系

医学技术与信息管理系教师悉心备课并开展在线讨论与答疑

(九)经济管理系

开课第4周,经济管理系教师授课积极性高,能够熟练掌握如何上传教学资料、发布作业、开展直播开展在线教学。本周共开设线上课程36门,比上周相比,新增4门,授课学生1400多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截止目前,学生的总访问量达到了606612个,总讨论数25666个,学生发布的总贴数达6420个,教学视频的观看率、作业完成率均达到90%以上。

经济管理系张亚鹏老师在线授课并与学生互动交流

(十)建筑工程系

开课第4周,建筑工程系线上教学工作运行平稳。任课教师进一步充实了视频、线下学习资料、拓展训练等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展随机点名提问,答疑讲解等互动活动,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本周新增课件22个,新增视频32个。应参加课程学习603人,实际参加学习人数503人,学生平均到课率83%。周学生访问教学资源量14391人次,布置作业24次,共交作业1251人次,学生参与答疑、讨论742人次,教师集中答疑、课后辅导64次。

THE END
1.为什么要搭建在线教学app开展线上教学呢?突破时空限制:线上教学允许学生和教师跨越地理界限进行交流和学习,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连接,就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对于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学生来说,极大地拓宽了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灵活性与个性化:在线教学平台通常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路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实https://m.sohu.com/a/824968398_121158191
2.在线教学的优势在线教育借助手机直播课堂软件,在教学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综合能力。无论是在知识传播效率、教学手段创新还是用户体验优化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现代在线教育的技术进步与人性化设计。这种现代化学习传播途径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线教育有望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https://www.ckjr001.com/newsdetail/1693.html
3.数字教育平台的重要作用教学教师最后,数字教育平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主要发生在课堂上,时间和空间都比较有限。而通过数字教育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困惑,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数字教育平台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线学习的机会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9UAIBG0553U6GW.html
4.小学线上教学巡课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0篇)小学线上教学巡课实施方案1 一、工作目标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保证学校教务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依托“企业微信中上课直播”教学工具,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在全校开展线上授课、同https://www.ruiwen.com/fangan/6610040.html
5.2023年小学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各年级部主任、各班主任、各学科组长要发挥带头作用,统筹协调,提前组织科任教师做好教学计划、学习使用教学平台、集体备课、自主录制微课、选编作业。 各班班主任根据课程表和时间表提前一天在班级微信群和钉钉群通知学生、召开学生和家长视频会议。 各学科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钉钉群、电话等方式指导学生或家长进行线上操作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fangan/131575.html
6.我院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效果调查分析报告从调查数据来看,64%的教师疫情防控期间初次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此前未有使用经验;32%的教师此前偶尔使用线上教学平台配合教学工作。所使用的平台中,微信群或QQ群、钉钉、腾讯会议、雨课堂的使用比例较大,使用平台的比例与其稳定性有很大关系。而多数学生在疫情前就有网络课程学习的习惯,所以线上教学的形式对他们来说并http://hdxc.henu.edu.cn/info/1026/2705.htm
7.线上教学巡课记录总结(通用30篇)那么,我该如何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如何选择和使用线上教学平台?这是我需要面临的一道道考验。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只有迎难而上,在摸索中找寻办法。首先,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结合网课的特点,重新设计适用于网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作网课PPT,理清教学思路,为线上教学打好基础。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zongjie/643892.html
8.平台多了,互动少了?线上教学效果怎么样?根据《南京邮大学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安排》通知要求,为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及线上教学工具开展教学,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质量,教务处联合爱课程、超星尔雅、学堂在线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培训工作,累计参加培训人次超过500人,并编写《疫情防控期间南京邮电大学在线教学相关疑问解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uFVavge0vtJUdkDJ/
9.线上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及效果提升措施这次开展的线上教学也是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次提升,促使教师勇于上阵、主动取经,共同学习,平台直播、视频会议等,都要求老师们能熟练掌握。同时,老师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获取到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微课、教学课件、习题库等,丰富了教学资源,对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http://studio.nxeduyun.com/index.php?r=studio/activies/activiesdetail&sid=839&aid=108909
10.“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云端研讨为探索常态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分享各地教研机构和学校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成果,2020年4月29日,“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中国教研网提供技术平台支持。本次https://www.hdjx.org.cn/plus/view.php?aid=9279
11.官宣2号:江苏大学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关工作组工作预案3.2月20日前,任课教师联系选课研究生,建立听课名单完整的线上教学平台(含课程教学QQ群、微信群等),做好开课准备。各学院安排专人负责审核,确保所有课程的选课研究生全部入群。 4.2月24日,准时开课。若因疫情原因学生来校时间要继续延后,则采用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教时数计入总学时数,待学生来校后再进行部分面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670121
12.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对语文教学的示范引领案例一、案例摘要:本案例围绕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利用智能评价、设计互动教学及线上线下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不仅提供了便捷的教学工具,更转变了教师观念,提升了教学能力,其典型做法和创新实践方案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分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对语文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https://heze.sdsjyy.cn/index.php?r=portal/content/view&id=930687
13.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④ 开展线上教学研究,围绕“线上教学”“智慧教育”主题,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不断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2、数学学科 (1)组织学习《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推进校本作业设计工作。 ① 开学前,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各年级的设计内容规划和具体工作要求的制定;利用校本教研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https://xxgk.mhedu.sh.cn/fwxxgk/detail.jsp?id=42167
14.线上教育的优点和缺点云课堂使用方法及录制百科→MAIGOO知识云课堂是一类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高效、便捷、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课堂形式,和网课、直播教学等统称为线上教育。云课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独特性、教学内容多样性、教学资源共享性、教学软件优越性、教学方法灵活性等;但非常考验学生的自觉性。云课堂怎么样?在线教育平台怎么做?远程教学用什么软件好?在线课程怎么https://www.maigoo.com/goomai/283906.html
15.质量负责人工作报告(精选12篇)88.33%的线上教学满意度,表明线上教学试点以来,同学们在熟悉使用教学平台后,学习渐入佳境,也反映了同学们对线上教学有较高认可度。 2.认为老师线上教学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被调查对象中,有26.38%的学生(1133人)认为老师线上教学的课前准备非常充分,有55.67%的学生(2391人)认为老师线上教学的课前准备比较充分https://www.yuwenmi.com/fanwen/baogao/45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