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综高考结束后,来自一线的中学教师结合本省教情、学情、考情,对历史试题进行了点评。现摘录部分如下:
对全国甲卷的评价
昆明第十中学周永珍老师、云南师大附中杨晓罡老师:
历史试题彰显价值导向,落实素养培育,考查关键能力,命题思路灵活多样。选择题的突出特点是重视考查对长时段或短时段时空观念下的历史发展变化,体现学科思维和学科特征。立足长时段变化的试题,如25题考查西晋到唐朝后期皇室分封子弟特点变化反映的历史实质;33题通过表格数据,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立足短时段变化的试题,如28题考查1846年到1854年上海进口货值下降带来的影响;31题通过对比饼状图材料,要求学生对1978年到1987年全国商品零售总额各经济成分占比变化历史现象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主观题部分,41题以明朝、中国近代、现代不同时期海防材料,梳理中国海军发展历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党的领导、政府决策、国家实力、主权意识等对海军发展的影响。第42题是开放性试题,注重思维品质的考查。试题开放性、创新性强,能力要求高,有较好区分度,充分体现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赖蓉辉、宋廷飞老师:
对全国乙卷的评价
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贺志敏老师:
芜湖市南陵中学倪晓祥老师、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刘和洪老师: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结束后,来自一线的中学教师结合本省教情、学情、考情,对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题进行了全面点评。现摘录部分如下:
昆明市第八中学张力老师:
成都七中任旭东老师:
深化基础性内涵,并不是对单一知识点的简单再现,而是重视课标规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和充分把握,突出灵活运用。如第4题考查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第37题考查了有关天气系统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展现学科素养,鼓励教学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如第36题以瑞士为案例,探讨该国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相对不利条件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特色发展。第44题利用美国某湖污染的案例,引导学生开展环境调查,从而生动地测试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熊国玲老师:
郑州外国语学校闫陆军老师:
精当选材,紧扣时代主旋律,如第4-6题,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依托当地特色畜种牦牛为案例,展现了精准扶贫政策,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的时代重任,传递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聚焦素养,立足学科本质,以真实的区域环境为背景,引导学生从不同尺度认识区域,注重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考查。如第36题,借助以色列开展海水淡化的案例,从多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整体性与复杂性。突出能力,服务人才选拔,考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能为高校选拔具有基础扎实、创新潜质的学生。如第37题,考查海岸线变化的过程与机理,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和创新解决地理学术问题,从而养成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精神。重基础重应用,实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有进,有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对地理学科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合肥一中许传宝老师:
合肥一中包河分校过凯老师:
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
2022年高考文综结束后,来自一线的中学教师结合本省教情、学情、考情,对高考思想政治试卷进行了全面点评。现摘录部分如下: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春和老师:
成都七中莫安民老师、成都市教科院何博老师:
合肥市第六中学刘义堂老师、安徽工程大学刘军老师:
河南省实验中学牛红梅老师:
2022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反映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重大主题,强化对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强化基础性综合性考查要求,发挥“以考促学”积极导向作用,加强知识融会贯通和能力复合运用,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的不同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命题突出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目的在于引导基础教育教学重视知识整合,注重发展考生综合能力。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2022年高考理科综合结束后,来自一线的中学教师结合本省教情、学情、考情,对高考物理试卷进行了点评。现摘录部分如下:
云南师大附中王勇老师:
成都市教科院卢山老师、成都树德中学林绍乾老师:
安徽省合肥八中王志红老师、马鞍山市红星中学方升钱老师:
河南省实验中学吴琨老师:
一是深化基础性,引导课堂教学回归教材。例如,第16题创新设问角度,要求学生判断小环从大圆环顶端下滑过程中与其速率成正比的物理量,渗透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方法。二是立足物理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增强试题综合性。物理学科的各知识点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很多试题往往需要综合多个知识来解决,对学生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构建,具有较高的要求,促进学生形成物理学科知识体系,形成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第25题是物块碰撞的基本模型,考查学生对动量和能量知识的综合应用,对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读图能力、数学计算等关键能力有较高要求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22年高考理综结束后,来自一线的中学教师结合本省教情、学情、考情,对高考理综的化学试题进行了全面点评。现摘录部分如下: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琳:
化学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化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同时发挥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作用。选材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一是考查内容基础。选择题分别考查了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与基础、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电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压轴选择题不是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考查而是化学实验基础,难度略有下降。二是设问角度新颖。27题实验题呈现的实验装置非常简洁,但设置问题的角度非常独特,第(2)题要求解释“回流前无需加入沸石”这个角度与常规的“加入沸石”不同,有种“反其道而行之”感觉,令人耳目一新。整个题目中,有四个设问要求解释原因,不但考查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还考查语言组织应用能力。三是难度保持稳定。28题是化学原理的考查,与往年的考查相对稳定,没有复杂的计算。35题第(2)题不但考查第一电离能还考查了第三电离能,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化学基本规律。36题简化了合成路线的考查,试题总体考查要求稳定,但最后一问有一定的区分度。
成都市教科院邓玉华、成都七中周炜: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继承以往“立德树人”的基本思路,稳中有新,稳中有变,体现化学学科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回归学科本质。巧选载体,多维呈现,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命健康、材料发展、科技进步的紧密关系,较好体现了以化学学科素养为导向的“素养”“情境”“问题”和“知识”的相互联系。
郑州市第一中学师蕊瑾:
一是注重实际问题情境,突出学科育人功能。试题情境取材真实广泛,通过二氧化碳的固定、废旧电池的回收、有害气体的处理等背景的设置,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理念和绿色化学思想。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的考查,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通过新能源新材料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很好地发挥了育人功能。
三是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引导关键能力培养。化学试题设计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信息呈现方式,要求学生深层次地认识化学规律,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第35题通过银离子迁移信息的提取,分析晶体在电池中的应用,第26题结合元素守恒思想和分离提纯基本原理,基于数据综合分析整个工艺流程,考查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氧化还原反应等分析与推测等方面的关键能力。
四是注重教学实际,减少“机械刷题”。化学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既满足高等学校选拔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有助于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如第26题,基于二草酸合酮酸钾的制备原理,通过对实验步骤的分析,选取合适的仪器,预测实验现象,同时考查实验操作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所学即所考,很好地实现了教考衔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的戈益超和合肥四中的余婵娟老师:
一是聚焦时代主题,弘扬学科核心价值,发挥育人功能。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环境、能源与生命等领域,通过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2.在生产环保情境中增强社会责任。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废气和污染物的治理、废旧物质的回收再利用是解决我国生产环保问题的关键,是青年人的使命担当。第8题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再利用是对“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化学诠释,传递了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展示了我国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在逐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远景目标。第26题废旧铅蓄电池铅膏中铅资源的回收,充分展现了化学变废为宝的神奇功能。生产环保情境的创设让考生在真实的背景下感受化学的核心价值,从而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聚焦关键能力,凸显思维品质,发挥选拔功能。
2.深化主干内容考查,促进考生主动思考。试题围绕学科基础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当的进行了拓展,有效的鉴别考生的基础是否扎实,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进行教学。如试卷第9题物质检验、第13题弱电解质性质的试题呈现跨度大,综合性较强,考查判断物质的结构特征的能力,这是高考评价体系中对考生关键能力的基本要求。
三是聚焦教学实际,加强考教衔接,发挥导向作用。
1.重视实验教学,落实实践能力。为加强教考衔接,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围绕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实验,考查考生利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基于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例如第10题考查了糖的性质、氯溴碘性质递变规律等化学重要实验内容。
2.科学调控难度,促进教学改革。试卷在保证总体区分度的前提下,从减少陌生度、增加基础题数量、减少计算量等三个方面合理调控试题难度,合理布局试题梯度,在提高考生答题体验和积极性的同时,充分落实了高中化学教育改革理念,助力“双减”工作。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2022年高考理综结束后,来自一线的中学教师结合本省教情、学情、考情,对高考生物试卷进行了全面点评。现摘录部分如下: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杨文华老师:
成都市石室中学赵广宇老师,成都市树德中学李应老师:
郑州市第一中学刘磊老师:
淮南市中小学教研室赵克霞老师,合肥一中方凌老师:
今年高考生物试题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全面发展育人目标;保持稳中有新,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凸显对考生关键能力的考查,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既有利于高校的梯度选才,又对中学教学尤其是关键能力的培养发挥积极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