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ano模型的MOOC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分析

关键词:Kano模型;MOOC;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分析

经济的发展使当下越来越多的同类商品在性能上趋于同质化,质量与价值的差别愈来愈小,此时,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往往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利器。反观MOOC这种“自助式”商品,课程本身的质量固然重要,但课程开发者与平台建设者能为学习者提供何种服务、这些服务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亦是关键所在。远程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艾伦·泰特(AlanTait)曾针对“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提出了一种规划过程[1],并指出学习者需求分析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国内也有学者认为,远程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存在“重资源建设、轻资源使用、忽视学生主体参与性”等问题,并指出“将学习者需求作为体系构建的起点”是建立有效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可能途径[2]。因此,如何提供基于学习者需求的MOOC学习支持服务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974年,赫兹伯格在对员工满意度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对“满意与不满意是完全对立的”这一传统观念提出批判,认为即使将令人不满的因素去掉,员工也不一定会满意[13],反之亦然。在双因素理论的启发下,狩野纪昭提出了Kano需求模型[13],如图1所示,横坐标意为产品的质量特性相对于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向右表示产品的质量特性越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纵坐标表示消费者的满意水平,越向上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越高。

魅力属性属于“锦上添花”的属性,指如果产品提供该质量特性,用户的感觉可以获得“惊喜”“让人愉悦”等体验,满意度也会提高;但若不提供该质量特性,顾客也不会失望难过,会觉得“理所当然”,不会降低他们的满意度。一维属性也叫期望属性,指如果产品提供该质量特性,用户的满意度会很高,反之则很低。必备属性属于“必须拥有”的属性,当产品的该质量特性供应不足时,会极大降低用户的感觉体验和满意度;但若想办法优化提升该质量特性,用户的满意度也不会有明显提升;无差异属性属于“可有可无”的属性,是指无论产品是否具备该质量特性,用户的感觉都不太强烈,用户满意度也不会受其影响。反向属性属于“适得其反”的属性,指用户对此种质量特性没有需求,如果产品提供该质量特性会令客户“非常不喜欢”“厌烦”,降低用户满意度[14]。

1996年,库尔特·马茨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详细的Kano模型应用方法,也是当下较为主流的方法[15]。首先,设计Kano模型的问卷。对每个需求而言,从是否满足两方面分别设置正向问题和反向问题,结构参考李克特五维度量表,从“我喜欢”到“我不喜欢”程度依次递减。将其应用到“MOOC学习者对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问卷”中,可得到如表1所示的Kano问卷设计样表。然后,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应Kano问卷评价表(如表2所示)进行数据分析。其中“M”表示必备需求,“A”表示魅力需求,“O”表示一维(期望)需求,“R”表示反向需求,“I”表示无差异需求,“Q”表示调查者的回答自相矛盾,被标记为“有问题的回答”。最后,汇总表2中的数据,采用“取最大频数法”对需求特性进行归类,结果如表3所示。

MOOC作为当下最流行的在线开放课程,无论是平台本身还是课程团队,都积极主动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支持服务。然而,目前学习支持服务的提供,大多从平台建设者和课程开发者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很少从学习者需求的角度为他们提供支持服务。因此,借助Kano模型,对MOOC中涉及到的学习支持服务进行需求分类,可以为MOOC学习支持服务的建设提供参考。

由表5中的需求归类结果可知,基于Kano模型的MOOC学习支持服务需求类别主要包括魅力需求(A)、一维需求(O)、必备需求(M)以及无差异需求(I),将他们分别整理如图3所示。其中,无差异需求对研究本身影响不大,属于“可有可无”的需求,因此,在后续的分析中不予考虑。

通过分析MOOC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分类结果,可以明确每类需求的具体内容。从需求的类别出发,针对每类需求,总结具体的策略,以期为MOOC学习支持服务的建设提供参考。

对学习者来说,必备需求最为基本。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16]。MOOC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必备需求,就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基本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学习者将无法继续课程的学习。

提高学习支持服务魅力需求的质量,可以有效增强MOOC的核心竞争力、增加MOOC产品中的亮点。研究中被判定为魅力需求的有6项,且都属于技术支持和情感支持,这也从另一面反映当前MOOC学习支持服务中关于技术支持和情感支持的提供比较匮乏或者质量不高。其中,技术支持主要依靠平台本身实现,而情感支持主要由各门课程的负责团队提供。

对MOOC学习支持服务来说,一维需求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学习者对支持服务整体的满意度,当一维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学习者对支持服务的满意度就会急速下降,而当一维需求得到满足甚至超越预期时,学习者对支持服务的满意度也会随之增强。因此,一维需求是MOOC学习支持服务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总之,构建基于学习者需求的MOOC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共享经济”时代的诉求,更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落入窠臼。MOOC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还需要课程建设者、平台开发者以及MOOC学习者自身的共同努力,需要对各自的任务与分工进行清晰的定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MOOC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借助Kano模型总结MOOC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分类,尝试为当下MOOC的建设与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课程建设者应该反思课程团队是否为学习者提供了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且支持服务是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反思当下MOOC发展的实然与其刚开始被提出的应然状态是否存在鸿沟以及如何跨越鸿沟以完成MOOC建设的愿景等问题。平台开发者应该学会审时度势,将能提升MOOC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动机的技术应用于MOOC平台,将技术应用于MOOC学习的价值最大化,进一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MOOC学习者也应在“数据洪流”和“信息洪流”中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进行学习。如此,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才能实现其突破资源孤岛、促进教育公平的价值。

作者简介:白倩,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舒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沈书生,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适应性学习空间支持下的学习范式研究”(编号:BCA19008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164320H111-1);

THE END
1.在线学习系统需求分析(最终版).pdf在线学习系统需求分析(最终版).pdf,目录 1.1 CHP01·在线学习系统 1.1.1 系统业务描述 在线学习系统主要实现区专职安全员、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 (后期加入该内容) 的在线学习和考评功能。 通过建立学习资源库, 将不同内容、 不同类型的课件通 过资源库加以区分, 将文档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17/6002051004004135.shtm
2.在线学习系统需求分析(最终版1.1 CHP01在线学习系统1.1.1 系统业务描述在线学习系统主要实现区专职安全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后期加入该内容的在线学习和考评功能。通过建立学习资源库,将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课件通过资源库加以区分,将文档类学习课件和视频类学习课件合理地https://m.renrendoc.com/paper/111861279.html
3.学生作业在线管理系统需求与功能解析"学生作业在线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学生作业在线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确保软件开发能够满足教育环境中师生的实际需求。需求规格说明书版本1.0详尽地阐述了系统的功能和预期目标,为后续的开发、测试和维护提供了明确的指南。 1. 目标 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简化教师对作业的管理工作,通过提供一个在线https://wenku.csdn.net/doc/4c738it11n
4.企业在线学习平台高效构建企业数字化培训管理体系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必须不断适应新技术、新市场趋势,提升员工技能和知识成为关键。传统的线下培训方式已难以满足这种灵活、高效的学习需求,因此,构建一个高效的企业在线学习平台,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企业在线学习平台高效地构建企业数字https://www.wdxuexi.com/dry-stock-sharing/529718
5.远程学习心得体会15篇三、远程网络培训在线学习平台需求分析及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远程网络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包括七大模块:注册登陆系统模块、学习资源库模块、自主学习平台模块、辅导答疑模块、作业管理模块、在线考试管理模块、网络课堂直播课堂模块,主要功能分别为: 注册登陆模块主要完成用户注册、用户登陆、账户信息管理、账户权限管理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0427073609_6957321.html
6.医疗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方案1.1超融合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1.1.1设计概要 综合需求分析,结合目前医疗 行业数据中心的演进方法论及最佳实践,超融合私有云的方式来建设,使用扩展能力强,功能丰富的私有云超融合基础架构方案,来满足医院业务系 统高可靠性、高可用性、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数据备份、数据及应用容灾的需求。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81011555_1114122238.html
7.系统架构师入门指南:从零开始学习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师(System Architect)是指负责设计和构建软件系统架构的专业人士。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和设计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安全性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能力。系统架构师在项目初期阶段就参与到需求分析、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中,从而为整个项目提供坚实的基础。 系统架构师的工作职责 系统架构https://www.imooc.com/article/361175
8.新为股份e新为股份-e-learning平台系统专家,14年研发专注和6000+客户成功案例,新为学习发展系统可为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e-learning平台,移动学习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在线培训系统,在线学习平台,培训考试平台,培训管理平台,企业学习管理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大学首选新为e-learnihttp://www.newlms.cn/products/7/1.html
9.宜春市人民医院院内询价公告□项目意义 ?□建设必要性 □需求分析 □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建设周期 三、总体设计 □指导思想 ?□设计依据 ?□设计原则 ?□系统功能 □主要技术指标 □总体拓扑结构 四、技术方案 □标准规范 ?□网络系统 ?□主机及存储系统 ?□数据库设计 http://ychospital.cn/ycsrmyy/tzgg/202308/2c5a548db0444beda1f51435422bba05.shtml
10.产品分析:为何斑马英语成吸金怪兽?三、幼儿启蒙教育核心玩家概览分析 我根据上方做的分类排行版中挑选了以下几款产品作为分析对象: 语言启蒙:斑马英语、叽里呱啦 阅读:凯叔讲故事 思维训练:宝宝巴士世界 3.1斑马英语 斑马英语是一款为中国2-8岁孩子提供系统性英语学习的教育app,隶属于猿辅导公司,这家低调的AI app月营收破亿,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12879648&efid=zblQwE8w7plsQQLXOcx_Nw
11.232门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分析从评价方式来看,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评价(课程团队教师或助教人工评价)、同伴互评(课程学习者相互评价)和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自动评价(平台自动评分系统);从评价措施和功能看,主要采用课初诊断性评价(如课前测试、问卷调查)、课中形成性评价(如嵌入式问题、章节测验、互动讨论等)、课后总结性评价(如https://www.mzlxy.cn/info/1016/9795.htm
12.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篇1 一、引言 1.背景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对于图书馆的https://www.ruiwen.com/baogao/6437442.html
13.科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智能监测防漏报平台科进不良事件智能监测平台,拥有完备的不良事件学习知识库,具备在线学习知识宣教的功能。其学习板块涵盖国家政策法规、标准指南、工作经验分享区、案例分享、问答互动专区等学习板块,能帮助医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可满足医院医务人员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让她们通过在线学习和在线分享,获取更多的专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知识,进而有http://www.fortuneltd.cn/html/aems.html
14.互联网职业规划(精选10篇)2、储存模块。学生进行进行职业测评后,系统自动储存结果并形成专业的职业规划报告,以方便后期查看和数据分析。 3、信息交流模块。开设信息交流模块,学生可以将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交到平台,向同学和老师求助,实现全校师生在线交流。 4、求职信息模块。设置求职专属模块并做好职业的分类,将各种社会上职业的需求信息进https://www.gdyjs.com/jiuye/zhiyeguihua/116771.html
15.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管理系统的需求学生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打造完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高校和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学生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精确度,还可以为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沟通平台。本文将深入分析学生管理系统的需求,为您详细介绍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https://www.yixinjie.com/lib/xuegong-41928.html
16.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组团式”赴外宣介引才招聘人员岗位表(2系统架构师 计算机相关专业 P 3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中高级资质证书 1.5年以上架构经验,带过10人以上团队,具备大型系统架构设计经验,熟悉分布式、高并发、高可用系统设计,有智慧城市行业工作经验优先;2.能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预判公司框架产品相关前瞻性技术的预研工作;3.可根据产品和项目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系统架构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75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