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研发中心

国外文献选择样本是学术论文,以Elsevier、Springer、Wiley等知名外文数据库作为研究范畴,对“Minicourse”或“Minicourse”、“Microlesson”或“Microlesson”、“Microlecture”或“Microlecture”以及“Microteaching”或“Microteaching”、“Microlearning”或“Microlearning”十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获得有效文本112篇。国内文献检索以中国期刊网和硕博全文数据库为样本,检索关键词主要是微型课程、微课、微型学习、微型教学,共获得有效文本227篇。

(二)方法与工具统计

研究过程主要采取了文献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内容分析法主要利用符号分析方法处理各类信息篇章内部符号群之间的定量与定性关系,得出的结论偏重逻辑规律,是一个从内容主题出发定性为主的方法;文献计量法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文献篇章之间的定量管理,得出的结论偏重概率规律,是一个从外部出发定量为主的分析方法。二者的综合研究,可以更好的从整体上客观、系统上把握微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采用的是MicrosoftExcel2007软件。

(三)研究类目与分析单元

(四)文献基本情况概述

三、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

(一)微课程的兴起

在国外,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和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以“可汗学院”与“TED”为代表的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出现,进一步触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微视频等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索。在国内,“微课”被作为一种由常用教学资源类型组合和“生长”而成的新型资源类型,它的出现得益于Web2.0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真实需求。可以说,现在的微课,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教育部和不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都录制了大量的“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而全,内容冗长,难以直接加以使用。

总之,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工作者对更加主动的学习环境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在线课程和面对面教学都在尝试着不同形式的变革,国内外“颠倒教室”教学模式与“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日渐为人们所接受,同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程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教程,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拥有感,其开放性及后续补充与开发的潜力也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满足了在线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现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在国内,从最早出现的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到最近基础教育和高校微课大赛的启动,也掀起了微课程实践层面的热潮。

(二)微课程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1.国外微课程概念的萌芽与成熟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Microteaching、Microlearning等,但对其研究取向并不完全的相同。其概念也经历了萌芽期和成熟期。

(1)微课程的萌芽

从以上可以看出,不管微型课程、微型教学、微型视频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但它们都强调了一点:即知识碎片化、教学和学习解析化。因此,可以说微型课程、微型教学、微型视频的形成与发展,为微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微课程概念的提出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教授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即“微课程”(Microlecture),是指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一般1~3分钟,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工具,根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16]。由此,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教授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也被认为是“微课程”最早的创始人而声名远播。

从“微课程”(Microlecture)在国外的发展与形成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呈现方式是教案式或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在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还不是很成熟。

2.国内微课程的本土化研究

(1)微型课程概念的研究

(2)“微课”概念本土化研究

由此可见,“微课”并不等同于微课程,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微课”是我国对“微课程”本土化这一术语的新解读。“微课”的关键是抓住学科教学知识点来组织与建设教学资源,具有开发简单高效、使用方便灵活以及便于网上教学交流等特点,“微课”对广大教师的备课、教学、反思和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优质资源。”应该说,相对于“微课程”,“微课”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同时也满足了移动学习的需求。

(三)“微课程”与其他微教育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四)微课程的意义、特征与分类

1.“微课程”的意义与作用

综合国内外对微课程或者微课的认识,主要意义归纳如下:一是提供自适应学习环境。微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适应性学习环境。依托信息化平台优势,微课程能实现根据每位学生的基础和认知特点,寻找最近发展区,推送不同微课程视频和资源,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二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基于微课程的先学后教“颠倒的课堂”,被国外学者称为是学习方式变革的一种尝试。三是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微课程赋予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可能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特点、教材的自我理解、学生兴趣进行统筹考虑后参与开发,以此激发教师主体意识,为微课程注入鲜明的个性特征。

2.微课程的主要特征

3.微课程的内容表示与分类

目前对于微课程研究还在深化,对微课程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样,比较明显的是有人将PPT制作的内容称为微课程,有人将视频制作的内容称为微视频课程。因此,微课程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有的主张按学科分类;有的主张按内容分类;有的主张按题材分类等等。在本文中,比较倾向于从内容的角度进行选题分类,从媒体的角度进行主媒体分类。

(五)微课程的理论基础

对于微课程的理论基础,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学者从知识内容的角度,认为细化理论是微课程的理论基础;有学者从学习者的角度,认为建构主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微课程的基础;有学者从教学的角度,认为掌握学习理论、细化理论应是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不同视角的理论基础也说明了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是基于视频学习认知的新的教学模式创新。同时,也可以看出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认知理论,这些理论着重探讨了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非侧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机械掌握。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情境、协作、会话、有意义建构是其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29]。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因此又称为“知识脉冲”,其核心理念是让学生以在线学习或根据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2.细化理论

细化理论(ElaborationTheory,简称ET)最早提出者是瑞奇鲁斯,其根源在于奥苏贝尔的顺应以及先行组织者、诺曼的网状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的螺旋形课程。该理论认为最初呈现的一般概念或简化结构就相当于ET中的概要,而周期性地使概念逐步达到更复杂的形式则相当于ET的不同的细化等级[30]。在细化理论指导下,微课程将复杂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过程分解成若干单一主题、知识颗粒和知识点,使知识难点得到分解,教学过程变得便捷深入,即知识呈现出碎片化,教学过程变得解析化。

3.掌握学习理论

布卢姆认为,只要恰当地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90%以上)都达到掌握水平,即掌握学习理论(TheTheoryofMasteryLearning)。该学习理论的独到之处,是对学生认知、情感准备状态、教学质量这三个变量的分析[31]。微课程以知识点为目标、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使学习过程成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和基于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在动力、能力、和毅力上都有较之大型教学视频有所提高,从而获得了有效的学习支持,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

4.联通主义理论

(六)微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应用

“微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一步推进了教学改革,深化了高效课堂的建设。因此,对其开发、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尤为重要。

1.微课程的开发理念

2.微课程的设计模式研究

3.微课程的实践与应用

微课程是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上的一种新颖的形式,对于在线应用和面对面教学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国内外案例众多,涌现了大批的学院、政府网站和商业网站。

这些实践案例的开展,都从不同实践层面和应用模式上推动了微课程的发展,并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其中可汗学院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模式更是在世界上产生了轰动,掀起了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热潮。广州佛山教育局开展的微课实践也推动了国内微课研究的热潮,在教育部推动下也从基础教育拓展到高等教育领域,分别举办了全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微课程大赛。

(七)微课程的评价

国内目前对微课程评价还没制定正式的标准。在教育部近期举行的微课大赛,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分别针对各自开展的微课大赛制定了相应的评审标准。其中中小学微课程评审标准分别制定了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1个;高校微课程评审标准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9个(见表2)[44]。

当然,这两个标准都不是国家标准,也不是教育部官方的标准。但是这两个标准都是竞赛活动的评价依据,也是经过各方大量的研究论证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在进行微课程教学与实践时建议尽量考虑这些指标,以更好地提高微课程的质量。

(八)微课程的发展趋势

从对微课程概念、特征、意义、作用、理论基础及其开发、设计、应用与评价等系统化分析中,可以看出微课程的发展趋势如下:

1.微课程是新型教育资源的创新

纵观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发展,经历了CAI课件、积件、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源库等不同阶段。但不论资源如何的呈现形式,都没有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微课程则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因此,与多媒体课件与视频网站不同的是,微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因此它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必将形成一批系统化的、符合教学新理念的、覆盖主要知识点的微型课例资源。

2.微课程是远程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

3.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兴起

从学习过程来看,微课程更接近完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研究的《学习金字塔》认为学生在每种指导方法下,学习24小时平均保持率最高的是向他人教授或者对所学内容直接应用,达到90%;比较高的是讨论和实践练习,分别是50%和75%。由此也说明了讨论、练习在有效学习中的重要性(见图3)[45]。

4.微课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将引导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快捷解决高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教学反思,进行教学行为矫正,成为一种新的校本研修方式和促进课改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具体体现在:①教师制作微课程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和微研究的过程,通过对课程或教学问题发现—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程不断反思中,促进了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②微课程也是一种研究方式,可引导普通老师们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③微课程便于传播,记录了优秀教师们的经验和方法,可以直接为一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提供优秀的经验和方法。④微课程为优秀教师的经验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固化经验和传播方法。

5.微课程应用范畴从微型逐渐进入了规模发展方向

自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微型视频课程实施OpenCourseWare(缩写为OCW)计划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基于微型教学视频的公开课热潮,苹果公司更是在2005年推出面向大学视频课程iTunesU频道,开启了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先河。以视频为主的视频公开课虽然解决了主要的教学内容,但是渗透在各个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活动有所欠缺。2008年加拿大的斯蒂芬·唐斯(StephenDownes)和乔治·西门子(GeorgeSiemens)尝试利用在线模式,铸造了一门课程《连通主义与连通知识》(ConnectivismandConnec-tiveKnowledge),来自曼尼托巴大学的25位付费生和世界各地的其他2300多位免费生在线参与了这门课程的学习。作为响应,戴维·考维尔(DaveCorm-ier)与布莱恩·亚历山大(BryanAlexan-der)一起塑造了MOOC(MassivelyOpenOnlineCourses)一词,中文翻译成大规模在线课程。而由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分别开发的edx、Coursera、Udacity三大在线平台,也成了MOOC发展现状的标志[47]。视频公开课”和“大规模在线课程”的不断涌现,促使微视频和微课程从微型发展走向了规模发展方向,大规模在线课程也将成为微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6.微课程将促进教育信息化进行新的变革

四、结论

通过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对微课程的起源、内涵特征、意义作用、分类、理论基础以及开发、设计、应用、评价、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问题的整体系统化分析,可以看出微课程作为新型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不仅在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下,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当然,“微课程”这一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界定和梳理,内容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这将依赖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实践。

THE END
1.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国家培训 项目名称: 市区北京市辖北京县辖县 起止日期: 至 查询 项目名称地区培训起止日期状态 北京?2024年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示范班 北京-北京市辖-- 2024-12-04至2025-03-07 进行中 北京?2024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示范班 https://study.enaea.edu.cn/clusterRedirect.do?action=toClusterHPage&provinceId=11&type=nation
2.中小学网络党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4-09-30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24-09-16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定http://www.zxxdx.com.cn/news/xwzx/
3.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为进一步促进高校高质量培训建设,以优质教师培训项目赋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教师培训项目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11.16 2024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盛大开幕 11月15日,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盛大开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重庆市人民政http://www.hietr.cn/
4.2024年第四季度注册审核员网络班培训计划(认证人员职业资格)1、建议想要参加国家注册审核员(认证人员职业资格)统考的学员尽早报名并参加培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是一次通过国家统考的重要保障。 2、2024年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班开始招生!网络培训方式同步招生,建议提早报名,预约名单! 3、通过率高,名师授课! https://www.shenheyuan.net/peixun/online.html
5.国家电网网络课程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培训2025国家电网网申指导专项课 形式:线上视频课 市场价:¥99.90 价格:¥49.90 课程详情 思格"小电人"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全国线上模考大赛 形式: 市场价:¥199.00 价格:¥0.00 课程详情 国家电网面试通关课(半结构化+无领导) 形式:网络课程 市场价:¥1580.00 https://www.sigedu.cn/wlkc.html
6.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7.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用户协议您同意尊重当地的社会公德、道德和风俗习惯,避免因使用本产品而使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卷入任何政治和公共事件。如果您的行为违反本条约定,您应当为此承担全部法律及相关行政责任,相关国家机关或机构可能会对您提起诉讼、罚款或采取其他制裁措施,并要求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给予协助,您对由此给安徽https://app2021.ehuixue.cn/appnotice.html
8.这22家在线课程平台免费提供2.4万余门课程全面开放MOOC+SPOC平台功能,免费为省外高校快速提供学校入驻、教师建课与开课、学生课程学习等服务;免费提供客服与技术团队支持;全部课程免费向社会学员服务。 19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平台(e会学) 鼓励未计划课程新开教学周期,增加课程总量;提供快捷上手指南,方便教师随时开课;加强新教师在线课程教学能力提升。 https://www.southcn.com/node_a7d6fe5e3c/496a0bf115.shtml
9.武汉大学22家在线课程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服务全面开放MOOC+SPOC平台功能,免费为省外高校快速提供学校入驻、教师建课与开课、学生课程学习等服务;免费提供客服与技术团队支持;全部课程免费向社会学员服务。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平台(e会学) 鼓励未计划课程新开教学周期,增加课程总量;提供快捷上手指南,方便教师随时开课;加强新教师在线课程教学能力提升。 https://www.mbachina.com/html/whu/202002/212388.html
10.educoder平台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平台 www.ehuixue.cn 20 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 www.cqooc.com 21 实验空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 www.ilab-x.com 22 EduCoder在线实践教学平台 www.educoder.net 编者按:为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政策,确保各院校顺利开展在线教学、解决在线教学面临的资源和技术难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23273/article/details/112107806
11.网考课程通知公告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关于2014年秋季基于网络课程考核安排的通知》(国开考〔2014〕11号)、《关于2014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试运行工作的通知》(国开支持〔2014〕2号)精神,广东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广东开大”)决定广东电大系统2014年秋季继续开展基于网络课程考核(以下简称“网考”)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https://www.unjs.com/z/815670.html
12.国家卫生降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网上认证课开设资格认证证书线上培训课程,致力于技能证书培训考证项目。 开班信息 不限 网络授课 不限 学时 学费 操作 学校相册 更多> 看过的人还关注了 国家卫生健康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网上认证课 技能提升培训招生中心 详询 小儿推拿系列培训课程 国耀中医学堂 详询 中医正骨整脊培训课程 国耀中医学堂 详询 中医推拿培训课https://www.91goodschool.com/course/9581-173984.html
13.NISP官网关于举办“2023年网络空间安全高级讲师(NISI)认证培训结束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颁发NISI讲师证书,NISI是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NISP)项目认证讲师证书,NISP是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实施培养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项目,从根本上提高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训体量和速度,为保证网络安全师资队伍的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特推出NISI讲师认证。 https://www.nisp.org.cn/NewsDetail/4108364.html
14.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CIIPT介绍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我国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已全面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深入开展,满足相关人员的培训需求,公https://www.edusahoo.com/page/CIIPT
15.360网络安全系列课程登陆「学习强国」,助力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360网络安全系列课程入选“学习强国”平台,是国家权威平台对360网络安全培训能力的认可与肯定。作为360政企安全对外唯一教育机构——360安全人才能力发展中心,肩负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网络安全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360安全人才能力发展中心,从能力视角、组织视角、本地化视角构建网络安全人才能力模型,以《网络安全人才能力发展白皮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61467531&efid=3C_RoMtcsbwNfg_qafI7Rg
16.新闻湖南博物院教育线上课程入选全国文博网络学院课程库由湖南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推荐的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讲授的“好好学习”文博系列课程之“阅读湖湘 红色之旅”线上课程、“汉风文化进校园”系列课程,通过2021年国家文物局文博精品共享课程征集审核,入选全国文博网络学院课程库。 “好好学习”文博系列课程之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861
17.中公网校最大的公务员考试网络学习平台!听课中心 会员中心 课程优惠 选课中心 400-900-8885 报名热线 9:00-22:00 2025全国事业单位综合岗全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2024全国军队文职全国军队文职招聘考试-技能岗 1 2 3 4 5 6 7 8 9 【报名必备】照片修改工具 限时0元学!事业单位联考AI系统班 https://www.eoffcn.com/
18.关于印发《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课程建设基本规范与网上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要改变传统的以内容为中心、以教学为主导的教学设计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基本理念,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学习过程的支持,全面提高学习环境的友好性、教学活动的可交互性和课程资源的可学习性。 https://jwc.scou.cn/info/1692/3077.htm
19.中大网校课程中心盐中心网络课程中大网校课程中心为广大考生提供工程类,财会类,资格类,外语类,医药类等考试的课程辅导https://ke.wangxi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