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全面加强线上教学管理

新学期前几周的线上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淮阴工学院不断创新思路、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打出质量保障“组合拳”,为线上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提前谋划画好教学工作“设计图”

各部门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及时解决线上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全体任课教师均提前完成线上教学筹备工作,在超星泛雅、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平台上共计建课2384门。同时,及时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和课外阅读材料等教学资料,让学生通过平台下载预习。

示范观摩打造线上教学“样板间”

为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发挥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务处积极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检查落实课程的在线教学准备与调试情况。同时,组织教师就在线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进行充分研讨,发掘教学设计先进、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各教学单位不断总结在线教学实践经验,时刻把握“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堂实效。

多方联动织密质量监控“保障网”

根据教学工作总体安排和在线教学特点,评估处按照“以生为本、四位一体、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总体思路,提前对线上课堂的教学质量监控进行周密安排。积极发挥“全员参与、内外结合、多方联动、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优势,从线上教学第一节课起,深入教学平台检查线上教学开课情况,确保课堂教学秩序和人才培养质量。

各显神通打好线上教学“组合拳”

开课以来,各学院多措并举保障线上教学实效,引导同学广泛参与线上课程。任课教师面对线上教学挑战,各显神通,想妙招、出新意,以实际行动诠释质量在线的授课要求。

外国语学院针对外语专业的特征,提前召开重点工作研讨会进行研判部署,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做好线上教学的监督工作。专门召开大学英语专业研讨会,开展教研室活动,要求各课程组开展集体备课,积极探讨如何建课、如何优化教学形式,为学生打造更好的在线课堂。“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学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始终如一。”外国语学院院长孙建光介绍。他指出,学院坚持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引导相结合的理念,不仅提前通知学生,让学生做好线上学习的准备,而且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保证学习效果。

广大教师面对线上教学各显神通,外国语学院葛红老师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使用多平台教学,同步驾驭课堂,通过电脑和手机同步授课,保障讲解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机动性。葛红在教学中既安排在线答题,又安排听写拍照检测,直播录播交替进行,讨论答题相结合。

“我习惯提前录制课程,先将课程内容放在线上供学生学习,课上再直播讲解,想方设法举例子,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减少线上看视频的疲劳感,增强与学生课堂互动。”权莉老师在她的《医疗器械设计与评价》课程中将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一边观看自己录制的视频,一边与学生开展直播学习讨论。

从最初的被动学习,到现在的热情高涨,学生们逐渐接受并适应线上教学方式,也能够理解老师们线上授课的艰辛。他们在线上与老师积极互动,教学效果显著。

THE END
1.淮阴工学院网络教学平台陈新红等 数据结构 阳台园艺(第5期) 王纪忠等 淮扬特色美食文化 陈惠惠等 作物栽培学 陈新红等 数据结构 阳台园艺(第5期) 王纪忠等 淮扬特色美食文化 陈惠惠等 新闻公告>>更多 关于选修2017-2018-1学期文化素质类网络课程的通知10-23 淮阴工学院课程建设规程及补充规定10-23 http://hyit.benke.chaoxing.com/
2.外国语学院开展校友讲堂活动2024年12月20日,外国语学院于外院楼2210开展了校友讲堂活动,邀请江苏大学研究生、2019级英语班的韩宣同学担任主讲人,与同学们分享考研经验,外国语学院全体大一、大二学生参加本次讲座。 韩宣首先详细介绍了考研的整体流程,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制定备考计划,以及备考期间的时间管理和学习安排,接着,她针对不https://xinwen.hyit.edu.cn/info/1055/39400.htm
3.数字化赋能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国研网数据库淮阴工学院教务处副教授 陈伯伦;淮阴工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教授 张浩;淮阴工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红波 发布时间:2024-12-20[摘要]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其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科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成败。该文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为总体https://guoyanwang.clcn.net.cn/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Summary.aspx?DocID=7675589&leafID=98
4.深化教学相长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淮阴工学院新浪财经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淮阴工学院紧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在聚力推动教学相长、师生协同等方面双向发力,努力实现教学改革行稳致远。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22/doc-ineahnvf09484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