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范例6篇

1、根据专业需求和教学理念优化网络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将国际上成功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根据国家和社会对网络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网络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高职生培养计划,加大网络课比重,更新内容,在“计算机网络”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增开“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等课程。并编写了这些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满足了特色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及校园网建设等项目,对新时期网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和网络课程体系。

2、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计算机网络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大案例驱动”教学法“、虚拟软件先行法”,创设教学情景,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蕴含于项目和任务之中,将建网管网用网的经验融合在案例之中,利用校园局域网以及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中心网络,以实际的网络案例,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和任务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达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并且,将协议、重点和难点理论及工作原理等本来抽象、复杂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动画课件及Flash课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增进了知识点的形象性和理解度。

3、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提出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室教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模式的优势,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4、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建设网上资源教学平台,建立课程网络资源,包括课件、多媒体动画教程、教学大纲、实验指导、网络模拟器及主要工具软件的使用教程、教学视频及录像、习题库和模拟试卷等。

5、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创设情景,构建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案例和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组建实验教学团队,提出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不同层次的实验,并增加小组考核制度。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特点,构建模块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每个实验均说明项目背景。同时,为了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改革考核制度,将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尝试使用如下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

上课之前,教师提出本次课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出教学内容,经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共同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这样极大地拉近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采用案例教学法

以一堂课作为一个单位,教师先简单介绍教材上的有关原理,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根据教师精心准备的典型例子运用基本原理解释,这样就能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既避免了理论课的枯燥,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也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实例分解法

在课程一开始,就提出学完本课程所能组建的网络实例,在学生心中建立起相应的印象。在每一次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原理、相应示例外,还讲解本次教学在整个网络实例中的地位,并在上机时进行模拟配置。这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组建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维护、优化、管理的方法。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计算机网络;过程分析;实例

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其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也是属于启发式教学,其强调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教师只是起指导和促进作用。苏格拉底则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指示去做,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因此,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实质在于调动内因,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目前,一些教学法改革中的许多创造和见解,都是把启发式教学思想和具体专业课程相结合演变而来的。该文结合《计算机网络》的课程教学,提出一种强调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基于过程分析的启发式教学法,并给出一个具体实例。

1基于过程分析的启发式教学机理分析

启发式教学被证明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良好方法,然而如何开展启发式教学却有很多不同的途径,但目标是一致的,即传授知识+形成方法+培养能力,具体说就是:准确、明晰的概念,完整的知识,主动的思考如分析能力,鉴别正确与错误的能力,自我学习,从爆炸的信息中获得有用知识的能力。其内部机理可归纳为以下六点:

1)简易性:由浅入深,从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地方入手。

2)连贯性:按照信息经过的环节一步一步进行。

3)集中性:每到一个环节,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逐一攻破。

5)深刻性:在涉及到的协议或各功能等角色进行分析时,能以其工作原理、工作所需条件、工作过程、工作效果、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各种角色的不同的作用、工作前提条件,与其他角色的配合方法。

2实施案例及分析

这里以VLAN的通信过程分析为例进行教学设计。首先确定VLAN的通信协议:isl/dot19,VLAN的管理协议:VTP/GVRP。交换机中具有VLAN的通信协议和管理协议。

2.1问题导入

首先把网络口的计算机划分为两组,每一组内各计算机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一组的计算机不能与另一组的计算机直接通信(以后可通过网关(如路由器)实现两个VLAN之间的互联通信)。要求交换机S2和S3能为接口e0/1~e0/8互相之间提供通信,为接口e0/9~e0/16互相之间提供通信,但两组之间不能通信。

提出如下问题:实现VLAN的功能交换机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VLAN的主干接口(trunk)与接口(Access)各自在通信中起了什么作用,原理及设置方法是什么?

2.2案例分析

交换机实现中点交换的过程依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查MAC一端口表,决定转发出口根据源MAC学习生成新的MAC表记录。

过程1:进一步发分析A主机发送一个帧到E主机的过程或C主机发送一个帧到F主机

应有结果:AS2S1S3E(VLAN1内)

CS2S1S3F(VLAN2内)

1)VLAN1和VLAN2有哪些公共通道?有哪些专属通道?这些通道的构成有何规律和特点?

2)公共通道和专属通道对数据有何处理?有什么功能?依据什么原理和工作方式工作?

3)构成公共通道和专属通道的接口属于什么类型?

2.3过程分析

从源主机S1的过程,A1以AE帧传输过程,A帧S2,附加上VLAN标志,S2作法判断:依据目的MAC决定转发选择e0/17,S2作VLAN转发控制:e0/17属于VLAN1,可以转发。

B、CF附加VLAN帧传输S1过程。

S2:附加VLAN2标志。

S2转发选择:依据目的MAC和MAC一端口表,决定转发到e0/17。

S2作VLAN转发控制:e0/17属于VLAN2?应该属于,可以转发否则网络行不通。

小结:以上两例分析,要求e0/17既要属于VLAN1,也要属于VLAN2,该接口要允许多个VLAN数据帧通过,是一种与e0/1~e0/8,以及e0/9~e0/16不同类型的接口,而后者,只需要属于一个VLAN传输一个VLAN的信息。e0/17-提供VLAN共用接口,是一种主干接口(trunk),称为VLAN主干接口(VLANtrunk)。e0/1~e0/8以及e0/9~e0/16-提供单一VLAN接口,称为VLAN访问接口(access)。

2.4深入分析

VLAN的Access接口和Trunk接口的作用及布置重要概念。

1)Trunk接口的位置及作用

在交换机S1,S2、S3之间的链接通道中,需要传输VLAN1、VLAN2等多个VLAN的多个数据帧,因而这些交换机之间互连的接口必须是Trunk类型。由于规定了一台主机只能属于一个VLAN,交换机与各主机链接的接口仅属于一个VLAN,转为介入VLAN的访问接口(Access),接口内是VLAN的域,接口意外是非VLAN的域。

Access接口需要为每一个进入VLAN域的数据帧附加一个VLAN的标志,该标志在通过每台交换机时用于标志该帧的身份,而Trunk接口只能利用已有的VLAN标志对帧进行转发控制,不能添加或去掉VLAN的标志。

2)VLAN交换机之间转发的过程:

S1的e0/1,e0/2,e0/3以及S3的e0/17都需要采用Trunk接口。

AE帧S2S1S3

CF帧S2S1S3

AE帧的转发过程:AE帧S2:附加VLAN1标志,查MAC表后发向S1,S1根据VLAN1标志转发允许把帧转发到e0/2和e0/3,根据目的MAC决定是把帧发向e0/2(若A发送的是广播帧,则同时转发到e0/2和e0/3)到达S3。

S3:根据VLAN1标志,允许发向e0/1~e0/8。

根据目的MAC,转发到e0/1。

CF帧的转发过程:帧S2,附加e0/9标志,查MAC表转发S1。

S1:根据VLAN2标志,允许转e0/2。

根据目的MAC(MACF),选择转e0/2到S3。

S3:根据VLAN2标志,允许转e0/9~e0/16。

根据目的MAC(MACF),选择转e0/9。

3)帧从Acess接口离开VLAN域的过程:当AE帧到达S3的e0/1或CF帧到达S3的e0/9接口,由于该接口是Acess接口,将会把帧中的VLAN标志去除掉,然后向VLAN域外发送(发向主机F)。

2.5总结

通过口述的过程分析,可以进一步总结出有关VLAN的重要概念。

1)VLAN接口的类型

Acess接口――VLAN交换机连接主机(或其他非VLAN交换机)的接口,该接口需预先指定属于某个VLAN,并对进入的数据帧附加上该VLAN标志,对转发出去的数据帧去除该VLAN标志。

Trunk接口――VLAN交换机相互之间连接的接口,该接口连接VLAN域内的主干通道,是所有VLAN的公共通道,该接口只根据帧中的VLAN标志对VLAN帧进行是否允许转发的控制,不添加或去除VLAN的标志。

2)VLAN的协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构建VLAN的交换机中必须具有一套管理VLAN通信的机制,这套机制就是VLAN的通信协议。国内网络通常的VLAN通信协议主要有两种:Dot19――国际标准协议,是依据IEEE802.19协议标准制定的通用所有的VLAN交换机中;ISL-Cisco公司标准协议,是企业级的标准,应用在Cisco交换机及遵照Cisco标准的其它VLAN交换机中。具有VLAN协议功能的交换机才能用于构建VLAN网络。一些交换机出于经济性的考虑不具备VLAN的功能,不能用于构建VLAN网络。

2.6知识的拓展

1)交换机的VLAN功能配置方法:以本案例分析为例。

配置要点:网络规划,按图进行规划。

把连接各主机的交换机接口(Access接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使每个接口作为某一个VLAN的成员。

例如:

VLAN1:S2的e0/1~e0/8

S3的e0/1~e0/8

VLAN2:S2的e0/9~e0/16

S3的e0/9~e0/16

接着,把各交换机互联的接口设置成主干(Trunk)并指明trunk接口允许哪些允许哪些VLAN通过。

接口,例如:

S2的主干接口:e0/17

S1的主干接口:e0/1~的主干接口:e0/3

S3的主干接口:e0/17

最后,指定利用的VLAN通信协议,如利用dot19。

2)关于VLAN,VLAN数据库管理协议的有关概念。

问题:在以上分析中有一个过程,在VLAN交换机对帧进行VLAN转发控制中,需要根据帧中的VLAN标志,判断允许转发的端口,交换机怎么知道哪些端口允许转发哪些VLAN呢?这些信息存放在什么地方呢?当需要在网络上改变各VLAN的布局情况时,各交换机中这些信息又怎样跟随改变以适应网络的转变化呢?

解决思路:需要在交换机中建立一套互相通报VLAN变动情况,自动调整VLAN一端口信息表的机制。这套机制就是VLAN数据库及相应的管理协议,不同厂家的交换机采用的协议有所不同,其中较有影响的协议有:VLAN数据库内全体VLAN,Cisco交换机:VTP-VLANTrunkingProtocab,华为交换机:GVRP。VLAN数据库由全体VLAN交换机共同建立,通常把其中一台定为VLAN数据库服务换机,其它为客户机,两种角色。

各交换机VLAN数据库的配置法:

Cisco:[S1]vlanelalabase

[S1]vtpdomain域名

[S1]vtpserver

华为:GVRP(全局或接口)

最后,有关VLAN数据库及管理协议可放在下一节课进行分析。

3结束语

该文提出的基于过程分析的启发式教学设计,通过分解为各个步骤之后,由教师提问,转向学生自我启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是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换。通过进行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能够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极为有效地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系统设计浅谈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系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案例的开发设计与实践思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及辅助教学系统基于B/S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放共享与教学资源开发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比对的设计与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主页面(学生进入后可查看课程信息,利用下拉导航菜单进行课程内容和信息的定位,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Register.html学生注册页面(学生进入后可注册信息,注册完成登陆后才可以进入系统查看信息)

三、详细设计制作

详细设计部分对页面的功能进行代码开发,以下介绍几个页面及代码。

(一)首页index.html。首页面对各栏目进行布局,导航用户的各个功能页面,把导航条的代码摘录如下:

mpmenu1=newmMenu(’首页’,’/jsj’,’self’,’’,’’,’’,’’);

mpmenu1=newmMenu(’课程特色’,’/jsj/html/kechengtese/’,’self’,’’,’’,’’,’’);

关键词:网络专业;高职院校;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进行得好不仅可以巩固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学有所用。实验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硬件条件只是一方面,开设实验、实验过程、综合实验、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同样不可或缺。

2以应用能力为导向设计实验

(1)网络组建:网络综合布线能力、网络组建能力等。这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及实施的能力,即对网络的规模、设备、应用等进行设计,完成网络的组建。这方面的实验有:线缆接头制作、局域网组建、交换机级连和配置、二层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设置、三层交换机的带宽控制、交换机软件版本升级、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等实验。

(3)网络安全监控:培养学生的简单网络攻击能力和防护能力,能够应付简单的网络攻击,并且能对安全设备进行初步配置。这类实验主要包括:防火墙的配置、网络监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实验。

3重视对实验过程的把握

实验室教学过程要比课堂教学过程松散的多,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实验课的学习效果。如,教师随机抽查各实验小组某成员对实验的了解;随机对学生出现的调试问题做提问。通过对学生实验的监督检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改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实验过程的把握,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加强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只提示知识点而不给出具体答案,让学生自己排错。

4综合实验的作用非常关键

实验类型一般有: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其中演示、验证、操作实验为基础性实验,完成较低层次的目标;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为高级实验,完成高层次的总目标。前述的单项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操作性的实验,学生只是起到机械的验证工作,其中并未加入自己创新的内容。所以当前述的单项实验都完成后,就要进入综合实验阶段。

在综合实验中教师只给出大的方向性的要求,不对具体的问题作出规定。比如,建设某公司局域网综合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让学生自行设计网络拓扑,自行设计VLAN划分,自行规划IP,然后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组建起来。因为利用现有设备学生规划出来的网络是各不相同的,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很大。学生不仅仅只是完成纯物理的网络组建工作,后续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配置、IP地址规划、VLAN划分等工作也包含在内。

另外,在综合实验中最容易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排除故障的能力,往往在单项实验中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出现问题的机率小一些,到了综合实验后要考虑的问题多了起来,出现故障的机率明显增加了很多,并且往往出现了故障后将导致后续的实验无法进行,所以在综合实验中看到学生忙上忙下,群策群力的情景相当常见。这样充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疑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1]王敏琴.浅析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改革[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4):108-109.

[2]徐建东,王海燕.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设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1):107-110.

[3]方园.网络专业实验方法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91-95.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教学

1大数据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2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网络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2.1课程资源内容繁琐杂乱

2.2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计算机基础网络学习平台上资源内容很丰富,但是老师们在建设资源的时候内容格式标准不统一。有的老师利用屏幕录像专家做的EXE可执行文件,有的老师制作的是FLV格式,有的老师制作的是MP4和AVI等视频格式,这样对网络学习的兼容性就造成了压力,在网络学习的资源建设上我们要按照精品课程和MOOC的网络资源建设标准来统一资源建设,这样会增加后期资源的可兼容程度[2]。

2.3资源库缺乏管理与维护

很多高校由于管理人员的缺乏,课堂练习提交作业的方便性,利用公共FTP等共享平台来即时共享网络学习资源。这样有时候会造成学生误删学习资源,对教学效果带来不良的影响,也对查找和访问速度会带来一定的障碍,所以还是要加强网络学习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力度,让学生学习都集中到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在线辅导和作业提交,这样会提高教学的效率。

3大数据在独立学院网络资源建设中的优势

3.1有利于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质量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效果

4大数据背景下的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网络资源建设的应用

4.1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目前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建设都已经趋于成熟,网络学习平台主要是对网络学习资源库进行分类和存储,给学习者访问学习资源提供方便。这种传统意义的学习平台在现今大数据网络时代显得有些单调和落伍,在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基础上引入大数据的技术可以让原本单调的网络资源平台变得活跃起来。大数据可以使网络学习平台变得有思维,变得更加智能,还可以使网络学习平台与学生学习互动起来,还可以让网络学习平台变得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习兴趣制定符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同时还可以使网络学习平台更加亲近学生,将学习效果反馈给上课教师,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更加喜欢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让网络学习平台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4.2利用大数据优化课程资源建设

大数据技术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状态,分析得出网络学习平台里面的资源访问热点流量图,根据访问流量可以使网络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资源要再次细化分解和更新建设。这样就对教师教学和制作教学资源起到一种引导作用,以前都是教师自己认为重要的就加大建设,现在有了大数据就将目前转向了学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资源,就加大力度建设。毕竟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大数据可以做到想学生之所想,那么在资源建设的时候就要加大对学生需求量大的资源优先建设。这样可以使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库建设更加系统和完备。

4.3利用大数据技术追踪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路径

在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学习的时候,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访问网络学习资源的时候都有符合自己的一条学习路径,每个同学的学习路径都能反映该同学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路径进行实时的监控,经过运算推测下一步即将可能进行的学习路径,运用这种演算技术可以将网络学习平台变成学生的实时辅导老师,让网络学习平台变得智能化,使学生感觉网络学习是在进行人机互动,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习路径的数据整理,可以让授课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动向,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大数据技术可以让网络学习平台变得有思维,这种通过学习路径的追踪可以增加人机的互动性,可以大大地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学习。

4.4建立多元化、科学化的网络学习评价机制

网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那么网络学习的考评体系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科学化、多元化的设计,在分配一定的网络学时基础上,要保证这些网络学习都是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而且通过学习受益的数据。评价体系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和网络测试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及教师课堂答疑与章节现场测验和实验作品现场制作与提交相结合,综合各种能力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评价体系也要根据专业实际进行动态调整,这样才能让网络学习达到特定的效果[3]。

5结语

[参考文献]

[1]王移芝,鲁凌云.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2(6):7-11.

[2]张晓洲.云计算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研究[J].网络与信息,2011(9):36-37.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资源整合技术;DSpace;开放存档模型

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得较早,目前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络,各个针对于不同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不同的系统之间无法实现功能的集成和数据的整合利用。特别是在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方面,目前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网络教学资源不完整的问题;(2)网络教学资源缺乏统一的描述格式;(3)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效率低下;(4)网络教学资源的和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系统设计目标

二、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系统的功能架构主要包括四个功能模块,分别是教学资源提交功能模块、资源审核管理功能模块、教学资源使用功能模块、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三、系统逻辑框架设计

系统逻辑架构设计是从系统开发人员的角度,对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中软件构件的存在方式,以及不同构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设计和描述。针对教学资源整合系统的设计目标,以及功能和性能需求,采用分层架构的方式设计系统的逻辑架桥架构,具体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

四、系统物理架构设计

系统物理架构设计主要是根据系统逻辑架构设计方案,将各层的软件构件合理地部署到系统硬件平台上,利用网络连接各个硬件节点,实现系统功能的正常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系统的物理架构设计方案如图3所示:

五、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架构设计主要是根据整合系统业务功能的需求,对涉及到的数据存储格式进行定义。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系统包括多个需要存储的对象,需要设计多个数据表。其中包括:教学资源数据表设计、用户数据表设计、权限配置数据表设计、元数据项目配置表设计等等。

六、总结

我校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该部分资源中,一部分保存于教师个人电脑中,一部分保存在各院系构建的网上教学平台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有价值的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利用资源整合技术对分布式教学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本文针对目前我校在网络教学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的资源分散、管理不便、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资源整合的理论和技术,基于DSpace平台,构建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系统,讨论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过程,解决了全文检索等技术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网络教学效率。

[1]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4(3):4044

[2]王钱永.基于SOA的高校教育资源系统整合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3(5):3537

THE END
1.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在线教育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在线教育管理系统 一、项目背景 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线教育管理系统旨在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员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学习与管理平台,以提升学习效果和管理效率。 二、系统功能需求 用户管理 用户注册与登录https://blog.csdn.net/l1337224493/article/details/142619051
2.基于SSM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CD2813160535的技术博客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当今网络普及的情况下,教学模式也开始逐渐网络化,各大高校开始网络教学模式。 本文研究的网络教学平台基于SSM框架,采用Java技术和MY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在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首先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设计出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学生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以及https://blog.51cto.com/u_6668792/9025716
3.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设计12篇(全文)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基于人性化原则,本着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求实用简单,且符合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合理需求。 2.3.1系统结构设计 设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三层体系结构,以IIS服务器为后台支持,采用Access数据库作为数据库平台。该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采用了目前主流的网页设计和开发工具,页面中的交互功能和动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sgnvxqe.html
4.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设计(精选十篇)B/S模式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 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 降低了客户端维护与升级的成本。[4] 三、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是网络课程展示、开展网上教学的平台, 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平台。在功能设计上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去考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80p401.html
5.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技术实现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授课形式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如何更好地利用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开发出优秀的网上学习系统摆在教学设计人员面前.本文结合自己的开发实践和探索经验,以<数据库原理>课程为例对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导航设计和界面设计进行了探讨.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glxxxt200509030
6.最新互联网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5篇)要利用好“三通两平台”,因为“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融合;在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治理优化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互联网+教育”新模式。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xindetihui/16715144.html
7.基于MVC模式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基于MVC模式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的结构,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并阐述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技术以及使用数据库技术的方法,并对系统进行功能点测试,最后对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完善和发展作了展望。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 领域: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关键词: MVC; J2EE; JSP;权限管理;网络教学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10233654.nh.html
8.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管理服务”两章,加强了职业教育教学中信息化对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职业培训等的支撑要求;将原“基础设施”改为“支撑条件”,并将其中的一节扩展为新的一章“网络安全”,以适应当前网络风险管控的需要;将信息化组织管理保障的相关内容从原“总体要求”中抽取出来,新设立一章“https://www.nbcc.edu.cn/2020/1029/c1114a34386/page.htm
9.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应用分析思考论文五篇论文教师用户:可以在线浏览搜索本校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可在项目申报、检查、验收的限定时段内登录系统,对所负责项目的材料进行增删改等操作,查看自身项目的评审结果和评审意见。 各类用户的.业务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3平台设计与实现 3.1数据库设计 教学工程项目管理需包含大量的信息、数据多、类型繁杂。考虑到平台的安全性、https://www.unjs.com/lunwen/guanli/20190120040714_1861495.html
10.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AET毕业设计辅导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开题报告写作方法、外文资料和毕业答辩等内容,通过这些项目的辅导和训练,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完成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任务,也为将来的就业提供了方便。《数据库基础》课程布置作业和辅导界面如图3、图4所示。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213447/
11.信息管理系统中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论文(通用7篇)1.1设计思想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避免员工之间的冒名顶替,身份识别应用指纹识别技术,采集员工的指纹信息,当处理出货、入货或盘点业务时,要验证员工的指纹信息。其次是设置和管理不同管理级别员工的权限,建立不同数据表,建立专门员工数据库。最后是无线网络技术采用数据实时传输,以保https://bylw.yjbys.com/guanlixue/155033.html
1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https://www.fqkhzx.cn/index/article/view/id/94.html
13.信息化工作计划1、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增设教育科研论坛、班主任主任平台栏目,开展网上教学研究交流研讨;规划重建“少年象棋网”。 2、完善、整合教师个人和班级博客,使博客成为开展网络教研的信息平台、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 3、继续加强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工作。以学校备课组为单位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上传相关资源(教学课件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3834420.html
14.中专电子商务教学计划(通用11篇)借助网络营销教学平台进行项目教学。 ASP基础:本课程包括的主要内容:讲述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结构,数据类型,建立数据库、查询、修改与统计数据。与ASP非常相关的VBScript代码格式、变量、过程和函数、数据类型、语句,ASP基础知识:ASP文件结构、基本语法、变量、脚本语言、ASP对象,ADO访问数据库,RecordSet访问数据库。以及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jihua/644036.html
15.中央美术学院网络教学资源池目录中央美术学院网络教学资源池目录 往期经典:尹吉男的书房 中央美术学院网络教学资源池目录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34605921186939101
16.电商工作总结(通用16篇)20xx年电子商务部工作仍分为3大块,一是软件和数据库管理方面、二网站平台管理方面、三是网络管理方面。 二、工作重点和计划 1、软件和数据库管理方面 (1)加强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对潜在有威胁的设备进行及早处理。 (2)改善现有的数据备份机制进行升级,对重要数据再此进行异地自动备份。 https://www.ruiwen.com/gongzuozongjie/758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