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博客园里大多数的程序员都和我一样,二十多岁的样子,谁都不愿意默默无闻终此一生,那么我们最关心的话题自然是成功、何谓成功、以及如何才能够成功。可能因为自己逐渐长大,慢慢得对于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而近期我对脑子里原本模糊不清的思绪进行了些许整理,写下了这些文字。虽然我还不能称为一名成功人士,但我还是想谈谈自己对成功的看法,希望能和大家做点交流。
何谓成功
成功的相对性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讨论下什么才能称得上算是成功?这个定义似乎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拜金主义者认为有钱、富甲一方就是成功;官僚主义者认为有势、权倾朝野就是成功;功利主义者认为有名、海内皆知就是成功;浪漫主义者认为有情、金屋藏娇就是成功;而更多的人,认为能够平平安安过一生就是成功。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对于成功就会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你眼里的成功人士,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成功。比如说一个立志成为音乐家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成为了一名闻名于世的画家,在所有人的眼里,他都是成功的,只有他本人会觉得很失败,他会想自己本应是一个闻名遐迩、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才对啊。从这个角度来看,成功几乎总是相对的。
成功的绝对性
但是,成功也有绝对的一面。不管你是拜金主义也好、官僚主义也好、浪漫主义也好,当你成功的时候,总是你的目标实现的时候。所以,当你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实现了,就可以说自己是成功的。而因为每个人的目标都不一样,所以你几乎永远不需要和别人攀比,衡量自己是否成功不是有没有达到别人的标准,而是自己订立的目标有没有实现。而我们一生最大的目标,实际就是我们常常谈论的理想。在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学校聘请了一个人为全校师生进行演讲,演讲的话题是励志,目的是为了激励我们更加用功地学习。这个人的名字以及演讲的内容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我记住了一句话,他告诉我们什么叫幸福,他说“理想的实现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实际上,他的意思和我这里是一样的,远大的目标即为理想,理想的实现便可称为成功,成功了自然会幸福。
如何成功
在学校的时候,我不时会看到清晨在操场上怒吼“我要成功!”的人;在书店里一买就是三五本“成功学著作”的人;以及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字句贴在墙上的人。我从来就不看成功学方面的书籍,我认为成功并不是太复杂的事情,成功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掌握下面三点就足够了,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贯彻到底。
坚持
这里的坚持不仅仅只是坚持的本意,还包括两点:执着、专注。我有一个朋友,人很瘦,1.75M的身高,却只有112斤重,见面得时候我常开他玩笑,说他找个女朋友都让人家没有安全感。有一天,他对我说“我决定开始健身,让自己变得壮一点”。三个月后我再见他,体重已经有130斤,身材也变得魁梧了许多,尤其是两块胸肌格外的明显。我惊讶他的变化,问他究竟是怎么练的,他告诉我:“没有什么诀窍,只有三点:1、我隔一天去一次,但是从不间断,如果某天有事,那么就连着去两天把上次的补回来;2、我只专注于练上半身的四个器械,其他器械碰都不碰;3、每个器械做2组,每组15个,不管再累,只多不少。”。坚持的要求就是决定做一件事情,就一往无前地做下去,决不动摇。
顽强
自律
当你能够做到坚持和顽强的时候,会发现自律是最难做到的。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说一个人对于自然界有着天生的兴趣,最后成为了一名博物学家,当人们称赞他是一位科学家的时候,他说:“不,我只能算是一名学者,还称不上是科学家”。人们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他回答“科学家身上有一个我不具备的品质,就是自律”。
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做多大的事情
前几天上网易看新闻,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美国总统布什在记者会上遭伊拉克记者扔鞋”,看到这则新闻我吓了一跳,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遇到这样尴尬的事情,会不会当即愤然离去呢?实际的情况是,布什闪身躲过,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后来记者采访他时,他还幽默的说了一句“我看到扔过来的是一双十号鞋”。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必须谨言慎行,因为他的形象代表了国家的形象。而我们作为一个个人,我们的言行则反映着我们自身的素养,因此,不论我们遭到怎样的诽谤、非议、污蔑,我们心里可以充满厌恶,但是在对方面前,我们仍然要客气的冲他笑一笑,这不仅反映了你的气度,更反映了极高的道德素养和宽广的胸怀,你回给对方的一个微笑,有时候可能会比你当即破口大骂更让对方觉得难堪,因为你等于是在告诉他,你和我不在一个层次上,我不屑与你争辩。
生活中的二八法则
学习的方法
比如说有三个技术,A、B、C,你想要对它们进行学习。而每项技术,按照由浅到深,又分为三个层次:(A1,A2,A3)、(B1,B2,B3)、(C1,C2,C3),其中A1为初级、A2为中级、A3为高级,其余类推。此时就会有两种学习方式:第一种是将A完全吃透,也就是按A1->A2->A3的顺序去学习,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去学习B和C;另一种是渐进迭代的方式,先学初级:A1->B1->C1,再学中级A2->B2->C2,最后是高级。
那么那种方式更好呢?我觉得是第二种,因为第一种有一个缺点:你可能一开始并不具备学习中级或者高级的能力,比如说,你没有足够的开发经验或者项目经验,就想要吃透项目管理或者模式架构,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对于一些新技术或者是模式架构,在开始时并不要求一下就能有多么深的造诣,而只求掌握基本技巧,随着日后应用的增多再逐渐深入理解。
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平台
和很多人一样,在不久之前,看了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奋斗》,电视剧拍得挺有意思。但是打情骂俏、耍嘴皮子这些看着笑一笑很快就忘记了,我唯独记住了一句话。是徐志森对一位不满陆涛担任项目经理,想要愤然离去的公司干部说的,他说:“有的人从早干到晚,辛不辛苦?但是为什么没有任何成就,因为他就只有那一亩三分田!”
在看百家讲坛中,《王立群说史记之秦始皇》,有一集讲到李斯,李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能有什么样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有什么样的一个平台。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他便毅然离开了他所在的楚国的一个郡府,转而投向强秦,因为那里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这些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当我们觉得当前所处的平台已经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以后,那么就不应该有太多的顾虑,相识谋求更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