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教学中我首先比较看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因为第一,我觉得人格发展是一个人所有发展的基石。就像作为父母一样,不一定要让孩子进入世界名校,但一定希望他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人,能够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参与社会和自己的生活;第二,我觉得只要人格正常发展,专业学科的发展应该没有问题,只要有目标,有健康的人格,一切都没有问题。
但是在进入贞元教育系统后,在对课程没有很好执行力的时候,我不能兼顾到这些。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专业的老师,其次才是精神引领的导师。所以在团队的这几年,重心一直在课程上,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冲突、探究、浪漫、精确、综合,问题推进、对话、少而透等一些重要观念,思想上虽有较深的认同,但在实施课程的时候总会顾此失彼。经过几年的锤炼,虽然课程上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课程实施上能够比较好的知行合一了。所以今年心态更为平和,目标更为清晰了——一切教育都是以发展人为目的的。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所有的成长首先是教师的成长,教师成长了课程才会成长,最终通过课程的媒介引领学生的成长。根据本学期初的计划:1、教师的自我成长;2、课程的专业性;3、学生的成长性;本学期的总结也分为三个版块:教师、课程和学生的成长。
01
教师的成长
我的成长途径主要是教研和读书(共读、自读)。每一次文理综的教研都是对课程的精细的梳理,在王校的梳理下课程一次次的变得清晰和可实施。读书也是,每一次共读我都舍不得放过,都尽量的参加。但最近我渐渐觉得共读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小,反而是我在一些自读书目中有所感悟。
1、认识自己:除了科学,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读一些人文书籍,尽管有时候会有不务正业的内心负罪感。最近我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对通识教育横切和纵切面有了宏观和细致的一个贯通,对我们进行的贞元教育、对我内心追求的专业的教育有了一个整全的认识,我才对自己的定位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一直以来我觉得在追求王校、追求贞元、追求专业的科学教育,其实我一直在追求教育、一个理想中的教育,才发现我真正的热爱着教育。至此我才放下对读人文书籍的负罪感,认识到教育的整全性、生命成长的整全性,认识到我的长处与短板。
2、进化思想:我在读《世界通史》、林语堂系列之《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等人文书籍时,突然就对进化思想有了深深的感受(我记得很清楚这个问题三年前王校就和我讨论过,那时候没有很深的思考和触动)。我的理解,进化思想不仅是在生物层面,甚至是在社会、政治、文化、包括人格层面。进化,其实就是古往开来的发展演变(我的理解)。从发展演变的角度再去思考这些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都串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一条线上了。哪有什么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三者是一者,都是处境下的最好选择,这又暗含了生态的观念了。
3、视野的扩展:如何把错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俗了说是视野,在课程角度就是观念,思维工具。你自己建构了什么样的观念,用什么样的思维工具去分析问题,然后通过对话,最终带给学生的是观念,也就是思维工具。看待问题要宏大,从系统观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从学校门出来之后能够留在孩子血液里的东西。(但从目前家长、学生的角度情况看,我觉得适当的落实还是必要的,这方面只需稍微注意就好。)这也是我最近在买书、看书的时候一般首选外国作者、看作者背景的原因,以前我在这方面没有很强的感觉。
02
课程的成长
1、课程中进化观念的影响:
案例2:从进化的角度理解我们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猜测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行为或结构,通过不断的进化思想训练,让学生体悟到我们的身体结构是环境和历史的产物,这样结构的完美性和独特性。
期中,在血液循环和生殖系统中,我觉得进化思想的运用达到了高潮,深深的使我和学生震撼和激动。
案例3:通过展示不同进化阶段生物的心脏和血液循环,当出现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的时候,让学生猜测血液循环的路径,鱼类的单循环很快就画好了,两栖的早期双循环也没有问题,爬行是个过渡类型,大家都能看出来。但等到鸟类和哺乳动物时,出现了两种循环路径的分歧。那么在体内是某一种还是两种都行呢?大家一致同意应该只是其中的一种。那么是哪一种呢?大家开始对话,分析。这时候我体验到了对话的真正意义,我只需要追问,最后大家自然而然达成了一致的共识。然后大家观察了真实的心脏的结构,分别分析每一种结构的可能功能,最后通过连接的血管验证了我们的猜测。完美的一次学生自主探究历程,很好的突破了一个学习的认知冲突。
案例4:在生殖过程中,当分析到母亲怀孕对身体的影响时,大家观察到一个现象:子宫是扭曲的(这个是我在设置课程时本没有着力的)。
自然提出问题:子宫扭曲和什么有关?其他动物可能扭曲吗?
进行猜想:和直立行走有关?
从进化角度分析讨论直立行走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视野开阔;释放双手、释放头颌骨,脑容量增大,人类的竞争性增强;人类脊椎骨的变化等。但这一切人类的优势却都需要母亲的子宫来承担,动物中只有人类易难产。承担不了怎么办?那就早产。早产的优劣势是我课程设置的,但如果没有这个进化分析子宫的结构,我的问题设计就没有形成逻辑链条,比较突兀。所以生殖这个单元可能是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单元,不是为那不好意思的性器官,而是为最为震撼的母亲的身体结构和承担。所以这个单元的论文数量就比较多。
2、真实的探究历程对课程的影响:
探究是科学领域的核心思想,但之前在实施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忽略某个环节。现在回想,课堂上貌似走个探究的程序就直奔我认为重要的环节:比如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或者我觉得有价值的地方。事实上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虽然一直都在执行,但好像并不能引起我的兴奋点。(现在分析可能就是缺乏学生中心,没有真实在站在学生的发展角度去认识这个现象对学生的影响。还是教师中心,穿了个探究的外衣。)
本学期,受王校课堂的启发,不悱不发,循循善诱,真正的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开始,通过对话发展学生。所以课堂上的每一个探究课题,我也一定要直逼学生的内心。这个现象你怎么看,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猜想的?一定要真正的把学生的想法唤醒,然后真实的执行每一个探究环节。因为之前就比较重视实验,所以本学期我最兴奋的就是所有的问题都想办法让学生解决、猜想。这样以来,所有的课堂都扭转过来,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个过程应该是比较别扭和困难的,扬同学给我说了两次她只在生物课上脑细胞紧张。但是学生们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经过不断的训练形成他的思维工具,形成思维习惯,后面的学习就迎刃而解。
人体调节案例:从进化的角度,在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转变过程中,生物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有了化学分子的调节,那么运输途径可能是什么?这样的调节有什么缺点,如何克服这个缺点?化学分子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学生猜测出来的。
神经系统的学习,孩子们对神经、神经元什么都不清楚的前提下,从生活案例出发,一点一点猜,猜出神经元的结构,猜出脊髓的结构,结合进化猜出脑的结构。
遗传案例:初二在遗传单元有些学生觉得难,原因不是学习一些遗传的基础知识,而是真正的在探究生殖的遗传本质。正因为初二学生的探究观念比较牢固,我们才能够达到比较深的水平。在遗传单元孩子们基本都有论文,很多孩子的思考探究深度甚至已经达到高中的水平。
03
学生的成长
A卓越的锦:
初期:锦是一个极其认真的学生,缺乏自己生发性的好奇,缺乏思考,更不要说建构观念。
网课开课前,我就给每个同学写了私信,主要内容是:假期的发展状态、本学期他的发展方向和我对他可能的要求。我对锦同学的私信是这样的:
结果,这个孩子逐步建构了探究观念,视野也通过看视频逐渐丰富。但还是缺乏自己生发性的问题和好奇、质疑。通过不断的反馈现状,指明方向:她在一点点的跟进,只要是你布置和要求,她总能完成。视野有拓宽,周末作业慢慢显现出一点完美的雏形;然后出品了第一篇科学论文。
看着她一步步的蜕变,逐渐有了科学的思维工具,为这个生命的成长欢心之余。对她我还非常不满足:她在课堂上的生发性和思考性还不够,没有这些,她就不能对科学领域有更深的兴趣和认识。继续私信,及时跟进,对她的论文在全班点评,优点是什么、哪里还可以再深入。她的变化首先表现在课堂上,问题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多,生发性的东西也更棒;然后有了第二篇论文,在第二篇论文中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就有了。
就在我为这个生命的成长高兴之余,一碰冷水泼了下来:生物一个副科为什么作业那么多,要求那么高(事实上对她我是有高要求的)?她不是处于使自己发展的更好,不是处于兴趣来学习和探究的!后来明白是那个阶段班级的写作几乎都压在他俩身上。
然后到生殖单元的时候她的课堂高光时刻来临了,各种想法和思考,以及由于班级其他同学的论文发表激起了她的斗志,洋洋洒洒的数学论文也出炉了。然后在期末庆典上,她的演讲全是她自己的加工、写作,串联,关键是思路和对课程的理解深度,深深的令我折服。加上英语剧的一次次排练等,期末期间的一次次挑战竟然使得这个女孩越挫越勇,完全打开了生命状态,这下我对这个生命是完全的放心了。
但现在我仍然期望她有更高的发展要求,在集体中的承担和责任。虽然之前提到过,但现在我觉得现在时机应该到了,真正的优秀不只是某一方面而是整全的,特别是社会人格的。
B、独特的茹:
这是我教育生涯遇到的一个独特的孩子,也许是之前的独特孩子我没有把他们纳入到我的世界。她在初一加入班级比较迟,大概是冬季的时候。最早的状态就是一直睡觉,不和老师同学交流;上课的状态一问三不答。整个人就是特殊的沉睡者,这是我接触的第一个比较奇怪的学生案例。我不知道一个年轻的生命为什么是是这种状态。我试图去和她聊天,不断的试图走进她。但她还是一问三不答,心情不好就是没表情;心情好就是摸摸你的衣服。我询问了妈妈她的成长历程,貌似没有太大的创伤,但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比较有压抑感。后来我多次尝试和她聊天,都没有结果。但虽然学习上没有任何转变,但她摸我衣服的次数多了。
C、特殊的航:
记航的第一次作业2020.2.27
今天正航居然给我提交了作业(虽然是在一些外力的作用下,我联系了家长),虽然只有上半节课,没有下半节课,但还是可以看出他的清晰的思路。我是在催其他孩子作业的时候正航给我主动提交上来的,爸爸说这个星期是他主动提出来他各科作业保证完成的。我不知道在他的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只想说生命的无限可能,本来在心地我对他和D已经是放在另一个层次的,但惊喜就这样来了。而且和D交流之后,他也有想法和动静,只是结果到底是什么样还不好说。言同学也总是拖拖拉拉,但你只要催就有回应。所以,我们永远要保持等待和期待的心理;当然第二是我们要有不断催的行动,事实是在我不断催的行动下,现在每个同学都有所回应了。第三是和我们每天的状态一样,所有的状态都是有起伏和反复的,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前两点,第三点就不是问题了。生命的奇妙和可能真是非常的奇妙和美妙。
然后,又没有然后了。
一次和他路上同行,我说:“航,你是本学期最令我兴奋的一个学生。你的变化真的好大,我想起你的时候总是你弯着脖子认真听课的状态。你怎么怎么这么好!”人家很漠然:“是吗?”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背后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我们能做的唯有尽我所力去影响和指引。每一个生命的发展总会有自己的契机和节奏,我只能说,种子,岁月,永远值得我们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