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纷纷迎来开学季,不少新生家长在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被告知需要开通一项“校讯通”的功能,用来接收来自学校和老师的短信通知,这项功能一般每月收取10元左右费用,多是从家长的手机上扣除。
“三网通”仅限部分地区
一直以来,这款由中国移动开发的软件,因为无法与电信、联通兼容,而遭到家长们的质疑。同时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幼儿园又是通过该软件向家长发送通知,不少家长为了开通该业务,不得不办理一张新的移动卡。
不过,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家长反映,联通或者电信的手机用户在使用“校讯通”时,经常会出现“时灵时不灵”的现象。家住天河区的陈女士就遇到了这类问题。开学前夕,在家长们陆续收到开家长会的通知时,使用联通手机卡的她却出现了收不到短信通知的情况。
是否收费存在争议
在此之前,为争夺中小学这块市场,三大运营商往往投入巨大成本予以推广此类业务,但是在推广期间,也出现了不正当竞争、垄断和排他等违规现象,河北、北京、深圳、内蒙古等地,曾就这些问题向三大运营商予以处罚警告。
在多部门的联合监管之下,这一问题在广东已经得到初步解决。家住番禺的李女士在之前为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老师告诉她需要开通校讯通功能,学校和老师会主要通过这个功能向家长发送通知,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动态家长们也可以在该功能上看到。
李女士也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办理,主要还是因为别的家长也都办了,担心自己不办,错过什么重要通知。此外,她还认为每月10块钱的收费并不少,她开通的某些音乐、视频的VIP功能每月收取的也都是这个价钱,但是享受到的功能明显要比这个多。
关于校讯通收费的话题,一直争议不断。知名通信行业专家马继华此前就曾撰文指出,收费模式不再适应今天的社会现状,收费也很有可能成为压垮校讯通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且每月10元的费用并不低,几乎占据了不少手机用户月均消费的10%-20%。
转型成教育信息化产品
同时,不少地区的校讯通还搭建了自己的APP。在广东校讯通的APP里,就有很多教学视频、素材,帮助不同阶段的孩子们学习与成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APP来记录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过程。
当然,也有家长指出,即便是校讯通功能丰富,但是他们使用的仅是短信通知的功能。而对于教学互动等多元化信息功能,如果属于教育服务的升级,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升级的成本不应该由家长买单;如果属于第三方企业推出的教育辅助产品,那么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专业机构的软件,而校讯通在这么大范围内推广,也不正常。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校讯通多以短信形式发送通知,而这些短信又没有明显的“标示”,很容易被诈骗分子所利用。记者就曾接到多次爆料,校讯通用户收到落款为“校讯通”或者“某某学校”的短信,短信内容为提醒家长查看孩子的体检报告或者成绩单,并且附上一个网址链接,而这个链接多为木马病毒。
在电信诈骗频发的今天,家长们表示,由于校讯通的短信都是关于孩子们的动态和学校里的通知,家长们很容易因为希望获得孩子们的信息,而上了不法分子的当。家长们也建议运营部门可以使得校讯通的短信更具有识别性,以减少家长误点诈骗短信而上当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