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英语的区别优选九篇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汉字和英语的区别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中西文化;语言失误;文化差异

引言

语言渗透着文化,语言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语言离不开社会,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从语言模式中探求出暗含的文化模式,探求出每个社会群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学习一种语言,也要尽量去接受它内在的文化,只了解其一,不可能很好地掌握这种语言,流利地应用这种语言。明末清初,随着西方语言及文化的涌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注重学习英语。英语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时尚,能真正促进贸易和经济上的发展才是最终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词语的字面意思与其真正含义完全不同。因此,一般学习者看到这些词语时,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很多英语学习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只有通过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英语中容易产生误解的词语,才能有效地避免理解失误和翻译错误。英语中有些词语在句子中有特别的含义,不可照字面意思理解,如果望文生义,就会闹笑话。本文针对中国人在汉语思维影响下对语言产生失误的弊病,进行研究分析。

一、中西文化差异

1.话题差异

在以英语作为母语的西方国家,西方人闲话家常时的内容与中国人有些不同。谈话内容一般不会涉及个人的工资、收入、婚姻状况、年龄等等这类问题。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这些会涉及个人的隐私,是不方便过问的。这些话题在以往中国人眼中,没什么不可以谈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慢慢开始接受西方的文化,或多或少地开始避免和陌生人提出这些问题,当然在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也会谈起,这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关心罢了。但对于初识的人,西方人更看重个人隐私,而不去过问。因此,对于爱问这类问题的中国人,就要小心发问,避免出现尴尬局面。

2.问候差异

中西方国家在日常问候及打招呼时,也有一些区别。在过去,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对方““吃了吗?”“去哪里?”“上街去啊?”之类的问候。其实,对方如何回答并不重要,并不是真的想知道对方的答案,只是向对方打个招呼而已,这样比点头一过有礼貌些。而现代的中国人在见面时,问候语大多已变为“最近好啊”之类的话,对个人隐私的问题问得少了,不管哪种问候,都为了体现出提问者与答话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但在西方,打招呼时,一般只问一声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或直接说声“嗨”就OK了。如果西方人遇到中国式问候,就会感到非常疑惑,回答时也感到莫名其妙。追究根源,还是对何为隐私的问题有不同答案而已。

3.称谓差异

在中国,一般平级或年龄相仿的人或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才会直呼其名。对年长者直呼大名,会显得非常没有礼貌。对上级这样称呼,也可能因此得罪领导,让人觉得不分长幼尊卑,没有素质。但在西方,直呼大名却证明了关系亲密,家庭成员之间,皆可直呼姓名或干脆使用昵称。因此,在与人问候时,要分清对方来自何处,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问候语,这样才能不显得冒失,又体现了礼貌。

4.自我差异

任何学英语的初学者都能发现,在英语代词中,你、你们、他、她、他们、我们都不大写,只有一个代词大写,就是我。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眼中,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大写的我代表了西方人追求自我,体现自我的意识。但并不是说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而是显示出他们为人处事时更喜欢独立,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会尊重自己。这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自我主义的重视。但在中国,情况则恰恰相反。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称呼,就带有谦卑之意,如:奴家,在下、鄙人、奴才,小人等,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把自己称为孤家寡人,虽然在称呼上是把别人放在上位,自己置于下位,但这种情况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中国古代,上级可自谦,但下级不可越级,要比上级的自谦的称呼更为低贱,才能不冒犯上级。通过“我”这个代词,我们就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二、语言差异

据我们所知,英文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两者从根本上就有很大区别。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两者在语言上的差异。

1.音素差异

2.词形差异

3.语义差异

中国汉字与印欧语系不仅仅存在语音与语形上的差异,在语义上也有很大区别。据我们所知,在跨国贸易或国与国之间订立一些合约时,不仅要拟本国语版本的合约,还要拟定一份法语合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用词方面,各国的语言都会多少存在些漏洞,各国语言中,只有法语的运用最为严谨,用词最为精确。用法语拟定出的合约,很少有疏漏之处,也很少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因此,国际之间大型的合约与合同都会备有法语版本。相比较而言,汉语的漏洞较多,很多人有漏洞可钻。比如:“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这句话中的“背”就有两种读音,两种含义,读“bèi”可以理解为他做不让爱人知道的事;读“bēi”就是说明他的媳妇是残疾人。还有,“开刀的是他父亲。”那开刀的人可以是主刀做手术的大夫,也可以理解为被做手术的患者。因此可以说,印欧语系所使用的单词词义往往功能性更强,精确性更高,定义性更准。相比较而言,中国汉字的概括性强,使用性更为灵活。因此,再使用西方语言时,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避免使用失误。

4.语法差异

汉语的语法要求较少,有时主语置后,有时主语置前,听者随情况而回答问话者的问题。“你吃饭了吗?”可以说成“吃饭了吗,你”。在古代的诗歌中,古人也灵活地创造出一些回文诗,简单的几个字,可以变为一首诗,这种随意性对于印欧语系中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印欧语系的句子中,句子的语法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状补的要求。这也就是上一项中提到为什么在国际之间的合约中,很多要拟定法语版合约的原因,在诸多印欧语系中,法语的要求最为严格,限制性最强。汉语虽然缺乏这方面的不足,但中国汉字的字形与影射物相似的特点多少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5.句型差异

三、结语

中西方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也渗透在语言之中。只有通过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英语中容易产生误解的词语,才能有效地避免语言运用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汉字体系;性质;构形原则;表意文字

自20世纪以来,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间断,但迄今为止,仍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那就是,既然讨论汉字的性质问题,我们应以客观存在的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的汉字体系的整体状况为依据,即既要排除对汉字性质的分阶段断代分析,也要排除只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汉字体系中的一部分做局部研究。因为无论是隔断古今汉字之间联系的做法,还是切分整体做局部研究的做法,都不能使我们正确地把握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沿革性的汉字体系的总体和根本特征及其与其他文字体系的本质区别,而这些都会最终抹杀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试图对客观存在的整个汉字体系作综合判断分析,以期从全局角度找出贯穿其发展演变过程的一条“性质”红线。

纵观汉字构形发展史,其根本构形原则——据意构形、提示语义的造字之法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我们将汉字命名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是大体合理的,能够概括汉字体系与其他文字体系的本质区别特征。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关键词】负迁移;声调语调;音段音位

一、汉语声调语调的负迁移

语调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语调是指句子中的音高变化,而广义的语调是指句子中的一切语音特征,包括音高、音长、音强等。

英语被称为“语调语言”(intonationlanguage),英美语音学家一直强调英语语调的重要性,他们形象地把元音辅音比作英语的身体,把语调比作英语的灵魂。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被称为“声调语言”(tonelanguage)。在汉语中,每个字或音节除了声母韵母两部分外,还有一个绝对固定的声调(又称为字调)。它与声母韵母一样,有着区别词义的重要作用。汉语中也有语调,可以表示语法作用。但汉语语调只是以四种单字调为基本单元建立起来的语调,语调本身升降变化不大,只带有略高或略低的趋势。汉语对语调的要求不如英语对语调的要求那么明显。

1.声调

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区别意义的声调类型以及轻声。例如,“妈m┓麻mᔓ马mǎ”“骂mà”这四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完全一样,但是声调不同,就成了四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字。汉语的声调语调是一种叠加关系。声调会因语调的抑扬而稍有抑扬,但是语调不可能改变声调,因为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有区别字义的作用。

2.重音

何善芬[1]对英语和汉语的轻重音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英语的重音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功能,是语调和话语节奏结构的基础。汉语的重音在词语中无辨义作用,而汉语的轻音与语义、语法有关,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音表达手段。语音学中的重音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两种。根据何善芬的研究,英语与汉语的词重音主要有以下不同:其一,从二至四音节词的轻重音模式上考虑,英语的词重音模式比汉语的词重音模式要复杂得多。其二,英语的多音节词有主重音、次重音和轻音,并且每个英语单词的重音位置是固定的,有区别词语意义的作用。例如:'overall(罩衣,名词),over'all(全部的,形容词;大体上,副词)。汉语中各音节的轻重音差别不明显,重音的位置也不如英语的严格。除了少数用于区别词义的带轻音的上音节词外,如大意(主要意思)、大·意(疏忽,形容词)。

3.语调

虽然汉语既有声调又有语调,但汉语的语调模式与英语的语调模式不同。汉语语句中的每个字都有声调,语调一般是在句的字调基础上稍作调整,字的声调只根据说话人的语调稍加抑扬。赵元任指出:“(汉语的)任一词可用任一语调来说而不会丧失其词义,语调只表达情感、语气、用途等等。”[2]汉语的语调通常体现在句末的音节上,升调是在句末词语字调的基础上稍扬,句末有语气词或轻音节词时,升调放在倒数第二或第三个音节上,但是由于受末尾汉字声调的影响,语调上扬幅度只有26%;而英语单词没有声调,词的音调受整个句子语调的制约,“在英语音高变化及基频模式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语调,其次是重音”。因而英语单词的音调升降起伏比较自由,升调的幅度最大可达80%。中国学生受汉语声调语调负迁移的影响,讲英语时语调升降起伏较小,没有体现梯级下降的英语语调。英语中的升调通常在最后一个重读音节(调核)上。后面若有非重读音节,则语调继续上升,但是非重读音节的响度不能超过调核音节。中国学生受母语语调影响,总是直到最后一个音节才开始将语调上升,不管它是调核音节还是非重读音节,结果把英语的非重读音节当做调核使用。

二、音段音位对语音的影响

音段音位包括元音,辅音,元音辅音之间的相互组合(这个概念对英汉两种语言均适用)。当人们把听到的语音分解成最小的单位时,这些单位从语音学角度就叫做音素;音节是一个言语单位,最少由一个元音组成,最多由一个辅音或辅音簇加一个元音,再加一个辅音或辅音簇组成。

1.音素

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英语的音素就是我们在语言交流中所听到或发出的声音。比如当我们听到单词glass时,可以例举的音素有[g][l][a:][s]。汉语的音素就是拼音,包括声母和韵母。英语中有许多因素的发音与汉语的发音是相似的,有些是汉语中根本没有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并没有两个发音完全相同的音素。比如,英语中的元音有长短之分,而长短音在汉语中并不存在,汉语拼音i的音长介于[i:]和[i]之间,同时,发音部位也有细微差别;英语中的双元音由一个音向另一个音滑动而形成,滑动较慢,发音比较圆润。而汉语复韵母中这种滑动并不明显,舌位滑动过程较快,两成分听起来浑然一体,类似于一个音。

1.2音节

英语中多为多音节单词,因此在读音方面大多是音素组合成节,音节构成单词(单音节单词除外,如I,其音素为双音节[ai],单词含义是“我”)。汉语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在两种语言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英语以开音节结尾的单词和以闭音节结尾的单词在数量上几乎相等,而汉字的音节结构是以开音节占多数,闭音节较少,只有以n,ang等结尾的少数几种。所以中国学生发辅音时习惯在辅音后加上一个元音,如把please[pli﹕z]念成[pli﹕z]。此外,由于英语音节结构的复杂性,在两个单词作为短语出现时有时可以连读,如getup;汉语与之相反,每一个音节(汉字)都有一个特定的含义,内部的各音素具有强烈的凝聚性,而音节外的语素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任何一种有声语言都离不开语音。打好坚实的语音基础,是拥有优美地道口语的先决条件。在了解了汉语语音在以上方面对英语口语的影响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后,可以针对性地纠正一些不地道的英语发音,多加练习,不断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1]何善芬.实用英语语音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赵元任.英语语调(附美语变体)与汉语对应语调初探[c]ll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19.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二、《字母表》的重要性

三、中英文发音的特点

四、中英语音中的声调与语调的差异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中文信息处理的主流技术,尤其是几个重要的部分,即n元模型、语音识别和句法分析技术。

一、中文信息处理的特点

(一)汉字的特殊性

我们都知道,英语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就是其字母数量有限,因而可以很容易的进行输入输出以及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而中文的汉字则数量庞大,且字形相对复杂,这就给汉字的编码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因此我们根据汉字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不同要求对汉字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编码,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案,即汉字输入编码,汉字标准编码,汉字内码和汉字形码。

(二)书面汉语的特殊性

汉语的另一个特征是在书面表达中,词语和记号之间没有明显的分隔标记,这就使自动分词在书面汉语分析中成立一个难题。分词需要将连续的字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有序的组合,比较英文我们会发现,英文单词之间都是用空格来做分隔符,而中文则是习惯通过字、整句以及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而这其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对词语的划分,我们都知道,英语中也有短语划分的问题,但是由于中文的词语远比英语的数量和范围要庞大,因而处理起来更为困难。

(三)汉语语音的特殊性

在语音方面,汉语的特征是音节结构相对简单,音节划分界限比较清晰,但是声调和变调是中文与英文的显著区别,因而在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方面来讲这是一个劣势,但是总体上来说汉语语音的处理比之其他方面来说还是相对容易的。

(四)汉语语法的特殊性

在语法方面,汉语词汇的句法功能相对来说难以判断,这与英语语言上的多变形态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汉语主要依靠词序和虚词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因此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句法,就特别容易产生歧义,因此汉语语句自动分析这一重要技术是一项难以攻克的技术。

二、中文信息处理的若干技术

(一)n元模型

设wi是文本中的任意一个词,如果已知它在该文本中的前两个词wi-2w-1,便可以用条件概率p(wi|wi-2w-1)来预测wi出现的概率。这就是统计语言模型的概念。一般来说,如果用变量w代表文本中一个任意的词序列,它由顺序排列的n个词组成,即w=w1w2。。。wn,则统计语言模型就是该词序列w在文本中出现的概率p(w)。利用概率的乘积公式,p(w)可展开为:p(w)=p(w1)p(w2|w1)p(w3|w1w2)。。。p(wn|w1w2。。。wn-1)不难看出,为了预测词wn的出现概率,必须知道它前面所有词的出现概率。从计算上来看,这种方法太复杂了。如果任意一个词wi的出现概率只同它前面的两个词有关,问题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简化。这时的语言模型叫做三元模型(tri-gram):p(w)≈p(w1)p(w2|w1)∏i(i=3,。。。,np(wi|wi-2w-1)

符号∏ii=3,…,np(…)表示概率的连乘。一般来说,n元模型就是假设当前词的出现概率只同它前面的n-1个词有关。重要的是这些概率参数都是可以通过大规模语料库来计算的。比如三元概率有p(wi|wi-2wi-1)≈count(wi-2wi-1wi)/count(wi-2wi-1)式中count(…)表示一个特定词序列在整个语料库中出现的累计次数。

(二)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的最终目标是使人类与计算机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交流,使机器听懂人类的语言,并及时的做出准确的反馈。语音识别技术包括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原理和听觉原理、人工智能等主要内容。语音识别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和模型训练技术3个方面,另外还涉及到语音识别单元的选取,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以音节为识别单元。另外,在特征参数的提取技术方面,由于语音符号中含有大量的信息,它们通常被称为声学特征。特征参数是决定语音识别质量的关键技术,因此我们应该极可能的采集所要传播语言的语义信息,剔除掉说话人的个人信息干扰,这样才能保证特征参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是以汉语的语法特征为分析方法,对句子、段落中的短语结构树进行各个句子成分关系的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句子中所有的单句,每个单句在句法中的作用是什么,在单句以上更大的语法结构是什么,句子中的短语或词组类型是什么,在句子中起了什么作用,最后,所有这些成分是如何有机组合或附着在整个句子中的,这些就是句法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这叫做线图分析法。值得说明的是,英语语言结构中主语必须置于谓语之前,否则所表达的意思就完全变化了,当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倒装句结构中这种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点是与汉语有着显著的区别的。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语言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旨在对中文的音、形、义等输入计算机,进而进行必要的信息加工与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声学等大量学科的交叉知识。具体来说,语言信息处理是将自然语言的各个部分,包括词语、句子、段落以至篇章进行文本、声音和图像各种方式的信息化加工,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输入输出、压缩、存储以及检索等等各项处理。我们都知道,自然语言是我们日常最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因此语言信息处理这种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专门分析了利用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即汉语信息处理技术,希望本文能够对同行们有所启示,还望能够多多交流学习,更好的完善这项技术。

[1]曹邦伟,高传善.计算机与信息处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我们先分析汉语的基本特点。

一般的拼音语言,只有元音与辅音两个结构要素,声调(升调、降调)只区别语气,不区别意义,因而不是拼音语言的结构要素。而汉语则不同,声调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故汉语语音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要素构成。如果我们把英语等拼音语言称为二维结构,那么汉语语音就是三维结构。

人类的发音器官能够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音。就语音单位而言,几乎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或者起码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每一个民族用于社会交际的能够区别意义的音位却少得多,这是根据人类的交流需要而决定的。人类语言只需要不多的音位,就可以构成无数有意义的话语。

文字领域的情况与语音领域的情况相似。

方块汉字与拼音文字在结构上的区别,我们认为也是“二维”与“三维”的区别。从汉语语音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吻合的。汉字的三维性使其具有立体性特点。但要证明汉字是三维的立体性结构,我们的面前有一道“定论”的铜墙铁壁,一般认为,拼音文字记录一个词是用一串字母作线性的排列,在汉字往往用一个平面型方块来表示,所以“汉字是平面型文字”[④]。诚然,汉字是写在纸上的,不是雕塑在空间的,何以认为汉字是三维的因而具有立体性特点呢?这是因为汉字是用二维去展示、象征三维空间的,我们是就其所表达、所象征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三维”的。“立体派”的绘画何以能称“立体”呢?难道就不是画在平面画布上的吗?

汉字主要起源于原始图画,而图画是用二维空间来表示三维空前的,那么,汉字就其起源阶段的象形性而言,亦具有这样的特征。汉字起源阶段的这种象形的特性是汉字三维性发生学上的依据,图画的形象性的特点是使人们可以直观或感受到所画事物“体”的质感。例如,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陕西华县柳子镇出土的陶器上。

即使是最逼真的工笔也不能将客观事物的全部属性和特征描绘出来,它在描绘中已经遗漏了许多属性和特征,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画反映客观事物也是“抽象”的。而汉字又是对象形图画的再一次“抽象”,这就使文字成为一种纯粹的符号了。这种符号只要没有变成音响形象的附属物(如拼音文字那样),这种三维立体性特点便没有被打破,无论其抽象程度怎样地越来越高。

这些形式亦分别积淀了大象的鼻子、躯体以及四条腿的内容。由此看来,隶变中的汉字形体的改变仅是汉字结构内部进行自身调整时的一种较大的形态转移,而不是汉字整体结构的打破与重建,因而汉字立体性这一基本特点并未失落。

关于汉字的三维立体性,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中找到证明。卫夫人《笔阵图》对汉字的几种笔划有如下的说法:

这虽是一种比喻和象征,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书家的潜意味深处是将汉字的笔画当作某种客观事物来看待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观念的积淀,因为在原始人那里是没有比喻可言的。进一步讲,中国书法理论中所讲的关于笔画分布的结体理论更是汉字的立体性特点决定的。“中宫”和“重心”的理论,都是解决立体性字体结构稳定问题;“布白”理论则直接导源于文字的立体性:例如笔划的“疏密得宜”是解决立体性众多平面交叉的问题;“虚实相间”的说法是处理立体结构中视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关系问题;而所谓“争让得势”则又是回答立体结构中的主要平面与次要平面的表现关系等等。中国书法最忌平板,例如“馬”字下面的四点,楷书一般将第一、四两点写得较大,二、三两点写得较小,以示远近关系。这些,皆可说明汉字的立体性特点。

我们论定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三维立体性特点,这就为认识汉字的科学价值打下了基础;而汉字的生命力正建立在这种科学价值的前提之上的。

注释:

①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1页。

②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③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④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⑤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

⑥瓦尔特·赫斯编著:《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关键词】英语;汉语;爆破音;音位对比;教学对策

一、引言

二、音位和音素

三、音位分析与教学对策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课程设置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5.046

AbstractLinguisticscurriculumprovisionforChineseinternationaleducationundergraduateshouldembodythetwoimportantpointsincludingforeignandChinese.Undertheguidingprincipleofcomparativeanalysis,thispapersetsupacurriculumsystemwhichassistingtounderstand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foreignlanguage.Onlanguageteachingcourse,reallycultivatethestudents'applicationability.

KeywordsChineseinternationaleducation;undergraduates;thecurriculum;linguistics

专业建设一般涉及师资、教材、课程、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其中课程建设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该专业培养面向国际传播的汉语教师。根据2012年国家汉办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认为此类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师综合素质。

围绕师资标准,课程应该体现汉语教学基础、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5个板块。①其中语言学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因为这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先决条件。

李泉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首要的和必备的知识是: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字知识。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汉语言文字理论与知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学理论与知识。②也就是说该专业语言学课程设置要紧紧抓住“对外”和“汉语”两个关键点,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汉语国际推广能力服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体化”。

1语言学课程体系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应设置汉语基础课、汉语选修课、外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等语言类课程。“课程的横向结构以课程对于专业的适用性划分,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③我们认为起码应该设置以下必修课和选修课。

1.1汉语基础课

这一板块为汉语语言学的基础课,核心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知识,并就汉字的规范化与简化等问题做专门讲解。该课程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其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

古代汉语相对于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是工具性课程,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古今汉语的差异,了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简单发展历程,了解汉字的简单发展历程,以便于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其中常用词教学要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古代的单音节词,今天绝大部分成为双音节词的语素,如果能挑选部分常用词讲解其常用意义,一定能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提高他们的词汇认知能力。

语言学概论着重讲授语言学的一些主要理论和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了解语言接触、语言演变等内容,加强学生对语言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1.2汉语选修课

这一板块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而设,核心课程为:文字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

文字学着重讲授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性质、汉字的结构、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使用以及汉字的整理和简化、文字信息化、文字与文化等内容。提高学生书写、分析、运用文字的能力,帮助其理解文字中的文化内涵。

汉语词汇学旨在使学生了解语言单位词和非词的区别、词和词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了解词汇的分类、词汇的类聚、词义类聚,了解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理论。重点掌握词义解释方法,为他们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编撰双语词典打下专业基础。

汉语语法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为教学出发点,以汉语词法、句法、语法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语法现象的敏感度,以帮助他们观察留学生语言运用中的语法错误。

1.3外语语言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英语(含听力、口语、精读、写作)。选修课程为:汉外语言对比。

英语课程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一齐抓的情况,突出英语作为媒介语和交际工具的作用,强调对生活用语的训练,强化用英语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④

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之后,选修汉外语言对比,运用对比语言学知识分析汉语与英语语法、词汇类型差异,掌握部分外文类语言学术语,以便于在语言教学中,称说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4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选修课程为: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法主要介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语用功能等语言要素和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书面语表达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讲解语言要素中包涵的文化思想。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过程,主要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习得者为何获得第二语言。涉及中介语研究、语言习得者内部因素研究、语言习得者外部因素研究等内容。

偏误分析着重讲授对比分析的理论框架和语言学习偏误类型,介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国内外中介语研究情况,使学生学会搜集偏误语料,掌握偏误描写、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偏误分析实践操作。

2语言学课程内在逻辑依据

3语言学课程体系设置最终旨归

语言学体系设置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理解和产生与教材没有直接提示的新思想、新能力或新技能。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应用型专业,所有课程以学生能产生运用能力为归宿。

当学生看到非汉语人员学习汉语所产生的错误,能对错误类型归类、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正确运用汉语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达到了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这也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下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

注释

①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

②李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原则与实施重点探讨.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3).

只到这几天在抄诵英语句子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

当我在一遍遍在抄写着要背诵的句子时,我想到了曾经刚刚学英文字母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就是回家写单词字母,一个字母写上一页两页。以前刚刚学认汉字拼音的时候,也不一样的道理,一个新学的生字,生词,都要写上好几页。

原来,我们曾经就这样记住那些启蒙拼音,汉字的。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变懒了,一切都要速成,好像一遍两遍就要求自己马上就会,急功近利,反而没有打好基础。

THE END
1.与……比较的翻译是:与……比较中文翻译英文意思,翻译英语-how these individual decisions fit together and what kind of results they produce for so 是有些misleading.to besure, mocroeconomists花费很多时间分析相对地小决定制作者行为,例如各自的家庭,并且firms.but microeconomists与大图片相等地有关--怎么一起适合的这些各自的决定,并且什么样的结果他们为社会导致。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697597
2.比较什么与什么的英语写法请问在英语中两事物之间比较和什么与怎样书写英文比较漂亮? 英语作文的书写格式(三) 书写和移行\x0d英文书写应符合规范,英文字母要写清楚、写整齐、写美观,字母的大小和字母间距要匀称. 英语的书写应掌握以下要点:\x0d1. 写英文字母要掌握正确笔顺,字迹要清楚.如字母f,应先写竖笔再写横杠,但是很多人却常常笔画连接起来写,结果导致字母扭成了一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44835dae3406231f60ee17c2778e65e9.html
3.与…相比较用英语怎么说翻译成英语中文与…相比较 英语 翻译Compare with 重要词汇 词汇 说明 记忆技巧 with 高考,考研与…相比较相关的英语/英文短语 与相比较的英语短语 与相比较的英语短语 与 相比较的英语短语 与什么相比较的英语短语 参考资料: 1.百度翻译:与…相比较 2.有道翻译:与…相比较https://yingyu.xiediantong.com/en/2d28872371b73ea6/
4.比较用英语怎么说那么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比较用英语怎么读”。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阅读英文原文时,看到一些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表达方式,就会想要查字典或者询问其他人。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只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发音。 首先,我们来看看如何读比较级和最高级。比较级一般以“er”结尾,例如“bigger”https://www.68jy.net/zixun/mszhishi/193384.html
5.英文版3DMax与中文版的3DMax有什么区别?确实没什么区别 要是你英语好 最好用英文得比较好 有得设计公司就是英文得 https://www.3d66.com/answers/question_544780.html
6.争鸣:再谈汉语和英文的比较和评价言归正传,英语与汉语的比较是不是毫无意义呢?我认为还是有一些意义的,因为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就是这两种语言了,影响的人口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交流频繁,肯定有比较,货比货嘛,外语种类这么多,为什么选英语为高考的内容?不比较能行吗? 你说:“事实上,英文要比中文容易学习,而且在单词的掌握程度上,英文相比中文https://www.cas.cn/xw/zjsd/200906/t20090608_642364.shtml
7.比较用英语怎么说比较的英文: compare contrast fairly comparatively relatively quite rather 参考例句: Comparatively new 比较新的 Comparative anatomy 比较解剖学 an inept comparison 不适当的比较 Compare at 原价比较 Convey a notion of comparison 表达比较的概念 sonic comparator https://www.hjenglish.com/new/p641219/
8.英语基础语法快速入门——比较等级英语基础语法快速入门——比较等级 英语基础语法快速入门——比较等级 一、概说 英语中的形容词和副词有三个等级,即原级、比较级和高最级。比较级主要用于两者比较,最高级主要用于多者比较。 二、形容词比较等级的构成 1. 加后缀-er和-est构成:单音节和部分双音节形容词加后缀–er和–est构成比较级和最高级: https://www.cpsenglish.com/article/338
9.“英文”和“英语”是同一个概念吗?英语和英文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本身不是关于英语的问题,而是汉语的问题。我们在口语中能够听到别人讲“英文”这个词的时候,通常来自于中国台湾人,外国华人,还有中国香港人。 中国大陆比较喜欢用“英语”这个词,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词叫做“语法”。 但是在大陆以外的华人世界,大家比较喜欢用“英文”这个词。与之对应的“语法”,在大陆之外https://www.jianshu.com/p/9203298a31bc
10.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能否写规范,流畅和比较美观的英文匀笔斜体行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书写习惯。因此,此技能是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3.英语歌曲教唱技能 利用唱歌来教英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学唱英文歌曲技能是指在英语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演唱英文歌曲的技能。如:英语语音语调的训练及朗读能力的提高离https://schoolspace.eszedu.com/news/detail/10008619/510/13442
11.小升初英语必备知识点归纳很多孩子认为小升初英语考试卷中的英文奥数题比较难,主要障碍就是很多单词不会,这样扣分之后,跟其他孩子就有差距了。所以,英语网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专家研究的单词记忆法,希望对大家有用。克服小升初英语单词记不住的速记方法 小升初孩子记忆英语单词8个方法https://www.oh100.com/peixun/xiaoshengchu/447765.html
12.比较的英文比较用英语怎么说怎么写比较的英文:compare。compare的读音:英[k?m'pe?],美[k?m'p?r]。中文意思:vt.& vi. 比较,对照 vt. 比拟,喻为;[语]构成 vi. 相比,匹敌;比较,区别;比拟(常与to连用) n. 比较。 compare with, contrast, parallel, fairly, quite, balance, stack up, 这些都有“比较”的意思。具体用哪个https://danci.gjcha.com/cnend1f745.html
13.asgoodas和aswellas的区别英语词组有什么不同as good as和as well as的区别:as good as用于字面义,表示“与……一样好”,as…as结构与good的搭配;引申义表示“几乎”“无异于”“实际上”。as well as作为习语用作介词时,as well as的涵义是“还有”、“不但…而且…”。 1as good as和as well as的区别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331926.html
14.美国与中国残疾人立法的比较与启示(英文)通过对美国和中国残疾人立法与实施的比较,从不同的立法背景和发展阶段上探寻了两国法律的联系与差异,指出了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和完善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意见和建议。在立法时间上,美国残疾人立法在观念上经历了三个发展与变化的阶段,即医疗模式、社会政治模式和少数人权利模式。中国的观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0559.html
15.与。。。相比较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与。。。相比较的英文,与。。。相比较翻译,与。。。相比较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4%B8%8E%E3%80%82%E3%80%82%E3%80%82%E3%80%82%E3%80%82%E3%80%82%E7%9B%B8%E6%AF%94%E8%BE%83
16.两种可视化脉动信息获取与识别方法的比较研究(英文)【摘要】: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B型超声对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的适应性研究,探讨适宜动态识别脉动信息的影像学方法。方法:应用Magnetom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出品)与NX-8型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取脉装置(课题组自行研制)获取正常人寸口桡动脉脉动信息,并进行分析。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XYY201305005.htm
17.英语语法之比较级与最高级如: He has more books than Jim (对) he 和Jim 是一致的:人与人比较, His books are more than Jim (错)因为 His books 与Jim 不一致,故要改成Jim's books/Jim's 三:than引导比较时,有重复的成分,可以省略,不省略时用助动词代词 如: He has more books than Jim (does)这个does就是指代has, https://www.yjbys.com/edu/gaoji/429489.html
18.英语学习:例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比活动两位作者文化背景不同,对中、英文化的体悟不同,翻译的作品必然有许多不同之处。学生对两个译作的表现手法、节奏韵律等方面进行比较、概括、分析和评价,在思考、讨论和分享过程中,通过英译诗与原诗《江雪》的对比及两首英译诗间的对比,逐步从三个方面对零散的感知与体验进行分类、梳理与归纳,形成自我认识,充分地https://www.tingclass.net/show-242-515689-1.html
19.表示对比意思英文谚语高中知识in comparison with 与…比较 without (or beyond,past ) compare(n.)(or comparison)无与伦比 by comparison 比较起来 in the light of 比照 comtrast(v.) with 与…比较 in comtrast(n.) with (or to)与。形成对照 3.介绍些比较有意义的英文谚语,不要复制的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60659.html
20.中文商标,英文商标以及图形商标区别‘英文+图形’商标属于文字与图形的组合商标。由于商标增加了图形,其表现形式已经变得可以千变万化。相比图形而言,英文部分易于呼叫,一般多成为商标的呼叫主体。而商标的视觉主体取决于英文和图形各自所处的位置、大小、关联性以及该图形显著性的强弱等。‘英文+图形’商标因图形的检索查询及分析判定都比较复杂,通常英文https://www.zhichunlu.cn/2022/sbzcwt_0810/7539.html
21.《文心雕龙》英译本的研究与比较早在1992年的时候杨国斌首先对已有翻译进行了比较,接着又对《文心雕龙》做出全面的理论研究,然后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文心雕龙〉英文新译与理论探讨》。在2003年的时候经过正式修订,出版了他的全译本,译名为DragonCarvingandliteraryMind。[iii]该书包括原文、今译和英译三种材料,还研究比较了《文心雕龙》主要https://kxion.com/article/360.html
22.通过对比发现中英文期刊存在这样的差异腾讯云开发者社区笔者比较分析了中文医学学术期刊与英文医学学术期刊的出版流程及其文章写作特点, 发现了以下3个方面的不同之处。本文以《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杂志》和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IDP) 这两本期刊及其发表的文章为例来阐明这3 点异同。 一、期刊出版模式和获取方式不同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376483
23.比较的英文怎么说常见问题比较的英文怎么说 compare 英[k?m?p] 美 [k?m?p?r] n. 比较 v. 比较,相比,对照;喻为 例句: As an essayist he is [compared] frequently to Hazlitt. 作为一名散文家,人们常常将他比作哈兹里特。 People always compare him with his brother.https://nb.xhd.cn/ycwz/93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