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验分享精品(七篇)

【关键词】教育培训档案;知识管理;数字化;构建

一、导入知识管理理念

二、数字化构建系统平台

三、科学管理,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

四、总结语

【论文参考】

[1]刘璇,张朋柱.知识管理在科研网络及企业中的应用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管理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知识管理是指“确立、收集、传播和共享组织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来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高校的青年教师每天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广,如何在这些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对这些知识加以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是青年教师知识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从知识管理的内容上来看,知识可以根据其存在的形态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用严格的数据、科学公式、公理、文字等符号明确表达出来,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如个人信念、观念、直觉、洞察力和价值观等的知识,是一类难以表达、描述、交流和共享的知识。青年教师对知识的有效管理体现在不仅能有效传播显性知识,也必须使隐形知识也通过有效的途径得以应用并有所创新。通过将隐形知识显性化,可以增加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知识管理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育品质的提升

(二)促进组织的发展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协调发展,教育活动的组织,教育实践的统筹规划等都离不开学校的有效管理。青年教师个人绩效的提升,可以有效地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另外,青年教师在知识管理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养成知识积累和知识共享的习惯,从而为整个高校营造知识共享的文化和学术氛围。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缺乏主动进行知识管理的动力

1教学与科研冲突

另外,教学与科研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也是高校教师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学与科研往往存在失衡的现象。在现在的高等教育体制中,科研工作是青年教师职业晋升和职称评定的决定性因素,也能为其带来较丰厚的经济收益和更高的社会评价,因此,许多青年教师集中主要的精力于科研工作,而忽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对日常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缺乏教学反思

民办高校的专任教师中,许多青年教师都是刚走出大学校门,对所授课程缺乏讲授经验,并且大多数人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不注重教学反思,这样不利于青年教师对知识的积累和创新。青年教师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进行科学的自我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教师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反思是导致一部分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而另外一部分只能成为“教书匠”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主动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教学反思,探索出教学的客观规律,可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日常的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民办高校知识管理的环境尚不完善

1民办高校资金、资源有限,青年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有限

2民办高校不重视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其师资力量受到严重的挑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管理者将过多的课程分配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在超负荷的工作量下,无暇猎取新的知识。另外,民办高校的办学经验都还比较缺乏,面临着国家评估机制的考验,这种情况下,学校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倾斜于学校的环境建设、硬件设备的增加等方面,而忽视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3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把人类知识比作一座冰山,那么显性知识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是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高等教育中青年教师想要有知识的创新,大多表现在隐形知识的显性化,即通过特定的方式将抽象的难以表达的知识传播出去,成为人们易于接受的知识的过程。目前,民办高校存在教学资源有限,教学环境不够开放,教学网络不够健全等问题,增加了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难度。

四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改善途径

(一)拓宽知识取得的渠道,增强识别教学知识的能力

(二)促进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从组织角度来看,学校要创造相应的条件,营造开放、轻松、和谐的环境,促使教师之间进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的交流,使隐形知识在校园内良好地传播与应用。另外,完善激励机制,将青年教师在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表现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

从青年教师自身来看,建立教师个人的学习网络,通过教学档案的建立、教学笔记的整理、教学案例的撰写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发现与经验。另外,通过参加赛讲、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微课大赛、公开课展示、教师间集体听评课等活动,学习别的老师的经验和长处,也有利于隐形知识的显性化。

(三)及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沟通,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不擅长言传身教,也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语言是使知识在课堂中得以运用的最好工具,青年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协调沟通能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丰富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模式,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储节旺.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旭芳.高校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

大学,2009.

[3]孙志麟.教师专业成长的另类途径:知识管理的观点[J].

台北师范学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院学报,2003(1).

[4]高中膺.学习型学校教师个人教师专业、知识管理与工

作绩效之研究——以高雄市某私立中学为例[D].台湾

义守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2005.

[5]许艳.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

报,2008(2).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合作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及现状

Fullan&Hargreaves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特定方面的发展,又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和实践的需要,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Richards&Farrell(2005)总结了促进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11种学习策略,包括自我监察(self-monitoring)、同伴辅导(peercoaching)、合作教学(teamteaching)、教师互助小组(teachersupportgroups)、教学工作坊(workshops)、案例研究(casestudies)、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等,对我国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发展状况和专业素质都不太乐观。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薄弱;进修资源不足;教学理念需转变;理论素养需提高等。从知识结构上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语言学习为主,教师知识结构有限,不能将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从教学方式上看,课堂上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以教师为课堂中心,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英语的这种现状限制了教师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更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合作教学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在国外合作教育和合作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教学理念并形成了合作教学研究的热潮,通过合作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林思丽、侯晚霞(2008)认为:“合作教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共同计划、备课以及共同对同一门课程、同一个或一个以上班级学生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包括相互听课、共同反思、相互评价、共同授课、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牟宜武、柏桦(2009)认为:“合作教学(co-teaching),又称团队教学(teamteaching)和协同教学(cooperativeteaching)。合作教学指两位或多位教师同时在一个课堂上以合作的方式,就某一单元、某一领域或主题联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模式。”

三、大学英语教师合作教学的意义

(二)合作教学有利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领域。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能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合作教学可以整合不同教师的优势领域,也可以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通过合作,每位教师都达到个人能力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合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

(三)合作教学有利于形成专业共同体。构建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专业共同体是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全体成员相互合作,促进专业发展的团体。在专业共同体中,教师获得团体成员的广泛支持,既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持,又包括情感的支持,教师间相互督促、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坦诚地交流看法和意见,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在研究讨论中得到启发,互动发展,从而使教师拥有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四、合作教学中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在合作教学的背景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模式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实行听课评课制度,进行同伴教学观摩。实施教师听课评课制度,进行教学观摩,为教师提供及时、专业的评价和反馈。通过相互听课,观察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行为,与学生交流方式及授课内容,听课教师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审视教学过程,发现其他教师的优缺点,从而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举办教研科研讲座,带动教研科研发展。指定教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开设语言学、文学及翻译方面的科研专题讲座,搭建了教师互动机制和平台,逐步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的运行机制,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做到了资源共享。同时激发了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激励教师将教学、科研的反思和研究推向更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和研究氛围,从而实现了教师教科研的共同发展。

(四)合作编写教学材料,共同承担科研课题。教师合作编写教材和共同承担科研课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手段。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同时,彼此之间观点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提高教师的学科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2]林思丽,侯晚霞.合作教学尝试——综合英语合作教学评价与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牟宜武,柏桦.合作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11).

[4]陈培瑞,合作教学理论研究及其实践的新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7(24).

[5]卢乃桂.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7(3).

[6]Bauwens,J.&Hourcade,J.J.CooperativeTeaching:RebuildingtheSchoolhouseforallStudents[M].Austin:TX:Pro-Ed.1995.

当前一线学校课题研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利用博客平台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以博客形式建立课题管理平台,方便课题组日常资料收集与积累

借力博客平台还可以强化教师课题研究方式的深层次变革

1课程建设

2合作研究

在“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的合作协议”的框架下,从2007年至今,英特尔已提供超过一百万美元的资金,对13所高校共26项科研计划进行资助,涉及的领域包括多核技术、云计算、嵌入式与片上系统等前沿研究方向,有20余位研究员参与到各项科研计划中去。合作成果已初见成效,有12项研究计划已经通过验收结题。就已结题的研究计划来看,项目团队发表了百余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发明了近30项专利;上百名同学参与到项目的开展中,锻炼了科研能力;项目团队在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中作了80余场学术报告,展示了科研成果,扩大了项目影响力。2010年,英特尔在云计算、嵌入式与片上系统领域共支持了6所学校的7项科研计划。

3教师计划

3.12010英特尔中国大学峰会

3.2师资培训

3.3上海交大―英特尔透明计算及UEFI技术研讨会

3.4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

4学生支持

英特尔设立了一系列面向高校学生的支持项目,包括学生竞赛、英特尔奖学金、校园演讲活动、实习及联合培养项目和大学生技术创业计划等。

4.1学生竞赛

获奖参赛队高举“英特尔杯”

4.2英特尔奖学金

4.3大学生技术创业计划

4.4校园讲座

4.5实习及联合培养项目

该项目以北京和上海的研发中心为基地,为毕业生提供了一流的实习环境,还特别指定英特尔专业人员负责指导实习生的工程实践和毕业论文,积极配合大学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2007年6月底,“教育部-英特尔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在上海紫竹高科技园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正式揭幕。该实习实训基地依托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联合国内重点大学参与共建,协作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截止到目前,共有超过1000名实习生在英特尔公司接受了实践锻炼。

5英特尔多核大学计划

6英特尔嵌入式系统大学计划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对于相似专业、相同学科间的教学资源,若是能够充分借鉴、利用,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也可以激励老师认真备课,提升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但是目前的许多高校教师,在教学资源的知识共享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资源的软硬件设施共享、利用程度不高,一些教学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机会很少,很多新的教师在准备授课内容时不懂的借鉴、学习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师们对于教学知识的共享缺乏热情,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共享交流的程度和水平,使知识共享的层次长期在表面徘徊。

1教学知识软硬件设施共享的意义

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主要载体是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教师通过综合使用软硬件设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特点及优势和不足,如果能够将不同老师之间的教学方法、理念进行融合,建立教学资源的共享交流机制,那就会大大提高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同时,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共享,还可以有效解决基础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

2现阶段影响教学知识软硬件设施共享的因素分析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完善、不合理的激励机制,高校在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方面没有过多考虑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要,这就挫伤了教师对于教学知识共享的积极性。激励机制是影响知识共享活动的重要因素。激励机制完善,知识共享便能顺利进行;激励机制不完善,知识共享便难以开展。

3激励机制的完善措施分析

物质激励还远远满足不了教师的需求,知识共享平台的建立、有利环境传播工作经验和方法、考察和培训、物质奖励对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软硬件设施和激励机制需要从组织结构、开放网络平台和有效的激励三个方面完善。

3.1改革传统的垂直领导组织结构,设计扁平式的领导组织传统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有比较多的层级,在管理效率方面比较低,由于过多的层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这种组织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学校教学组织结构中,已经显得有些不适应。

信息网络使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型变为水平型,因此与此相连的管理组织结构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如图2)。扁平式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有利于知识尽可能自然地流动,避免了知识的流失和信息的失真,更加民主与灵活,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创新人员及时正确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图2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资料显示,现代西方高校的学术组织结构一般按等级分为两层或三层。英国实行“校-学部-系”三层模式;美国也主要实行三级管理;德国高校形成了“高校-学系或研究所”两级组织结构;法国则早在1968年就取消了传统的“系”的设置,代之以两层教学科研模式。参考国外高校的组织结构,结合我国国情,我国高校在教学组织结构的改革中,应该大胆探索,逐步将组织结构精简,减少组织结构内部冗员,加强基层教师队伍的沟通协调,提高教育知识软硬件设施的共享层次。

3.2构建开放的网络平台高校教师的开放式网络管理有利于为知识共享提供平台,如教师知识库、教师媒体中心、教务办公网等。教师知识库、教师媒体中心是专为高校教师设计的资源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汇聚每一位老师的教学特长、教学经验心得,老师们可以在这里共同讨论问题,研究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听取别人的建议,弥补自身的不足,真正实现取长补短。将优秀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共享,实现教学知识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具有专科、本科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知识共享综合水平更高和年龄在20-30岁和50岁以上的教师知识共享综合水平更高,因此高校可以建立有利的环境,如知识共享小组、专项课题研究小组等,定期组织各种学习讲座,提高团队知识共享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研组教科研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故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有些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只要搞好教学就可以了,不应该提教科研的要求,甚至认为教科研与己无关,对此,笔者并不认同。事实上教科研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和平台,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也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专业教研组是高职院校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和科研单位,一般按照学科性质相近或便于科学管理的原则设置,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学校的办学水平,而专业教研组的工作质量主要是由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决定的。因此,要提高专业教研组的工作质量绝不能仅做好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的工作,更应该发挥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1.专业教研组是教科研工作的“组织部”

2.专业教研组是教科研工作的“设计部”

3.专业教研室是教科研工作的“后勤部”

二、基于专业教研组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的途径

专业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虽然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我们发现专业教研组在教学组织管理和教科研活动上均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往往很难达到“双赢”的局面。因此,教研组的组织创新便呼之欲出。管理学家帕斯卡认为,组织创新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分裂”,将一个较大的组织分解成任务更明确的较小单位,使他们拥有更强烈的主人翁感和独特感。我们建议高职院校在教研组的组织创新中可以根据这一理念,采取“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策略。

如果只是单纯地改变组织结构,没有组织成员积极有效的参与,“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组织结构就无法全面、高效地运作。所以,学院可以赋予教研组相应的权力,在经费及职权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如此,一方面,在小团队建立后,能够形成成员公认的团队规范和团队目标,团队成员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大教研组对小团队能够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协调,小团队有序地运作,工作质量必然得到保证。长此以往,“大教研组,小教研团队”的组织结构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科研工作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专业教研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专业教研组的建设与组织创新应受到高度重视,在强化专业教研组的教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院的教科研水平。

[1]孔翠兰.浅谈独立学院教科研管理工作[J].中国商界,2010(12).

[2]郑承志.高职院校应重视教科研工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朱媛媛.高等职业院校教科研工作探析[J].职业教育,2012(5).

THE END
1.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汇聚于一堂国际化交流的平台探究1. 国际化交流平台的诞生 英国留学论坛起源于互联网时代,它利用了网络技术为那些渴望跨越国界求知的人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在这里,不管你是从亚洲、欧洲还是美洲来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其他成员进行深入交流。这样的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融合。 https://www.msnvx32wy.cn/ao-zhou-liu-xue/362603.html
2.多邻国怎么了,探究其现状与挑战解释落实多邻国,作为一款备受欢迎的在线语言学习平台,近年来备受关注,近期多邻国却频频引发争议和质疑,其运营和发展状况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将围绕多邻国的现状、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多邻国的现状 1、用户规模庞大 多邻国作为一款在线语言学习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遍布全球,涵盖了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广泛群体,多邻国提http://dfxn.cc/explain/12104.html
3.全球在线教育浪潮来袭:千亿市场孕育语言学习巨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语言学习领域,在线平台以其便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迅速成为全球教育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了1665.5亿美元,其中在线语言学习应用的收入达到了10.87亿美元,下载量为2.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08df40b3df1ca448b740e6aba1.html
4.俱乐部工作总结至今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xx一中英语俱乐部在这个学期里尽最大的努力去履行我们俱乐部的宗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发展学习兴趣,培养交际能力。作为一个新起而又是本校里最大的一个社团,我们都非常高兴能成功地位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平台,尽管我们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下面我们对这个学期的工作所做的做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12182719_2376633.html
5.社团工作总结报告(精选20篇)工作总结文章在协会的人文建设方面,协会各部长干事除了工作上的严肃认真,在生活学习方面都打成一片,进行必要的聚会活动和生活学习上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协会成员间的感情,从而更加有利于协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协会建立有完善的网络沟通平台,如我们建立有“全校更新最快”的博客,方便大家查阅协会的相关动态和发展方向。同时建立https://www.027art.com/fanwen/gzzjfw/18864980.html
6.小学英语教师网络研修心得体会(精选13篇)网络研修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专家讲座、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这些资源涵盖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能够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 3. 互动性 网络研修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论坛交流、作业互评等方式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交流不仅能够让教师分享彼https://m.ruiwen.com/xindetihui/3539056.html
7.初中英语教研活动安排进度计划(通用9篇)同时,教研组长工作汇报交流,也为学校之间搭建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拟定了七年级英语“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此活动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平时充分利用教研网络、专题研讨、课题研讨等,开阔教师视野,启迪教师智慧,广泛交流,形成教研合力,推动校本教研的健康发展。https://www.unjs.com/fanwenku/312860.html
8.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5.拓宽学习渠道,共建家校平台 微信以及一些教学APP的使用,使英语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延伸至课下,师生以多种方式沟通交流,及时反馈互动。同时家长与教师,学校与家庭的关系日益密切,家校联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有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应灵活运用,不能过分依赖http://epaper.ahyouth.com/paperdetails.php?CurrPeid=1829&CurrSid=16741&newsid=50679
9.英语教研活动总结(通用20篇)伴随着这种愉悦的氛围,在教研组组长程主任的指导下,我们不断的分析教材、熟悉模式、大胆推课、相互观摩,在交流反思中寻找发展的阶梯,使游戏成为我们英语教育教学的主体。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大家总会用谦虚的态度积极向身边的老师请教,从单词发音到语法使用,从游戏创意到课后反思,我们一起探讨,一起释疑,共同解惑,共享https://www.yjbys.com/zongjie/huodong/1278080.html
10.口语交流(精选八篇)摘要:从目前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出发,论述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实现英语的交际和沟通功能。 关键词:英语学习,口语交流,规则 参考文献 日常交流英语口语 篇5 英文口语 2、Don“t make any mistakes、中文:别出差错。 英文口语 3、It all depends、中文:视情形而定.英文口语 4、Let me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lmzu3t0.html
11.努力搭建英语口语交流的平台英语总结中心交流话题是与外教交流中学英语教法,了解国外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同时,了解槐芽中学英语教学情况。(3) 活动方式:主宾问答交流。(4) 小结:通过英语交流,广大英语教师不仅了解了外教在许多国家从教经历及国外中学英语教学情况,了解了槐芽中学英语教学情况,而且,获得了一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经验与方法,对促进我校英语教师教学https://jihua.7139.com/922/03/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