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协委员建议合并湖大、湖工大等校,组建高校航母
今天上午,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14名委员在大会上发言。
“火车要到站,叫得响走得慢”怎么破
严炳洲委员代表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发言
推动我省“十三五”创新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正视我省科教资源相对富集与创新发展不够并存、整合力量持续系统服务创新创业主体的理念和精气神不足、技术创新主体不强、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按照《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要求,各级政府的创新资金投入要达到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但现实各地政府投资“R&D”的力度落后于部分中西部省份。切实解决在服务创新发展方面存在的“火车要到站,叫得响走得慢”的问题。
学习“上海品质”、“浙江制造”、“深圳质量”
邹薇委员发言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战略任务中,我省最紧要、最关键、也最困难的任务还是“降成本”和“补短板”。学习“上海品质”、“浙江制造”、“深圳质量”等高端管理认证的经验,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在光纤通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端、新兴技术领域逐渐形成集群发展优势。
建议我省自贸区先行先试融资租赁
张劭辉委员发言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好工匠吗
雷刚委员代表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发言
县域经济理应成为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
刘国芳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发言
县域经济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理应成为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建立有利于高端人才落户基层的制度机制,人才经费、政策扶持向基层倾斜,探索将中小微企业工作经历纳入各种专业职称评定的加分项。
幸福家庭的轴心是妇女
周转香委员发言
以家庭服务为切入点,谈谈香港离岛妇联在社区的工作,用温柔改变世界、关爱温暖万家。离岛区是香港18个地方行政区之一,面积175平方公里,涵盖大屿山等20多个大小岛屿,经济以渔农业为主。上世纪70年代,岛上渐渐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在这样的背景下,1976年“离岛妇联”成立,至今已建立服务中心点11个,其他服务点遍布各离岛和香港岛,为妇女和家庭提供了多元、综合、贴心的服务。和谐的社区必须是无数和谐家庭作基石,而维系幸福家庭的轴心是妇女;支援家庭必须有社区资源的承托。
重视湖北防洪中的“关门淹”
仲志余委员发言
湖北防洪并非万事大吉、更不能高枕无忧,防洪体系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支流、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水系破坏严重,支流通江能力和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沿江排洪排涝能力严重不足,“关门淹”情况十分突出;城市开发建设与防洪排涝矛盾加剧。
警惕科教优势下滑高校合并建地方高校航母
周应佳委员发言
湖北高等教育的规模仍居全国第五位。然而,大而不强、优势下滑的状况令人堪忧。湖北现有高等学校129所,其中地方高校就达121所,占高教大省中的主体。十五年前,湖北地方高校无院士、无“211”(即重点大学)、无国家重点实验室、无国家重点学科的“四无”现象,至今仍无根本改变。据2015—2017年武书连大学排行榜公布,湖北地方高校综合实力排位在全国居倒数第七位(仅在吉林、内蒙、海南、宁夏、青海、西藏之前);湖北地方高校中没有一所进入全国150强。据不完全统计,其他省市地方高校中26所有院士,总数达百人之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虽年年上升,至2015年为55%,也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北京、上海、江苏超过60%,广东、陕西接近60%。
整合一部分高校,使之成为“航空母舰”。可以将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水平较高的高校进行“强强联合”,形成学科互补、人才聚集。这样实力会大大增强,会很快进入全国百强。
家庭教育不只是对孩子的教育
吴红娅委员代表湖北省妇女联合会发言
提升沿江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蔡俊雄委员代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发言
我省在1061公里的长江和380公里汉江河段两侧共分布工业园区约84个,占我省省级以上工业开发区总数的70%左右,其中各类重化工及造纸企业500余家,此外,长江、汉江上还设立有港口51个,建有危险品码头400余座。因此,有效提升沿江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确保长江水质及生态环境安全,是我省面临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任务。
中介太少、瓜葛太深、利益太大、收费太高
杨玉华委员代表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发言
一些有着官方背影的“红顶”中介组织仍然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蚕食着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有调查显示,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改革感到满意的企业占25.9%。企业普遍认为,中介太少、瓜葛太深、利益太大、收费太高,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涉及到特定利益群体,改革推进阻力较大。
雪崩来临,每片雪花都有责任
陈蓉委员发言
校园欺凌信息扑面而来。为什么这些原本该天真无邪的孩子,会变得如此可怕?其实孩子本不可怕,而是他们缺少被爱,也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人,这是一场爱的教育的缺失。据省民政厅最新数据统计,我省有留守儿童73.9万人,每8个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缺乏爱的教育,缺乏社会对善良的宣传。雪崩来临之际,每一片雪花都负有责任。让爱成为陪伴支持孩子成长的主旋律。
民营企业家面对“软拒绝”心里不踏实
江浩委员发言
当前一些官员对民营企业家避而远之,对他们的正当要求“软拒绝”,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积极保护,由勾肩搭背变成背靠背,该批的文件不批,该抓的事不抓,该用力的工作不怎么用力,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另一方面,“门好进,脸好看,但事情更难办”,民营企业家心中无底、信心不足,不找关系心里不踏实,找关系又怕踩红线、涉禁区,导致一些投资项目卡壳、搁浅,
少数干部老状态“有惯性”、好状态“不在线”、新状态“找不着”
王立兵委员发言
少数干部仍存在老状态“有惯性”、好状态“不在线”、新状态“找不着”等问题。干部状态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求松绑”的呼声高;二是“压力大”的反映多;三是“要政策”的愿望强;四是“叫委屈”的情绪浓。
..........................................................
厉害了我的学霸!武汉外校9名学生被牛津剑桥录取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文/本报记者周锐通讯员王远姜丽图/本报记者何晓刚通讯员姜丽
5个学生被牛津大学录取,4个学生被剑桥大学录取。一次就有9名学生被英国顶级大学录取,创造了武汉外校新的历史纪录,再次刷新了湖北纪录!
昨天,记者从该校获悉,这9名学生均来自该校英中国际班,其中黄简、于歆砚、姚睿洋、欧阳筱雨、魏艺峰被牛津大学预录;尹子昕、祝天珩、倪思琦、薛皓月被剑桥大学预录。其实,除了拿到牛津或剑桥的通知外,这些学生有的还收到多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截至目前,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我省向24名学生发放了录取通知书,全部来自武汉外校英中国际部。今年该校单校牛津、剑桥录取人数居全国第二、中西部地区第一。
据介绍,这9个学生来自武外英中2017届IB班和A—Level班。他们初中均毕业于外初、武珞路实验中学、六初等我市名初中。中考成绩都达到外高录取水平。
“这些学生各有各的优秀,但也有共性。那就是目标清晰,有主见,抗压耐挫力强。”2017届IB高三(2)班班主任吴绮总结说。
“选择国外高考,不再是国内高考的逃避之选。”IB高三(1)班班主任周月思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观点转变,眼界的拓宽,经济承受力的增强,是这一趋势的原动力。
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武汉市高中阶段经省教育厅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共有18个。其中:普通高中项目14个,中等职业学校项目3个,武外英中1个。武汉每年走洋高考之路的考生超过千人。
抗压耐挫力都强
9人各有各的优秀
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录取的9名学生
“学神”尹子昕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专业预录取(同时被伦敦大学学院预录取)
“学霸”祝天珩
英国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预录取
学霸,高一阶段IG考试中国区总分第一,化学竞赛很多奖项,追究学术,肯钻研,有天赋。化学方面的科研准备也很充分,提前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有深入的研究性论文,也是美式辩论赛的积极参与者,IB成绩优秀。
“辩论家”倪思琦
英国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预录取(同时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录取)
学习能力很强,有号召力,参与美式辩论赛,拿了不少奖项,同时也是武汉市校际辩论的发起人和组织者;目标清晰有想法,认准的事情会排除困难去做,2016年暑假申请了全美只录取40人的耶鲁天文夏令营,整个暑假都在做科研、观星中度过,IB成绩优秀。
薛皓月“勇于探索”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专业预录取
逻辑思维能力强,也勇于探索,对数学经济都感兴趣,参与了全美最知名且难度最大的数学竞赛,美国哈佛—麻省理工大学数学锦标赛HMMT,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能吃苦,IB成绩优秀。
黄简“动手能力强”
英国牛津大学工程专业预录取(同时被美国莱斯大学录取,去年此专业中国仅招2人。)
出生工程世家,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对工程有良好的兴趣。动手能力强,在校期间参加机器人社,并赴美参加机器人大赛。暑期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暑期工程项目。作为班长,非常有领导能力,深得同学的信赖。
于歆砚“目标明确”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古代和现代历史)专业预录取(同时被加拿大女王大学录取,并获得9000加币奖学金)
对历史有执着的热爱与热情,从小成长于书香门第,父母的熏陶让他有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思辨能力,坚持选择自己想要的专业,目标明确,特别努力。放弃美国名校的申请,执着追求自己英国牛津历史的目标,让他最终收获录取。
“学霸班长”姚睿洋
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专业预录取(同时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预录取)
“文艺特长生”欧阳筱雨
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专业预录取(同时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预录取、香港大学预录取)
聪明,文艺有特长。IB成绩保持接近满分的水平,去年暑假申请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管理与科研夏令营,该夏令营全球录取不到50人。并参与全球500强企业的实习,同时也是武汉楚剧研究的参与者,同时拥有实用新型专利,很全面。在学校担任舞蹈社的社长,也是多次参与慈善义演和艺术节。
“小小发明家”魏艺峰
牛津大学工程专业预录取
链接《《《《
IB国际实验班
ALevel剑桥国际高中
..........................................
今天入“四九”武汉持续偏暖明有冬雨降温
昨天,武汉在阳光中告别了“三九”天。冬天已经过了一半,武汉持续偏暖。
俗话说“冷在三九”,可刚过去的“三九”,武汉却时有暖意:9天里有6天的最高气温超过了10℃;总体平均气温超过5℃,比“三九”的历史平均气温偏高约1.6℃。
实际上,去年11月23日入冬以来,气象监测数据就接二连三地表明一个事实:武汉比常年同期持续偏暖。去年12月,武昌平均气温为8.5℃,排历史同期第一位。“数九寒天”的前两个九,武汉气温都高于常年同期,其中,“二九”期间武汉平均气温7.8℃左右,位于建站以来的历史同期(去年12月30日-今年1月7日)第一高,日最高气温有8天超过10℃。
气象学上为方便数据比较,会把每年12月、次年1月、2月视为冬季。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冬已经过了一半。“三九”的结束,是否意味着我市已经告别最冷时段,后冬不会特别冷了
“历史上,武汉也曾在度过‘暖和’三九之后,在后冬遭遇寒潮。”气象科普专家肖远介绍,2002年,武汉“三九”的平均气温9.7℃,比今年暖和得更像春天,可那年的“七九”,武汉平均气温只有2.8℃,比历史同期偏低4.4℃,当年2月12日,武汉24小时气温都在冰点之下。1982年,武汉的“三九”也比今年暖和不少,但那年“六九”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4.6℃,其中2月6日那天,遭遇了-9.8℃的极端低温。
今天是“四九”第一天,武汉天色会逐渐变得阴沉。今夜明晨,降水抵达后,我市最高气温会降至10℃以下,后天,雨水虽然转停,最高气温有望重回10℃以上,但我市会刮起3-4级的北风。之后,我市持续晴到多云天气到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