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论坛主题为“构建AI时代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设主旨演讲、专题报告、平行论坛三大模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旨在探索AI时代外语教育发展新路径。五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线下参会,围绕英语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外语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质量英专教材与教学、产教融合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等英语类专业发展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开幕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副校长、云南大学吴涧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孙有中主任委员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查明建副校长代表论坛主办方上海外国语大学向远道而来参会的各位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提到,全国英语类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已走过17个年头,17年风雨兼程,论坛始终紧扣英语专业的核心要素,紧贴时代发展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努力使英语专业改革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服务国家发展、回应社会所需。他坚信,站在新时代的风口上,以AI赋能英语专业,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英语专业一定能绽放出新的光彩。
吴涧副校长代表主办方云南大学热烈欢迎在座来宾,并充分肯定了英专论坛对我国英语类专业领域学者对话、教学研讨、教育资源展示的重要意义。云南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外语教学,努力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提到,云南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的长期指导、关心和支持,他向大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论坛开幕式由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谢萍教授主持。
第十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启动仪式
第十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在本次论坛上启动。大家一同观看了本届大赛的宣传片,回顾了大赛十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本届大赛确立为外语类专业组比赛,以“彰显专业优势发展学科素养”(CoreCompetenceAcademicExcellence)为宗旨。大赛主办单位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査明建教授,大赛全国组委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大赛评委专家代表、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本次论坛东道主云南大学吴涧教授,大赛承办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玉编审共同启动了大赛。
2024年外语教材研究项目
此次论坛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办公室邵海华副主任对2024年外语教材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她简要阐述了项目背景、意义、概况和成果,并重点介绍了本年度的课题方向。在项目申报至成果发表的各个阶段,教材研究院会为立项项目提供学术讲座、项目点评、线上指导等多项学术支持与服务,欢迎全国外语教师及教材研究者积极申报。
大赛启动仪式及研究项目介绍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谢宇副总编主持。
主旨报告
该报告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冯庆华教授主持。
该报告由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教授主持。
该报告由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的报告题为“人工智能时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和专业融合发展的‘三局’与‘四用’”。“三局”即危局和困境,变局和机遇,格局和出路。他提到,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语学科和专业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应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为建设方向。“四用”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科技新用,学研致用。他强调,外语教师应自觉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水平。
该报告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陈菁教授主持。
该报告由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加民教授主持。
该报告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李珊珊主任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潘鸣威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的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主旨发言。潘教授首先从考试依据、大纲和题型的发展,考生结构的变化,考生水平的提升等方面介绍了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从命题、施考、评分、作答过程研究等多个方面持续为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赋能。未来,四、八级考试将向机考转变,以减轻教师阅卷负担。他强调,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不仅仅是一个检查类考试,它始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坚持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舞台。他希望考生能借助四、八级考试,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数字中心主任朱翊的报告题为“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在线教学增效”。他提到,在线教学中教学评价的设计至关重要,他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差异性作用,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评价,并以外教社重点数字产品——WELearn、词达人词汇学习系统和听力随身练系统为例,阐述教师如何定制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以上三个报告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叶青副社长主持。
平行论坛专题报告
平行论坛一
英语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黑龙江大学黄萍教授以“学科专业一体化:探索外语类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题进行了报告。在报告中,黄萍教授结合黑龙江大学外语类人才培养探索经验,对新文科背景下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挑战、学科专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及建设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剖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峻峰教授以“行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为题进行了报告。张峻峰教授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才培养模式在语言能力培养、学科融合、校本支撑、国际交流方面的特色。
平行论坛二
外语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以“构建新质生产力:AI时代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的4R模式”为题进行了报告,从自身的成长和管理经历出发,聚焦以Resilience,Relinquishment,Restoration,Reconciliation为核心的外语教师发展“深度适应”发展思路,探讨在教研实践中实现个人成长,助力教育强国大计的路径。
西南民族大学邓忠副教授以“一流专业和课程驱动下民族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发展思考”为题,针对民族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发展“内、外、上、下”四个层面的问题,提供了培育和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这一破题思路。
天津商业大学王占斌教授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路径与策略”为题,通过教师“悦读社”的案例,阐释高校外语专业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和途径。
东北大学张威教授作了题为“以虚拟教研室为载体的教师数字化素质提升路径探索”的报告,分析虚拟教研室的功能与优势,并从以测促学、以赛促用、以点带面、以研促强四个维度,为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提供了可行路径。
平行论坛三
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力建设
西安外国语大学张凌教授以“我国外语教育要高度重视中外文读写”为题,通过对“外语招生为何出现困难”“外语毕业生就业难在何处”以及“学外语真的没有用处了吗”三个问题进行详细剖析来为外语专业如何走出困境提供对策。
平行论坛四
高质量英专教材与教学:
聚焦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归属感
上海外国语大学许立冰副教授以“‘文明交流互鉴’英专的应有之义:从《西南联大英文课》到《新思路英语综合教程》”为主题,阐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编写《新思路英语综合教程》时,如何注重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中西方文明互鉴的意识、引导学生做新一代中国故事叙述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孙会军教授以“教材科研:从项目研究到教材编写,中国视角的翻译简史诞生记”为主题,介绍了用英文编写《中西翻译简史》的迫切性,研究型编写者在教材编写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基于教材研究编写的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上取得的显著成果。
平行论坛五
产教融合与高质量人才培养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李珊珊主任作了题为“国际标准引领产教融合,行业组织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报告,围绕产教融合历史及发展趋势、校企合作国际标准、行业组织促进人才培养等主题阐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上海理工大学刘芹教授的报告题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刘芹教授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探索“英语、科技、商务一体两翼教学模式”,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上海市教委产学研践习计划、学校科研项目课程、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高质量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探索与建设实践。
四川外国语大学赵永峰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政企校’一体联动培养高端外语人才新思考”,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就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针对新形势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瓶颈的解决之策,认为需要联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界社会资源,助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为各单位输送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成果与各单位用人需求的匹配。
中南大学阎勇副教授作了题为“‘融合,多元育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报告,从当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社会适应性不足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变革挑战出发,重点介绍了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多年校企合作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实习实训与企业融合紧密,教学与实践相互贯通的具体经验。
平行论坛总结汇报
平行论坛一主席
黑龙江大学黄萍教授
平行论坛二主席
兰州大学朱刚教授
平行论坛三主席
复旦大学高永伟教授
平行论坛四主席
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欣教授
平行论坛五主席
上海理工大学刘芹教授
平行论坛总结汇报环节由盐城师范学院毕凤珊教授主持。
论坛闭幕式
闭幕式上,下届论坛主办单位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桂君教授简要介绍了“北国春城”长春及东北师范大学。他提到,东北师范大学有75年的发展历史,外国语学院作为该校规模最大的学院,学科建设成果丰硕。他诚邀大家明年春天齐聚长春,共襄盛会。
大会总结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严凯副社长主持。
抢抓机遇,时不我待。站在新的时代风口上,每一位英专人的付出终将汇聚成磅礴力量,推动外语教育走上模式更新、质量更优的宽广大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外语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