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规范教育App促进“互联网+教育”有序健康发展——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负责人就《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此,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1.请简要介绍《意见》制定出台的背景?
《意见》制定出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背景。
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实施“互联网+教育”,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教育App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载体,规范教育App管理是促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是深化“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2018年,教育部印发文件,对中小学学习类App乱象进行了集中治理。随着工作深入,不止中小学学习类App需要规范,学校管理、服务等工作的教育App也需要引导规范。教育系统迫切需要出台一个较全面、有力度的文件加强对教育App发展的统筹指导,产业界也热切期盼出台政策明确监管标准,为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请简要介绍《意见》制定起草的过程?
《意见》从今年2月开始起草,到8月印发历时近半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今年3月,开展了教育App的专项调研,抽取了300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其中高校100所,教育部直属单位10个,教育行政部门62个,职业院校、中小学128个),调研教育App的发展和应用状况。收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关于教育App的报道,系统梳理教育App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逐一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回应社会关切。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与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办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共同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校的意见,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30家教育App提供者、App分发平台、移动终端制造者的意见,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可落地,有效果。
3.请问《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是什么关系?
答:三个文件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展“互联网+教育”,办好网络教育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密集部署体现了部党组对“互联网+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的来说,三个文件在指导思想上同向同行,但职责任务上各有侧重。
相比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治理中小学学习类App,《意见》所涉及范围更广,不止于中小学,也不局限于学习类App,是一个全口径的文件。相比于《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规范中小学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意见》不止于中小学,也不局限于校外。同时,教育App只是校外线上培训的载体之一,而校外线上培训也只是教育App承载的内容之一。
三个文件促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导向是一以贯之的,但不同阶段政策侧重点不同。短期靠专项行动治理乱象、中期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长期靠提高质量满足学生需求。2018年,教育App反映的问题较为集中,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出台文件治理乱象,有效抑制了中小学学习类App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工作不断深入,教育部因势利导出台《意见》,从更长远的角度促进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
三个文件规范教育App管理的决心也是一以贯之的。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只有让教育App在法治、有序的轨道上发展,才能真正促进教育App的有序健康发展。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治理教育App乱象,规范教育App管理,促进优质教育App发展,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
4.《意见》提出建立备案制度的考虑是什么?将如何执行?
一是建立备案制度的考虑。根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对于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明确取消网站网校审批许可。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教育网站网校审批取消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教育App监管的方向。教育部建立备案制度,目的是准确掌握教育App供需双方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同时,根据大数据分析掌握教育App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引导规范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国家“放管服”改革精神,教育部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备案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实现全程网上办理。通过数据共享全面简化备案所需提供的材料,方便企业和学校备案,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备案结果网上公示,公众和机构均可查询,为社会监督提供便利。
5.《意见》将采取什么措施解决App泛滥的问题?
答:为切实治理教育App泛滥等问题,教育部将于近期启动专项行动,从以下方面加强统筹管理、治理应用乱象:一是加强教育App开发的统筹管理。学校行政部门或教师开发教育App并要求学生使用的,需经学校批准立项,不得擅自开发。二是加强教育App选用的统筹管理。选用教育App要充分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三是加强教育App整合共享的统筹管理。严格控制本单位教育App的数量,同一业务、不同层次不得开发多个App。四是加强教育App数据的统筹管理。采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大范围采集个人信息应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第三方App采集个人信息应与学校签订数据安全协议。不得向用户重复采取个人信息,严格限制采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广大师生、家长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治理教育App泛滥成效的根本标准。在治理过程中,教育部将注重典型示范,鼓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清理促整合,以规范促发展,切实优化师生应用体验,切实营造教育App发展的良好环境。
7.请问教育部将如何做好教育App的监管工作?
答:根据《意见》的要求,将从以下三方面做好教育App的监管工作。
一是加强标准规范制定。《意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教育App监管的标准,从内容管理、数据规范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划出了红线、指明了方向。教育App仍处于发展期,对教育App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制定教育App的标准规范,细化落实工作要求。
二是开展常态化监管。教育部将加强和职能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建立常态化的监测通报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通报安全隐患,督促整改和反馈。基于隐患修复和投诉举报信息,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对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教育App减少检查次数;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教育App增加检查次数,让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时时不安。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