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区域教研”,打造市级区域教研新生态(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

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既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充满了机遇。近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发展,也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以结合“互联网+教育”的形式来促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常态应用和融合创新的方式,特别是在互联网与教研的融合应用上,我们构建了“互联网+区域教研”的模式,致力于打造市级区域教研新生态,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建设“互联网+区域教研”的基础环境

1.建成岳阳市教育教学云平台

我市自2012年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以来,在全面完成“三通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同时建成了市直教育城域网和岳阳市教育教学云平台,其中云平台拥有教学应用,网络教研,学校管理等功能,并设有办公OA、备课统计、教学质量评测和网络备课等应用,为区域教研提供了基本的网络平台,确保了优质的技术保障。

2.建设创新应用功能室

启动市直学校录播教室及虚拟实验室建设,目前共拥有20间录播教室,2间虚拟实验室,为开展区域联动教研、连片教研、创客教育和仿真实验教学等创新应用试点提供网络技术场地。

培训师进行VR虚拟课堂的教学演示

3.打造区域网络教研中心

岳阳市教育体育局投资340万建成岳阳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中心,包括“名师讲坛、研修中心、指挥中心”等三个功能区域,可实现在线直播、自动录播、协同教学教研、网络研修等功能,打造出了立体式、三维化的区域网络教研中心,为“互联网+区域教研”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驱动“互联网+区域教研”融合应用

1.以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引导网络教研常态应用

2.以网络教研活动为抓手引导网络教研融合应用

以省市级网络名师工作室为阵地,积极推动网络教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示范教学、调研指导、专题研讨和培训研修。通过网络联校、在线教研工作坊等平台,带动各学科约5000人次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开展深度教育研修。

3.以创新应用中心为平台引领网络教研创新应用

来自全省各市州、区县的教研员、骨干教师27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修班

三、构建“互联网+区域教研”研修机制

1.制定政策文件推动网络教研

近年来岳阳市人民政府和岳阳市教育体育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通知,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区网络研修。如《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岳阳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岳政办函[2013]121号)、《岳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岳政办函[2014]9号)、《岳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岳阳市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岳市教通〔2014〕39号)、《网络教研主持人遴选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开展岳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等,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激励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要求。

2.建立研修机制践行区域教研

贴近一线教师和学校需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我市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学教师成长的“需求导向、问题中心、能力本位、研训一体”研修机制,并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培训中心构建研修共同体,在基于信息化条件下采用专家对话、案例研讨、经验展示、疑难探究、教研观摩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融入课改新理念,构建网络研修工作坊,努力提升教研教改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能力。

3.坚持研修一体共享研究成果

开发和积累了一系列研修课程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基于培训方式采取体验式、讲座式、行动学习式、观摩式等方式复合而成,能有效的转变受训人员观念,并指导受训人员复制课改实践经验以及具体课改措施,研修效果良好。针对一线教师和学校的基地积累了丰富的研修经验,教师培训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头版以“这样的培训真受用”为题予以专题报道,并在《湖南教育》、《教师》、《岳阳日报》、《中小学素质教育》等报刊杂志公开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

THE END
1.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在线教学实践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新格局,并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现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由此衍生出的“互联网+教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维,能够有效驱动教育方式与教育管理的变革,同http://m.jyb.cn/rmtzgjsb/202403/t20240312_2111166688_wap.html
2.中教互联: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探索在线教学实践在互联网时代中,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正重新定义着全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格局。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不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维,能够有效推动教育方式与教育管理的创新与转型。中教互联,作为一家致力于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FMCBIS0530WJN4.html
3.“互联网+教育”下的教育管理之道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为特征的现代科技手段,正在引发新的产业变革,也正在催生各种新的交往模式和教育形态,跨域交往和多维信息整合下的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对此现象姑且以“互联网+教育”名之。新的教育现象必然要求管理方式实施同步的创新,只有构思并逐步实施与“互联网+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才https://eitc.jxust.edu.cn/info/1116/1593.htm
4.互联网+教育:技术赋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互联网+教育:技术赋能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进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报道。2018年,教育部同意宁夏建设“互联网+教育”示范区,这几年,从平台覆盖到内容建设,宁夏的“互联网+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给师生带去了满满的获得感。http://m.cetv.cn/jylbct/p/415066.html
5.互联网+大数据的教育技术应用近年来,教育技术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而众多关于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也获得了相应的成果。本文主要是探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教育技术应用两个方面。 ? 一、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我国教育技术萌芽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而其中主要经历了https://m.sohu.com/a/294143110_100020578/
6.“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2.0计划专题培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2018年—202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 0的意见》,深度推进我校“互联网+教育”工作,培养一支信息化高端人才队伍,结合太阳山裕https://jfq.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613154
7.“互联网+”对教育技术专业大学生的影响在线答疑网 其他 *16. 您通常使用什么媒介来学习?【最少选择1项】 手机 电脑 广播电视 杂志 *17. 你是否经常浏览与教育技术学相关的网站? 是 否 *18. 您能利用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等工具检索有用的学习资源?* 从不 偶尔 经常 *19. 您会对从互联网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吗? 从不 偶尔 经常 *20https://www.wjx.cn/jq/19840418.aspx
8.“互联网+教育”是面向新时代,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变革教育教学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互联网+教育”是面向新时代,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变革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教育新业态、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构建教育新生态的历史进程。A.正确B.错误的答https://www.shuashuati.com/ti/3ed4e943bf3a40cabea91f653a07e802.html
9.如何全面认识互联网+教育?批判主义可以让我们防止偏差,现实主义可以让我们重视实效,浪漫主义让我们向往美好前景。只有将“三个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对互联网与教育的关系认识得更全面。 “互联网+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现有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放到互联网上。它不是一个物理变化,应该是化学变化,是产生了一个新技术、新内容、新方法https://www.douban.com/note/662920710/
10.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考试:2022互联网+继续教育真题模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考试:2022互联网+继续教育真题模拟及答案(5) 共524道题 1、下面是网络促销的作用的是()(多选题) A. 诱导功能 B. 创造需求 C. 知功 D. 反馈功能 试题答案:A,B,C,D 2、物流的配送中心功能是()(多选题) A. 集货 B. 储存 C. 分货 D. 拆货 试题答案:A,B,C 3、201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24/6010241003004242.shtm
1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借助“互联网+教育”打造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通过‘互联网+’实时连线,企业师傅以工厂为背景,以企业标准为要求,以流水线方法为指导,提前将学生带入工作角色,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通过企业师傅的讲解,可以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点,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下企业实习时也能很快上手,积极投入到生产中。”纺织与服装技术系教师杨柳介绍。“互联网+教育”如今https://cdce.eol.cn/xinwen/339688.html
12.教育发展目标离不开“互联网+教育”需着力扫障碍——中国青年网从2012年全国第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将教育信息化定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坚实支撑,到2015年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再到《规划》对“互联网+教育”的全面阐述,折射出了全国上下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更加深入、作用的更加重视、信念的更加坚定。信息技术之教育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1702/t20170207_9089706.htm